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143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龙门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

1.编制依据

⑴新建甬台温铁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⑵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暂规、施工指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

⑶国家和铁道部的适用于本标段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

⑷本标段的现场实际情况及调研结果。

⑸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新建甬台温铁路重点隧道的理解。

2.编制原则

⑴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⑶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

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⑷重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建立以地质工作内容为先导、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

⑸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⑹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

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⑺按照ISO9002的要求编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上我们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

第1章工程概况与特、重、难点分析

1.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新建甬台温铁路全长282.393公里,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预留250公里/小时,第III标段位于浙江省温州地区。

龙门山隧道全长2004m。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铁路等级:

Ⅰ级

正线数目:

双线

限制坡度:

6‰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200km/h、预留250km/h条件

最小曲线半径:

4500m

牵引种类:

电力

机车类型:

客机采用动车组;货机SS7

牵引质量:

3500t

到发线有效长:

850m

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

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要求。

龙门山隧道起止里程为:

DK218+585~DK220+589。

其中Ⅱ级围岩1155m,Ⅲ级围岩608m,Ⅳ级围岩40m,Ⅴ级围岩201m本隧道采用进口和出口两个工作面组织施工,主要采用光面爆破,其中DK218+585~660、DK219+815~861和DK220+515~571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DK219+475~515采用台阶法施工,其余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DK220+572~589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V级围岩浅埋段,拱部采用¢42mm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初期支护采用钢架加强;在V级围岩断层破碎带,采用帷幕注浆加固围岩堵水,初期支护采用钢架加强;对于IV级围岩,拱部采用超前锚杆支护,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加强。

本隧道共弃碴27.3万方,其中线路调配10.5万方,剩余的16.8万方弃于进口低洼田地,运距2公里,占地约22亩。

1.2隧道防排水设计

1.2.1防排水原则

根据本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本隧道防排水设计的主要原则为:

(1)对于与地表存在良好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发育的地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DK219+815~867段为V级围岩断层破碎带,地下较发育,采用帷幕注浆加固围岩堵水,以达到降低围岩渗透系数,控制地下水流失的目的。

(2)除上述地段外,其它地段均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2.2防排水措施

1.2.2.1隧道防水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拱墙背后设土工布和NBR(Ⅱ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土工布≥300g/m2。

DK219+815~867段隧道地表水发育地段,为防止渗水,采用内掺HEA防水剂的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8,防水剂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

全部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采用ZPJ-4型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带,每8m设一环。

隧道二次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贯通的采用ZPJ-4型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带,每侧一条。

变形缝设置FPZ-A3-12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外缘与防水板结合部位以聚硫密封胶封堵,衬砌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

为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Φ50双层抗剪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仰拱变形缝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

1.2.2.2隧道排水

洞内排水:

(1)洞内水沟采用双侧高式水沟。

(2)衬砌背后排水盲沟的设置

环向设外包土工布的RCP-1605G塑料排水盲沟,每8m设一环;纵向在洞内两侧水沟泄水孔标高处设外包土工布RCP-3208G排水盲沟一道,每8m一段;纵向盲沟与环向盲沟直接与隧道水沟连通,施工时注意不要堵塞。

洞口防排水:

洞门顶部设截水天沟,截水天沟设于边、仰坡坡顶以外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3‰,以免淤积。

1.3水文、气象与地形、地质

1.3.1地形地貌

龙门山隧道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从龙门山穿过,属浙东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地区。

隧道区内山势连绵起伏,山峦叠嶂,植被发育,乔灌木杂草丛生。

测区内海拔高度20~372m,相对高差达到352m。

山体坡面较陡,部分地段往往形成阶梯式悬崖陡壁地形。

1.3.2水文特征

沿线通过浙江临海丘陵低山区和海积平原区,其地下水类型有: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燕山晚期花岗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和红层构造孔隙裂隙水。

本线途经地区水系发达,主要水系有甬江、灵江、永宁江、清江、瓯江,各水系直接流入东海。

1.3.3地震动参数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如下:

DK212+400~温州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

1.3.4气象特征

沿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冬季多晴寒冷,遇北方强冷空气南下时会引起剧烈降温;春季南北气流交替加剧,常有沥涟春雨;初夏有“梅雨”天气,造成洪水;盛夏晴热少雨,降雨多以雷阵雨为主,经常受台风登陆侵袭,形成狂风暴雨,造成大洪水及沿海高潮位。

年平均温度15°~18°,年平均降雨量1400~1800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900~1100mm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湿度系数为1.3~1.5。

