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928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docx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

关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严重患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高渗综合症是病症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一、糖尿病典型的早期症状都有什么?

常见的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有:

  1、视力急剧下降,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

反复眼睑炎、睑缘炎;或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2、凡感耳痒,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血糖控制不良,及时防控血糖。

  3、口腔烧灼感、口腔黏膜干燥型患者可见牙龈红肿、压痛,牙周组织水肿。

  牙周袋形成,牙齿扣痛、松动、脱落等。

  4、感觉多是从足趾开始。

经数月或数年逐渐向上发展。

 典型的疼痛可为针刺、火烧、压榨或撕裂样疼痛。

还会有麻木、发冷感。

常有蚂行感或麻木感,由于温度感丧失、痛觉迟钝而易发生下肢各种创伤和感染。

二、糖尿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常见的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有:

  1、伤口愈合会非常缓慢,因为血糖高,黏膜屏障作用减低,伤口不容易愈合。

  2、皮肤瘙痒,糖尿病会引起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阴部的瘙痒更为严重。

  3、经常感到疲乏、劳累。

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患者经常会感觉两脚无力,容易疲乏,腰膝酸软等。

  4、视力下降。

视物不清。

糖尿病可引起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进展较快,有事也会引起急性视网膜病变,引起急性视力下降。

  5、手脚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

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及烧灼感等,也有的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般的感觉,

  6、经常或反复感染,比如尿路系感染、红肿及霉菌感染。

  7、男性发生阳痿。

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多见。

  8、女性发生阴道干燥异常。

三、糖尿病疾病都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常见的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有:

  1、由于失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主食有时达1~2斤,菜肴比正常人多一倍以上,尚不能满足。

多尿、多饮及多食临床上常称“三多症”。

  2、多尿、烦渴、多饮 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尿量常增多。

病者尿意频频,多者一日夜可二十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

  3、由于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氮负平衡,失水和电解质,酮症时更严重,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

尤其是幼年(Ⅰ型)及重症(Ⅱ型)患者消瘦明显,体重下降可达数十斤,劳动力常减弱。

  4、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多见于女阴部,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

有时并发白念珠菌等真菌性阴道炎,瘙痒更严重,常伴以白带等分泌。

失水后皮肤干燥亦可发生全身瘙痒,但较少见。

四、糖尿病足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什么?

1.热量的安排原则是,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胰岛素β细胞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进食时间规律,不吃或少吃零食。

  2.饮食限量。

口味宜淡,尽量采用低钠饮食,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一般每日限制食盐在10g以内为好。

  3.要少吃,切莫大量吃。

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岛负担。

高血糖持续2个小时,加重高血糖的细胞毒作用,会使胰腺损伤、水肿等。

  4.三大营养素组成比例合理。

在总热量确定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限制胆固醇。

  5.食物品种多样化。

(1)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的饮食有谷类、薯类、干豆类。

(2)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或B、矿物质的食品是动物性食品和干豆类。

(3)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的食品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4)植物油、食用糖、酒等仅提供热能。

  6.空腹吃,糖尿病足切忌餐后吃水果。

一般上午9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4点,晚上睡前9点左右为宜。

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

选择低糖水果。

水果含糖量最高的是干枣、桂圆与柿饼,不应做为首选食品。

五、糖尿病足疾病的护理方法都有什么?

常见的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有:

  1、每天睡前用温水(38℃左右)浸泡双脚15~20分钟,检查双足是否有水疱、伤口、划痕等,并检查脚趾之间,仔细擦干。

  2、不要随意修剪鸡眼或结痂,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以免发生嵌甲。

  3、冬天应注意足部保暖,穿棉袜、棉鞋,切记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取暖器或直接烤火取暖,以免烫伤。

  4、购买新鞋时,以宽松、舒适为宜。

比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硬度的方头软皮皮鞋、运动鞋最理想,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

另外,还应经常检查鞋内是否存在异物,以免弄伤双足。

  5、袜子以棉质为佳,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防双足所受压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6、如果双足较干燥,可薄涂一层润肤霜,以防皮肤开裂。

  7、足部变形的糖尿病病人可选择特制的保护鞋,这种“量身订制”的保护鞋可有效分散皮肤易损点的压力,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六、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控制方法有什么?

