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661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印刷媒体技术(原印刷技术)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生,至此已经招收8届学生。

由于发展状况良好,被确定为学院的特色建设专业。

根据学院的整体专业建设规划和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发展规划要求,本专业坚持“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技术传创为径”的学院教育理念,重视人格塑造和技能培养。

充分调研运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兄弟院校该专业建设情况和亮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印刷工程系印刷媒体技术专业(2017—2019年)建设规划。

一、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现状

(一)专业设置

印刷技术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印刷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知工艺、精操作、会排故、能检测的印刷技术核心能力,能胜任各类印刷企业的印刷图文制作和印刷工艺设计、印刷及印后设备操作与维护,生产实施,质量监管以及工艺流程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招生与就业情况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工程系印刷技术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招收8届学生,毕业生5届。

2009年招生56人,2010年招生34人,2011年招生34人,2012年招生36人,2013年招生27人,2014年招生55人,2015年招生45人,2016年招生72人,共招生242人。

截至目前,在校生172人,毕业生已达185人。

本专业的就业基地以山西的印刷企业为中心,向外辐射到天津、上海、广东、四川、青岛等地的大中型印刷企业,每年毕业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学院与企业进行协商,采取学生与企业双方自愿和系部推荐的形式,大部分学生进入印刷企业工作,就业待遇和发展前景良好。

就业单位对我系提供的专业毕业生表现非常满意,每年的毕业招聘都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截止现在,每年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

(三)实训条件建设情况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依托系部2010年建成的印刷工程实训中心开展实训教学工作。

实训室条件良好,被山西省教育厅授予“山西省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被山西省新闻广电出版管理局和运城市新闻广电出版管理局授予“山西省印刷技术人才培训基地”、“运城市印刷人才培训基地”,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数码印刷培训基地”,并于2012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印刷工程实训中心共建成5个实验实训室,分别为胶印实训室、印后加工实训室、数码印刷实训室、包装仪器检测实验室、排版实训室。

拥有各类实验实训设备共计30多台套。

1.硬件条件建设(表1)

表1校内实训室情况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面积(m2)

主要设备名称或软件

设备数量(台/套)

开设项目

1

胶印实训室

300

J2108对开胶印机

1

胶印实训、平版印刷工职业技能鉴定

八开双色胶印机

1

2

印后加工实训室

300

四开混合式折页机

1

胶装书、骑马钉、平订书籍加工实训

程控切纸机

1

铁丝订书机

1

无线胶订机

1

压平机

覆膜机

1

预涂覆膜实训

丝网绷网机

1

丝网制版、丝网印刷实训,丝网局部上光实训

丝网晒版机

1

丝网烘版箱

1

丝网印刷机

1

丝网晾晒架

1

丝网UV光固机

1

全自动PS版晒版机

2

PS版制版

全自动显影机

1

烤版箱

1

冲版机

拼版桌

1

3

数码印刷实训室

80

彩色数码印刷机

1

数码印刷实训、数码打样

黑白数码印刷机

1

数码打样机

1

电脑

5

4

包装仪器检测实验室

300

油墨适性仪

1

专色油墨调配、颜色检测实训

电子分析天平

2

旋转粘度计

1

油墨粘度检测

白度测定仪

1

纸和纸板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的测定

纸板耐破度测定仪

1

压缩强度试验仪

1

耐折度测定仪

1

纸板戳穿强度测定仪

1

厚度测定仪

1

5

排版实训室

20

氧化锌制版机

1

氧化锌纸基版制版实训

氧化锌纸基版固版机

1

条幅机

1

条幅的制作

电脑

1

印前排版

2.内涵建设情况(表2)

表2运城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训室内涵建设统计表

序号

名称

所在系部

主要功能

开设项目

实训设计方案

实训室日志

设备台账

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技术资料

学生作品

利用情况

实训室卫生情况

开出率

利用率

1

数码实训室

印刷工程系

面向印刷媒体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数字印刷、印前排版、印前设计等3项内容实训,及数字印刷技术等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进行印前设计、排版,数码印刷生产。

