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72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

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行

【唐】牡枚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______莲______。

_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小娃撑小艇,偷______莲______。

_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_。

(2)连一连。

春______   荷花

夏______   梅花

秋______   桃花

冬______   桂花

唐______   杨万里   《小池》

宋______   自居易   《池上》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解释词语意思。

①纷纷:

______

②借问:

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

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选择正确读音下面画

寻芳______(súnxún)        泗水滨______(bīnɡ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胜日:

______       ②寻芳:

______

③等闲:

______       ④)东风:

______

(3)诗中的成语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______和______,第二句是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6.鉴赏下面一首唐诗。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8.阅读《忆江南》,回答问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

”是(   )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   )

(4)江南美在哪?

抄出两句。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回答问题。

云儿哪里去了

【英】伊丽莎白

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

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

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

我想知道鸟儿怎样飞回?

我想知道花儿怎样生长,

才使世界有这么多的颜色?

(1)照样子连一连。

云儿______      怎样飞回

风儿______      怎样生长

天上______      哪里去了

鸟儿______      在说什么

花儿______      为什么下雨

(2)诗人面对着云儿、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种自然景物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3)照样子写一写。

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

我想知道______?

我想知道______?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发:

______     朝:

______

辞:

______     还:

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12.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小朋友,进公园,骑木马,钻山洞,

花儿点头露笑脸,去和小猴拉拉手,

树儿忙住扭腰肢,再跟孔雀比比美。

欢迎!

欢迎!

开心!

开心!

(1)这首儿歌共有______句话。

(2)读儿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笑脸     ______腰肢     ______木马     ______山洞

(3)小朋友进公园看到了______、______,它们好像在说:

“______。

”小朋友在公园里还玩了很多游戏,有______、______;还跟两种小动物一起玩耍,它们是______、______。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

(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

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风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吹化了冰雪,                   和小朋友一齐欢笑。

吹绿了树梢,                   我削了一枝柳笛,

吹红了桃花枝头俏。

             伴着春风吹哨。

小草轻轻钻出地面,             听着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

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

(1)“山野悄悄换上绿袍”中“绿袍”指的是(   )。

(2)“我”在春天做的游戏有(   )。

(多选)

(3)春天到了,______融化了,______绿了,______红了,______飞来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

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16.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_____在______岁时写的。

(3)判断题。

①“岁”是年的意思。

______

②“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

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

(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

为什么?

(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感情)。

1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1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条渠,万条河,

千条船,万条船,

河塘一个连一个,

白帆片片像云朵,

处处绿水扬清波。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桥多。

水乡什么多?

歌多。

东一座,西一座,

千首歌,万首歌,

东南西北千万座,

大船小船装满歌,

出门就要把桥过。

唱咱水乡新生活。

(1)水乡的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

(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   )(多选)

(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   )

(4)你喜欢水乡吗?

请写出两个理由。

19.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_____在______岁时写的。

(3)判断题。

①“岁”是年的意思。

______

②“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

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

(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

为什么?

(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感情)。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歌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题目中“兴”读______,意思是______。

(3)写出“儿女”一词的古今意思:

______、______。

(4)先找出诗中表现农村儿童勤劳、可爱的诗句,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2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2)“残酒”指的是(   )

(3)“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

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

2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

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

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

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

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

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

请记着一一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别让这可爱的时刻,

像水消失在沙里。

你,为什么不

和太阳比赛早起?

(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

用线连起来。

一轮明亮的日子

一面鲜红的镜子

一个清新的太阳

(2)诗中“______,______”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

2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嚯嚯”,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形容秋天的词语:

可以说“______的秋天”,至少写5个。

(2)找出一个排比句。

(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2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2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26.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蛾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

2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唐】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开:

______     回:

______     出:

______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①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烟花:

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②尽:

消失。

(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

一叶_____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2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秋夕:

秋天的夜晚。

②银烛:

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③画屏:

画有图案的屏风。

④轻罗小扇:

轻巧的丝质团扇。

⑤流萤:

飞动的萤火虫。

⑥天阶:

露天的石阶。

牵⑦牛织女星:

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______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

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

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3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1)把诗句补充完整。

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

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2)诗中“______”“______”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