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275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象学与气候学.docx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一章引论

1、为什么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对流层对流运动的产生,主要由于地表不均匀受热。

而地表所获得的热量因为纬度异而有不同,一般情况下,低纬强高纬弱,夏季强冬季弱。

因此对流层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一纬度夏季厚度大冬季厚度小。

2、对流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对流层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由于下垫面性质、纬度、季节等的差异造成地面不均匀受热,地面和高空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对流运动。

3、为什么在对流层中上冷下热?

因为对流层的主要热源是地面。

对流层下部距离地面近,得到热量多;上部反之。

4、为什么云雨现象都集中在对流层?

①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②对流层垂直对流运动强烈,空气经对流和湍流运动,高低层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是地面的水汽、杂质等易于向上输送,进而成云致雨。

5、为什么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平流层受地面影响小,存在着大量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使温度升高,上层虽然臭氧层稀薄,但紫外线辐射强烈,因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6、为什么平流层大气稳定且天气晴朗?

①水汽含量少;②气流平稳,空气垂直混合作用微弱。

7、高层大气中有一个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层,叫什么?

为什么?

作用是什么?

电离层。

由于受强太阳辐射,产生带电离子和自由电子,使高层大气中产生电流和磁场,并反射无线电波,对人类通信等有很大影响。

第二章太阳的热能和温度

第一节太阳辐射

1.概念: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

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太阳常数(I0):

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即1367W/m2。

2、太阳辐射光谱中能量是如何分布的?

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也有不可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在全部太阳辐射能中,波长在占99%,且主要分布与可见光和红外线区,前者占50%,后者占43%,紫外线占7%。

3、为什么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系统是长波辐射?

因为太阳辐射波长主要集中在0.15—4μm之间,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场集中在10—15μm之间,因而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系统是长波辐射。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对太阳辐射有什么影响?

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主要是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及固体杂质等。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选择性,由于大气的主要吸收物质(臭氧、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都位于太阳辐射光谱能量较小的两端区域,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不大。

5、为什么天空有时是蓝色有时呈白色?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遇到空气分子、尘埃等质点均会发生散射。

若分子直径比波长短,则发生分子散射(蕾利散射),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

这种散射有选择性,因为太阳辐射中的蓝青光波长较短,容易被分子散射,因而雨后天晴天空呈蓝色。

若分子直径比波长长,则发生粗粒散射(米散射),这种散射无选择性,及辐射的各种波长均被散射。

因此当空气中尘埃或雾粒较多时,一定范围内的长短波均被散射,因此天空呈灰白色。

6、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有什么关系?

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个是大气透明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大,因而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辐射量小;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云层越厚,太阳辐射被减弱的越多,到达地面的越少。

7、请解释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区域的原因?

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在西藏,青海、新疆、黄河流域次之,长江流域与大部分华南地区很少。

因为西北、华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晴朗干燥天气较多,日照时间长,因此辐射多;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辐射多,因此辐射总量大;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辐射总量少。

第二节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1.地面有效辐射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辐射之差成为地面有效辐射。

实质是地表散失热量的多少。

影响因子:

地—气温差、空气湿度、空气透明度、云况、海拔、地面性质等。

2.大气窗口及其作用是什么?

大气在整个长波段,8—12μm,处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称为大气窗口。

有约20%的地面辐射由此射向宇宙空间,因此可利用红外辐射观测此波段的辐射强度,推断地表温度的变化。

3、大气的保温效应是什么?

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是地面因放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补偿,因此大气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暖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4、为什么有云的夜晚比无云的夜晚暖?

由于大气的温室效应,有云的夜晚使地面得到的大气逆辐射较多,因此有效辐射较小,地面散失的热量少,使温度较高。

5、什么是地面辐射差额,具有什么特点?

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所吸收的总辐射和其有效辐射的差值,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地面辐射差额具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一般夜间为负,白天为正,夏季为正,冬季为负。

其年振幅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纬度,陆地年振幅大于海洋。

全球各纬度基本都为正,只有高纬度和某些高山地区为负值。

就全球而言收入大于支出。

6、地气系统辐射差额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就个别地区来看,地气系统辐射可正可负;就整个地-气系统看,多年平均为0,从而使全球达到辐射平衡。

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分布不均,使高低纬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分布不均,导致大气运动,使高低纬间有水平的热量输送,进而产生大气环流。

第三节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1、为什么霜前冷,雪后寒,霜重见晴天?

