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566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研究①

  摘要:

近年来,上海市在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全国同行瞩目。

总结其经验,主要是按照新课程指引的方向,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命题基本准则上紧紧围绕“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在试卷的立意策划、总体结构、题型功能及命题技术方面加强科研,注重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保证在课改的进程中,新、老高考的顺利过渡与转轨。

关键词:

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新课程Abstract:

Inrecentyears,greatprogresshasbeenmadeinthetest-questiondesignreformofhistoryinth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sinShanghai.Accordingtotherequivemeutsofthenewcurriculumandtheactualsituation,theyhavedevelopdsuchconceptions:

constructingplatformsforstudentstodisplaythemselvesandturningexaminationsintoanorganicpartofthecurriculumdevelopment.Furthermore,theyalsohavedonemuchresearchworkinpurposedesign,structure,functionandtechniquesontest-questiondesignwithmoreemphasizeontheirfeasibilityinpracticeinordertoguaranteethesmoothtransitionfromtheoldformofhistory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tothenewones.Keywords:

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Shanghai;test-questiondesignreformofhistory;newcurriculum按上海市基础教育第二期课程改革的进程,学习历史新课程的高中毕业生从2006年开始与学习现行课程的高中毕业生一起参加高考。

由于上海市的历史课程改革除了在“六个转变”》所述“六个转变”。

)上有重大举措外,就其内容而言,向文明史转变的力度要远大于全国其他地区。

因此,上海市的历史课程在整个教学、评价方面将有一个艰巨的转型过程。

这对既有强烈的教学导向,又有社会“焦点”影响的高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高考一方面必须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另一方面又应当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逐步靠拢,以实现其积极的导向功能,平稳地向新课程的高考过渡。

于是,从2002年开始,上海市的历史科高考命题也强调以科研领先,注重实践,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数年过去了,高考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及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命题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为2006年新老课程毕业生的高考使用“一卷两分岔”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正在试点和推行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首肯。

全国不少同行追踪这一变革,写了许多评价文章,不乏褒奖。

但按笔者愚见,上海市在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方面最主要的经验可能还在于:

从实际情况出发,按新课程理念,在命题的基本准则和技术上作了可操作的认识和探索。

一、关于命题的基本准则就基本准则而言,是围绕“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稳中求变,变中求稳,始终把确保左右的整卷难度放在第一位不管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高考的难度始终是最有社会敏感度的指标,其定位首先取决于录取率以及分档录取的需要,其次是长期形成的社会认同。

违此,理论上再好的改革都难以在实践中取得预想的效果。

所以,高考命题改革应当以此为最大的前提,以新课程高考的时间节点为具体目标,在新旧课程的联结点上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整体构思,有此有彼,有轻有重,逐步、稳定地到位。

有人发现,上海高考的命题改革节奏大致是一年小改,两年大改,有一定道理。

任何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是相对其特定的测量对象而言的。

置测量对象于不顾的命题,会使考试的结果失去意义,甚至扭曲对象的真实面貌。

因此高考改革的步伐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单枪匹马,要允许广大教师有一个跟进、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互推互进、良性循环。

有所为有所不为,大气才有大智,尽量在最重要的知识“点”或“线”上找“题眼”“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线索”是一种原则,从操作层面看,是说起来清楚,做起来还会有不小差异的事情。

如果站在教师和考生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令人放心,至少暗藏了不少弹性。

为了多“争”一分,他们就得无奈地“多多益善”。

但是,学生的时间是个定数,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也并非一蹴而就,重了记忆,就必然轻了能力。

因此,为了突出能力和素质,就必须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试改革的力度合理地降低记忆要求,一方面要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明确地删除一些知识点,减轻教师与考生实际上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题眼”既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又在课本的大事年表,或目录,或每章开头的概述中找得到。

减轻教师与考生心理上的负担,使教、学、考三个方面有更为一致的共识和较为宽松的关系。

由此,为教学和考试向能力、素质过渡拓展空间。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突出“学以致用”的宗旨改革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中孕育后“破壳”而出的。

上一期课程改革突出的“能力”与本次改革提出的“素质”之共同点是“学以致用”。

无论“能力”,还是“素质”,只有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或表现。

从在应用中考查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到在应用中考查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发展水平,乃至个性倾向、创造意识,是同一方向的不同发展阶段。

为此,应当千方百计地引入多种形式的史料,构成“意料之外”的变式或情景,考查“情理之中”的目标,使每道题都“卖相好”、难度低。

这些一手材料,不仅能丰富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其生动活泼,而且能提高试题在考查目标上的有效性,体现史学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学生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

把握时代脉搏,转变史学观念,努力向人类文明发展史靠拢上一期课程改革坚决摒弃和清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本次课程改革则进一步提出了文明史理念。

尽管史学界对文明史的定义和体系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其方向是充分肯定的,也有许多成果。

问题是高考在现时这个过渡阶段是否应当有所作为?

