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136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德育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和谐德育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和谐德育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和谐德育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和谐德育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谐德育论.docx

《和谐德育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德育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谐德育论.docx

和谐德育论

和谐德育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下简称“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和谐德育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德育的现实价值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

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主导,只有工作在各个社会岗位上的公民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友爱、自主创新、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建设具有与之对应特征的和谐社会。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

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某些商业活动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甚至某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一切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价值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建构和谐德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在受教育人口的高峰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同时由于片面的人才观和劳动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如“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等。

为了有效调节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除了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改革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和谐德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理性与审美的和谐发展。

其价值在于发挥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发展学校德育的价值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例如:

独生子女现象、单亲家庭现象、追星族现象、痴迷网吧现象、拇指文化现象、口袋书现象等等。

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彼此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和谐问题。

无论从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来看,还是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互相配合来看,一般表现为少沟通、难互动、不和谐。

这种情况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

要解决德育工作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要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按照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原理,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

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民主融合的师生观:

教师、学生“双主体”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

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

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

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和谐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健康的积极的。

所谓整体化的大德育观,指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

从而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

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引导道德行为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基础,“情”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是“知、意、行”的内在动力,“意”对“知、情、行”具有促进作用,“行”以道德认知为指导,受道德情感与意志的支配,同时它又对道德认知、情感与意志起到检验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取决于四个环节的和谐统一的程度。

和谐德育将“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整体构建的德育体系观:

横向系统“六要素”与纵向系统“六学段”和谐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

所谓“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观”,就是把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要素视为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

这个整体主要由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要素”构成的横向系统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六学段”构成的纵向系统构成。

就学校德育体系的横向系统而言,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导向系统,是其它要素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媒介系统,它是其他德育要素发挥作用的凭借与依托;德育途径与方法是德育工作的时空领域与实施系统,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效率与合力;德育管理与评价则是德育工作的机制保障系统。

“六要素”只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会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获得最佳德育效果。

横向“六要素”和谐,其工作形态是全员德育、全面德育,是教育的合力;纵向“六学段”和谐,其工作形态是有机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是体现德育过程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德育。

总之,探索并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理事长)

和谐德育环境的构建及经营

发布时间:

2006-3-28阅读次数:

30

 

  【摘要】:

进入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

要积极建构、经营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必须在“传授”、“影响”、“体验”这六个字上下足功夫,即通过“传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通过自身和环境的力量去“影响”孩子;通过道德实践“体验”使道德认知得到内化,从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德育 途径 方法

  儒家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都强调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面对瞬息变幻的社会,怎样更好地应对时代向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各种挑战,这是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转型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特殊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今后的全面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每一个人有权追求个人目标和机会,以期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

[2]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

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去年,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主题是“2020年和我”。

全国共有十几万的中小学生参加征文比赛,一部分中小学生心目中的2020年小康生活——“下了班,我开着宝马到了家,一按门铃门就开了”,“我雇佣了三个保镖、两个保姆,还有一个机械人”,“我当了庄园主,我有很多仆人,我说一句话就能挣一万多块钱”,“到那时我什么都不用干了,照样可以领工资,到处去旅游”,“我成了大公司的老板,我有很多钱”……这就是部分孩子心目中的小康。

这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在我们部分青少年思想观念中多了奢华享受,少了艰苦奋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与我们的大的社会环境相联。

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从未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了,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

学校德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比美国、日本、欧洲国家都大。

这种贫富收入的悬殊,对人们的心理,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一种不平衡感,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进来了,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青少年。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改善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既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上亿家庭发展利益的大事。

  

(二)未成年人道德观念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失范

  一段时间以来,这样一些信息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一对十几岁的初中生“恋人”相继自杀身亡;尖子生中考前却拒绝考试,甚至以跳楼相逼;长辈宠爱有加的“小公主”出现了进食障碍;几个初中学生为了打发时间、找点新鲜和刺激,就把一个乞丐套在麻袋里,然后是一顿疯狂殴打,甚至用上了棍棒,结果导致乞丐死亡……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放到全国十多个城市的近6000份问卷调查表明:

有34.6%的未成年人到过网吧;到过电子游戏厅的占39.2%;到过录像厅的占9.5%;到过歌舞厅的占7.4%;另外38.5%选择了"不知道"。

当被问到"你都访问过下列哪些网站"时,24.1%的被访问少年儿童选择了"聊天室";23.4%选择了"交友天地";17.0%选择了"影视娱乐";8.2%选择了"占卜星座";7.8%选择了"成人保健"。

  这些事件和数据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那么,当前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到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呢?

