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12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填写在指定位置。
2.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得随意改变题号;如书写有误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纵横/横财歼灭/三缄其口高亢/引吭高歌
B咋舌/札记坍塌/殚精竭虑蹊跷/下自成蹊
C孑立/桔梗处所/处之泰然纲要/力能扛鼎
D洋溢/谥号谙熟/万马齐喑砧板/渐臻佳境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下,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相得益彰的平衡局面渐被打破,批评离创作越来越远,作家只管写好自己的作品,批评家仅负责作品的评论。
这种不良趋势发展到极致,便是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成为两张皮:
原本是批评与创作的对话问题,现在却成为批评家一厢情愿的问题。
如何能鞭辟入里地评判作品的优劣得失?
的确是文学批评界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A.相得益彰B.极致C.两张皮D.鞭辟入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教育部推行的汉语四六级考试,国人纷纷质疑:
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国语冷”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吗?
B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
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C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D我们的事业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根本要靠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把韩寒放到国际视野,他的优势可能多少会被剥除。
。
。
。
一方面,这可能是最珍贵的,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最没有门槛的。
, 。
由此推论,很多人是否从韩寒身上看到希望,这个就是见仁见智,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韩寒给年轻一代传递的,绝不是希望的反义词。
①如果要学,思考是可以学的,勇气也是可以有的,至于智慧,也无非是后天修炼的。
②但是,和西方所熟知的钢琴家郎朗、篮球明星姚明相比,韩寒又是那么与众不同,你几乎能够一眼辨认他。
③但是韩寒不一样,他没有特殊的东西,他最大的资本,来自于他的智慧、他的独立、他的无所顾忌敢说敢干。
④这个时候,韩寒就显示出他强烈的草根特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韩寒,都有可能成为韩寒,这是最了不得的——这种与共性注定韩寒是这个时代最特立独行但又最具平民特质的明星。
⑤郎朗和姚明走向世界,很明显靠的是特殊技艺,这份技术是一般人做不了、学不来的。
A.③②①⑤④ B. ②③①⑤④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
2、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
傅青主善医。
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
“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
”王急治任旋里。
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
“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某叹曰:
“仆之归,从其命也。
”乃具告所言。
傅骇曰:
“果尔,奈何?
试为汝诊之。
”按脉良久,叹曰:
“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王泫然泣曰:
“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①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傅又沉思久之,谓曰:
“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
”王大喜,求方。
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履之。
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
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
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
“君犹无恙耶?
”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
某叹曰:
“傅君神医,吾不及也。
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
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
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
”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傅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致。
然素喜看花,置病者于有花木之寺观中,令与之善者诱致之。
傅既至,一闻病人呻吟,僧即言为羁旅贫人,无力延医,傅即为治剂,辄应手愈。
某妇忽患腹痛,辗转地上。
其夫求之傅,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捣千杵,服之,立止。
一老人痰涌喉间,气不得出入,其家具棺待殓。
傅诊之,曰:
“不死。
”令捣蒜汁灌之,吐痰数升而苏。
凡患泻者,遇傅无不瘳。
用药不依方书,每以一二味取验。
有苦痨瘵者,教之胎息②,不三月而愈。
(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有删改)
【注】①和、缓:
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②胎息:
像婴儿在母胎中一样不用口鼻而用脐呼吸,是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病家多不能致达到
B.医虽小道,攻之不精研究
C.王急治任旋里行李
D.令与之善者诱致之交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就诊于太医院某 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
B.乃具告所言 乃脑髓亏耗
C.试为汝诊之 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D.问王归意,以疾告 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傅青主善医的一组是(3分)
①果尔,奈何?
②王大喜,求方。
③傅诊之,曰:
“不死。
”
④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⑤服之,立止。
⑥每以一二味取验
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尧患头痛病,被京城的太医判为不治之症,一个月后必死。
傅青主叫他试着用青年人戴过的毡笠熬成药膏,早晚服食,竟然把病治好了。
B.太医见到病愈的王尧,大为吃惊,深有感慨。
既佩服傅青主医术高超,又自愧学艺不精,几乎误人性命,此后,这个太医干脆不再从医了。
C.傅青主平素喜欢看花,因而他让人想方设法先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傅青主来了之后,了解情况,给病人诊治下药,手到病除。
D.傅青主善于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因病施治,不拘一格,用药不多,妙手回春,很有特色。
他还教病人运用“胎息”法调治痨症,效果很好。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3分)
(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4分)
(3)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斩楼兰:
据《汉书·傅介子传》:
“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1)古诗中常用“折柳”来表达思乡之情,那么本诗的主旨是否为抒发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呢?
请简要说明。
(3分)
(2)成语有“枕戈待旦”,据此,有人主张把“抱”改为“枕”更好,你认为呢?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
知者不惑,,。
《论语》
(2),。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孟浩然《宿建德江》
(4),。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
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
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
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
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
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
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
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
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
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
《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
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
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
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
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
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
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
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
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
“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B.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C.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D.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E.从“什么人占有和享用”的角度来划分的“雅”与“俗”,那么“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产生文化精品。
B.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C.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D.“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有“精英文化”。
14.作者在文中批判了对文化之“雅”和“俗”的哪些错误认识,试分条简要概括。
(4分)
(1)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的“雅”、“俗”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
(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浮生半日闲
琦君
忙碌的现代人,无不叹闲暇不易得,于是也格外怀念当年农村社会的悠闲岁月。
我学习英文时,读到一篇好文章,题目叫做“puttering”,照字面解释是漫无目的地摸摸这样,碰碰那样,让时间闲闲地溜走,心也闲闲地一无挂碍。
我觉得这位作者,对闲适情操的体认,颇近乎我国诗人陶渊明。
陶靖节的东篱采菊,正是一种“漫无目的”的闲散动作,南山“悠然”地出现在他面前,他又何曾用力去看。
所以他才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顺应自然,享尽田园之乐。
现在人活着似乎只为抢时间,可是把时间抢下来又何曾好好地过呢?
