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388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理解重点词语“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感受这样表达的好处。

3.通过朗读品读语言文字,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1.揭示课题,复习生字词。

2.选词填空,回顾整篇课文。

波涛汹涌宁静器官窃窃私语

伸缩爬行肌肉攻击长途旅行

景色奇异海藻遇到物产丰富

海底真是个、的世界。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板书)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

(一)海底宁静

1.齐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

作者各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海面和海底的?

(波涛澎湃宁静)指名说→齐读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海底”“宁静”?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师引读句子,生反复读“海底依然很宁静”,对比朗读体会海底不受海面的影响,说明海底世界的奇特。

师:

(尽管)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

生:

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

(哪怕)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生:

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

这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二)黑中有光

师: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科学家利用回声测深仪探测知道目前大洋最深点深11034米。

而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同学们,海底真的是全黑的吗?

1.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生对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容)

师:

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

让我们情不自禁的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三)静中有声

师:

在那宁静、黑.暗的海底,“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1.自.由读第3段,边读边思考:

海底有什么声音?

请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读,相机指导朗读,感受“窃窃私语”,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声地交谈。

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齐读,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4.句子对比:

海底动物常常在发出轻微的声音。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5.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还会有什么声音?

师:

同学们,在这一片宁静的深海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黑中有光”,带上水中听音器,还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

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四)动物活动方法

师:

海底不仅景色奇异,还有很多动物呢,作者是如何描写它们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

这段写了什么?

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用“”划出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指名说→齐读。

2.第4自然段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他们是怎样活动的?

3.他们活动时是什么样子的?

海参(慢)梭子鱼(快)乌贼和章鱼(利用反推力迅速后退)

贝类: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你觉得这些贝类怎么样?

从哪些词语看得出?

“巴”紧紧地抓住,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爱啊!

“免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

4.你还知道海底哪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

5.师结:

同学们真是爱阅读的好孩子,了解了那么多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

海底的动物种类成千上万,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而它们的活动方式千奇百态,奇特非凡。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植物差异

师:

我们领略了海底动物的魅力,不知道海底的植物是否也令我们着谜呢?

自学提示

1.快来浏览第5自然段,思考:

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异?

用圈出关键词语。

2.请学生分享交流。

3.师结:

色彩不一,形状各异的植物,把海底点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五)矿产资源

1.师:

海底还蕴藏着(生)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师)还有(生)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2.师:

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说,(生)海底真的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啊!

三、美读小诗,拓展提升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想不想请海底世界看看?

虽然我们现在去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化作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诵读一次吧!

我多想去

我多想去看看

看看海底闪亮的星星

如同童话一般,

感受它的神奇、静谧

我多想去听听

偷听他们的窃窃私语

嗡嗡,啾啾,汪汪,呼呼……

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

感受他们的悲喜

我多想去亲亲

亲亲海底的小海参

和他们一起慵懒地蠕动

我多想去摸摸,

摸摸那长长的海藻

从根摸到头,和它一起随海水轻摇自己柔软的腰肢

我多想去

啊,美丽的海底世界

我爱你的奇异

爱你的富饶

 

《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继续巩固理解本课词语,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写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在海底第一站的旅行愉快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探索奇妙的海底世界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和这些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齐读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窃窃私语 警报 肌肉 章鱼 细胞 海藻 长达 储量 金属 危险 

攻击 迅速 后退 

2.质疑: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出示中心句齐读: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去海底参观一番。

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现在我们就一起到海底世界探险吧。

 

【设计意图】:

从复习词语入手,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创设了潜海观光的生活情境,不但扎实,而且有趣。

 

(二)、抓住声音,“说”出趣味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奇异、有趣。

 

2.感受反差,初识海底的宁静、黑.暗。

 

(1)出示海面波涛澎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海面?

(波涛汹涌、波浪滔天、惊涛骇浪……) 

(2)指名回答:

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又是怎样的呢?

 

(3)引导学生抓住“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来了解海底的特点。

 

(4)重点品读: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生动。

(把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比喻成闪烁的星星,这些深水鱼为海底增加了几分奇异与神秘,衬托出海底世界的奇妙。

) 

(5)出示视.频,欣赏黑.暗的海底中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3.出示句子读一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

相机指导学生了解设问句:

像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4.过渡:

那海底都有什么声音呢?

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听到了哪些有趣的声音?

 

5.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6.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中的省略号,理解这个省略号是说明海底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

 

7.思维训练: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用以下句式想象说话。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结:

多么有趣的情景!

无数的动物在海底小声交流着,真够神奇的!

 

9.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0.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设计意图】:

在体会海底世界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时,教师抓住拟声词和比喻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感受在“宁静”的海底世界中有动物在窃窃私语的神秘有趣。

更重要的是,扎实地落实了语言训练。

 

(三)、围绕活动,“读”出趣味 

1.过渡:

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奇妙无比!

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活动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活动方式读读,然后告诉大家。

 

2.指名说,边说边在课件上出示: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 

①海参是怎样活动的?

(靠肌肉伸缩爬行)通过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伸缩”。

你见过什么动物也是这样前进的?

(毛毛虫等) 

②它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呢?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速度很慢,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 

③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参活动的慢表现出来?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 

①你从哪里看出了身体像梭子的鱼的活动特点?

(从“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的火车还快”可以看出梭子鱼的运.动速度快。

) 

②同样一小时的时间,身体像梭子的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前进四米,这梭子鱼的速度可是海参的多少倍啊!

你能通过朗读把身体像梭子的鱼的快表现出来吗?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观看乌贼和章鱼活动的视.频,了解它们的活动特点。

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活动的吗?

(虾) 

②乌贼和章鱼多可爱呀!

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 

①“巴”是什么意思呢?

你能换个词理解吗?

(贴) 

②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哪,自己不动,轮船航行到哪儿,它们就旅行到哪儿。

谁愿意来读?

 

3.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 4.指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

在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感受,通过图片、视.频深化直观感受,借助朗读加深理解,读出趣味。

同时,了解本段的构段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展开介绍的。

 

(四)、对比差异,讨论“趣”味 

1.过渡:

在辽阔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

 

2.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思考交流:

海底植物的差异大都体现在哪里?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多种多样”“最小的”“最大的”来体会海底植物色彩的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3.海底的植物是什么颜色的?

还可能有哪些颜色?

 

4.引读:

是呀,这么多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

这样有趣的海底植物,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奇异的景象展现出来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海底植物差异大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抓住丰富,了解矿物 

1.过渡:

海底的动物真多,海底的植物也很多,那海底的矿产呢?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海底的矿产多呢?

(丰富)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

此部分引导学生抓住“丰富”一词体会海底矿产的特点,简单了解即可。

 

(六)、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总结:

正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矿物,所以海底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又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所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难怪作者赞叹道——(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再次齐读,发自内心地赞美大海。

 

3.延伸:

其实,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就等着你们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

 

(七).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把它们写到积累本上。

 

2.搜集海洋的相关资料,制作手抄报。

 

【设计意图】:

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感悟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探索大自然的激.情,并且,重视写字指导,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海底世界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同时,在引导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注重语言训练。

在学习海底的各种声音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还会有哪些声音。

孩子们兴趣浓厚,纷纷参与到语言训练中,既加强了学生对海底动物的声音的了解,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效果较好。

 

2.引导学生体会写法。

这篇课文之所以能让人读后留下形象鲜明的印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巧妙地采用多种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写法的作用,并努力使学生掌握,灵活运用,使自己所写的文章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