水汽在地面和地表物质上凝华形成霜。

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在地表凝华时会释放出潜热,将空气的热量传给地面,从而使气温降低,因此霜前冷。

雪是空气中的水汽在空中凝结形成,雪后融化时蒸发吸热,使气温下降。

因为当地面迅速辐射冷却时才能凝华形成霜,只有情天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霜重见晴天。

2、干绝热过程和湿绝热过程有什么不同?

任一气块与外界无交换热量时的状态变化过程为绝热过程。

当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热量交换过程时,称为干绝热过程。

饱和空气绝热上升中,因饱和而发生冷却凝结,同时释放凝结潜热,加热气块的过程称为湿绝热过程。

此过程涉及水汽凝结,但不考虑其他热量交换。

第四节大气温度的时空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特点是什么?

1一天内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2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日较差最大地区在副热带,向两极减小。

3

2、为什么最高气温在午后14时而非正午?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达最强,地表储存太阳辐射能而升温,到午后13点最高,再通过辐射、对流把地面的长波辐射传给大气,气温到14时达最高

3、为什么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阴天的云量比晴天多,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最高气温比晴天低;在夜间由于云层大温室效应,使地面散失的热量少,最低温反比晴天高。

因此阴天温差小于晴天。

4、为什么一年中气温最大值在大暑而非夏至?

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原因,气温出现最高值的那天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夏至,而是比这一时段落后1—2个月。

5、为什么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密集?

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不仅太阳高度低,且白昼时间短;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高且白昼较长,因此1月份温差大;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高纬地区虽然太阳高度角小,但白昼时间长,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但白昼时间短,因此7月份的温差小。

所以1月等温线比7月密集。

6、为什么北半球7月南北温差比冬季小?

(同上)

7、为什么北半球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极地?

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明显,因此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极地。

8、辐射逆温是如何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近地面气层随之降温。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远降温越少,因此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条件:

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无风或微风。

9、用图解释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

由于低层空气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称湍流逆温或乱流逆温。

P57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1.用分子运动论说明蒸发,凝结和饱和过程(E和e)

水在表面动能超过脱离液面所需的功的水分子,有可能克服周围水分子的吸引或相互碰撞,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其中有些向水面飞去而重新落入水中。

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比落回水中的水分子多,系统中的水就有一部分变成了水汽,即蒸发过程,反之为凝结过程。

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恰好相等,即水和水汽之间达到了两相平衡,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的水汽称为饱和水汽。

.e

e>E出现凝结(过饱和)

2.E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E为饱和水汽压,e为实际水汽压。

与温度、蒸发面性质、蒸发面形状有关。

3.为什麽冰晶与水滴,大小水滴,冷暖水滴间利于水分转移.?

冰晶与水共存时,可知冰晶的E小于水滴的E,当实际水汽压介于二者之间时,就会产生冰水之间的转移现象,水滴应因蒸发不断减小,冰晶因凝结不断增大,即冰晶效应。

其他同理。

4.说明云滴增大和降水的形成过程。

云体上升绝热冷却或有云外水汽输入时,使云内空气中的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因此云滴能够凝结增长(63页凝结增长)。

云滴增大加上冲并过程形成雨滴降落即降水。

P74、75

5.大气中水汽凝结条件有哪些?

有凝结核存在,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即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的途径:

①通过蒸发使空气中水汽增加,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②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实际水汽压。

6、地面凝结物和空中凝结物可分为几类?

分别简述其主要特征。

地面凝结物——露和霜:

傍晚或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层降温之露点以下,当露点高于0℃时形成露,低于0℃时形成霜。

雾凇:

形成玉树枝等地物迎风面上的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

分为晶状雾凇和粒状雾凇。

P68

雨凇:

形成于地面或地物迎风面上的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

由于过冷却雨滴降到低于0℃地物上冻结而成。

P68

空中凝结物——雾:

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等。

P69

云:

空气中有凝结核,空气过饱和而凝结。

对云来说,其过饱和主要有空其垂直上升进行绝热冷却形成。

使空气上升的形式有热力对流、动力抬升、大气波动、地形抬升。

分类:

层状云(雨层云、高层云、卷云),波状云(层积云、高积云、卷积云),积状云(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P70

7、何谓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凝结增长,冰晶效应,雾凇和雨凇?

