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199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资料.docx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整理版资料

一、职业毒物总论

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Health):

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ofWorking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Medicine):

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

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

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定义:

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

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

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子直径多在0.1-10μ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生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

12、贮存库(Storagedepot):

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的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13、功能蓄积:

有些毒物停止接触后,因其代谢迅速,在体内很快就检测不出,但反复接触,仍可引起慢性中毒。

1、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以原料①、半成品②、产品③、辅助材料④、产品⑤、废弃物⑥、夹杂物⑦、分解产物⑧等形式存在。

2、*影响生产性毒物作用的因素:

①.毒物的化学结构

②.毒物的理化性质

③.毒物的联合作用

④.剂量、浓度与接触时间

⑤.个体易感性

3、*职业中毒的类型

①.急性中毒(acutepoisoning):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高浓度、短时间、数分钟-数小时后发病。

如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

②.慢性中毒(chronicpoisoning):

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低浓度、长时间、数月-数年后出现症状。

如慢性铅、锰中毒。

③.亚急性中毒(subacutepoisoning):

界于急性和慢性之间,常常接触毒物浓度较高,工龄一般在3个月内发病。

亚急性铅中毒。

④.迟发性中毒(delayedpoisoning):

在有些情况下,脱离接触一定时间后,才呈现出临床病变,如迟发型锰中毒。

⑤.毒物吸收(poisons’absorption):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如铅吸收。

4、*职业中毒诊断原则

①.职业史:

所在车间、工种、工龄、毒物种类、操作方法、防护措施及既往的工作经历。

②.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实际职业接触、空气中毒物浓度、预防措施。

③.症状和体征:

按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与所接触毒物的毒作用相同。

④.实验室检查:

接触指标:

测定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谢物。

血铅、尿铅

效应指标:

反应毒作用指标(血胆碱酯酶活性);反应毒物所致组织器官病损指标(肝肾功能)。

5、*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①.根除毒物:

用无毒或低毒代替有毒或高毒;

②.降低毒物浓度:

技术革新、通风排毒;

③.工艺建筑布局:

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要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④.个体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个人卫生设施;

⑤.职业卫生服务:

对毒物的监测和监督,对接触人群实施健康监护;

⑥.安全卫生管理:

生产设备的维修与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各种安全规章制度;

二、金属中毒

(一)铅

1、铅对血红蛋白合成的影响

①抑制了ALDL酶,ALA形成胆色素原受阻,血ALA增加病由尿液排出。

②抑制血红素合成酶,二价铁离子不能与原卟啉9结合,使血红素合成障碍,同时EFP增加,使Zn离子被络合于原卟啉9,形成ZPP。

③抑制ALAS酶

2、*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原因:

生活性,经口摄入大量铅化合物

吸收途径:

消化道

潜伏期:

短者4~6小时,一般2~3天,最长1~2周

症状:

口内金属味、铅绞痛、便秘或腹泻、血压升高、出汗多、尿少、铅容。

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贫血、麻痹性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

(2)慢性中毒

①神经系统

类神经症:

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属于功能性症状。

周围神经病

感觉型:

肢端麻木、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运动型:

肌无力、肌肉麻痹(腕下垂、足下垂)

混合型

中毒性脑病:

最严重铅中毒,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少见)

②消化系统(GastrointestinalSystem):

铅线(Burton’sblueline):

口腔卫生不好者,在齿龈与牙齿交界边缘出现PbS沉积,多呈蓝黑色。

口内金属味、便秘。

铅绞痛(leadcolic):

多突然发作,常在脐周,发作时可见面色苍白、冷汗、体位卷曲、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腹部平软、轻度压痛但无固定点,肠鸣音减弱,常伴有高血压和眼底血管痉挛。

③造血系统

低色素正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型贫血:

血浆铁不降低

外周血象改变:

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

④其它系统:

肾脏损害:

肾脏血管硬化→蛋白尿,Fanconi综合征(氨基酸、葡萄糖、磷酸尿)

铅容:

面部小动脉痉挛→面色苍白,与贫血不一致。

高血压:

肾脏小动脉痉挛

男工可引起精子数减少,活动减弱,形态改变。

女工对铅敏感,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可引起月经异常、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

3、铅中毒的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

铅中毒分级

诊断标准

处理原则

观察对象

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①尿铅≥0.34μmol/L(0.07mg/L)或0.48μmol/24h (0.1mg/24h);

②血铅≥1.9μmol/L (400μg/L);

