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522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docx

宜良县地质灾害123doc

题目:

宜良县地质地貌灾害特征、诱因及防治措施

院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姓名:

学号:

导师姓名:

本科课程论文

宜良县地质地貌灾害特征、诱因及防治措施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营力引起的地壳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所产生的有害过程和现象,主要有地震、火山、断陷、地气灾害与魔鬼三角区等。

地貌灾害则是由地球外营力导致的地表固体物质运动所产生的有害过程及现象,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沙漠化、滑坡、崩塌等。

随着宜良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宜良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已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宜良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和预警防治工作的,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文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收集整理了宜良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特征、诱发机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质灾害;特征;诱因;防治

 

GeologicaldisasterscharacteristicsYiliangCounty,incentivesandpreventivemeasures

ChanningYu

(YuxiTeachers'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College,Yuxi653100)

Abstract:

Geologicaldisastersistheharmfulprocessesandphenomenacrustaldeformation,displacementandmovementoftheEarth'ssurfacematerialcausedbytheforcegeneratedbythecamp,mainlyearthquakes,volcanoes,rift,toairdisastersandTriangleareas.GeomorphichazardsareharmfultotheprocessandthephenomenonofsurfacemovementofsolidmaterialfromtheEarthcausedbyoutsideforcesgenerated,mainlysoilerosion,landslides,desertification,landslides,avalanchesandsoon.Withtherapid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YiliangCounty,thescaleandintensityofhumanactivitycontinuestoincrease,whengeologicaldisasterslandslides,avalanches,mudandotherdebrishaveoccurred,toacertainextentaffectedthesustainedandhealthy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andsocialstabilityYiliangCounty,Therefore,preventionofgeologicaldisastershasbecomeaveryimportantjob.Toeffectivelypreventandcontrolgeologicaldisasters,themaximumtoavoidgeologicaldisastersandmitigatelossesandprotectpeople'slivesandpropertysafety,promotecoordinated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inrecentyears,activeinYiliangCountyofgeologicaldisastermonitoring,managementandearlywarningpreventionwork,preparedage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planningandfloodpreventionandcontrolofgeologicaldisasterssuddenplanstoensurethesafetyofpeople'slifeandproperty.Basedontheknowledgelearnedgeography,collectedamajorgeologicaldisastersYiliangtypes,characteristics,inducedmechanismandpreventionmeasures.

 

Keywords:

ge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features,incentives

 

1宜良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1.1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

宜良县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和地裂缝等。

2010年,全县共调、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43处,其中滑坡127个、崩塌2个、泥石流沟11条、地面塌陷2处、地裂缝1条,均以小型为主,少数为中型。

滑坡比较发育,占灾害总数的88.8%。

滑坡、崩塌主要分布于汤池镇、竹山镇、匡远镇、耿家营乡、马街镇、北古城镇及安(宁)石(林)公路沿线,其中造成较大危害的滑坡、崩塌主要有汤池镇麻沟村、速家庄及煤炭箐滑坡,匡远镇木渣箐、安家田、上下安乐村滑坡,竹山镇禄丰村KS6+500米、禄丰村后山滑坡及小荒田崩塌,古城镇小龙兑村、小柴石滩滑坡,耿家营乡尼龙、小扯郎滑坡,九乡乡三角洞村及小河村滑坡,狗街镇白石岩崩塌等;泥石流主要分布于竹山乡、匡远镇、北古城镇、马街镇及南(宁)昆(明)铁路、昆(明)河(口)铁路、安(宁)石(林)公路沿线,其中竹山镇龙扎坝、小茂所、莫洛克泥石流,匡远镇东山、安家田、大沙滩泥石流、新村泥石流,北古城镇海发村、大龙兑村及马鞍山二采石场泥石流,马街乡马家冲泥石流规模和危害较大;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主要分布于汤池镇和马街镇两个褐煤主产地。

2宜良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诱因及防治措施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宜良县已发现(生)滑坡地点:

汤池镇麻沟村滑坡:

滑坡初现于1997年7月,1999年滑坡复活,2002年汛期进一步加剧,造成山体开裂,地基下沉,房屋开裂变形,危及全村63户24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马街镇沙坡地村塌陷、滑坡:

灾害造成22户83间农户住房墙体开裂、倒塌,并有逐年增加之趋势。

灾害诱发原因为:

村庄建在褐煤矿体上,并且下有早年开采过褐煤的采空区。

2.1.1滑坡的诱因

(1)地震。

2008年12月26日02时19分,宜良县发生4.3级地震,震中位于汤池镇,震后连续下雨,导致汤池镇老爷山局部地区发生滑坡。

(2)降雨和融雪。

汤池镇煤炭箐滑坡:

初现于1985年,每年汛期均有发展。

滑坡体长200米,平均宽100米,平均厚4米,属中型浅层土质滑坡。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