归结起来,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1、自我中心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女孩,从小受父母骄宠,要星星不给月亮,她以为全世界人都像父母一样骄宠她。

成年后她到美国留学,开车超速,被警察发现,她与警察吵闹,说警察种族歧视。

警察按美国交通法规处理她,罚她到教堂做半个月义工,她不去,他的丈夫只好替她去。

租房因家具的颜色不合她意,她就和房主打架,结果,房主叫来警察,她丈夫只好偷偷把钱交给房主,来个私了。

她不高兴,就把丈夫锁在家里,不让上班,最后,她丈夫也忍受不了她了,提出和她离婚。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是一个“画我为牢”的人。

她想让世界随着她的愿望变黑变白,随着她的悲欢变美变丑,在情感世界里,她的情绪就是太阳,想出来就晴天,不想出来就黑天,一切随着她变。

别人不能有自我,更不能有自由。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发生之后,一些媒体,包括马加爵本人,都在把犯罪动机归结到他的贫困背景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进行测试,之后形成的上万字的《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除了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和扭曲的人生观外,最重要的就是他“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3]

  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都有些什么表现呢?

专家给出了答案:

不关心长辈,不做或很少做家务劳动,喜欢独占好吃好玩的东西,不断提出各种过高的要求。

他们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

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

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

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

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唯独没有他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2、知行脱节的问题

  科技发展的结果虽然创造了人类文明,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感到平乏和空虚。

这种一味追求物欲享受的结果,会使人类对于价值的判断发生偏差。

现在我们有很多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

他们可以把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在行为上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不少学生在学校里表现良好,但一出校门却又变样。

[4]

  上海某所小学有个班级在新学期开学时对学生进行“个人与集体”的主题教育,学生们都表明了自己对集体主义的认识。

不久,班里要改选班队干部。

很多学生都毛遂自荐,踊跃竞争上岗。

竞选期间,几乎所有“官衔”都很受大家重视,比如“大官”——大队长、校级学生会干部和班长等,还有“重要的官”——学习委员和一些主课的课代表等。

所有官职中只有一个很不吃香,那就是劳动委员。

直到所有班干部的位子上都有了人,劳动委员依然空缺。

最后老师没办法,只好“违背”民主选举的原则,指定了一位老实少话的同学。

可是,从他当时轻轻的一声叹气中,大家知道他也不太情愿。

  知行脱节还使我们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成了可悲的“两面人”。

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这部分学生的人格冲突显露无遗。

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等等。

  3、耐挫力不足的问题

  所谓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

孟子有句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由此可见,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人才,必须要有超强的耐挫能力。

  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

正像爱迪生说的那样: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宠爱孩子的父母。

他们希望把世上的一切幸福都给孩子,把一切不幸和痛苦都揽到自己身上,让他们看不到失败,不知道烦恼、苦难,以致部分中小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经受不住挫折,尤其是严重挫折的打击和考验。

在团中央对全国10个省市2万多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17.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一位15岁的女学生,因议论老师受到批评,跳楼自杀未遂造成终生残废;一位四川的大学生,因为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而休学在家,当接到学校要他返校学习的通知时,他不敢面对即将来临的独自生活而跳楼自尽。

以上的数据和事实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思。

  二、积极建构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

  怎样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积极建构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我认为还是要在“传授”、“影响”、“体验”这六个字上下足功夫。

  

(一)通过“传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一般说来,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认知的问题,正如苏格拉底所说:

“知识便是道德,人能知善能行善,人之行恶由于无知”。

为此我们要通过“传授”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规范的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掌握静态的道德规范,引导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5]

  1、帮助孩子掌握静态的道德规范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的权威”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

通过传授可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导向,教给他们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规范,抑制错误的、消极的行为意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教育社会学研究鼻祖杜尔克姆把教育界定为“成人对那些还没有为社会做好准备的人所施加的影响”。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

“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学校德育,尤其向未成年人传授静态的道德规范,是传播先进性思想的重要方式。

青少年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青少年的核心的道德内容来实现的。

  2、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

  当前,未成年人价值意识的主体性越来越强烈,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因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且日益迫切。

我们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引导,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道德认知。

学校德育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为前提,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提高其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评判能力、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等等,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优化,使其道德认知健康发展成为可能。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非常强调对孩子的道德认知能力的训练。

他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是简单地背记某些道德规则,关键是发展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

当代青少年学生见多识广,善于思索,重视现实,但对于世界的认识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现象的存在,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使他们认识到“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

[6]

  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应该是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做人教育。

目前,我们有的学校德育还存在着期望值太高、目标不实的问题。

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当前我们提倡德育创新,就要以培养现代德性的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作为切入口,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把握好德育的历史传承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关系,从而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问题。

  我们要努力避免以下三种不良倾向:

  1、避免德育对象的“物化”。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

教师所从事的是精神生产劳动,是“人”的生产,完成的是人由生物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化,我们改造的是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

我们必须明确,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具体可感的生命活动,我们的道德教育,要么就显得机械或呆板,要么就显得空洞或虚无。

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成为一个“美德袋”。

本来应该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就变为盲目的对规范的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

我认为,学生中出现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和道德行为上的两面性跟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德育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成人们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往往很少顾及青少年的真实想法,不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

现代学校德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具有个人理性。

传统的德育强调社会理性,社会需要什么,设计好后通过教育灌输学生,让学生来遵守。

但是它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每个学生,每个个体,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这些规则的,他要凭自己的体验、成长、实践来理解它。

不是说成人已经思考过了,就不用思考了,而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思考:

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为什么一定要遵守纪律、遵守规范,制定规范的理由是什么,合理不合理?

每个孩子都要有追问的权利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德育不能只让学生知道结果,而不让他知道理由。

  2、避免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

  道德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违背未成年人的生长规律,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是具有一定关键期的。

1929年,在印度发现一个狼孩,叫卡马拉,发现的时候他跟狼生活在一起,完全是狼的生活习惯。

发现时他只有8岁,回归人间后他活了9年,到17岁死了。

回归9年还不会说话,只会说20几个单词。

1972年,在东南亚森林里发现了一名日本二战的逃兵,他在森林里整整生活了28年,连话都不会说。

回归人间后81天,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后来他还结婚成家。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是中学。

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既要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又要正视他们的接受能力,要采取容易让他们接受的的方法。

从前我们的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对小学生说“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却对大学生说“要讲社会公德,注意寝室卫生。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德育的悲哀。

  学校道德教育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对榜样的“圣化”。

一方面,有意掩饰榜样人物的不足,剥离了榜样人物的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缺乏对榜样人物内心真实体验的挖掘,而简单的代之以成人的话语或社会的标签。

对榜样的“圣化”的结果是使这些榜样人物的真实性遭到怀疑。

这也是造成青少年理想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避免内容层次的“单一化”。

  当代青少年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在这一开放而变革的社会大环境下,传统的灌输性教育和单一的德育目标就显得脆弱和苍白。

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不一致性。

学校德育内容层次的自我封闭造成的“单一化”与时代格格不入,使我们的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

  有的学校道德实施所依靠的力量不是道德自身,而是道德以外的力量。

我们的教育者在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因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只能用管理代替教化。

还有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用政治思想与法制教育代替道德教育。

在这样道德教育中,“教师的目标是不给学生的天性和自主生活留下任何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