测区地表水总体不发育。

1.3.5水文地质情况

隧道地处低山丘陵区,地表水发育,在DK219+815~867处有断层破碎带,地表水及基岩裂隙水发育。

1.4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设计为双线,主要工程量见表1《甬台温铁路III标段龙门山隧道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表》:

表1甬台温铁路III标段龙门山隧道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龙门山隧道

1

隧道开挖

m3

258983

 

2

C20喷射砼

m3

7454

 

3

C25喷射砼

m3

2669

 

4

WTD25中空注浆锚杆

m

42580

 

5

带排气装置中空注浆锚杆

m

18642

 

6

φ22砂浆锚杆

m

51173

 

7

格栅钢架

Kg

747126

 

8

C25砼

m3

22388

 

9

C30砼

m3

8161

 

10

钢筋

m3

422115

 

11

C20砼

m3

10974

 

12

φ22超前锚杆

m

15948

 

13

φ42小导管

m

11138

 

14

φ111(91)注浆管

m

426(3003)

 

15

Ⅰ18工字钢

Kg

325515

 

1.5施工条件

1.5.1交通条件

铁路、公路及水运均十分便利,交通发达。

但龙门山隧道进出口通过既有路可达到离合同段约500米的地方,但既有道路狭窄,转弯较陡,路面较差,桥梁设计承载能力低,大型及重型车辆通过困难。

需对原有村道进行拓宽加固处理,并需修建施工便桥。

1.5.2施工用水、用电条件

施工用水:

在龙门山隧道进出口均有地表水汇集,水质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用水计划在山腰修建高山水池,以蓄水满足施工高压用水需要。

同时进出口段各自备二台抽水机及增压泵,以备急用。

施工用电:

本工程采取电力永临结合方案。

初期进出口临时配置500KVA变压器接当地农电,待完成电力永临结合后,改换至专用线路,进出口现场配置各备用一台250kw发电机组。

1.5.3通讯条件

计划在隧道进出口设置座机一台设在项目部,并安设宽带网与内外联络,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手机。

1.5.4地方资源市场情况

地方劳动力资源:

当地属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以外来打工为主,本地劳动力较缺乏,基本考虑外地输入为主。

材料:

地材价格较高,生产规模较小,主材由集团公司材料厂集中采购。

碎石可自产一部分。

砼自建拌合楼供应砼。

1.6工期目标

龙门山隧道工程在2007年10月1日前完成全部洞内工程。

1.7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确保部优,力争国优。

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确保竣工验收时,已完成工程满足验收速度达到1.1倍设计速度的要求。

1.8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1.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创建甬台温铁路工程文明工地。

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堆放整齐。

工地生产、生活设施清洁文明。

施工产生的噪音控制在《铁路边界噪声限值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的限值内。

泥浆及废水、废弃物、弃土等实行有效控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2.1工程特点

1)、进口处有较多的房屋需拆迁,进口处较陡峭,出口处较平坦,出口处场地小,施工便道的修建及既有道路的扩宽难度大;

2)、施工地点距居民区较近,施工材料运输从居民密集区穿过,施工干扰大;

3)、龙门山隧道进出口场地狭窄,场地布置困难;

4)、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

2.2重点和难点及应对措施

1)、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作好征地拆迁工作,临时征地修建施工便道,既有道路的扩宽和加固以及便桥的搭建与地方合作完成。

2)、建立环保机构,明确和落实各级施工人员环保责任,制定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和方案,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环保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

如设立沉淀池,设立碎石砂二级过滤后达到要求才能排放。

距离隧道100米处即有居民,在隧道前期开挖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影响。

3)、准备利用弃渣回填分步地将龙门山隧道进出口场地扩大,并且龙门山隧道明洞开挖后暂不进行衬砌以提供施工场地,最后再进行明洞段的衬砌。

4)、合理安排施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第2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

1.1总体施工安排

施工准备期1个月,计划从进出口往中间推进,开二个工作面,投入二套资源施工龙门山隧道。

同时为保证施工场地,龙门山隧道出口明洞开挖后暂不进行明洞衬砌,待暗洞衬砌完毕后,再进行明洞的衬砌。

1.2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中铁四局集团甬台温铁路Ⅲ标第三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见图2-1“组织机构设置图”。

图2-1组织机构设置图

 

1.3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表2-1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表

部门名称

主要职责范围

项目经理

作为单位法人代表的被授权人,代表单位负责对外协商、签订合同文件、组织并执行一切与此相关的事务。

作为本工程项目安全、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安全、质量目标,确保各项安全、质量活动的正常开展。

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

负责工程的组织指挥,进行资源配置,保证本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所需人、财、物、机资源的需要。

