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159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docx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JD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下列图形,读数正确的是()。

A.磁方位角是300°B.磁方位角是120°

C.磁方位角是0°D.磁方们角是180°

答案:

A

2.一、二、三级导线,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10cm,则导线平均边长及总长可放长至()倍。

A.1B.2C.1.5D.5

答案:

C

3.下列关于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叙述中,(A)是正确的。

A.当施工测量面积较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B.在半径20km的区域测量时,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C.无论测量面积大小如何,都不能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D.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4.从地面点开始,沿铅垂线量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地面点的(B)。

A.高差B.绝对高程C.相对高程D.高程

5.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A)。

A.高程B.绝对高程C.相对高程D.高差

6.已知水准点A、B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m、823m,又知道B点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的相对高程为500m,则A点的相对高程是(B)。

A.500mB.253mC.899mD.699.5m

7.望远镜的视准轴是否水平,只能通过(D)进行判断。

A.经验B.三脚架C.肉眼D.水准器

8.工程测量常用的经纬仪有DJ6和DJ2,其中的“J”表示(D)。

A.全站仪B.精度高C.精度仪D.经纬仪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盘左、盘右观测同一方向的读数相差(B)。

A.90°B.180°C.270°D.360°

10.已知点A的高程为282.000m,hAB=4.500m,则B点的高程应为(A)。

A.286.500mB.4.500mC.277.500mD.284.500m

11.测量一段距离,往测45.450m,45.468m,如果允许误差是1:

3000,则本次距离测量的结果是(D)。

A.45.450mB.45.468mC.45.459mD.误差超限

12.测量一段距离,往测145.450m,145.461m,如果允许误差是1:

10000,则本次距离测量的结果是(B)。

A.145.455mB.145.456mC.145.461mD.误差超限

13.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下列中的(B)不是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A.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B.建筑物的规模和建筑工地的开阔程度

C.水准仪的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D.温度变化对钢尺产生伸缩

14.下列被称为误差中的(A)属于真误差。

A.三角形闭合差B.距离测量中的倾斜误差

C.角度观测时的瞄准误差D.水准测量的估读误差

15.下列中的(B)是用真误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i-XB.±

C.±

D.±

16.测量成果资料应有(B),但凡借还测量资料,要有借还使用记录和管理者、借阅者双方签名,避免造成测量资料丢失,确保其正常使用。

A.专门的存放地B.专人管理C.专门的表格D.专门的封面

17.用钢尺精确测设距离时,先按一般方法测出水平距离,然后再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数,改正数符号与精确测量距离时的(C)。

A.符号相同B.部分符号相同C.符号相反D.没有必定的关系

18.如下图所示,欲测设2%的向下的坡度,应在B点下量(C)。

95000

2%

水平视线

B

A

 

A.0.200mB.0.950mC.1.900mD.2.000m

19.点位的测设,是根据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坐标,(A),在实地标定出待测设点的位置,

A.反算测设数据B.正算测设数据C.估算测设数据D.推算精度指标

20.下列中的(A)属于按照比例绘制的地物符号。

A.房屋B.管道C.控制点D.高程数字

21.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C)。

A.等高线B.等高距C.等高线平距D.等高线特性

二、多项选择题

22.设有中点多边线,观测值应满足的条件是()。

A.三角形内角和应为180°,即图形条件

B.中点各角之和应为360°,即园周角条件

C.由基线依次推算各边长,最后再推算出基线的长度应等于原丈量值,即基线条件

答案:

ABC

23.某工地采用J6经纬仪分别观测目标A、B的竖直角,下表为观测记录。

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BD)是错误的。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

半测回竖角

°′″

指标差

一测回竖角

°′″

备注

O

A

761818

望远镜视线

向上时,竖盘读

数小于90°。

2834124

B

923224

2672748

A.O点观测A点是仰角B.O点观测B点是仰角

C.A点一测回竖直角为13°41′33″D.B点一测回竖直角为2°32′18″

E.B点的指标差为-06″

24.【背景】某工地进行控制测量时,用经检定的钢尺测量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由于距离较远,所以将其划分成三个尺段丈量,将各尺段长度相加得到总距离。

各尺段的测算结果如下表。

尺段

A-1

1-2

2-B

备注

往测(m)

47.520

46.800

42.650

已经进行了改正计算

返测(m)

47.526

46.802

42.646

问题:

(1)直线定线的方法包括(CD)。

A.图上定线B.计算定线

C.目测定线D.经纬仪定线

E.人工定线

(2)下面关于直线A-B水平距离测量结果的叙述,(ABCE)是正确的。

A.往测值136.970mB.返测值136.974m

C.往返测量差为4mmD.相对误差是±4mm

E.水平距离DAB=136.972m

25.【背景】某老镇街道随着城镇化进程,准备重新规划建设,邀请某专业测量队伍进行前期测量工作。

测量专业人员考察现有街道以后决定采取导线的方式布设控制网。

问题:

(1)根据测区内的不同情况和技术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CDE)。

A.经纬仪导线B.平板仪导线

C.闭合导线D.附合导线

E.支线导线

(2)导线现场踏勘选点时除了相邻导线点之间应通视良好,还应注意(ABCE)。

A.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和安置仪器的地方

B.点位应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C.导线的边长符合规范,相邻边长应大致相等

D.点位应尽量选择在隐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E.导线点应具有足够的密度,均匀分布在测区,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1.【背景】某房屋建筑工地布设了如下图所示闭合导线作为平面控制网。

已知A-D边的坐标方位角αAD=133°47′,点A是甲方现场移交的控制点,其坐标为A(500.400,600.00),经施工单位测量技术人员检测无误。

规范规定,角度闭合差允许值为

问题:

(1)下列关于闭合导线的叙述,(ABDE)是正确的。

A.闭合导线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

B.闭合导线可用于测区的首级控制

C.闭合导线测量时,应测量其所有的左角

D.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fβ=∑β测-∑β理

E.闭合导线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

(2)有关本案例闭合导线的数据,(BC)是错误的。

A.角度闭合差60″B.角度允许闭合差为240″

C.改正后的B点内角为75°41′D.改正后的D点内角为87°29′45″E.αAB=44°31′45″

26.角度测量的观测误差包括对中误差、(ABD)、标杆倾斜误差。

A.瞄准误差B.整平误差C.仪器误差D.读数误差E.外界条件的影响

27.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大致可分为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三部分。

其中仪器误差包括(AB)。

A.水准仪误差B.水准尺误差C.整平误差D.粗差E.大风大雨

28.为了限制测量误差的累积,测量上采用了(CD)的工作程序开展测量工作。

A.先公路后房屋B.从地基到主体

C.从整体到局部D.先控制后碎部E.先外业后内业

29.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与测量学的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包括(ACD)。

A.测量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B.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

C.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D.测量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

E.测量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

三、填空题

30.地形图上地物符号又可分()、()、()、()四种。

答案: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符号注记符号

31.如果物镜与180度刻划线同在一端时,则按()读数。

答案:

指南针

32.控制测量分为()和()。

答案:

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3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包括()和()两个方面,()就是沉降。

答案:

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34.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35.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圆水准管轴平行于竖轴、十字丝中丝垂直于竖轴。

36.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h=∑hi-(h8-hA).

37.一测站的高差hab为负值时,表示A点高,B点低。

38.通过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准器轴。

39.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水平使仪器竖轴铅垂,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40.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切曲差。

41.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容许差和相对误差。

42.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四、判断题

43.比例尺精度在测量中的用途是在正常情况下用肉眼能在图上分辨出来,最小距离为0.2mm。

()

答案:

×

44.刻度盘的注记形式,按逆时针方向,从0°到360°注记的称为象限罗盘仪,另一种是0°位于直径的两端,并由两端起分别对称地向左右两边刻划注记到90°,并流记东,西,南北的,称为方位罗盘仪。

()

答案:

×

45.测设标梁墩,台中心时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

()

答案:

46.转点的放样通常采用倒镜直线法进行。

()

答案:

×

47.一般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上常用的经纬仪为DJ6和DJ2。

(√)

4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一般应在50m范围内。

(×)

49.测量仪器的瞄准误差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及人眼的鉴别能力有关。

(√)

50.安平测量仪器时,粗略整平就是旋转三个脚螺旋,使仪器的竖轴处于竖直状态。

(√)

51.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属于系统误差。

(√)

52.为了保护测量标志,施工水准点应尽量远离建筑物。

(×)

53.全站仪在保管和运输时,必须注意防潮、防震、防高温。

(√)

54.使用钢尺丈量距离时的温度与钢尺产生或检定时的温度不同,将会产生温度误差。

(√)

55.在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建立施工坐标系,以便于设计和施工放样。

(√)

五、解答题

56.测设建筑基线的方法什么?

答案:

(1)施工坐等与测图坐标的换算。

(2)建筑基线的测疫。

57.如何确定直线的方向?

