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786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docx

安徽省粮库建设技术导则

安徽省粮库建设维修改造

技术导则

 

安徽省粮食局

2014年9月

 

第一篇建设

第一章设计总则

1设计依据

(1)《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2)国务院《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3)《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粮展〔2011〕224号);

(4)《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国粮展〔2012〕3号);

(5)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

(6)安徽省发改委、省粮食局《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7)《安徽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1—2015年);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2013年修订)的通知(发改经贸[2013]2654号);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粮食仓库建设标准》(修订本)建标<2001>58号;

(1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01);

(12)《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2009年5月1日);

(1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1211-2008);

(14)《粮油仓储管理办法》(2009年12月底);

(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7)《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2008;

(1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1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20)《粮油储藏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25229-2010;

(21)《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GB8876-88;

(22)《粮食干燥机试验方法》GB6970-86;

(23)《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LS8001-2007;

(24)《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1202-2002;

(25)《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T1206-2005;

(26)《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T1205—2002;

(27)其他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规定等。

2总体规划

2.1选址原则

(1)粮源充裕,交通便利,载重汽车进出方便。

(2)高程应满足当地5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与场地外排水设施的衔接应通畅,无内涝之患。

(3)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应有良好的地形、地貌,远离地上、地下的障碍物。

(4)远离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且应位于污染源全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

2.2总图规划

(1)遵循国家经济建设方针,以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省情、着眼发展为原则,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的配套完善,选择功能灵活、投资节省的建筑形式,尽量做到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实现生产设施现代化、标准化、系统化,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总体规划一次到位,实施可分期。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安排上留有弹性和兼容性,合理紧凑,节约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综合价值,符合环保、消防、工艺作业等要求,为企业动态发展创造拓展空间。

(3)库区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仓储系统、辅助系统、办公生活系统、交通系统的布置应科学合理。

仓储系统包括平房仓、浅圆仓及配套的工作塔、卸粮坑(棚)等;辅助系统包括地磅房(含衡器)、检化验室,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变配电间,门卫值班室、机修器材库,机械罩棚、药品库等;办公生活系统包括办公室、食堂、倒班宿舍等。

(4)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将使用功能相近的建筑合并设计,设施资源尽量共享,降低能耗,同时保护生态、美化环境。

粮库主要建、构筑物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

(5)注重空间组织及环境绿化布置,通过有效的规划布置,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进行总体布局及单体建筑的设计,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形象,体现现代文明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

2.3交通体系规划

(1)综合场区内外运输流量分析,在满足生产、运输、装卸、检修、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物流、人流线路明确,人车分流综合管理,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生产环境。

(2)库区道路由主干道、次干道、支干道组成全方位相互贯通的道路网络。

仓储区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且留有宽敞的生产作业区,满足物流量交通要求。

道路转弯半径应满足载重汽车转弯要求,不小于9m。

主干道宽7m~15m,次干道、支干道4~7m,消防通道不小于4m宽。

2.4粮库给排水设施

(1)给水

粮库水源应由市政自来水供应,若无市政自来水,必须有自备水源。

粮库需设置消防给水设施。

(2)排水

库区雨水应有组织排水。

生活污水应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若无市政污水管网,应设污水处理设施,使其达到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

2.5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应根据工程特点、负荷性质、用电容量、所址环境、供电条件、工艺作业要求等因素,合理选用设备和确定设计方案,并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章工艺设计和新技术应用

1工艺设计

1.1机械通风

(1)仓底通风

a.仓底通风分地上笼和地槽两种形式,地上笼或地槽的通风口应满足保温、气密、防腐、防锈、防潮和风道投药等要求,与通风机等设备连接方便。

b.平房仓地上笼的布置形式,常采用“圭”字形,均匀布置。

主风道、支风道截面形式和尺寸依据仓容、风量、风速通过设计确定。

风道应做防腐防锈处理,应有足够强度刚度。

支风道开孔率不小于30%。

c.地槽通风截面积、通风盖板(空气分配器)表面积应符合风速要求,通风盖板上开孔率不小于30%。

d.平房仓跨度<21m时,宜采用单面通风,平房仓跨度≥21m时,应采用双面通风。

e.采用单面通风的仓房,通风口尽可能设置在仓房的背阴面,仓外温度较低,对于谷物冷却和熏蒸作业,有利于维持粮温,降低能耗。

通风机的风量、压力应满足规范要求,单位通风量一般取6~8m3/h.t。

仓底轴流风机可取6~8m3/h.t,如果有降湿需要,风机单位通风量可取10m3/h.t。

f.主风道、支风道及空气分配器通风面积应满足规范中的风速要求,主风道风速一般在12m/s以下,最大不超过15m/s;支风道风速一般在6m/s以下,最大不超过9m/s;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推荐在0.1m/s~0.15m/s。