降水量:

常分日、月、年、月平均、年平均、多年平均降水量。

降水时间:

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用日、时、分表示。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中央气象局将其分成7个等级。

后四个名词见3、4、6题。

8、如告诉你某地的经纬度,你能估计该地的降水概况吗?

地形雨:

暖湿气流运行中,遇山地阻挡在迎风坡(雨坡)凝结高度以上形成的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

分布于山地迎风坡。

对流雨:

近地空气强烈受热上升,绝热冷却时形成的降水。

时间短,范围小,并伴有雷电、冰雹的暴雨。

赤道带全年均为对流雨,中纬度夏季午后。

锋面雨:

冷、暖空气块(团)相遇时产生的降水。

中、高纬度的重要降水形式。

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台风雨:

暖湿空气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形成。

强度很大,暴雨-狂风-雷电。

热带洋面。

赤道带——春分、秋分降水相对较多,温带大陆西岸——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温带大陆东岸——集中于夏季,我国——西南季风区5—10月为雨季;东亚季风区夏季为雨季,且南方雨季长于北方。

全球降水大致分布呈4个基本带:

(1)赤道多雨带——受赤道热带气团控制,全年多雨,年降水量1500—3000mm,个别>3000—4000mm。

多对流雨,上升为主

(2)20—30º少雨带——受副高控制,下沉为主,年降水量<500mm,但受季风、台风和地形因素影响,少数地区降水丰富(东岸)(乞拉齐朋、福建、广东…)

(3)中纬度多雨带——受锋面气旋影响,年降水量500—1000mm。

尤其大陆沿岸受季风影响降水十分丰富。

锋面和气旋雨

(4)高纬度少雨带——受极地高压影响,气温低、蒸发弱,年降水量<300mm。

下沉为主

9、为什么说降水量的多少与湿润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湿润程度主要决定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额。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本章是重点,名词解释和画图题。

看书比较重要。

1、冬季与夏季的气压有什么不同?

即气压的年变化。

大陆上,冬季气压最高,夏季低,年变化很大,且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海洋上夏季高冬季低,年较差较小。

山区最高压在夏季,最低值在冬季。

P88

2、请问右图说明什么?

(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P83

3、用图解释暖高压、冷高压随高度的变化时,系统是如何变化的?

P92

4、在北半球高压区或低压区的中心轴线向什么方向倾斜?

高压向西南方,低压向西北方。

(温压场的不对称系统)P92

第三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什么是白贝罗风压定律?

地转风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其右方,南半球高压在其左方。

P98

2、在同一气压场中,Vc、Vg、Vac是什么关系?

请解释。

梯度风在一定纬度带,当气压梯度力相等时,低压梯度风速小于地转风速,高压梯度风速大于地转风速,即Vac>Vg>VcP99

3、北半球暖高冷低区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热成风热成风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

南半球相反。

P101

4、随着纬度增高水平地转偏向力有什么变化?

增大

5、赤道上空的空气会发生偏向吗?

为什么?

不会。

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

6、请根据要求画图:

(作业)

在北半球,画出气压场、受力、风向、热成风、风随高度变化的平面图

第四节大气环流

1、用图简述只有太阳辐射一个因素下大气环流的特点。

即单圈环流。

P105

2、天空中的云为什么总是从西向东移动呢?

不知道

3、为什么南极的冰雪样中会出现DDT的化学成分呢?

大气环流的存在,使全球的大气处于不断环流状态,其他地区的气体通过大气环流到达南极上空,并通过降水大大地面冰雪中。

4、简述三圈环流和三风四带的形成过程(要求结合示意图进行说明)。

作业

5、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副高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盛行东北信风,是强大的离岸风,不能带来水汽;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沙漠的扩张。

6、赤道地区常年多雨,为什么?

(空气对流运动旺盛,赤道低压带,空气处于上升状态)

7、欧洲西海岸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什么原因?

