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88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16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docx

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学习辅导

本部分是中央电大课程负责教师所做的课程辅导

可结合每部分后面的练习题学习一下

 

第2章 外科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

【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

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掌握:

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原则;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知识结构图】

 

【相关概念】

1.等渗性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为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常见原因:

①消化液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

2.低渗性缺水:

系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

常见原因有:

①消化液呈持续性丧失,致大量钠盐丢失;②大面积创面的慢性渗液;③排钠过多;④钠补充不足。

3.高渗性缺水: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

常见原因有:

①摄入水分不足;②水分丧失过多。

4.水中毒:

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潴留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5.低钾血症:

是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常见原因有:

①钾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②钾丧失增加,如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应用促使排钾的利尿剂等;③钾向细胞内转移,如合成代谢增加或代谢性碱中毒等。

6.高钾血症:

是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常见原因有:

①钾摄入过多如口服或静脉补钾过多,大量输库存血;②肾排泄功能减退:

是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③细胞内钾外逸。

7.低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低于2.25mmol/L。

可发生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性筋膜炎、肾衰竭、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功能受损的病人。

8.高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高于2.75mmol/L。

主要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次是骨转移性癌等。

9.代谢性酸中毒:

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10.代谢性碱中毒:

为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

11.呼吸性酸中毒:

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12.呼吸性碱中毒:

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重点内容】

第一节水和钠代谢异常

一、等渗性缺水

1.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和少尿等症状,但不口渴。

当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时,可表现为心率加快、脉搏减弱、血压不稳定或降低、肢端湿冷和组织灌注不良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的血液浓缩现象。

血清Na+、Cl-等含量一般无明显降低。

尿比重增高。

动脉血气分析可判别是否同时伴有酸(碱)中毒。

3.处理原则

去除病因,根据失衡的类型作相应处理。

一般可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

二、低渗性缺水

1.临床表现

(1)轻度缺钠:

血清钠为130mmol/L左右,感疲乏、头晕、软弱无力;尿中Na+含量减少。

(2)中度缺钠:

血清钠为120mmol/L左右,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视物模糊、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瘪陷,站立性晕厥。

尿量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3)重度缺钠:

血清钠低于110mmol/L,常伴休克;病人神志不清,四肢发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阳性病理体征。

2.相关检查

尿比重<1.010,尿Na+、Cl-含量常明显减少。

血清钠<135mmol/L。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均有增高。

3.处理原则

去除病因,根据失衡的类型作相应处理,静脉输注高渗盐水或含盐溶液。

三、高渗性缺水

1.临床表现

高渗性缺水最突出的表现是口渴。

(1)轻度缺水:

缺水量占体重的2%~4%。

除口渴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2)中度缺水:

缺水量占体重的4%~6%,除极度口渴外,常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

(3)重度缺水:

缺水量大于体重的6%,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2.相关检查

尿比重增高。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

血清钠>150mmol/L。

3.处理原则

去除病因,根据失衡的类型作相应处理。

鼓励病人饮水及经静脉补充非电解质溶液,如5%葡萄糖溶液或0.45%的低渗盐水。

四、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不足与高热、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梗阻、大面积烧伤等导致的大量体液丢失有关。

2.潜在并发症休克,酸碱平衡失调,低钾血症、意识障碍等。

五、护理措施

1.遵医嘱治疗原发病。

2.遵医嘱注补液,纠正体液容量不足

(1)补液种类:

遵医嘱给予等渗溶液,以纠正细胞外液量的不足,并适当补充钾盐。

(2)补液量:

包括三个部分,即生理需要量、已经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

1)生理需要量:

一般成人日需要水分2000~2500ml,氯化钠4~5g,氯化钾3~4g,葡萄糖100~150g以上,故可补给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5%~10%葡萄糖溶液1500ml,酌情补给10%氯化钾20~30ml。

2)已经损失量:

或称累积失衡量,根据缺水或缺钠的程度估计失水量或失钠量,一般将估计量分两日补足。

3)继续损失量:

或称额外损失量,原则是“丢多少、补多少”。

故应严格观察和记录每日出入液量,如成人气管切开时每日增加水分补充500~700ml,大汗湿透一身衣裤约需水1000ml,体温每升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增加水分补充3~5ml。

此部分的损失量通常安排在次日补给。

(3)补液原则:

通常的补液原则为①先晶后胶,即应先输注晶体液,后输注胶体液。

②先盐后糖,即先输注盐水,后输注葡萄糖水。

③先快后慢,即输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将补液总量分次完成。

④见尿补钾,即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时才能经静脉补钾。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感觉情况、尿量、皮肤黏膜状况、周围静脉充盈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了解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

第二节钾代谢异常

一、低钾血症

(一)临床表现

1.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肌软弱无力;后延及呼吸肌和躯干肌,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食物或饮水呛入呼吸道;累及呼吸肌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者可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

2.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缓慢,有恶心、呕吐、腹胀和肠麻痹等症。

3.心脏功能异常主要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二)相关检查

1.血清钾<3.5mmol/L。

2.典型心电图改变为早期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延长和U波。

(三)处理原则

寻找和去除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减少或中止钾的继续丧失;根据缺钾的程度制定补钾计划。

(四)护理措施

1.补钾的护理

(1)口服补钾:

能口服者,遵医嘱给予钾制剂(常用10%氯化钾)分次口服。

口服氯化钾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瞩病人用水或果汁充分稀释后服用,或饭后服用或与饭同吃,不可含化、咀嚼或干咽;指导病人摄取含钾丰富的食品,如绿豆、菠菜、黑木耳、香蕉、橘子、香果汁等。

(2)静脉补钾:

应注意浓度、速度、用量等要求。

掌握总量,一般每日补钾40~80mmmol,相当于氯化钾3~6g;

控制浓度,每升液体含钾量不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

限定速度,输注含钾溶液每小时不超过20mmol(相当于含0.3%氯化钾溶液500ml);

尿畅补钾,成人尿量超过每小时40ml后,才可输注含钾溶液。

2.监测病人的血钾情况、心率、心律、心电图以及意识状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

二、高钾血症

(一)临床表现

因神经、肌应激性改变,病人很快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表现为神志淡漠、感觉异常、乏力、四肢软瘫、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皮肤苍白、湿冷、青紫,低血压等;亦可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甚全心跳骤停。

(二)相关检查

1.血清钾>5.5mmol/L。

2.血清钾大于7mmol/L者,几乎都有异常心电图的表现。

即早期T波高而尖和

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增宽和PR间期延长。

(三)处理原则

1.去除诱发高血钾的原因。

2.禁钾停止使用一切含钾药物和食物。

3.抗钾心律失常者,使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

4.转钾静脉注射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及胰岛素(以每5g葡萄糖加入胰岛素1单位),使钾进入细胞内。

5.排钾

(四)护理措施

1.降钾的护理遵医嘱实施降钾措施。

静脉使用葡萄糖酸钙时可出现全身发热,静注过快可产生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若出现外渗应及时处理,以免局部组织坏死。

聚磺苯乙烯钠(降钾树脂)可有恶心、呕吐、胃痛、便秘、食欲不振、心律失常、肌无力等不良反应。

2.监测病人的血钾情况、心率、心律、心电图以及意识状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

 

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

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失调,主要原因有:

①酸性物质摄入过多;②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③氢离子排出减少;④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一)临床表现

呼吸深快是病人最突出的表现,病人面色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严重者可昏迷、神志不清,伴对称性肌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症状。

(二)相关检查

代偿期血pH、[HCO3-]和PaCO2有一定程度降低;失代偿期血pH和[HCO3-]明显下降,PaCO2正常;可伴有血清钾的升高。

(三)处理原则

积极处理原发病和消除诱因,逐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血浆[HCO3-]为16~18mmol/L者,经消除病因和补液纠正缺水后,基本无需碱剂治疗。