1.喷墨成像技术

2.静电成像技术

3.热成像技术

4.方正数码印刷机的操作

5.图文信息的获取

6.图像处理技术

7.可变数据印刷

8.制作一份个性化的作品,通过方正数码印刷机完成输出

9.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10.宣传单页的设计、制作及其印前处理

11.海报设计与制作及其印前处理

12.杂志内页设计与制作

13.VIP卡的设计

14.书籍封面设计

15.盒类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16.对显示器进行彩色校正

17.使用扫描仪扫描一张彩色原稿

18.使用汉王OCR软件进行文字录入

4个制度,

2个操作流程与规范

设备图纸3份,

说明书3份

100

92

胶印实训室

印刷工程系

面向印刷媒体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平版印刷工训练、印刷流程综合实践、胶印机操作等3项内容实训,及印刷设备等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平版印刷工工种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比赛等功能,同时承担各项印刷生产任务。

1.理纸操作

2.飞达调节

3.前规侧规调节

4.递纸牙调节

5.收纸调节

6.印版拆装

7.橡皮布拆装

8.水墨辊拆装与压力调节

9.走纸

4个制度,

1个操作流程与规范

设备图纸2份,

说明书2份

100

81

印后加工实训室

印刷工程系

面向印刷媒体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印后加工、丝网印刷、PS版制版等3项内容实训,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承担各项印刷品的制版、印后加工和丝网印刷生产任务。

1.覆膜产品制作实训;

2.产品上光综合实训;

3.折页实训;

4.平装书籍制作实训;

5.精装书籍制作实训

6.阳图PS版的制版

7.感光丝网版的制版

4个制度,

4个操作流程与规范

设备图纸10份,

说明书13份

100

92

排版实训室

印刷工程系

面向印刷媒体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氧化锌版制版等实训,及制版原理与工艺等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承担各项印前排版、速印、条幅制作任务。

1.氧化锌纸基版制版

4个制度,

3个操作流程与规范

设备图纸3份,

说明书3份

100

85

包装仪器检测实验室

印刷工程系

面向印刷媒体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纸张、油墨性能检测等内容的实训,及印刷材料等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1.纸张定量、厚度、紧度的测定;

2.纸和纸板耐折度、耐破度测定;

3.纸和纸板光学性能的测定;

4.纸板耐戳穿强度的测定;

5.瓦楞纸板压缩强度的测定;

6.油墨黏度的测定;

4个制度,

1个操作流程与规范

设备图纸10份,

说明书10份

100

64

(4)教学团队状况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成立至今经过不断的发展,教学团队逐步壮大。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

生师比为19%,其中具备讲师以上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占33.33%。

2014-2016年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有4名教师晋升了学历,6名教师的职称得到了提升,3名教师被公派到台湾进行进修研习,每年教师轮流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1个月左右,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开展员工的培训多次,帮助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理论水平。

同时,专业大力鼓励年轻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近三年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教师平均得分为97.5分,大于95分,同时,教师努力提升个人的科研学术水平,近三年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共计1篇,完成实用新型专利2项,成功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项,院级课题3项。

参与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编写校本教材3本。

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五)校企合作开发状况

目前,专业段林娟等多名教师已与永发印务公司及天津海顺公司等企业商讨达成了进行两项企业横向课题的研发意向,正在积极就经费、具体内容进行研讨。

1.校外实习基地

在专业建立初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近三年新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家,主要包括:

天津市华明印刷有限公司、上海荣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海顺印刷有限公司、永发印务(四川)有限公司、永发(上海)纸浆模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见表3)

2.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自2010年,学院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向,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先进工艺水准,反馈学生实习状况,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信息。

以便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以求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表3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统计表

序号

基地名称

实训岗位

有无校企合作协议

近三年实习基地使用天数

近三年接收顶岗实习人数

近三年接收毕业生就业人数

备注

1

运城良誉广告有限公司

印前制作员

90

5

2

2016年7月开始合作

2

天津海顺印刷有限公司

烫金机助手

品检机助手

90

12

2016年7月开始合作

3

天津华明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助手、瓦楞裱纸机助手、糊盒机助手

960

7

5

 

4

广东正博精密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工、质检工、调墨工

1440

12

6

 

5

青岛贤俊龙印刷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质量检测

480

3

2

 

6

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印刷学徒、模烫助手、凹印助手

1440

31

16

 