我好怀念小时候在家乡的闲荡日子,漫步在田埂上,自然而然会让路给吃草的黄牛。
走在高低不平的卵石大街上,一路都有人笑眯眯地喊我的乳名。
那时的人情是多么温暖,天地是多么辽阔,时间是多么富裕啊。
记得那时全个村庄,只有我家老屋大堂正中挂有一口自鸣钟,而钟摆常常是停止摆动的,即使有时发出的嗒嗒之音,指针所指的时间,和长工们的作息毫无关系。
他们只看日头的高低,听公鸡的啼声,就知道是什么时辰。
在忙月里,他们胼手胝足,却是口哼小调,面带笑容。
闲月里,他们嚼着自己种的花生和胡豆,下象棋、钓鱼,也是口哼着小调,面带笑容。
他们从来没有和时间赛过跑,可是从日出到日落,他们都在工作中,他们也都在游息中。
至于像前文所引述那样puttering的情趣,我的外公,我的母亲,就十足地在时时享受着。
我外公有一只八宝箱,是他自己用洋油箱装钉而成的,我每回掏时都发现添了些新东西——他自己用竹节做的烟嘴,文旦皮晒干做成的碗,干佛手,我玩厌了的地螺陀。
三炮台香烟罐里各色各样的香烟招牌纸、邮票。
此外就是父亲送他的白玉烟嘴,绿玉班指,杭州舒连记的檀香骨折扇。
这些都是我百玩不厌的。
至于母亲的八宝箱,乃是一只竹编的针线盒,那更耐人翻弄了。
盒子分上中下三格,上格是五彩丝线、纸花、绣了一半的鞋面、剪刀、顶针等等,中格是《花名宝卷》、她手抄的《心经大悲咒》。
最下一格藏着一个像红柿子似的朱砂圆盒。
里面是我小时候挂的长命百岁金锁片,母亲的旧珠花、银耳环、银手镯等等。
我当时觉得最有趣的是外公的八宝箱里存着舅舅小时候的银锁链,母亲的八宝箱里,存着我小时候的金锁片。
后来想想,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绵延,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把对儿孙的爱埋藏在一个摸得到,看得见的地方。
让长大了的儿孙们,有朝一日,打开来摸摸看看,重新领略一下长辈的爱,再一代一代往下传。
可惜时至今日,为生事奔波的人们,再也无暇去打开尘封的旧物,而且也无心把虽无用却不舍得丢弃的东西,归在一只箱子或一只盒子里了。
这,对他们自己和儿女们来说,都少了一份Puttering的乐趣,怎不令人惋惜。
可是人来到世间,难道就为了赶时间,赶完了时间就与世长辞吗?
想想该有多傻!
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学闲荡?
我们这些劳碌的现代人,是否舍得把时间花在闲荡上,或搞搞所谓的puttering,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有删改)
16.从全文看,“puttering”的情趣有哪些?
(4分)
17.作者提到外公和母亲的八宝箱时,为什么要如此详尽地列举里面的物件?
(5分)
18.作者为什么要建议劳碌的现代人要“偷得浮生半日闲”?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邓海建
①城镇化是最近最热门的议题,与城镇化相关的提案也最多。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直言,“参加两会21年,研究城镇化28年,深感今年城镇化最热”。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然而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指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行”,推动城镇化实至名归。
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
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
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
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
③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
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发改委领导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
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④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
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
一者,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
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
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
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
⑤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
有数据显示: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
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
换句话说,“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
⑥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
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
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⑦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2013年03月09日人民网)
19.“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议题的原因是什么?
请分点概括。
(4分)
20.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又与传统的新闻文体有明显的不同。
新闻评论在表现新闻事实上有什么优势?
请结合文本分析。
(5分)
21.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的意图是什么?
你认为“城镇化”应该为什么代言?
(6分)
五本大题含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22请自选一个我国古典诗文中的名句,对句中的意蕴进行联想或想象,写一段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或感悟。
(6分)
示例:
门前冷落鞍马稀
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然而,创业之初门前冷落鞍马稀时德孤独与无奈、艰辛与挣扎,仍然留在她的记忆中。
是那一份诚信、执著与坚持,使她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23.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
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使收发室能正常运作。
(6分)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
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
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
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
亲,是不是很过分!
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
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
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
“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月考一语文参考答案
(关键词“盍”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①关键词“盍”,兼词,相当于“何不”,译为“为什么不”“怎么不”,或者直接写“何不”,得1分;②“国手也,”判断句,翻译“是”字,体现判断句的标志,得1分;③“国手”译为“国家闻名的医师”“名医”“国内有名的御医”“国家级的医生”等得1分。
)
(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4分)
如果确实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
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
(关键词“诚”“着和、缓名”“生死人而肉白骨”各1分,句意1分)(①关键词“诚”,译为“如果确实”“果真”,得1分;②“着和、缓名”译为“有着像和、缓一样的名气”“有着和、缓两位名医的名气”“有着和、缓名医的名声”“有着和、缓两位名医一样的医术和声望”“有着和、缓那样的名望”等,得1分;③“乃”,副词,译为“竟然”“却”“反而”,得1分;④“生死人而肉白骨”,“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