既保证具有高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又能够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力量?

上海市的命题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

一是尽可能避开那些已经被史学界否定的偏颇或错误“史实”、解释或观点;二是尽可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用目前已有共识的文明史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思考已经学过的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脉络;三是尽可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政治、阶级斗争及其作用放到应有的位置,并逐步开掘经济发展、科技发明、文化创新的内涵,注意引入社会生活、人文修养和时事热点等话题。

有人以为,利用时事热点会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其实不然,关键还在于试题的考查目标。

实践表明,如果按能力、素质立意和设问,不仅会明显地提高试题的有效性,而且会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使课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关于题型功能及命题技术等方面根据以上准则,高考历史科命题对试题的总体结构、题型功能和命题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索。

概括如下。

选择题大致有四种常用切入方式,着重考查对基本历史内容的知晓、解释和运用能力,辅之以考查阅读、观察、推理等方法的能力1.深入法。

对重点知识合理地深入,辩证理解,以考查理解掌握程度。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

然而,当初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人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的干涉B顽固势力的反对C洋务官员的无能D维新人士的抵制2.具像法。

用实物照片、地图、图片取代文字,以考查观察能力。

这类题最好是对非常容易的文字题作改造,而把重点设在信息的汲取与整理上,以确保其测量上的有效性。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3.情景法。

用与教材难度相当的文献材料设置情景,以考查运用已学的知识、方法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判断力。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

……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这说明段祺瑞A得到国民党的支持B仿照俄罗斯的做法C屈从日本人的威胁D继承袁世凯的衣钵●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C军队一体化4.逻辑法。

用新的材料或情景提出方法性质的问题,以考查思维过程与方法。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在以上四种方法中,深入法和情景法是用得最多的,占了最大的权重,主要是引导考生在学习中,能按历史学科的特征比较扎实地学习和思考课本作者对重要史实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做好历史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基础训练。

比如,重大历史内容或变化的背景,条件,矛盾,原因,目的,特点,作用、性质,影响,历史意义等。

简释题大致考查六类能力1.用新材料考查从历史文物、实景中汲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问题:

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2.用新的数据或新老结合的数据和材料,考查从数据中汲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

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

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资料来源:

[英]安格斯·麦迪森着《世界经济千年史》。

问题:

在这160年间,美国人口构成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用一段新的、理解过程又与历史有关的文字,考查注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4.在教材、教学的重点“目”中选点,用一个新的生动的故事,考查“神入”或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有一次座谈,一位资本家问道:

“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

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

……”刘少奇回答:

“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

……”这一段话后来被概括为“剥削有功论”,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问题:

这位资本家提出的问题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

刘少奇的回答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

采用这项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在什么背景下“这一段话……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5.以教材、教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或范畴和史实为载体,考查史论结合的能力。

●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领救济的队伍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问题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

哪一着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

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6.以一个重大历史事实或一个与重大史实有关的例子为载体,引出不同的看法,考查多元理解的能力。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

“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

“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

“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显然,以上简释题考查的六类能力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全部目标,而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课程改革的进程和简释题的题型特征提出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简释题的考查要求也应当不断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比如,2005年的简释题就在这六大能力的基础上,向新课程考试将简释题与问答题合并的方向作了适度的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即使是同一种能力的考查,也是可以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的,比如,从数据中汲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要求从已经整理好的表格、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反过来也可以要求从“一群”信息中发现某种特征,将其制成表格或图示。

问答题虽然以老教材的内容为载体,但可以通过一段明确解题思路的文字“搭桥”,引导学生从文明史的视角重新考察和理解已经学过的内容。

另外,大跨度、小切口并用,适当增大问题的开放性,以提高考查较高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2001年纽约“9·11”事件图二:

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

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

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

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

“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

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

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

●“苛政猛于虎”。

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

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

●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

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你持什么观点?