7

永发印务(四川)有限公司

凹版制版

品检

50

15

2016年10月开始合作

8

永发(上海)纸浆模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模烫助手

50

9

2016年10月开始合作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人才在职业岗位上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和从事实际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则要以印刷业发展对印刷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分析印刷技术类岗位群的要求,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并对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建立相应的印刷技术职业岗位群能力模块,然后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具有的知识结构。

三、专业建设建设思路及目标

(一)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应适应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建设思路是研究如何缩小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如何缩小本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差距等一系列问题。

我系结合生源的特点,在专业建设与教学计划中弱化了专业的学术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强化技术技能和应用开发训练,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三段式课程模式。

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能满足职业发展和专业知识需要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

专业基础课则根据印刷技术岗位的职业性和专业重点进行设置。

讲授印刷技术职业岗位群人才所需要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突出其岗位群技术能力的培训和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项目化和综合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既可以适合一类职业岗位技术的需要,也可以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

而综合化教学则主要针对学生岗位群的训练要求和知识结构进行整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二)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作为运城职院的特色专业,我们的目标是在建成院级特色、品牌专业的基础上,力争建成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成为学院未来第一批升本重点专业。

1.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达到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

(2)加强队伍结构建设,副高级以职称教师达到4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70%;

(3)80%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4)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发表论文20篇;出版各种教材3部;出版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开发省级以上教改和科研项目3个,研发企业应用项目2个,发表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3个。

2.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与现代印刷企业的设备与技能要求的差距还比较大,目前的实训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于印刷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印刷技术专业预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新增建设内容,形成实力强大的实验实训基地,

(1)增建印前设计打样、印刷作品陈列室2个实训室,印刷实训室数量扩大至7个;

(2)校企合作建成省内一流校内实训基地;

(3)建设1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同时增加部分设备,如表4所示。

表4:

实验实训现有条件与增建内容表

子项目名称

现有条件

新建设内容

胶印设备

对开单色、八开双色印刷机

四开四色胶印机

制版设备

PS版晒版机

CTP制版机

包装印后设备

装订设备、覆膜机

模切机、盒型打样机、烫金机

印前设计计算机

电脑数量少

新增加至少40台电脑

3.人才培养

(1)专业招生学生数稳定在70人/年,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100%;

(2)专业核心和能力必修课程大部分以“做学合一”方式在实验实训室完成;

(3)专业实训70%学时在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企业完成;

(4)专业实习全部在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

4.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对核心课程进行综合化改革及内容的优化组合,满足学生就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所必备的综合性知识及核心技能,保证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1)课程综合化和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实验实训条件,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突出职业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组织编写核心课程的特色教材与实训指导书。

(2)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依托学院的数字化公共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建设本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库(课程标准、试题库、试卷库、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校本教材和立体化教材等)。

2.具体目标

(1)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已经引进的专业带头人陈永常和刘筱霞教授,采取“以老带新、重在培养青年教师”的原则与形式,培养印刷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陈春霞老师尽快成长为印刷技术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成就,具有丰富的专业建设和管理经验的专业领头羊。

同时,从所有专业专任青年教师中选拨3~4名优秀的骨干教师,重点培养他们的科研和项目开发能力,并结合2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开发课程建设配套的教学资源库、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在专业教学团队中培养副教授1名,讲师4名,引进2名在印前图文制作和印刷设备操作方面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派遣4名左右专业骨干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升专任教师的学历,使印刷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的学历、职称和双师结构更加合理化。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分析印刷企业核心岗位能力,依据岗位基本能力制定培养目标,设置开设课程的内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政、校、企、行”四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模式的作用,继续与山西臣功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天津市华明印刷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加强合作,继续实行企业订单培养、企业奖学金制度以及企业捐赠设备等已开展的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深化合作,承接企业的应用项目,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实际任务当中,使学生在项目任务中获取技能。

(3)课程建设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要求,依托实训中心的实训条件和合作企业的设备和人力资源环境,将《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设备》、《印后加工工艺》等专业核心课程打造成“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行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建立一套完整细化、实用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结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进行讨论,做好《印后加工工艺》和《制版原理与工艺》等2门院级精品课的建设工作,并逐步改进,选取其中1门努力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

(1)建设2门院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程1门;

