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096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x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2019-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在试题上直接作答。

3.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英俊疏浚河道竣工怙恶不悛

B.凯觎瑕瑜互见逾越矢志不渝

C.渎职穷兵黩武赎罪买椟还株

D.飞溅饯别宴会信笺明修栈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沏茶予人为善倾尽全力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B.过分奇乐无究掉以轻心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C.临摩查明真相自乱阵脚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D.笼络沽名钓誉头昏脑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受到民众欢迎的平价商店了传统的药品销售流通模式。

别的药店是从厂家到各级批发商和代理商,再到零售药店;平价药店是直接从厂家和大型批发商进货,并采用现金结帐的。

这就大大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就能给出更低的药价。

A.打破方式减少B.打击方式缩减

C.打击形式减少D.打破形式缩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初唐的书法家们对王羲之顶礼膜拜,即丢失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独创精神,苦苦地心摹手追,胶柱鼓瑟,却往往若不可及。

B.大家经常引证的大名鼎鼎的百老汇剧院区,就是由大量的这类普通剧场构成的。

C.地产商们得知某厂房宣布拍卖的消息后,纷纷看好这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地块,厂房受到买家追棒,成为众矢之的。

D.中国的三大球能不能赶上世界强国,关键在于运动员、教练员及至主管部门有没有穷则思变的勇气和打翻身仗的决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韩国希望朝鲜不要把自己的愿望作为参加六方会谈的条件,而应在谈判桌上就有关问题进行诚恳的讨论,努力使各方都能如愿。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丁俊晖入读上海交通大学,将使他的竞技水平和心理意志有较大提高,我们相信他的前程更加辉煌。

D.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四核处理器产品,与该公司上一代双核处理器产品相比,四核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了50%到80%左右。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基因密码与生命预测

在人们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拒绝承认的态度。

直到70年代,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科教书。

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为什么人对“基因”二字如此敏感,如此谨慎?

除了其它原因之外,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染上“迷信”之嫌。

在传统的观念里,生命不可预测。

我们回想一下古代的相学和命理学就不难发现,相学和命理学是通过人的手纹、相貌及生辰八字来破译生命的奥秘和隐私。

但由于手段落后,水平低劣,加之其它原因,很难给出准确的表述。

而基因的发现,是现代科学第一次向人类宣告了生命预测的可能性。

据说用不了多久,如果法律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一张自己的基因组图,这张图记录着一个生命的奥秘和隐私。

假如是一个孩子,凭借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将来是什么性格,是不是色盲,会长多高,会不会秃顶,是胖是瘦,什么时候会患什么病,什么时候死亡,也就是说,基本可以知道这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基因是表现其遗传性状的物质基础。

如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一个物种之所以是这个物种,是由它的遗传信息决定的。

一个人会自杀,是因为他生命体内有自杀基因。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精神健康学家乔纳森·堤文博士和戴维·纳特教授找到了一种自杀的基因。

并认为它能导致某些人发生自杀的行为。

目前,科学家还不能定量测算出有“自杀基因”者就存在自杀的必然性。

有“自杀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自杀,但自杀者一定带有“自杀基因”。

一个人是否长寿,也和基因有极大关系。

法国科学家就发现了长寿基因。

他们研究了三万名长寿人,发现不少研究对象体内均带有两种基因的特定变体。

这两种基因能帮助他们对抗致命的老年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和老年性痴呆症。

这个研究组的负责人科恩博士说,带有这两种特定基因的人,颐享天年的机会比普通人高两倍。

离婚问题也不完全是感情问题,还有基因在作怪。

这是英国科学家最近对3500名已婚者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他们认为,离婚因子先天就有。

主持这项研究的维克多•约金博士发现,离婚原因的一大半取决于配偶的性格,而女人的性格比男人更有决定因素。

他们发现,父母离婚的孩子结婚后,离婚的危险要比常人高出十倍。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遗传基因在作怪。

人的一切外观和行为都是基因的外在表现。

声音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正像每个人的长相、指纹不尽相同一样,即使孪生子,也是如此。

人的声纹如同指纹一样,是长期稳定的密码。

任何模仿者都不能逼真模仿他人的全部音色和其他要素。

破译了基因也就破译了人的声纹。

验声研究还表明嗓音和个人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身高体壮的大汉和瘦弱者的嗓音就有很大差别。

此外,根据一个人的语音特征,就可以推断出他的身高、体型、年龄、长期居住地以及受过何种教育从事何种职业等一系列内涵,因为声音语言负载着人体基因信息。

知道了上述一切,就会明白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生命预测不再是神话,可以说破译了生命基因也就破译了生命的全过程。

6.“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这样说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A.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拒绝承认的态度,经过科学家的努力,直到70年代,“基因”才得以承认。

B.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基因此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C.通过人的手纹、相貌及生辰八字来破译生命的奥秘和隐私的古代的相学和命理学,

很难揭示出生命的奥秘。

D.基因的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预测成为可能,一个人还可能拿到一张记录着自己生命的奥秘和隐私基因组图。