1.控制总热量:

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

一般老年人,每日摄人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

其中碳水化物占总热量60%左右,相当于主食300~400克。

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

还应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日可吃瘦肉类(包括鱼、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牛乳250克。

  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

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

因进食量减少可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

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

可另外口服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丸)来补充。

  3.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时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

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

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

糖尿病病人还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要经常检查尿蛋白。

七、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适应证:

①1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经生活方式调整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达到控制目标,HbAlc仍大于7.0%;③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或消瘦;④任何类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⑤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娩;⑥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⑦外科围手术期;⑧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2.胰岛素制剂: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分为动物源性胰岛素、基因工程生产的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已逐渐取代动物胰岛素。

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常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以及预混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3.用法:

根据病情选择剂型及注射次数,餐前皮下注射。

常用注射部位有上臂、大腿、腹部,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按需要选用速效或短效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一般每3~4天根据尿糖及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一次,直至满意控制为止。

糖尿病控制较差者需强化胰岛素治疗,可通过每日多次注射或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以达到严格控制的效果。

经治疗后,有时清晨空腹血糖仍然较高,其可能原因有:

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Somogyi效应,即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被发现,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③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时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等胰岛素对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4.不良反应: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与药物剂量过大、运动过量、进食过少有关,尤其接受强化治疗者更常见,低血糖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头晕、饥饿感、软弱,严重者出现精神症状和昏迷。

少见不良反应有脂肪萎缩和过敏反应。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八、糖友需谨慎使用长效胰岛素

时常会有人这问:

最近莫名其妙开始胸痛,有时候通的非常厉害,到底怎么回事?

会是什么病?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

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

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临床表现不同胸痛病因亦不同

  1.胸痛的部位

  胸壁皮肤炎症在罹患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改变。

带状疱疹呈多数小水疱群,沿神经分布,不越过中线,有明显的痛感。

流行性肌痛时可出现胸、腹部肌肉剧烈疼痛,可向肩部、颈部放射。

非化脓性肌软骨炎多侵犯第1、2肋软骨,患部隆起、疼痛剧烈,但皮肤多无红肿。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

食管疾患、膈疝、纵隔肿瘤的疼痛也位于胸骨后。

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肺梗塞等常呈患侧的剧烈胸痛。

评价胸痛的首要任务是区别呼吸系统的胸痛还是和其他系统有关的胸痛,这并非总是很容易.疼痛的性质和发生的环境常可用于区分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疼痛;单纯根据病史可能较难辨别间壁动脉瘤所致的疼痛.

  2.胸痛的性质

  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

肌痛则常呈酸痛。

骨痛呈酸痛或锥痛。

食管炎、膈疝常呈灼痛或灼热感。

心绞痛常呈压榨样痛,可伴有窒息感。

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

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可有胸部闷痛。

  3.影响胸痛的因素

  心绞痛常于用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呈阵发性,含服亚硝酸甘油片迅速缓解。

心肌梗塞常呈持续性剧痛,虽含服亚硝酸甘油片仍不缓解。

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

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包炎的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过度换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syndrome)则用纸袋回吸呼气后胸痛可缓解。

  胸痛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伴咳嗽,常见于气管、支气管胸膜疾病。

  2.伴吞咽困难,常见于食管疾病。

  3.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肺梗塞、原发性肺癌。

  4.伴呼吸困难,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渗出性胸膜炎、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5.心绞痛、心肌梗塞常发病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

  急性胸痛发作原因有很多

  急性胸痛病人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患病人群,约占急诊内科病人的5%~20%,三级医院约占20%~30%。

国外报道3%急诊诊断为非心源性胸痛病人在30天内发生恶性心脏事件;而把预后良好的非心源性胸痛误诊为严重的心源性胸痛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

在各种胸痛中需要格外关注并迅速判断的是高危的胸痛患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20分钟确诊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对于怀疑ACS患者,应该在患者到达急诊室10分钟内完成初步评价。

20分钟确立诊断:

首先获取病史、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初次心脏标记物检测,将这些结果结合起来,判断患者是否确定有ACS。

对于怀疑ACS,而其最初12导联心电图和心脏标记物水平正常的患者,15分钟复查ECG。

症状发作后6小时,可再次做心脏标记物检查。

  诊断ST段抬高心肌梗死需满足下列标准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

典型胸痛(心绞痛)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心电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导联ST弓背向上抬高并且有动态变化;心肌坏死的生化标记物(CK、CKMB、肌钙蛋白等)动态演变。

诊断一旦确立,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改善心室功能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治疗的目标是在数小时内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实现和维持心肌水平的血流再灌注。

  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目的是在数小时至数日内稳定已破裂的斑块病变,使破裂的斑块逐渐愈合,变成稳定病变;处理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糖尿病),防止进一步发生斑块破裂。

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或TI皮倒置≥0.2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cTnI或CK-MB)测定,可以作出不稳定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

  对于强化治疗基础上仍反复缺血发作、肌钙蛋白升高、ST段压低、胸痛时心功能不全症状或体征、负荷试验阳性、UCGEF<0.40、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个月内PCI、CABG术后等高危患者应该采用早期介入策略。

同时,对不稳定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也应该早期给予强化的他汀类降脂治疗,并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主动脉夹层CT扫描可确诊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经裂口入主动脉壁,使中层从外膜剥离,其死亡率很高。