对项目成本负责。

项目副经理

配合项目经理对本项目进行管理。

按分工对现场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等实施管理,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项目经理部的日常工作。

项目总工

对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计量、测量试验负直接技术责任,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组织编制竣工资料和技术总结,组织竣工交验。

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及其预防和纠正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工程施工中技术难题的科研攻关。

工程技术部

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实施施工过程控制。

负责征、租地拆迁工作,解决施工技术难题,负责生产调度、测量、试验、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工作。

负责安全质量综合管理;

编制《安全质量工作计划》、安全质量技术方案、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和落实。

负责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管理,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

进行成本控制的实施。

财经部

协助开展成本核算、控制、考核工作。

负责项目资金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提出资金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

物机部

负责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和管理,制定设备、物资管理办法并监督落实。

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使用、维护和记录;使用费用及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评价和管理。

办公室

负责本项目接待、后勤事务及公共关系协调等工作。

负责本项目施工中的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

负责人事、劳资、教育工作,组织职工的学习和培训。

项目施工队

在项目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本项目内工程的施工。

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组织实施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以及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等指标的实现。

1.4施工准备

1.4.1.技术准备

⑴设计图纸复核

接到设计图纸后,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图纸复核,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结合前期施工调查,准确掌握设计要求,并形成纪要,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主动与设计部门联系,求得明确答复,据此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奠定基础。

⑵导线控制网复核

根据业主及设计院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赴现场进行线路控制桩点交接,形成交接记录;对整个线路进行复测;将完整的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据此完成施工放样定位工作,并进行测量资料交底。

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

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龙门山进行深入细致的施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全面了解线路位置,调查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当地资源、建材、交通、水源、地面拆迁、临时工程条件等;根据调查结果和施工图纸的复核、会审情况,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通过审查后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业主审批后,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技术交底,以便工程施工能顺利开展。

⑷办理征、租地及拆迁手续

进场后安排精干、熟练的地亩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尽快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根据有关的国家土地政策,协商解决此事,争取在开工前对主要的永、临用地项目达成一致意见并签定协议。

生产、生活设施全部布置在设计规划的场地内。

1.4.2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本着“两短一快”的原则进行,即前期人员设备进场时间短、准备工作时间短、形成正常生产能力快。

现场准备的主要项目是:

导线网复测、临时租地、办公生活生产场地及设施、临时供水、临时供电、临时通讯、临时便道等,试验室的建立及试验设备安装调试,洞口加固及洞口挖方施工等。

1.5临时工程

1.5.1.施工便道、便桥

(1)修建标准

便道宽5m,路面宽4.5m,泥结碎石路面;每300m设会车道一处,宽6.5m;视线不良地段不大于200m设一处。

弃碴专用便道宽7m,泥结碎石路面。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最小曲线半径20m,极困难条件下为15m。

最大坡度:

一般情况下为8%,极困难条件下为10%。

道路排水:

设单侧排水沟,沟底宽和深度不小于30cm。

安全防护:

土边坡处视现场情况设下挡墙护坡;陡岩地段设置防护墩,路边按规定设各种道路交通标志。

⑵修建方案

龙门山隧道进口项目施工便道:

蜈蚣桥至进口住地原有村道长630m,该段村道宽度仅4m左右,且依河而建。

原有村道狭窄,路面质量较差,据现场查勘其路基均为片石填筑,靠近河道边一侧为干砌片石,因此为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该段道路在施工前需进行局部加宽及加固处理。

且蜈蚣桥属于危桥,据调查,其承载力仅10T,无法满足施工大型机械通行要求,故我部准备在蜈蚣桥边上修建一座临时施工便桥。

进口住地到隧道洞口长约550m,无施工道路,需重新修建。

为方便施工,并搞好村民关系,在原有村道与新修施工便道结合处需修建一座永临结合桥,以跨越浴丝潭冲水沟。

龙门山出口项目施工便道:

有乡村公路可作为施工进场主干道。

施工便道总长为215m,便道路基宽度7.0m,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度6.0m。

施工期间对原有村镇道路的进行养护和维修,保持路况良好。

⑶养护维修

组织专门的养护队伍对施工便道进行养护,保证路况完好,无坑洼、无落石、排水通畅,保持全天候不间断运输需要。

1.5.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

本工程采取电力永临结合方案。

初期进出口临时配置500KVA变压器接当地农电,待完成电力永临结合后,改换至专用线路,进出口现场配置各备用一台250kw发电机组。

1.5.3.施工、生活用水

施工用水:

在龙门山隧道进出口均有地表水汇集,水质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用水计划在山腰修建高山水池,以蓄水满足施工高压用水需要。