血浆[HCO3-]低于l0mmol/L者,需立即输液和用碱剂治疗。

(四)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与监测定时测量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意识变化。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病人血液及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

评估病人的酸碱失衡纠正情况,避免矫正过度。

2.药物治疗的护理

纠正酸中毒药物治疗的护理:

注意不可过提高HCO3-,以免发生低钙血症、低钾血症。

5%NaHCO3是高渗液,过快输入可导致高钠血症。

使用氨丁三醇时注意量及速度,大量快速滴注可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低血糖、低血钙等,且因对组织刺激大,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因生成碳酸氢盐,经肾排出可加重肾脏负担,应给予重视。

3.长期二氧化碳滞留又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应低流量吸氧由于高浓度吸氧可减弱呼吸中枢对缺氧的敏感性,使呼吸更抑制,故吸入的氧浓度不可过高。

二、呼吸性酸中毒

凡能引起肺泡通气不足的疾病均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①全身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呼吸机管理不当、喉或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气肿、严重气胸、胸腔积液和心跳骤停等可致急性、暂时性高碳酸血症。

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肺组织广泛纤维化、重度肺气肿等可引起持续性高碳酸血症。

(一)临床表现

1.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因缺氧病人可出现发绀和头痛。

严重者可伴血压下降、谵妄、昏迷等。

2.持续性头痛,系CO2潴留引起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所致;严重脑缺氧可致脑水肿、脑疝,甚至呼吸骤停。

3.突发性心室纤颤,主要与严重酸中毒导致的高钾血症有关,血钾浓度的急剧升高有致心肌应激性改变、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的危险。

(二)相关检查

血pH降低、PaCO2增高,血浆[HCO3-]正常。

(三)处理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改善通气功能,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四)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与监测定时测量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意识变化。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病人血液及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

评估病人的酸碱失衡纠正情况,避免矫正过度。

2.药物治疗的护理

纠正酸中毒药物治疗的护理:

注意不可过提高HCO3-,以免发生低钙血症、低钾血症。

5%NaHCO3是高渗液,过快输入可导致高钠血症。

使用氨丁三醇时注意量及速度,大量快速滴注可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低血糖、低血钙等,且因对组织刺激大,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因生成碳酸氢盐,经肾排出可加重肾脏负担,应给予重视。

3.长期二氧化碳滞留又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应低流量吸氧由于高浓度吸氧可减弱呼吸中枢对缺氧的敏感性,使呼吸更抑制,故吸入的氧浓度不可过高。

【病例分析】

1.某5岁患儿,腹泻3天,10余次/天,可能会发生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为什么?

提示:

(1)要了解消化液基本为等渗液,其中有各种电解质,比如钠离子、钾离子等。

(2)要考虑患者在腹泻过程中给予的处理,比如有无补液,补液同时有无补钠等。

2.某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近日因受凉后肺部感染而入院。

血PH7.33,PaCO29.46kpa(71mmHg),SB36mmol/L。

请分析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并说明诊断的依据。

提示:

(1)pH降低为失代偿性酸中毒的重要指标。

(2)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唯一指标是PaCO2。

(3)分析PaCO2明显升高,但血pH的下降并不很显著的原因。

【建议】

1.认真完成作业

(一)。

2.通过面授、网络等形式与辅导教师及同学们建立联系,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第3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营养状况的评估。

掌握: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

了解:

外科营养不良的类型、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相关概念】

1.肠内营养支持:

是指经口或各种胃肠内置管将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供给病人的一种方式。

2.肠外营养:

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则称肠外营养。

3.完全胃肠外营养:

若病人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则称完全胃肠外营养。

【重点内容】

第二节营养状况的评估

一、人体测量指标

1.体重测量非因体液丢失的体重下降反映了体内蛋白质作为代谢能量而消耗。

标准体重(kg)的计算方式为身高(cm)-105。

实际体重为标准体重的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

实际体重为标准体重的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

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为重度营养不良。

2.近期体重变化原体重与测量体重的差占原体重的百分数,即:

原体重-测量体重×100%

原体重

1周内体重下降>1%~2%,1月内下降>5%或3个月内下降>7.5%或半年内下降>10%,都具有临床意义。

3.体质指数(BMI)

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m)2

BMI理想值界于18.5~24之间,大于24为肥胖,小于18.5为营养不良。

4.皮褶厚度(SFT)测量人体脂肪储存的指标,常用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skin-fold,TSF)测定。

正常值参考男性为8.3mm,女性为15.3mm。

轻度营养不良者为标准值的80%~90%,中度营养不良为60%~80%,严重营养不良者,小于标准的60%。

5.上臂周径(MAC)

理想值:

女23.2mm,男25.3mm。

轻度营养不良者其上臂肌围为标准值的80%~90%,中度营养不良为60%~80%,严重营养不良者,小于标准的60%。

二、实验室监测指标

1.内脏蛋白质状况

(1)血清白蛋白量:

正常值为>35g/L。

(2)血清转铁蛋白量:

正常值为2.0~3.0g/L。

(3)其他:

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甲状腺素结合前清蛋白,两者都由肝制造,严重肝病使其减少;纤维连接蛋白系α2-糖蛋白,对免疫抗体甚为重要,在饥饿、创伤及肿瘤病人中均有下降,半衰期2天,可作为短期营养支持的监测指标;前清蛋白半衰期短,特异性高,与病人的营养状态及预后明显相关。

2.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

正常值应>2.0×109/L。

3.氮平衡(nitrogenbalance)的估算常用于营养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营养摄入是否足够和了解病人分解代谢的演变。

正常值为±1g。

第三节营养支持的实施与护理

一、肠内营养支持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食物通过不引起腹泻、不发生梗阻、无消化道出血、肠道保留了足够有功能的吸收面积。

临床上常用于神经系统或精神疾患病人、口咽部或食道疾患病人、消化道瘘的病人等。

禁忌症:

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腹泻及休克等。

(二)肠内营养制剂

1.非要素制剂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好的病人。

2.要素制剂又称为化学成分明确制剂,是由氨基酸或蛋白水解物、葡萄糖、脂肪、多种微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单体物质组成,营养成分较为全面,无需消化。

3.组件制剂也称为不完全制剂,是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主要包括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糖类组件、维生素组件和矿物质组件。

4.特殊治疗用制剂

高支链氨基酸(BCAA)配方适用于肝功能异常的病人。

必需氨基酸配方含有足够的能量、必需氨基酸、组氨酸、少量脂肪和电解质,适用于肾衰竭病人。

(三)输入途径

除口服外,常见的营养输入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经鼻放置营养管

(1)鼻胃管

(2)鼻十二指肠空肠管

2.经手术置管

(1)胃造口

(2)空肠造口

(四)肠内营养的输注

1.输注时病人体位经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时,取半卧位,头部抬高至少30°。

2.输注方式

(1)间歇性注入法:

用注射器或漏斗,在5~10分钟内缓慢注入,每次200~400ml,每日4~6次。

主要适用于非危重病人,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行胃内喂养者。

(2)持续注入法:

指利用重力或肠内营养输液泵连续24小时滴注。

以后者为佳。

此法常用于经空肠喂养的危重病人,或者对间歇性注入法不能耐受的病人。

(3)循环间歇性注入法: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利用重力或肠内营养输液泵滴注,但每日仅持续10余小时。

(五)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食管损伤是长期经鼻咽食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机械性并发症。

2.胃肠道并发症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代谢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糖、维生素和蛋白质代谢的异常。

常见有高血糖、水过多、脱水、低血糖、低/高血钠、低/高血钾及脂肪酸缺乏。

4.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有由于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

误吸是肠内营养支持最严重和致命的并发症。

(六)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喂食过程中管道堵塞、流速不当、输液泵功能失调、腹泻等有关。

