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357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docx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

 

目录3

一、编制说明1

1.编制依据1

2.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2

1.项目概况2

2.建场目的2

3.主要工程数量2

4.计划工期2

5.场址选择3

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

1.级配碎石拌和站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3

2.岗位职能分工4

3.现场人员配置9

四.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9

1.总体规划9

2.级配碎石拌和站基础设施施工10

3.安全消防及标识系统12

五.生产设施配置12

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12

2.WBC400稳定土厂拌设备配置12

六.级配碎石拌和站工作程序14

1.施工工艺流程图14

2.工作程序15

七.质量保证措施18

1.数量验收18

2.质量保证措施18

3.不合格产品处理20

八.安全保证措施21

1.安全施工管理措施21

2.施工生产安全措施21

九.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22

十.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23

1.预警机制23

2.应急预案26

十一、标准化管理及建设26

1、标准化管理要求26

2、标准化建设26

2.1.1、标识标牌26

2.1.2材料堆放27

2.1.3文明施工27

十二、信息化建设27

1、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27

2、硬件及通道28

3、信息安全28

十三、施工临时用地恢复28

11.附图28

附图一:

级配碎石拌和站规划图29

附图二:

质量保证体系图29

附图三:

安全保证体系图:

31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⑴新建至万州铁路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澄清补遗、设计说明、合同文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图纸等。

⑵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

⑶国家、铁路总公司及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条例等。

⑷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⑸《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铁总建设〔2015〕79号)。

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等9项施工技术指南》的通知(铁建设〔2010〕241号)。

⑺新建铁路至万州襄阳东津站路基设计图、《铁路路基地基处理》、路基工程设计图集图纸。

⑻《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⑼《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⑽《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0)

2.编制原则

(1)预制场按照“贴近现场、方便管理、利于生产”的原则进行选址和建设。

本着有利于机械设备、工程材料运输,减少工程干扰的原则,选在既有道路附近;就近利用当地既有资源和通讯条件;

(2)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确保满足主体施工需求。

(3)场地布置以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动力、机械设备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

(4)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安全要求。

(5)满足“信息化、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建设的要求。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新建至万州铁路段ZWZQ-3标段,里程围为D1K376+271.543~D1K398+357.929,标段长度为22.063正线公里。

ZWZQ-3标站前工程正线区间路基D1K376+217.543-D1K376+543.671,路基长326.128m,区间路基D1K397+718.416-D1K398+357.929,路基长298.639m,站场路基里程D1K385+214.35~D1K388+257.1,长2385.19米,前接东津1号特大桥,后接东津2号特大桥。

其中分别设框架桥5座、涵洞5座。

地基加固采用CFG桩和螺杆桩。

采用CFG桩地基处理里程段:

D1K385+214.35~D1K386+290.5,CFG桩20537根,318459延长米。

采用螺杆桩地基处理里程段:

D1K386+971.07~D1K388+257.1,螺杆桩18833根,230601延米。

本段路基设计为路堤、结构物过渡段。

路基加固区采用CFG桩和螺杆桩处理,基床底层填筑级配碎石;基床以下填筑A、B组填料或C组碎石类、砾石类填料;路堤挖除淤泥、松软土及黏土地段换填A、B组料,边坡防护采用、干砌片石护坡、骨架护坡等形式进行防护。

2.建场目的

按照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根据我部级配碎石填料工程数量拟规划建设一处级配碎石拌和站用于对管段路基与桥台过渡段、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基与隧道过渡段及路基基床表层等填料的集中生产统一运输。

3.主要工程数量

管段级配碎石工程数量见表1:

 

表1:

级配碎石数量表

序号

填料种类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级配碎石掺3%水泥

80403

台背回填

2

级配碎石掺5%水泥

5233

台背回填

3

级配碎石

134059

基床表面

4.计划工期

计划工期:

2017年2月18号开始级配碎石拌和站(稳定土厂拌和站)建设,计划2017年4月30日投入使用,2018年11月10日完成管段所有级配碎石的生产任务。

5.生产能力计算

预计稳定土拌和站施工高峰期为:

级配碎石掺水泥施工高峰期:

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累计4个月,水泥稳定土主要用台背回片,其中日均水泥稳定土最大生产量为

Q1=85000÷4÷30=710方;

级配碎石施工高峰期:

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累计5个月,其日均生产最大量计算如下:

Q2=134000÷5÷30=900方;

6.拌和机选型

⑴采用WDB600稳定土厂拌和站进行级配碎石生产,其WDB600额定生产率600t/h。

⑵由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等更多方面的影响因数,每台拌和机利用效率为取0.5,每天工作9小时,则拌合站的每天生产量为:

M=600x9x0.5÷2.2=1227方。

⑶根据以上分析,我标段级配碎石拌和站采用WDB600稳定土厂拌和站进行级配碎石生产满足日需求量。

7.水泥罐储藏能力分析

根据上述WDB600稳定土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分析:

日最大水泥稳定土使用量为1050方/天。

配套3个150t水泥储料罐。

3%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为例。

级配碎石拌和站每天需水泥:

2200x3%x710=46860kg=47t。

按规定:

水泥从进场经存放检查后到第4天才能使用。

3个罐储满足水泥连续使用要求。

8.料仓储藏能力分析

设置6个地材存储区,料仓划分为2个碎石待检区、1个石粉待检区、2个碎石已检区、1个石粉已检区,每个料仓长30m、宽15m、高2.5m。

考虑不易存满,每个料仓存储按长27m、宽15m、高2.3m计,则存储900m3。

以级配碎石的配合比(大粒径石子:

小粒径石子:

石粉:

=690:

690:

920)为例,每方混凝土需石粉920kg(砂的堆积密度1450kg/m3)、大粒径石子690kg(石子的堆积密度1480kg/m3),小粒径石子690kg(石子的堆积密度1480kg/m3),即每方级配碎石需石粉0.64m3、大粒径石子0.47m3、小粒径石子0.47m3。

拌和站每天需石粉:

0.64x900=580m3<900m3。

拌和站每天需每种石子:

0.47x900=430m3<900m3。

据以上分析,石粉、石料仓的存储量满足混凝土生产要求。

9.施工用水

站生活用水利用当地自来水引入。

站生产用水拟在拌和站后排活动板房东侧打两眼深水井,水井深度根据水质分析报告而定,单口水井出水量不小于60m3/h。

10.施工用电

在建站期采用自行发电形式以供临建,在投产期用电由村桩电网引入,拟安装1台630KVA变压器,以电网供电为主,同时配备1台360KW发电机组以应急用电。

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配件清单中载明的用电部件的功率及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搅拌机主机功率155kw、配料机功率15KW、水平-斜槽形皮带输送机主要参数功率18.5KW,粉料螺旋功率7.5KW,计量螺旋功率3KW,空压机功率4KW。

供水潜水泵4kw。

考虑最不利情况下供气空压机一直参与各道工作,拌合站的最大耗用功率:

∑P=(155KW+4*15KW+18.5KW+7.5KW+3KW+4KW+4KW)

 =252KW。

⑴供电变压器

∑P=642kw,KX=0.45,cosψ=0.9;

S=KXx∑P/cosψ=0.45x252/0.9=112KVA;

Ij=S/(1.732x0.38)=112/(1.732x0.38)=170.2A。

场最大负荷电压为170.2KVA,选用400KVA变压器一台满足要求。

⑵应急发电机

最大耗用功率:

∑P=252KW<360KW,配备1台360KW的发电机组可以满足1台搅拌机正常生产要求。

11.信息化建设

依托项目经理部组建的计算机局域网、手机对拌和站进行信息化管理,以保证拌和站运营过程中相关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工作。

12场址选择

由于级配碎石填料数量繁多,建场时必须综合考虑原材料及成品贮存运输、交通运输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上述条件结合实际情况,级配碎石拌和站设置于襄阳市东津镇岳岗村,占地面积18.311亩,对应线路里程桩号D1K387+900,位于2号混凝土拌和站对面梁场和中心试验室中间,利用了原有大临设施的试验设施、电力设施及水源,交通便利,资源配置充足。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1。

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级配碎石拌和站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级配碎石拌和站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见图1:

 

安全管理

冯鲁宁

材料管理

高海龙

质量控制

雷小明

试验检测

张定邦

生产调度

刘贵荣

级配碎石

生产班组

级配碎石

运输班组

 

 

图1:

级配碎石拌和站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2.岗位职能分工

拌和站站长岗位职责:

(1)负责对拌和站的全面管理。

(2)贯彻落实、执行项目经理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级配碎石拌和站的生产工作,定期汇报级配碎石生产的产量与质量情况,对存在的重大问题负责。

(4)整合级配碎石拌和站生产各部门,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5)调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质量管制体系的持续有效进行。

(6)对职工经常进行质量教育,领导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坚持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创优和质量目标管理活动。

(7)主持工班、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并针对存在的质量通病组织质量攻关。

对违反操作规质量低劣者必须责令改正或返工。

对发生质量事故按规定及时上报。

(8)应对处理站的突发事件(如:

设备故障、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

(9)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及现场文明、有序和安全,确保提供品质合格的产品。

(10)编制生产工作指导书,对生产操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保存相关记录。

(11)安全生产,防止人员伤亡、设备事故的发生,定期检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12)出现不合格,及时通知试验室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及其生产原因。

(13)负责生产、生活用水、用电的管理。

(14)执行上级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条例、规、规则、规定、细则、措施。

每旬召开一次有工程技术人员、领工员、安检员、班组长参加的安全例会,总结每旬的安全情况,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执行情况,布置下旬安全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15)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速度、效益的关系。

要努力搞好文明施工,执行标准化作业,提出改善劳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