(5)开挖坡脚;

(6)蓄水排水;

(7)堆填加载。

马街镇沙坡地村塌陷、滑坡:

灾害造成22户83间农户住房墙体开裂、倒塌,并有逐年增加之趋势。

灾害诱发原因为:

村庄建在褐煤矿体上,并且下有早年开采过褐煤的采空区。

(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九乡乡龙城村委会三角洞村滑坡,因该村后山山体极不稳定出现缓慢滑坡。

2.1.2滑坡的特征

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

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2.1.3滑坡防治措施

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有:

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

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

1①,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②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

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2.2宜良县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2009年北古城镇大龙兑村泥石流:

2008年6月26日夜初发,属小型沟谷型稀性泥石流,冲毁房屋11间,危急2户6人,影响公路以下村民10户。

2.2.1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

宜良县水泥工业、采煤业发达,大量采石、挖煤导致山体失去支撑,遇到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泥石流灾害。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北古城镇明良煤矿水泥一厂过磅房弯道路体滑坡、泥石流:

2004年9月26月暴雨诱发滑坡后渗水形成泥石流,泥石流顺山沟冲至离龙兴上村不远处停滞,危害较大。

此灾害的形成,经查为水泥一厂改建道路、厂房大量堆积土石而不加治理所至。

(3)滥伐乱垦。

宜良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的趋势愈演愈烈,植被急剧减少导致泥石流发生。

2.2.2泥石流特征

宜良县泥石流灾害一般发生在山区,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其活动特点是:

高速、突发、周期复活、链生和群发性,其破坏方式有淤埋、冲毁、堵河阻水和弯道爬高、超高危害。

马街镇迎溪村泥石流:

2003年7日6日初发,造成农户房屋及公房冲毁6间、田5亩,严重威胁5户2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2.3泥石流防治措施

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具体措施有:

(1)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

(2)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2.3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宜良县马街镇沙坡地村塌陷、滑坡:

灾害造成22户83间农户住房墙体开裂、倒塌,并有逐年增加之趋势。

灾害诱发原因为:

村庄建在褐煤矿体上,并且下有早年开采过褐煤的采空区。

2.3.1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竹山镇白车勒村委会小荒田村崩塌:

9户3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随时受到威胁,该村因大量开采煤矿,导致大面积崩塌。

(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宜良县在南盘江上游修建了柴石滩水库,造福了全县人民,但由此产生的崩塌灾害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4)堆(弃)渣填土;

(5)强烈振动。

宜良县位于小江断裂带上,地震活动时有发生。

2.3.2崩塌的特征

(1)速度快(一般为5—200m/s);

(2)规模差异大(小于1m3—108m3)。

(3)崩塌下落后,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完全打乱,大小混杂,形成较大石块翻滚较远的倒石堆。

2.3.3崩塌防护主要措施

(1)遮挡:

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落石。

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2)拦截:

对于仅在雨季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利用废钢轨、钢钎及钢丝等编制钢轨或钢钎栅栏来挡截落石。

这些措施也常用于铁路工程中。

(3)支挡:

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档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

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

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5)镶补沟缝:

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6)刷坡(削坡):

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来放缓边坡。

(7)排水:

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

如柴石滩水库影响区,应注意排水。

 

2.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宜良县为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岩溶发育强烈,故宜良县的地面塌陷灾害类型为岩溶塌陷。

2010年竹山镇白车勒村委会小荒田村崩塌:

9户3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随时受到威胁。

2.4.1岩溶塌陷形成的动力因素

(1)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产生的基础。

(2)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

(3)易于改变的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

岩溶塌陷是在具备上述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受到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动力因素的作用而产生。

2.4.2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

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具备塌陷形成条件且有多种不利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自然或人为诱塌因素的作用较为敏感的地段。

归纳国内的实践经验,这些地段有: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

这些地带中隐伏岩溶形态(漏牛、溶槽等)较发育,且其中多有软土分布;

(2)为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

(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土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一2米)的“天窗”地段;

(4)岩溶地下水的主通流带或岩溶管道上;

(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

(6)岩溶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

(7)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宜良县全县有大面积地区位于南盘江/马蹄河等江边,易发生岩溶塌陷。

2.4.3岩溶塌陷的治理方法

 塌陷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因此要积极治理。

其处理措施有:

(1)清除填堵法:

常用于塌坑较浅或浅埋的土洞,首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然后上覆粘土夯实。

对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将坑底或洞底与基岩面的通道堵塞,可开挖回填混凝土或灌浆处理。

(2)灌注法:

把灌注材料通过钻孔或岩溶洞口进行注浆,其目的是强化土层或洞穴充填物、充填岩溶洞隙、隔断地下水流通道、加固建筑物地基。

灌注材料主要是水泥、碎料〔砂、矿渣等)和速凝剂(水玻璃、氧化钙)。

(3)深基础法:

对于一些深度较大,跨越结构无能为力的土洞、塌陷,通常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到基岩上。

(4)地表水的疏、排、围、改治理:

在土洞、塌陷地基的治理阶段,对地表水的治理不能忽视或放松,应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5)平衡地下水、气压力法:

随着水位的升降,岩溶空腔中的水气压力产生变化,常在岩溶水库库区出现气爆或冲爆塌陷,使库水大量漏失甚至失效。

因此,在查明地下岩溶通道的情况下,设置各种岩溶管道通气的装置,平衡其水、气压力,以消除其作用。

2.5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宜良县位于小江断裂带上,地震发生可能性大。

2008年12月26日02时19分,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官渡区、呈贡县交界处(北纬25.0度,东经103.0度)发生4.3级地震,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宜良县汤池镇一带,距昆明市区32公里,距宜良县城18公里。

昆明市区震感强烈。

截至26日18时,宜良县地震灾情主要涉及八个村委会,1728人受灾,百余户房屋开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2.5.1宜良县地震灾害特点

(1)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

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人们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2008年宜良县地震时间为02时19分,人们都在熟睡,这样如果震级大,造成的伤亡是不可估计的。

(2)地震造成伤亡大。

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

2.5.2地震预防措施

1.事先防范

(1)加强住宅的抗震能力诊断住宅的抗震能力、改装抗震结构、固定家具等、粘贴防止玻璃碎片的薄膜等。

(2)储备一定的水和食物事先准备可供三天以上的食用水和食物等。

准备收音机、手电筒、衣服等。

(3)参加防灾训练加强与当地居民的交流,积极参加当地举办的防灾训练。

(4)在家庭内部召开防灾会议互相确认各自的联络方式、避难场所。

另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5)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

2.6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裂缝的地质现象。

如果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则可能会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构成危害,称之为地裂缝灾害。

宜良县近年来气候异常干旱,加之土层较薄,故地裂缝类型主要为干旱地裂缝。

2.6.1干旱地裂缝的特征

(1)主要在土层的表层,切割深度一般在1m左右,个别也有深达4~5m的情况;

(2)一般规模较小,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和组合关系,常表现为龟裂形式;

(3)只见于松散沉积物内,裂缝两侧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裂缝呈楔形,宽度随深度和沉积层的湿度增大而减小,至含水层即消失;

(4)在松散沉积物中,裂缝也只发生在地势较高的低丘和波状平原高处的脊部和前缘,而不在接近地下面的低洼地带出现;

(5)出露范围小,仅1至几平方公里。

2.6.2地裂缝诱发机制

宜良县近年来气候异常干旱,因此出现的地裂缝灾害多是由于天气干旱少雨导致的。

2.6.3干旱地裂缝防治措施

防治干旱地裂缝对生产建设的危害,长期以来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有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1.防水保湿措施由于干旱地裂缝的发育及其灾害与水的作用有关,因此,其防治应抓住治水这个关键性问题。

一方面应防止水的渗透,以免土体吸水后发生膨胀;另一方面应尽可能保持膨胀土的原来湿度,以免它在减水后产生干裂。

2.地基处理方法目前处理干旱地基的常用方法有换填垫层法、深挖基础法等。

3.工程结构措施干旱地区建筑物,应注意使建筑结构应适应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点,一般要求建筑物的体形要简单,设置滑动接头或者采用伸缩缝等。

以上就是我的家乡宜良县主要的地质地貌灾害,它们的特征、类型、诱发机制、防治措施等与其他地区既有相似性,也有独特性。

只有了解这些地质地貌灾害,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才能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

3宜良县地质灾害防治总体措施

宜良县2010年地质灾害成灾区块预测有10个区域,30个重要灾害成灾区段,主要分布于南盘江、巴江及摆衣河、贾龙河、獐子坝河流域及公路、铁路交通沿线。

对近年来成灾频繁、隐患较大的灾点,汛期要重点加强防范。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宜良县防治措施如下:

(l)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成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挥)防灾减灾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办公室,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资源局。

(2)以属地管理为主,建立各乡(镇)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制定本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乡级重要灾害隐患(危险)点防灾预案,实行各乡(镇)长负责制,全面负责领导各自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

(3)在县级和乡(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立后,为使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更为明确、行动更为协调和统一,由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组长与全县8个乡(镇)及相关部门签定《宜良县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

(4)县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在汛期前对县境内的各类防灾工程进行一次系统检查,以便及时掌握灾害防治工程的防治效果、治理效益、运行情况等情况,并及时处理现有防治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工程失效造成的灾害。

(5)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预报系统,认真贯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和“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的“四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