(2)有误吸的危险:

与病人咽反射消失、管道位置不好、一次喂入过多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腹泻。

(4)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

与胃管刺激、粘膜干燥等有关。

2.护理措施

(1)营养液的配置与保存。

1)营养液配制要保持清洁无菌,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

2)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开启的液体应放入冰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营养液输注时应适当加温,一般保持37~38℃为宜,尤其在冬季,避免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

(2)喂养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

2)保持营养液输入通路通畅:

禁止输入有渣溶液或药物,经喂养管注入药物时,必须碾碎,彻底溶解后方可注入。

鼻饲前后用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以免管道堵塞。

3)定期更换管道。

4)注意保持喂养管外端的清洁。

(3)输注护理

1)每4~6h检查患者的耐受性,调整输注速度,速度可从慢到快。

2)输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

3)肠内营养液的浓度与总量应逐渐增加。

4)采用半卧位,床头应抬高30º~45º,尽量减少误吸的可能性。

5)连续滴注1次用量不超过8小时,尽可能采用匀速持续滴注的方式。

(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机械性并发症:

鼻咽食管损伤是长期经鼻咽食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2)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腹泻时应记录大便性质、排便次数和量。

注意肛周皮肤的清洁。

输注营养液时注意输注速度,肠内营养液新鲜配制和低温保存,一旦腹泻应降低营养液浓度,减慢输注速度,在饮食中加入抗痉挛或收敛药物以控制腹泻。

3)代谢性并发症:

应每日记录出入量,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监测血糖、尿素、肌酐、电解质;测定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监测氮平衡。

4)吸入性肺炎:

预防:

①每次喂食前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咽反射;输入食物前评估管道位置是否正确。

②评估病人的基础呼吸状态,在喂食过程中,监测呼吸状态;咳嗽、呼吸短促都是误吸的指征。

③喂食期间或喂食后半小时抬高床头30°,以促进食物借重力通过胃十二指肠括约肌,减少误吸的危险。

监测胃潴留情况,如果潴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呼吸道原有病变时,应考虑行空肠造瘘。

必要时选用渗透压低的营养液。

④如果病人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在喂食时应保持气囊膨胀。

⑤一旦误吸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输注食物;通知医师;抬高床头30°;将胃内容物吸净。

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

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

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记录喂食停止时间,病人的表情以及呼吸状态的改变。

处理:

一旦误吸发生,停止输注食物;通知医师;抬高床头30°;将胃内容物吸净。

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

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

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二、肠外营养

(一)适应证

1.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者。

2.大面积烧伤患者。

3.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肿瘤化疗药物的急性胃肠道反应等。

4.特殊病情,如急性肾衰、肝衰竭、重症胰腺炎、呼衰需长期行辅助呼吸的病人。

(二)肠外营养制剂

1.葡萄糖是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外加胰岛素是肠外营养常用的能量供给方式。

2.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另一种重要能源。

对静脉壁无刺激,可经周围静脉输入。

脂肪与葡萄糖共同供能,更符合生理。

3.复方氨基酸溶液可分为两类,平衡型与特殊型。

4.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三)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营养液。

(四)肠外营养液的输入途径

1.周围静脉营养目前已占肠外营养的80%。

主要适用于营养支持在两周以内,治疗剂量不大,或因单纯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而需同时辅以静脉营养的病人。

2.中心静脉营养超过2周的胃肠外营养,必须从中心静脉24小时滴注。

(五)并发症

1.代谢并发症

(1)低血糖症

(2)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主要是因为给隐性糖尿病病人和严重应激的病人短时间内输入大量高张糖所致。

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

此时,应立即停止营养液的输入,用1/2浓度的生理盐水,加用胰岛素,纠正脱水,并监测血糖变化,直至正常。

预防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应控制输液速度。

开始时以60ml/h速度输入,次日增至80ml/h,第三日增至100ml/h。

而且应根据病人年龄与耐受程度调节速度并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