(2)仓上通风

平房仓上部通风,一般采用轴流风机,风机宜安装在山墙或檐墙上,位置尽可能高。

对于拱板平房仓,要注意仓顶空腔内积热的排除。

a.粮堆的局部处理:

库里可根据需要配置粮堆局部处理机,主要用于局部通风降温,解决粮堆内局部发热问题。

b.有条件的粮库可采用智能化通风,可自动检测粮情和判断通风条件,自动控制通风设备与设施的开启和关停,实现机械通风作业自动化。

1.2环流熏蒸

(1)环流装置由专用环流风机、环流管道、阀门等组成。

环流熏蒸风机应具有防爆功能。

当平房仓通风风道为双面时,熏蒸环流装置也应双面布置。

一般25m直径以上的浅圆仓设2套环流装置。

(2)环流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式即环流管道及风机均固定于仓壁;移动式即引气管道和风量调节阀门固定于仓壁,而风机和出风口风量平衡调节装置安装在移动式环流机上。

引气管道与环流机之间采用软管连接。

当库内粮仓数目较多时,采用移动式较为经济。

(3)环流系统按粮面下是否设管道可以分为整仓环流熏蒸和膜下环流熏蒸。

整仓环流熏蒸粮面不铺塑料薄膜,熏蒸气体在粮面以上空间及粮堆组成的整个仓房内循环,这种方式用于气密性好的仓房。

膜下环流熏蒸是在粮面下约300mm处铺设集气管道,粮面上覆盖塑料薄膜,熏蒸气体在粮面以下的粮堆内循环,适用于各种气密性条件的仓房。

对于气密性达不到要求的新仓和旧仓,可在粮面下安装环流管道,粮面用薄膜密闭,熏蒸时不揭膜。

(4)磷化氢浓度检测装置

磷化氢浓度检测装置的作用是检测熏蒸期间仓内磷化氢浓度和工作环境磷化氢浓度,平房仓每廒间可设置1套或2套取样装置。

浅圆仓的熏蒸取样点设在环流主管道正压段及每个地上笼(或地槽)通风口处。

(5)为保证熏蒸效果,仓房结构应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平房仓实仓气压由500Pa降至250Pa的半衰期不小于40s,平房仓覆膜后实仓负压由-300Pa升为-150Pa时的半衰期应不小于50s;浅圆仓实仓气压由500Pa降至250Pa的半衰期不小于60s。

(6)为测定粮堆内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查漏气和安全防护,需根据仓库规模配置2台以上磷化氢浓度检测仪和2台以上磷化氢浓度报警仪。

1.3粮情测控系统

(1)平房仓粮食储存期在6个月以上的应设粮情测控系统。

平房仓仓内测控装置宜采用暗装方式。

(2)浅圆仓可根据储粮需要设粮情测控系统。

测温电缆宜采用建筑预留孔洞,仓顶安装方式。

1.4粮食检化验

粮库应根据储粮品种,规范要求等配备检化验设备。

主要有样品扦取、制备设备,理化检验设备,粮食卫生分析设备,粮食品质及营养成分检测设备等。

1.5机械设备

(1)平房仓进出粮设备宜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的移动式设备,包括输送、清理、进仓、出仓设备等。

浅圆仓进出粮设备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相结合,对于粮食储备库,尽量少用固定式设备,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提高利用率。

所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数量应根据粮库全年的轮换作业量确定。

(2)库区计量设备常用汽车衡,其称重能力依据运粮汽车的吨位而定。

常用的有60t、80t、100t、120t。

1.6粮食干燥系统

粮食机械干燥设备,根据粮食和气流的流动方向分类,主要有顺逆流式、横流式、混流式、顺流式、顺混流式、逆流式干燥机等;根据循环类型分为连续干燥和循环干燥两种;根据热源类型可有燃煤、燃油(气)干燥机和太阳能干燥机等。

根据建设单位原粮种类、处理量、降水幅度、热源、建设地点等选用相应形式干燥机。

粮食烘干系统作为一套完整且独立的工艺系统,应能满足从潮粮收购、清理暂存、提升输送、烘干降水、冷却并入仓保存的连续不间断作业。

粮食烘干系统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烘干处理量调节、热风温度自动调节、烘干过程中粮温在线显示和干燥后粮食水份智能监测等功能,保证系统能安全可靠、高效率运行。