答案:

假定求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αAB,先过A点和B点分别作X轴的平行线AN、BN然后用量角器具量出坐标方位角α`AB和αB`A,则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αAB=1/2(αA`B+αB`A±180°)

当AB两点不在同一幅图上时,算出AB点坐档,xA,yA,xB,yB,则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αAB=arctg(yB-yA/xB-xA)。

58.施工测量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案:

(1)熟悉和校对设计图。

(2)检查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红线桩。

(3)场地平整中的测设工作。

59.用平板仪确定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

射线法、前方交地法、侧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四种。

60.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

在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即先进行控制测量,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在精度上“有高级到低级”。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可以减少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同时,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网,可以分区平行作业,从而加快测量工作的进展速度。

 

61.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

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答:

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竖轴VV、望远镜视准轴CC、仪器横轴HH。

满足关系:

(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垂直于仪器竖轴VV;

(2)视准轴CC垂直于仪器横轴HH;(3)仪器横轴HH垂直于仪器竖轴VV。

62.偶然误差的特征是什么?

答:

(1)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观测值中,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极限;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次数多;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

(4)随着观测资料无限增加,偶然误差的算数平均值趋近于零。

63.何谓等高线?

它有哪些特性?

答: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4)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

(5)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

六、名词解释:

64.辅点测设

答案:

根据主点测设曲线上其它各点,称为辅点测设。

65.起高

答案:

为克服离心力的影响,公路曲线部分修成向内倾斜的横坡,使外侧路面提高,称为超高。

66.插大旗

答案:

用红白两色的小旗标出路线的走向叫插大旗。

67.等高线平距

答案: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68.立交园曲线

答案:

一个半径为R的连接立体交叉的上下两条直线段的园曲线。

69.山谷线

答案:

山谷是沿着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

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70.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71.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72.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七、计算题

73.如图,欲求地面P点至山顶K点的平均坡度及倾斜角。

答案:

解:

h=Hk-Hp=140-110=30米

水平距离D=300米

坡度ι=tgθ=(h/D)=(30/300)=0.10=10%

查三角函数表得,倾斜角θ=5°43′

答:

地面P点至山顶K点的平均坡度10%,倾斜角为5°43′。

74.已知

89°12′01″,

3065.347m,

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

32°30′12″,

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

123.704m,

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推算坐标方位角

89°12′01″-32°30′12″+180°=236°41′49″

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计算坐标增量

123.704×cos236°41′49″=-67.922m,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98.506×cos155°35′33″=-89.702m,

98.506×sin155°35′33″=40.705m。

3)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3065.347-67.922=2997.425m

2135.265-103.389=2031.876m

2997.425-89.702=2907.723m

2031.876+40.705=2072.581m

75.设A点高程为15.023m,现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之间,在A尺上读数为a=2.340m,则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怎样操作才能使B桩顶部高程为设计值?

解:

锤击B桩桩顶使尺立在B桩桩顶时b尺读数为1.363m

76.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52m,照准B点时,中丝读数l=1.96m,视距间隔为n=0.935m,竖直角α=-3°12′,求AB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

解:

77.已知交点里程为K3+182.76,转角

25°48′,圆曲线半径

300m,试计算曲线测设元素与主点里程。

解:

曲线测设元素

=68.709m,

=135.088m,

7.768m

2.33m

主点里程

=3182.76-68.709=3114.051m=K3+114.051

=3114.051+135.088/2=3181.595m=K3+181.595

=3114.051+135.088=3249.139m=K3+249.139

78.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测量了五次,各次长度分别为:

121.314m,121.330m,121.320m,121.327m,121.335m。

试求:

(1)该距离算术平均值;

(2)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距离的相对误差。

解:

(1)算术平均值L=121.325m(2分)

(2)观测值的中误差m=±[[vv]/(n-1)]1/2=±0.0083m(5分)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L=±[[vv]/n*(n-1)]1/2=±0.0037m(8分)

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mL/L=1:

32685

79.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XA=1011.358m,YA=1185.395m;点B的坐标为XB=883.122m,YB=1284.855m。

在AB线段的延长线上定出一点C,BC间的距离DBC=50.000m,计算C点的坐标。

解:

△XAB=XB–XA=-128.236m,△YAB=YB–YA=99.46m(2分)

可以计算出AB边的方位角αAB为:

142°12′10″(6分)

(可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如先计算象限角,再计算方位角)

C在AB延长线上,故αAB=αBC=142°12′10″

△XBC=DBC*cosαBC=-39.509;△YBC=DBC*sinαBC=30.643

C点的坐标为:

X=843.613;Y=1315.498

80.有一圆形地块,测得其半径r=27.45m,观测中误差为±0.02m,求该地块的面积S及其中误差ms。

分析:

按照倍函数误差传播定律计算。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