欧洲西海岸位于盛行西风带,自海岸西部吹来,从海洋带来充沛的水汽。

由于中部阿尔卑斯山脉等高大山脉的阻挡,时到达东部的水量减少。

8、海陆分布对地面的大气环流有何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是冷源,冬季相反,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带分类成一个个高压和低压中心;冬夏海陆热力性差异引起的气压梯度驱动海陆间大气的流动,形成随季节转换的环流,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P106

9、以北半球中纬度冬季为例,说明海陆分布对高空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陆地辽阔,海陆呈东西向分布。

冬季,大陆是冷源纬向西风流经大陆时,气流温度逐渐降低,到大陆东岸达到最低,气流东流入海后,因海洋是热源,温度逐渐上升,到海洋东缘升到最高。

因此大陆东岸形成温度槽,大陆西岸形成温度脊。

夏季相反。

P106

10、高大地形对地面上的环流有何影响?

包括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

大规模气流爬越高大山脉或高原时,常在高山迎风坡受阻,使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脊,背风侧由于空气辐散,形成高压槽。

(热力作用)

若气流比较浅薄或山地过于高大,气流往往不能爬越,而在山地迎风面发生绕流或分支现象,在背风坡形成汇合现象。

(动力作用)

11、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化有哪些方面?

主要受季节更替引起的地标热力差异影响。

中高纬度一年中环流状态的季节变化,一般以西风带上槽脊数量、结构形式和西风的强弱表现出来。

(冬季三槽三脊,夏季四槽三脊)。

冬夏季环流形势比较稳定,且占全年相当长的时间,成为中高纬度环流的基本状态,并在一年中交替出现。

P115

第五章天气系统

第一节气团和锋

1、为什么我国不容易形成气团?

气团指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其形成条件:

范围广、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有一个能使空气物理属性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变化的气流场。

我国多山地。

下垫面性质复杂,受季风影响,没有稳定的气流场。

2、为什么锋面总向冷空气一侧倾斜?

由于冷暖气团密度不同,在两气团之间形成了由冷气团指向暖气团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迫使冷气团呈楔形伸向暖气团下方将其抬升,当水平气压梯度力开始起作用时,地转偏向力也随之起作用,并不断改变冷气团运动方向。

当这两力达到平衡时,冷暖气团分界面便处于倾斜状态。

3、锋内的温度、气压、风有何特点?

水平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并随高度的上升向冷气团一侧偏移。

当自上而下通过锋区时,出现锋面逆温现象。

锋两侧气压倾向是不连续的,当等压线横穿锋面时产生折角。

折角尖端指向高压一方,锋落在低压槽中。

锋附近的风场是同气压场相适应的。

在气压场中,由于地面锋处于低压槽中,根据梯度风的原理,风斜穿等压线,呈气旋式切变。

地面锋成为风的辐合线。

P124—125

4、请画出冷锋形成示意图?

5、简述华南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二者有何不同?

华南准静止锋是云系发展在锋上,并有明显降水。

由于冷锋南下中冷气团削弱、暖气团增强演变而成,形成连续性降水若暖气团湿度增大、底层升温,可能形成积雨云和雷阵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昆明准静止锋是云系发展在锋下,并无明显降水。

南下冷空气被山脉阻挡呈现准静止状态,锋上暖空气比较干燥且滑升缓慢,产生不了大规模云系和降水,而锋下冷气团含水汽较多,沿山地爬升,加上湍流、混合作用形成连续性降水。

第二节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1、不同锋形成的天气各有什么特点?

暖锋天气——方向:

暖空气推动着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并缓慢爬升。

天气特点:

降水主要在雨层云,属于连续性降水,强度小,雨区较广。

锋前降水,冷气团中因温度分布不均匀,有乱流作用,若锋线附近空气达到饱和,则产生锋面雾。

出现的位置:

春秋季出现在江淮、东北地区;夏季出现在黄河流域

冷锋天气——缓行冷锋

方向:

冷空气推动着锋面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天气特点:

降水发生在雨层云中,且多为连续性的。

若暖空气不稳定,则产生雷阵雨。

出现地区:

夏季在北方,冬季在南方

冷锋天气——急行冷锋

方向:

冷空气推动着锋面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天气特点:

过境时,往往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气象要素剧变。

锋线一过则天气豁然晴朗。

但降水区较窄。

冬季因暖空气干燥,则锋后出现大风和风沙天气。

出现的地区:

常出现在我国北方的春、冬季。

准静止锋——形成:

往往由冷锋演变而成。

当冷锋南下过程中热力逐渐减弱,与南方暖空气团交绥而势均力敌时,就形成了准静止锋。

分类:

根据云系的部位不同分为云系在锋上(华南准静止锋)、云系在锋下的(昆明准静止锋)

锢囚锋——由暖、冷、更冷气团相遇,相互组成两个锋面,后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或两个锋面相遇,暖空气被迫抬升,地面完全被冷空气所占据。

冷式锢囚锋:

冷锋后的更冷气团\暖锋前的冷气团。

暖式锢囚锋:

冷锋后的冷气团/暖锋前的更冷气团。

保留原来两条锋的天气。

东北地区的锢囚锋多属冷式锢囚锋,华北地区的锢囚锋属本地形成的暖式锢囚锋,冬半年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会出现地形锢囚锋。

2、画出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定义:

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

是温带地区产生大范围云雨天气的主要系统,主要出现在东亚、北美、地中海等地区。

成熟的锋面气旋的结构:

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天气。

暖锋

冷气团

 

冷锋

暖锋

冷锋

暖气团

 

3、锋面气旋移来时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

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天气。

4、如何表示气旋、反气旋的强度大小?

用气旋与反气旋的中心气压值的高低来表示。

气旋:

中心气压值愈低,其强度愈大。

反气旋:

中心气压值愈高,其强度愈大。

5、气旋与反气旋是如何分类的?

名称

分类

气旋

反气旋

按形成和活动地区分

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

 

极地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

副热带反气旋

第三节副热带高压

1、在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是如何分布的?

Ppt图

2、为什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夏季强度大?

①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作用,夏季行星风系北移

②青藏高原的叠加作用

3、副热带高压哪些部位容易产生降水天气?

中心:

下沉气流强,晴朗少云,风力弱,炎热。

西北、北:

气流来自低纬,潮湿、温暖,上升气流强,云雨区广,有时是雷雨天气,北侧与西风带相邻,常有气旋、锋面气旋活动。

西南:

受东风气流影响,天气较好,当有热带天气系统出现时,产生成片的云雨,有时出现大风、暴雨等恶劣性的天气。

东:

受北来冷气流影响,有逆温层,久旱少雨。

东南:

受偏北、偏东气流的影响,较冷,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少云的天气。

4、为什么会形成梅雨?

6月份副高第一次北跳至江淮地区,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江淮准静止锋或移动缓慢的冷锋,带来连续性降水。

梅雨的时间:

6-7月入梅:

6月上旬出梅:

7月上旬平均:

20天(10-30天)早梅:

5月中旬-6月初入梅。

阴雨天多、空气潮湿、暴雨多、日照少、闷热、时晴时雨、时冷时热。

5、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规律与我国东部雨带是什么关系?

时间

脊线位置

影响地区

4月以前

18-20°N

华南出现连续的低温阴雨天

6月下旬

第一次北跳并在20-25°N稳定

华南前汛期结束,江淮流域出现梅雨。

7月中旬

第二次北跳并在25-30°N摆动

梅雨结束,黄河出现汛期,长江流域进入伏旱季节。

8月初

第三次北跳跨过30°N

华南出现台风,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黄河处于副高下

9月上旬

第一次回撤到25°N

江淮出现降水,长江以北秋高气爽

10月上旬

第二次回撤到20°N以南

华南降水,台风减少,华南以北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

第四节热带天气系统

1、请画出南、北半球信风带辐合带、无风带辐合带的示意图。

北半球无风带辐合带信风带辐合带

南半球

2、什么是热带气旋,什么是台风?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选性漩涡。

台风是发生于热带海洋上,其中心气压值极低,具有暖心结构和强烈旋转的热带涡旋。

3、请解释台风中心气温为什么比四周高?

台风眼壁外侧雨区释放凝结潜热和眼区空气下沉增温的结果。

4、台风形成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①低空存在辐合流场,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基础;

②有广阔的高温洋面蒸发大量水汽到空中凝结,提供台风形成所需的巨大潜热;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使扰动气流渐变为气旋性旋转的水平涡旋;

④基本气流的风速铅直切变要小,使潜热不扩散,形成、保持暖心结构及加强对流运动。

5、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哪几个方向?

分别对我国哪一部分沿海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