粮食干燥系统宜包含卸粮地坑(地沟),提升、输送、清理设备,烘前(后)暂存仓,干燥机,入库存储等。

2新技术应用

2.1气调储存

(1)供气方式。

气调供气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式供气是指制氮设备固定安装在制氮机房内,氮气通过库区主供气管网和氮气进仓管道输送至气调仓内;移动式供气是指制氮设备安装在可移动的设施上,制氮设备出气口通过软管与仓上进气管相连,将产生的氮气输送至气调仓内。

优先选用固定式供气方式。

(2)制氮机房。

应选择总体布局合理、空气质量良好、靠近配电房、远离办公、生活区,管网距离较短,满足氮气制备与输送工艺要求的地点建设。

制氮机房中应配置机械通风装置。

(3)为保证富氮气调效果,仓房结构应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实仓气密性由500Pa降至250Pa的半衰期不小于2min,覆膜后实仓负压由-300Pa升为-150Pa时的半衰期应不小于1.5min。

(4)安全防护:

根据气调规模,应配置3套以上空气呼吸器及与呼吸器配套的充气泵1台;2台以上氧气浓度报警仪;2台以上氮气浓度检测仪。

(5)有条件的粮库可采用智能化气调储粮技术,由系统智能自动完成充氮任务。

2.2储粮害虫智能检测系统

储粮害虫智能检测系统是将害虫诱捕器用导管和通道选择装置及仓外检测装置连接起来,利用负压抽真空技术将进入诱捕器的粮虫随气体一起抽至仓外,通过仓外测控分机对粮仓内的害虫进行检测。

有条件的粮库可采用该系统。

2.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条件许可情况下,仓顶可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与平房仓做到统一规划、提前设计、及时施工,节约建筑成本与安装成本。

(3)应根据采光条件、使用功能、电网条件、负荷要求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确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

(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宜由专业单位进行成套设计、制作及安装、调试。

(5)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符合电力部门的要求。

2.4信息化粮库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出入库系统、散粮作业管控一体化系统、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粮食质检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粮情测控系统、设施及物料管理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以及所必须的硬件建设,包括库区网络建设、控制中心硬件建设、自动控制系统硬件建设和信息发布系统硬件建设等。

第三章常用仓型

粮食储备仓的仓型,鼓励采用新仓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尽量节约土地,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运行费用,绿色储粮,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本章主要列举部分常用的平房仓,包括拱板屋盖平房仓、折线型屋架平房仓、双T板平房仓、自然通风屋面平房仓。

用户可根据不同建设条件,选择适宜的仓型。

根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1211-2008),安徽省北部属于第四生态区域,南部属于第五储粮生态区域。

在第四生态区内,仓顶盖传热系数宜不大于0.40W/(m2.k)。

在第五生态区内,平房仓屋面仓顶盖传热系数宜不大于0.350W/(m2.k)。

建设平房仓时,为节约土地,装粮高度6~8m为宜,仓间距应满足工艺设备进出粮作业要求。

进仓主大门宽度不小于2.7m,高度不小于4.2m。

保温密闭窗宽度不小于1.2m,高度1.2m为宜。

平房仓的气密性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和储粮工艺要求。

平房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或其他结构型式。

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基础形式可以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基或桩基础。

1拱板屋盖平房仓

拱板屋盖平房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拱板屋面。

墙体采用490mm厚砖墙,柱间距3m~6m,装粮高度6m~8m。

屋面防水等级I级,至少设一道卷材防水层。

屋面或拱腔内设保温层。

适宜跨度21m、24m。

优点:

拱板上弦板和下弦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热层,拱腔山墙设通风百叶,屋面设通风孔,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良好,运行费用低。

缺点:

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造价较高。

拱板屋盖平房仓

2折线型屋架平房仓

折线形屋架平房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大型屋面板屋面。

墙体采用370mm或490mm厚砖墙,柱间距4m~6m,装粮高度6m~8m,屋面防水等级I级,至少设一道卷材防水层。

屋面设保温层。

适宜跨度21m、24m、27m、30m。

优点:

屋架、屋面结构为较早使用技术,比较成熟。

缺点:

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工程造价较拱板仓低。

折线型屋架平房仓

3双T板平房仓

双T板平房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为梁板合一的双“T”板屋面。

墙体采用370mm或490mm厚砖墙,柱间距4m~6m,装粮高度6m~8m。

屋面防水等级I级,至少设一道卷材防水层。

屋面设保温层。

长度超过60m时,中间设变形缝。

适宜跨度21m、24m、27m、30m。

优点:

施工工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

缺点:

双T板需专业厂家预制、运输、吊装。

双T板平房仓

4自然通风屋面平房仓

自然通风屋面平房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坡屋面。

墙体采用490mm厚砖墙,柱间距3m~6m,装粮高度6m~8m。

屋面防水等级I级,至少设一道卷材防水层。

仓内在檐墙标高设一层钢筋混凝土平板,和坡屋面之间形成一道空气隔热层。

在檐墙部位和屋脊处设置防水百叶窗,使得隔热层内空气流通顺畅(烟囱效应),及时排出积热,避免积热下传至粮堆表面,达到隔热效果,减少了通风能源消耗,绿色节能,有利于保粮。

适宜跨度为21m、24m或42m(两跨21m)。

优点:

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良好,运行费用低。

缺点:

施工技术要求一般,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造价高。

自然通风屋面平房仓

平房仓仓型对比

平房仓仓型

优点

缺点

拱板屋盖平房仓

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好,运营费用低。

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造价较高。

折线型屋架平房仓

屋盖形式为较早使用成熟技术。

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一般。

造价较拱板仓低。

双T板平房仓

施工工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

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一般,双T板需专业厂家预制、运输、吊装

自然通风屋面平房仓

仓体气密性和保温效果较好,运营费用较低。

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

第二篇维修

第一章维修依据

(1)《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2009年5月1日);

(2)《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01);

(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1211-2008);

(4)《粮油仓储管理办法》(2009年12月);

(5)《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T1206-2005);

(6)《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1202-2002);

(7)《粮情测控系统》(LS/T1203);

(8)《粮油储藏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25229-2010);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其他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规定等。

 

第二章维修改造内容及要求

1内容

维修改造主要内容是:

房顶维修、墙体维修、门窗维修、仓内地面维修、库区主要道路维修改造。

确定平房仓的维修改造方案前,应查明平房仓的结构形式、建筑装修做法等原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资料;察看仓房的施工记录;了解使用后的基本情况。

在制定维修改造方案时做到有的放矢。

一般情况下建筑维修改造应首先保证结构安全,原则上尽量少损伤或影响原有仓房结构。

当仓房的维修改造影响到结构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结构验算。

例如,增加装粮高度引起的结构改造和增设屋面保温隔热层引起的屋面荷载的增加时,应进行结构验算。

应针对具体仓房的现状,仔细查明影响仓房使用的原因,比如:

屋面渗漏、墙面地面返潮、仓房气密性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等,查明问题部位,根据受损程度和仓房的储粮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维修或改造方案。

2要求

2.1屋面的维修改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屋面维修改造时,仓房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Ⅲ级;局部维修时,屋面防水不应低于原设计防水等级。

屋面防水维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局部修补、大面积翻修及重新增设防水层等措施。

局部修补及新增防水层应选择与原有防水层相容的防水材料。

(1)瓦屋面:

瓦屋面局部渗漏或损坏,可局部维修或更换受损构件。

渗漏或损坏严重时,应予翻修或改造。

即拆除原有的屋面瓦(石棉瓦)、油毡和破损的屋面板,更换新的屋面板、屋檐板,铺设新的油毛毡。

屋面瓦需更换的,瓦面颜色统一为银灰色,或以市为单位统一采用≧80mm夹心彩钢板,面板为海蓝色,内板和屋檐板为乳白色。

(2)混凝土屋面:

应根据仓房的结构、防水等级和使用要求等,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进行修缮。

①混凝土屋面基层出现起砂、空鼓、酥松等情况时,应将其清除干净,采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修补平整。

②屋面基层出现裂缝,可采用聚氯乙烯、聚氨酯、氯丁水泥等材料进行填嵌密封。

③原有卷材、涂膜防水层有起鼓、褶皱、脱空、龟裂等局部损坏,可采取切割、钻眼或挖补等方法修补。

(3)屋面保温隔热改造。

①在屋面上刷防晒隔热涂料。

涂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宜小于80%、吸收辐射热反射率不小于75%、导热系数不大于0.1w/m.k。

②当承载力许可时,在屋面上增加保温隔热层或在屋面板下批无机保温腻子等。

2.2墙体维修改造要求

(1)外墙。

外墙体破损的先进行修补。

修补方法:

外墙面局部渗水,可采用表面涂刷防水胶或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外墙面大面积渗水,可采用无色透明的防水剂等材料涂刷。

门窗框渗漏,可将渗漏处凿开并用密封材料嵌填。

墙体变形缝处渗水,可采用防水胶水泥嵌缝。

外墙抹灰时,对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腰线等修缮,应做流水坡度和滴水处理。

修后外墙色泽应与原外墙协调一致。

凡外墙是裸露砖墙的一律粉刷20-25mm厚1:

2.5的防水水泥砂浆,再涂刷防水涂料。

原仓房墙体为水泥粉刷的,修补破损处后再涂刷防水涂料。

统一外墙颜色:

外墙体为乳白色,外墙裙刷铅灰色,墙裙高度1米左右。

(2)内墙:

内墙面防潮层破坏,可重做防潮层。

仓内装饰抹灰损坏,可按原规格材料和原式样进行修缮,当原规格材料停止使用时,可根据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改用其他材料。

抹灰用的材料不得使用熟化时间少于15d的石灰膏,也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物。

按仓房设计标准,重新标注(刷新)堆粮线高度。

2.3门窗的维修改造要求

在保证粮食进出仓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合理设置仓房的门窗,可用砖封堵多余的门窗洞口,凡不是保温密闭门窗的均更换为粮食仓房专用的保温密闭门窗,以增强仓房的保温密闭性。

仓门改造:

仓门改为平开密封保温门

保温密闭门选材及零构件尺寸应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经久耐用,性能良好,外形美观。

门扇厚度≧50mm,门扇骨架采用60mm×60mm×3.5mm槽钢,中间填厚度为50mm的自熄聚苯板保温层,仓外一面用0.6mm厚的海蓝色彩钢板,仓内一面用0.6mm厚的乳白色彩钢双包,门缝及缝隙用“J”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条密封。

门扇四角和铰链处内外用直角三角形(或梯形)热镀锌钢板加固,用螺栓与门扇连接。

采用双立杆开启,锁紧总成配置集装箱玛钢锁头。

(2)密闭保温窗:

粮仓密闭保温窗,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为双扇平开防雀窗,外层为单扇保温密闭窗。

窗扇厚度≧40mm。

窗扇骨架采用2.5mm厚槽钢,中间填充厚度为≧40mm自息聚苯板保温层,仓外一面采用0.6mm厚的海蓝色彩钢板,仓内一面采用0.6mm厚的乳白色彩钢板双包,四周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条密封。

所有门窗的修复均不应降低门窗的气密、保温性能。

2.4仓内地面的维修改造要求

仓房地面应满足防水、防潮、抗压等功能要求。

对有破损、裂缝、下沉等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改造。

具体做法:

(1)混凝土地坪面层出现起砂、空鼓、酥松等情况时,应清除干净,并采用细石混凝土修补平整。

(2)对于地面沉降变形严重、防潮层失去防潮效果的地面维修,应铲除原有防潮层,加固处理地坪地基,修补混凝土垫层后,重做防潮层及混凝土面层。

(3)在地坪防潮层修缮时应按原地面的做法设置地面变形缝,变形缝内下部填弹性防潮材料,上部宜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材料作为保护层,防潮层和变形缝的弹性填充材料不应直接接触粮食,以免污染粮食。

在仓内地面维修改造时要考虑地面与墙体防水层的搭接处理。

2.5库区主要道路维修改造要求

加宽平整库区主要道路,满足大吨位粮食运输车出入库的需要。

(1)库区主要道路按照承载大吨位运粮车的需要,进行改造,水泥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cm;中心库区道路应满足100吨载重汽车通行要求,收纳库应满足50吨载重汽车通行要求。

(2)库区绿化区域外的其他地面应做硬化处理。

第三章工艺与设备

1工艺

1.1机械通风与熏蒸系统

(1)平房仓粮期超过6个月的平房仓应配置通风与熏蒸系统。

(2)平房仓跨度≤24米宜采用单面通风,平房仓跨度>24米应采用双面通风。

通风口仓外侧宜设便于开启的保温密闭门,通风口大小宜根据进风口风量和进风口风速确定,通风口风速不宜大于12m/s,单位通风量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宜采用(6~12)m3/(h.t),通风途径比选择1.3~1.5。

(3)通风道根据现有仓房的条件确定风道布置形式,风道应均匀布置,宜采用地上笼通风形式。

(4)通风机应根据通风不同阶段、粮食堆高、品种等选择不同型号的高效节能的风机。

(5)为实现机械通风作业自动化,满足粮食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