临床上常表现为撕裂样疼痛,且有血管迷走样反应,休克。

有时夹层撕裂的症状与急性闭塞的动脉相关如脑卒中,心肌梗死或小肠梗死,到脊髓的血供受影响引起下肢轻瘫或截瘫,肢体缺血,这些表现类似动脉栓塞。

主动脉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确立诊断。

  主动脉夹层诊断一旦确立,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

积极给予镇静和镇痛治疗;迅速控制血压,通常联合应用硝普钠和β-阻滞剂,目标是将血压降到能维持足够的脑、心、肾的血流灌注的最低血压水平;控制心率和减慢左室收缩的速率,通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此外,所有主动脉近端的急性夹层撕裂均有手术指征,应该尽早手术。

  肺栓塞特异性心电图助诊断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E)首发表现为低氧血症。

较大面积肺栓塞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增快,胸痛,发绀,低氧血症甚至出现晕厥。

肺栓塞急性期发病率、误诊率及病死率颇高,发病1小时内猝死11%,总死亡率为32%。

当怀疑急性肺栓塞时要及时做心电图(其形态为S1QⅢTⅢ倒置型,特征性改变为急性右心室负荷),抽血查D-二聚体,做二维超声心动图和肺增强螺旋CT等检查。

  大块肺栓塞,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以考虑溶栓、外科手术取栓或者介入导管碎栓。

对虽然抗凝治疗仍反复出现栓塞或有抗凝禁忌的患者,可以考虑安装下腔静脉滤器。

  张力性气胸临床症状较典型

  张力性气胸则指受伤组织形成活瓣,空气“只进不出”,可严重危及心肺功能。

临床上患者通常首先出现突发而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偶尔有干咳。

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肩部,对侧胸部或腹部,可类似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腹症。

体征可以出现叩诊鼓音,语颤减弱或消失,患侧运动减弱。

纵隔移位可表现为心脏浊音及心尖搏动移向健侧,呼吸音明显减低或消失。

胸部X线显示肺外周部分空气、无肺纹理可以确诊。

治疗上迅速排除空气是挽救生命的措施。

  还有很多疾病也能引起胸痛,包括心包炎、大叶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胸膜炎、纵隔肿瘤、膈疝、颈椎病、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相对于前述疾病,它们属于低危胸痛。

准确识别这些患者,把他们分流到门诊处理,可以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同时也避免对这些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

  遭遇急性胸痛的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采取自由体位,如为胸膜炎所致者,朝患侧卧可减轻疼痛。

  2.局部热敷。

  3.口服止痛药物,可选用阿斯匹林0.3~0.6g,每日3次;扑热息痛0.25~0.5g,每日3次,或消炎痛25mg,每日3次。

若加用安定5mg,每日3次,效果更好。

  4.若疑为心绞痛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5~10mg或速效救心丸10~14粒,然后拨打“120”电话。

  5.经上述紧急处理后疼痛仍未缓解时,应速送医院急救。

  有些胸痛或是神经官能症

  在日常诊治病人中,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诉胸闷、心慌、胸痛,自认为患了“心脏病”,忧心忡忡地来院就诊。

但大多病人经检查:

X摄片、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这并非是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功能性失调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即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

  心脏为何有神经官能症呢?

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官系统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通的自觉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

  本病虽没有生命之虞,但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饱受痛苦。

由于本病患者心脏并无器质性病理改变,长期来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有关研究报道不多。

临床上由于其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造成漏诊和误治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当本病有少量早搏或ST-T改变时,如果不再做进一步检查排除,患者常会被误作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进行治疗,结果适得其反。

心脏神经官能症特效治疗方法:

解郁抗虑胶囊服用方法:

每日2粒,早晨中午各1粒,饭前饭后均可服用。

九、8种糖尿疾病者离不开胰岛素

首先是I型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I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是因为它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了,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用口服降糖药剂失效的情况下,应当使用胰岛素了,我们所说口服降糖药剂失效一般指的是胰岛素的促泌剂,比方说黄脲类药物,现在还有一种列脲类药物。

以前我们认为黄脲类药物,比方说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使用到6片如果不管用了,应该打胰岛素了,也就是说我们胰岛功能太衰竭了。

我们把这种黄脲类药物促泌剂好比是马鞭子,马跑慢了,我们打了6鞭子还跑不起来,说明这马已经没有能力了,就应当打胰岛素了,这是以前的老概念,现在我们的概念是3片如果不行,就应当打胰岛素了,因为那时候马已经累的够呛了,这时候我们应当换匹马,让它休息休息,对我们保护这一点残余的胰岛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

  第三个是有些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或者有严重的其它疾病的人,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