(2)建设项目化校本教材3本,规划教材1本。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在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上,增加建设印前设计打样实训室;印刷作品陈列室2个实训室,使现有印刷实训室数量扩大至7个;校企合作建成省内一流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山西臣功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等14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与学院和企业协商,合作建设印前设计实训室和作品陈列室等2个实训室,从企业引进先进的四色胶印机和CTP制版机,使印刷和印后设备成套化,用以承担日益扩大的实际生产任务,使印刷技术专业的《印刷设备》、《胶印机操作》、《印刷流程综合实践》、《制版原理与工艺》、《印后加工工艺》等专业核心和能力必修课程能够开展很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实训技能直接与企业设备技能相对应。

同时可承接运城周边的印刷企业员工培训和针对校内学生及校外企业一线员工的《平版印刷工(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承担山西省和院级印刷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在已建立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北京、太原、深圳、运城、西安等地的太原天辰印刷有限公司、西安环球印务有限公司、深圳贤俊龙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再建立5个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建立长期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保证印刷媒体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满意率、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

完善顶岗实习和就业跟踪和反馈制度,依据跟踪和反馈的情况来优化现有的顶岗实习方案,建立健全企业顶岗实习评价制度和考核机制,淘汰顶岗实习中措施不力,学生满意度太差的企业。

(1)建立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将印刷行业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继续优化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符合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2)教学模式改革

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产学一体、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考核方法、手段改革

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考试与考查方式,对课程采取以项目、任务、作品考核为主的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4)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期内在《制版原理与工艺》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基础上,建设2门院级精品课,

再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精品课建设标准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进行重点建设,在建设中注重课程设计的高职理念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建设思路。

进而建成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院级2门。

见表5。

表5课程建设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达到目标

完成

时间

负责人

1

制版原理与工艺

省级精品共享课程建设

2017.12

陈春霞、刘蓓

2

印后加工工艺

院级精品共享课程建设

2018.6

段林娟、张锐

 

3.教材建设

在原有由杨军旗老师主编的《胶印机操作》和刘筱霞教授主编的《胶印故障分析与排除》和《包装机械与设备》2本正式出版的专业教材基础上,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对专业部分课程进行教材建设。

正式出版项目化校本教材2本,规划教材1本。

见表6。

表6教材建设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教材类型

完成

时间

负责人

1

《平面设计与制作》

自编教材

2017.5

李静

2

《包装印刷工艺》

自编教材

(力争规划教材)

2017.12

段林娟

4.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

把《制版原理与工艺》打造成本专业的亮点,由相关课程教师组建网络资源建设团队,对其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并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印后加工工艺》的网络平台建设,最后逐步扩展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三)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校企互聘相结合,培养3名校内专业带头人、送骨干教师去培训进修,送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讲会做、专兼结合、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

增聘4名左右企业专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1.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

参加境外培训,国际交流学术会议,在企业兼职做技术负责人,承担企业项目和纵向课题项目,与本科院校教师合作培养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提升,使之达到在省内同类院校同类专业领军水平。

专业带头人必须是具备先进职教理念、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2.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确定骨干教师队伍,培养4个专业骨干教师分别负责《印前图像处理》、《图文制作与排版》、《印刷设备》、《印后加工工艺》4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任务。

同时要求每人每年至少完成1篇教改论文,1篇专业论文,教学团队完成1个校企合作开发项目,或1个教改课题。

3.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培养9名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中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或参加师资培训基地各类培训,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提高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提升理论水平。

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社会职称和校内职称,尽快提升职称。

4.兼职教师

与运城周边企业合作,聘请3名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技术应用、实训教学、教改等工作;聘请2名兼职教师担任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

5.团队建设

鼓励教师多进行交流、协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组建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项目开发团队,在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大赛等方面进行协作,共同开发。

鼓励教师多总结经验,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与编写教材1本,发表论文1篇。

具体建设计划见表7。

表7专业群师资队伍项目建设计划

序号

建设项目

培养、引进计划

工作内容

负责人

1

培养专业带头人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包装印刷行业的前沿技术,发表论文

每年做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讲座

制定、论证、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汪伟

参加国内高校组织的技术应用项目,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议

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每年在企业时间累计不少于2个月

2

培养骨干教师

参加国内专业进修,获相应证明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论证、审核

参与1个校企合作开发项目

汪伟、陈春霞、段林娟

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每年在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

4

兼职教师

聘请具有高级工程技术职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