同时进出口段各自备二台抽水机及增压泵,以备急用。

1.5.4.临时通讯

计划在隧道进出口设置座机一台设在项目部,并安设宽带网与内外联络,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手机。

1.5.5.临时房屋

住房按4m2/人,办公按5m2/人,公用生活服务设施按1.5m2/人标准修建,生活及办公房屋全部采用砖木结构,共需约1500m2;生产用房面积共计约800m2。

1.5.6.拌和站

进出口各自建一座60m3/h自动计量砼拌和站,采用砼罐车运输。

1.5.7.弃渣场地

龙门山隧道进口弃渣场选在距龙门山进口左侧约500m的山涧中,面积约40亩,存渣能力约25万方,不能满足隧道弃渣需要。

但现场再无其它地方可以弃渣,以至造成约40万方的弃渣需外运处理。

出口弃碴部分用于路基填筑,其余用于乐清车站填筑。

1.5.8.环保与水保

生产污水和生活区污水集中进行处理排放,生产、生活区各修建1个污水处理池,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生产、生活垃圾定点、定期运至垃圾场。

洞外采用洒水降尘措施,洞内采用水幕降尘器降尘和干式除尘机除尘。

1.5.9.医疗保健

工地设卫生所,能够满足日常的医疗服务和紧急疾病的现场处理;并与乐清市医院联系,作为施工后方医院。

1.5.10.防洪、防火

(1)防洪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则。

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施工场地布置考虑防洪、防雨要求,避开滑坡及堆积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做好截、排水沟;防洪期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气象预报和防洪动态。

(2)防火

防火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开工前对全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制定消防专项措施,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高标准的安全防火大检查。

临时设施修建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足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由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后投入使用。

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营地及靠近山林草木的地方均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设置醒目标牌,生产、生活区周边靠近林区侧设满足要求的防火隔离带,特别对油库、炸药库、材料库、变电站等重地设置专人负责,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争取技术支持,共同做好消防工作。

1.5.11.临时工程数量

临时工程数量见表2-2。

表2-2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新修便道

m

765

便道宽6m,平均填高5.5m

1

土石混填

m3

14850

 

2

回填清宕渣

m3

3300

便道上面铺1m厚清宕渣

村道拓宽加固

m

630

 

1

7.5#浆砌片石

m3

685.1

平均拓宽1m,外侧坡率1:

0.3,路基平均高1.5m

2

C20砼

m3

630

村道路面加固,路面平均宽5m,上铺C20砼厚20cm

3

迁移电杆

15

 

4

迁移村道护栏

m

320

 

5

村道日常维护

 

 

 

新修临时房屋

m2

3000

含办公用房

场地硬化C15砼

m3

1032

施工场内硬化,硬化厚度10cm

场地硬化回填宕渣

m3

2064

施工场内硬化,回填宕渣厚度20cm

新修蜈蚣二桥

m

54

2-27m,上部结构采用军用梁,桥宽4.5m

1

挖石方

m3

360

扩大基础,挖深2m,估算

2

C25片石砼

m3

324

片石掺量≤30%,估算

3

C30砼

m3

28

 

4

Ⅰ级钢筋

T

3

估算

5

Ⅱ级钢筋

T

8.5

估算

6

军用梁

m

54

估算

友谊桥

m

36

永临结合桥桥宽5m,空心板结构

1

下部结构

 

 

 

 

挖石方

m3

450

扩大基础,挖深2m,估算

 

C25片石砼

m3

424

片石掺量≤30%,估算

 

C30砼

m3

65

估算

 

Ⅰ级钢筋

T

4.5

估算

 

Ⅱ级钢筋

T

12.5

估算

2

现浇空心板

m

36

空心板宽5m,长36m(跨径12m)

 

C40砼

m3

120

估算

 

Ⅰ级钢筋

T

4.5

估算

 

Ⅱ级钢筋

T

10

估算

3

不锈钢护栏

m

200

Φ48不锈钢管

4

7.5#浆砌片石

m3

200

桥台护坡,估算

5

搭板

 

 

 

 

C25砼

m3

6

 

 

钢筋

T

0.6

 

临时用电设施

 

 

 

1 

变压器安装

 座

6

 

2 

用电线路架设

 m

 1800

估算 

施工用水

 

 

 

1 

10#浆砌片石

m3

68

高位水池

2 

φ100引水管

m

360

 

浴丝潭便桥上部结构

m

64

上部结构采用军用梁,宽4.5m

十一

砼拌合站

2

1.6施工场地总体平面布置图

施工场地布置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

具体见图2-2“隧道进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及图2-3“隧道出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具体见图2-2“隧道进口施工场地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