比方说我们糖尿病病人已经有肾病了,或是肾功能不全了,或者是眼睛的病变比较厉害了,或者说其它地方的病变也比较厉害了,这都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或者是有其它严重的疾病,比方说得肺炎了,或是心脏心率衰竭了,或者说有其它的一些内分泌疾病,这三种人是要终身打针的,不能停的。

  还有三种人,是要暂时打针的,一个就是平时血糖用口服降糖药控制的比较好,现在遇到了特殊应急状态,比方说现在突然得肺炎了,骨折了,心肌梗死了,得心血管病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反映,就是升糖激素分泌的特别的高,原来的治疗血糖控制不好了,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用胰岛素去治疗,等到这个阶段过去了,升糖激素渐渐减少了,应急状态渐渐减轻了,我们的胰岛素就逐渐逐渐的减量,最后完全愈合了,完全好了以后,应急状态没有了,这些升糖激素不再升高了,是一个正常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胰岛素停掉,再该用以前的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是和原来是一样的,这是需要暂时用的。

  还有一种是妊娠糖尿病,就是在怀孕期间发现糖尿病了,这个期间应该用胰岛素治疗,因为在这个期间,如果不去治疗,血糖特别高,孩子供应的糖就特别高,胎儿就分泌自己的胰岛素,把这个糖降下来,而且把糖转换成脂肪,生出一个大胖孩子,以后后患无穷,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都来了,对孩子没好处,那么这个时候又不能用口服降糖药,因为口服降糖药能够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的低血糖,胎儿一低血糖又死胎了,这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况,所以这个阶段应该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不能通过胎盘的,它只是降低母体的血糖,所以在怀孕期间,应该用胰岛素治疗。

那么在怀孕以后,在哺乳期,也不能用口服降糖药,因为口服降糖药可以通过乳汁让婴儿吸取,那么婴儿也低血糖了,所以说我们在哺乳期也应该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不会通过乳汁让胎儿吸取,所以说在这个特殊的期间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应当用胰岛素治疗。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急于手术,你比方说不管我们平常有没有吃药,或者吃药管不管用,现在比如我突然得了胆囊炎,阑尾炎,骨折了,需要做手术,这个时候手术是不能等的,因为我们用口服降糖药调节血糖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调好,那么手术不能等怎么办呢?

,我们就要及时的去打针,打胰岛素,很快的把血糖调好,然后进行手术,手术是比较安全的,等手术愈合以后,我们再把胰岛素停掉。

这就是后三条,这些人是需要暂时打胰岛素的。

  教你识别各种胰岛素

  牛胰岛素是从牛胰脏提取的;人胰岛素并不是从人体内提取的,而是借助先进的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的,其结构、功能与人胰岛素相似,主要的生产方法有:

①将动物胰岛素进行化学处理,而使其转变为人胰岛素,如将猪胰岛素B链30位的丙氨酸换成苏氨酸,即为人胰岛素。

②DNA重组技术:

是一种可以无限制合成胰岛素的化学过程。

具体说,就是用一种在实验室培养的特殊类型的细菌(大肠杆菌),并在这种菌内加入含有人胰岛素基因的片段,通过复制、发酵等一系列化学过程,最终合成人胰岛素。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合成人胰岛素的方法。

  胰岛素制剂按照其纯度不同可分为标准品及高纯品。

纯度不同的主要指标是胰岛素原的含量。

标准品含胰岛素原10~25百万分率,高纯品含胰岛素原10百万分率以下。

  胰岛素制剂按照作用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

短效胰岛素:

作用高峰在注射后1~3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5~7小时。

中效胰岛素:

作用高峰在注射后6~10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18~24小时。

长效胰岛素:

作用高峰在注射后10~15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28~36小时。

  目前不同规格的胰岛素在胰岛素瓶的标签上都有明显标记,如:

R=正规胰岛素,S=半慢胰岛素,N=NpH胰岛素,即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L=慢效胰岛素,U=特慢胰岛素,50/50=50%NpH胰岛素和50%正规胰岛素的混合液,70/30=70%NpH胰岛素和30%正规胰岛素的混合液。

正规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皆属于短效胰岛素;NpH和慢效胰岛素皆属于中效胰岛素;特慢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

PZI,即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也是一种长效胰岛素;50/50、70/30,皆为中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因而在注射前无需病人再自行混合。

  影响胰岛素剂量常见因素

  

(1)进食量;

  

(2)体力活动、运动、多肌肉运动可酌减胰岛素需要量;

  (3)精神情绪紧张状态使需要量增加;

  (4)胰岛素制剂,高纯度胰岛素需要量小,产生胰岛素抗体时剂量常须加大;

  (5)胰岛素保管情况,夏季高温季节须4℃—10℃冷藏;

  (6)许多药物有协同降低血糖或拮抗血糖作用可影响剂量;

  (7)各种并发症,如有高热,酮症酸中素、化脓性感染、各种应激状态时受体亲和力下降,剂量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