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从15世纪的大航海到19世纪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试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

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

历史小论文题是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题型,命题时,除了理论上的考虑外,还应当特别注意试题相对于特定对象的能力、素质考察的有效性、对教育的反拨作用和正在实践中的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历史小论文题属于材料分析论证题中的较高形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高级的综合思维水平与个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它的推出使上海市高考命题的测量技术有了显着的突破,也是新老课程在测量评价技术上最明显的“焊接点”。

但是在大规模考试中运用,会遇到和语文学科一样的评分信度问题。

据笔者所知,以主观性试题着称的英国,还尚未在大规模团体考试中应用这种题型。

1990年、1991年,上海市高考命题曾经做过一些探索,但其结果很不理想,区分度很低。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改革还没有到这一步,太超前了,使测量失去了特定的对象;二是大规模团体考试的阅卷采用手工操作,很难保证其评分信度。

现在不同了,教学改革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上海市的中学历史教学迈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步伐。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卷的程序、监控、调卷等有了长足的变化。

②这使推出小论文题的条件日臻具备。

为了使广大教师与考生有一个适应过程,2001年将以前的结构式材料分析题变为:

“以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这一当年重大热点为主题,要求考生给日本学生写一封信,这次题型上的探索从形式上完成了过渡。

之后,历史小论文题型每年都有所变化,并日臻成熟。

年、2003年的小论文用了比较容易上手的以史实为主的图片资料类型,内容上,由近及远,从上海走向全国;2004年用了宏观观点为主的文字资料类型。

2005年用了中观主题材料分析类型。

以此示范,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做好历史小论文题的本质,即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学目标上的重大变革,必须注重平时的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靠背范文或八股化的训练是难以成功的。

2.所选史实应当尽可能“大路”,以确保试题做到:

以考查能力和思维品质为主,以及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话说,差异在于谁说得更好。

这样做,也可以使小论文在既定考查目标的前提下降低难度。

3.阅卷者的习惯倾向是“活题死批”和“打趋中分”,这样会明显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因此,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控、调整外,评分规则要尽可能根据具体的试题和学生的答题心理,考虑采用既在目标设置上合理,又能增加区分度的技术措施。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的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

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

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

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

“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都在深刻反思。

请结合所学史实,以野蛮践踏文明,文明战胜野蛮为主题,撰写一篇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论文。

注意1.紧扣所给主题,突出个体理解;2.结合中外史实,注重材料分析;3.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由于多种原因,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并不尽如人意,再加上“3+1”模式,使考历史的考生并不稳定,常常是两个群体,如,有相当的艺术类和“理转文”考生的后期加入,实际水平常有反复,这使处于改革临界线的历史小论文题首当其冲,有些小论文题的难度就可能相对偏高,影响了区分度,引起了一些争议。

但具体地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发现,主要问题还在不少考生阅读史料、审查题意的能力不够或看了材料后虽然有想法,但不会自我发问,无法与已经学过的内容作有效的联系和思考,写起来无从下手,影响了正常的发挥。

为此,在技术上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材料的阅读难度、控制提问的角度及用词,先设一些小问题分步导入,再要求写小论文等措施。

这样,既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搭建了“台阶”,又可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

另外,用概化理论来分析,发现小论文题所考查的目标与其他类型的试题有较大的差异,是系统抑或评分误差造成的?

还是小论文题所考查的目标原本比其他类型的试题更不依靠记忆性的知识或书本上的结论,属于另一种重要的附合课程改革方向的心理“特质”?

这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需要下大力气研究。

比如,吸收以往结构式材料分析论证题的方式,先设三、五个从低到高,由表及里的问题,使不同学力的考生都有恰当的表现,也为中等以上学力的考生作一定思维方向的引导。

三、结语对照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比如,课程改革提出的“素质”和“六个转变”目标究竟如何具体地化为教学与考试评价更为明确和可操作的目标?

文明史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有哪些?

其中,哪些既是基础教育必须落实的,又是能够有效体现考生进一步深造潜力的?

课程改革中涌现出许多新的测量评价方式,其中,哪些可以或经过改进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团体测量,既能保证考试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又有较好的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国内外还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如果再考虑到实践的层面,问题可能更尖锐,选择哪些进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及其程序,更有利于与教学改革形成互相促进的共振格局?

如何有节奏地推出改革措施,使高考命题积极而又平稳地被社会接受?

为此,怎样进行技术创新?

考试是一个系统,有好多环节,比如,阅卷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阅卷改革不能很好地与命题配套,命题改革就难以奏效,弄得不好,比不改还要坏,它决定了命题改革的进度和力度。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作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的论证。

距离2009年的时间有限,路却还很长!

①本文引用的试题来源于上海市教育考试中心公开出版的2002年至2005年高考试卷,专此说明。

②详见聂幼犁:

《采用专家团体整体印象评分的实验报告》,《中国考试》2003年第10期;聂幼犁:

《与时俱进,做好课程改革的“仆人”──2003年高考历史卷阅卷改革报告》,《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