③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1.45μmol/L(0.3mg/L)而<3.86μmol/L(0.8mg/L)者 

可继续原工作,3个月-6个月复查一次或进行驱铅试验明确是否为轻度铅中毒 

轻度中毒

血铅量≥2.9μmol/L(600μg/L)或尿铅≥0.58μmol/L(0.12mg/L),且具有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①尿ALA≥61.0μmol/L(8mg/L);

②FEP≥3.56μmol/L(2mg/L);

③ZPP≥2.91μmol/L(13.0μg/gHb);

④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μmol/L(0.8mg/L)或4.82μmol/24h(1mg/24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 

中度中毒

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①腹绞痛;②贫血;③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①铅麻痹; ②中毒性脑病 

必须调离铅作业,给予积极治疗和休息 

4、铅中毒的治疗

驱铅治疗:

首选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次选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

对症治疗:

铅绞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

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

5、铅中毒的预防

①降低生产环境中空气铅浓度:

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改革工艺、自动化生产、密闭化作业、加强通风等

②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

③定期环境监测与健康检查:

职业禁忌症:

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肝肾疾患、心血管器质性疾患;妊娠及哺乳期女工应暂时调离铅作业。

(2)汞

1、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明显的口腔炎及胃肠道症状;化学性肺炎伴有发绀、肺水肿;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2)慢性中毒(主要是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易兴奋症:

急躁、易怒、胆怯、性格改变等(特有)

震颤:

眼睑、舌尖、手指等,发展为意向性大震颤

口腔炎:

汞线

其他:

胃肠功能紊乱,肾功能损害

(3)口服汞盐(升汞):

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汞毒性肾炎、急性口腔炎

2、汞中毒的诊断

铅中毒分级

诊断标准

处理原则

观察对象

尿汞增高,无汞中毒临床表现者。

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驱汞治疗。

轻度中毒

具备下列表现之三项者:

①脑衰弱综合征; ②口腔-牙龈炎; ③眼睑、舌或手指震颤; ④尿汞增高。

治愈后仍可从事原工作。

中度中毒

具备下列表现之二项者:

①出现精神性格改变; ②粗大震颤; ③明显肾脏损害。

治愈后不宜再从事毒物作业。

重度中毒

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

①小脑共济失调;②精神障碍。

 

治愈后不宜再从事毒物作业。

3、汞中毒的治疗

①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静卧,保暖;

②驱汞治疗:

首选:

二巯基丙磺酸钠,次选:

二巯基丁二酸钠(DSMA);

③应注意:

误服汞盐患者不能洗胃,尽速灌服高蛋白物质(蛋清/牛奶/豆浆),或用活性炭吸附,硫酸锰导泻;

④对症治疗

4、汞中毒的预防

①改革工艺和生产设备,控制工作场所空气汞浓度:

②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

③定期健康检查及就业前体检(每年体检)

(3)锰

1、锰中毒的临床表现:

帕金森氏综合症病因之一

①神经系统:

锥体外系神经障碍为主要表现,肌肉张力增高,手指震颤、键反射亢进等

②中毒性精神症状:

感情淡漠、不自主哭笑、强迫观念、冲动行为等

③语言障碍

④共济失调、肌张力增高:

顿挫现象、四肢齿轮样、慌张步态

2、诊断:

职业接触史

锥体外系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工作环境调查和锰浓度测定(尿、发锰)

综合分析、分级

处理:

依地酸二钠钙,左旋多巴(震颤麻痹)

(4)铬

化工和电镀工人易患铬中毒

1、临床表现

铬鼻病:

鼻中隔粘膜充血、肿胀、干燥、萎缩鼻粘膜溃烂、溃疡、鼻中隔软骨穿孔

接触性皮炎,铬疮(不可愈合的侵蚀性溃疡)

慢性上呼吸道炎症

肺癌发病率增加,与吸烟有交互作用

三、气体中毒

(1)刺激性气体(IrritantGases)

*刺激性气体(IrritantGases):

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有害气体。

1、刺激性气体-毒理

共同点:

①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可引起全身反应。

②主要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的炎性病理反应:

流泪、畏光、流涕、咽痒、结膜充血

③损害程度:

与毒物的浓度、接触时间、理化特性、水溶性、及部位有关。

病变部位与毒物的溶解度的关系:

按水溶性

大:

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损害明显:

NH3、HCl

中:

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而高浓度时则可侵犯全呼吸道,如Cl2、SO2

小:

呼吸道深部→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NO2、COCl2

2、刺激性气体——临床表现

1)急性刺激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