7.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和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一个孩子如果有了一张基因组图,凭借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什么时候会患什么病,什么时候死亡,这主要是从孩子的生理发展方面说的。

B.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由基因的遗传信息决定的,因为基因是表现其遗传性状的物质基础,而这些基因是有差异的。

C.虽然科学家还不能定量测算出有“自杀基因”者就存在自杀的必然性,但自杀者一定带有“自杀基因”,它能导致有自杀动机的人发生自杀的行为。

D.如果一个人体内带有能帮助他们对抗致命的老年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两种基因的特定变体,那么这个人就可能是一个长寿者。

 

8.下列说法和原文不合的一项是()

A.孪生兄弟在长相方面是极其相似的,以至我们常常难以分辨。

但是他们决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他们的基因信息是各自不同的,具有独特性。

B.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离婚的原因是他们的已离婚的父母的遗传基因在作怪。

如果母亲先天就有离婚的遗传因子的话,其子女婚后离婚率就更高。

C.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声纹,这个独特的声纹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密码,任何模仿者都不能逼真模仿他人的全部音色而只能做到相似他人的音色。

D.破译了生命基因也就破译了生命的全过程,这是因为基因记录了一个生命的奥秘和隐私。

它是表现生命遗传性状的物质基础,决定生命的个体差异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

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

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

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

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

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

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

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

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

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

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

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

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

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

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

帝时亦酣,谓曰:

“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

”稷曰:

“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

”帝埒其须曰:

“张公可畏。

”中丞陆杲弹稷云:

“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

”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

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

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

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

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

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

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

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编者有改动)

【注】①兼卫尉:

官职名;②东昏:

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

朴素。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恸过人,杖而后起杖:

拄拐杖

B.兼卫尉江淹出奔奔:

逃亡

C.皆酬太官馔直直:

同“值”,价值,价钱

D.帝将幸稷宅幸:

宠幸,喜爱

2,4,6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稷以刘氏先执此伎②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B.①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②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

C.①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②稷性明烈,善与人交

D.①奉禄皆颁之亲故②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

11.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疏率明烈”的一项是(3分)()

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②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③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④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⑤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⑥稷单装径还都下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③⑥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的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

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

2,4,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结束,只交第II卷答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

(3分)

译文:

(2)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2分)

译文:

(3)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

(4分)

译文:

2,4,6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以“野步”二字为题,“野步”是什么意思?

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分)

答:

(2)这首诗第一句中的“翠”“斜”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个字的妙处何在?

三、四两句,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写蝴蝶?

请简析之。

(5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屈原《离骚》)

(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地壁赋》)

(4)千岩万转路不定,。

,慄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12分)

16.下面六个分句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

只写序号。

(3分)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17.仿照下面的句式,自选陈述对象再写两组句子,以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组。

(4分)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远不会被黑暗所淹没;

18.下面是2006年关于中国教育的八大关键词,请你写一段话,至少使用其中五个词语,表达你对2006年中国教育的主要看法,不超过80字。

①和谐校园②教育公平③长征精神④汉语⑤高考改革⑥求职百态

⑦网瘾⑧黑校车

六、(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19—22题。

渴望苦难

登上别号“小唐古拉”的桃儿九山,视线尽头就是东西走向的唐古拉大山脉了。

那里雪封雾障,莽莽苍苍。

在这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青藏公路上,面迎恒久的大自然,处于意识的直觉状态,可以尽兴体验强烈的沉雄力度,体验巨大的空间感受。

多年来,弄不清楚藏北高原以怎样的魅力,打动了我,诱惑了我,感召着我,使我长久地投以高举远慕的向往和挚爱。

此时此地,我才恍然悟出了这谜底:

那打动我、诱惑我、感召我的魅力是苦难。

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

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

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

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风干了。

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

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

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

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我读过一本译著中的一番话:

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

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以避免的困难,但没能除绝祸害。

地震,飓风,以及类似的大骚动都提醒人们,宇宙还没有尽入自己的掌握……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

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

而这种痛苦无疑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

这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渴望苦难。

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绵而至,疾病蜂拥而来,渴望历经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坚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

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

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

一位学者曾断言,安宁与自由,谁也无力兼获二者。

我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宁肯受苦受难。

我们超乎常人地渴望和追求自由,幻想扶摇长空来一番“逍遥游”,以展示垂天之翼。

不幸又大清醒地意识到毕竟还需栖落于大地,并明确知道对于人类苦难仅有伤感情调很不够,仅有伤感情调远不能认识和理解我们的西藏。

于是,作为社会人我们只好力所能及地尽着自己那份义务和责任,只在精神世界里,珍存着作为自然人的飞翔之梦。

此刻,寒气逼人的唐古拉山顶,火红的橘黄的深蓝的经幡在玛尼堆上招摇。

这是环境世界的超人力量和神秘的原始宗教遗风的结合,可以理解为高寒地带人们顽强生存的命运之群舞,是与日月星光同存于世的一种生命意象,具有相当的美学魅力。

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我们的丰田终于没能到达山那边,我在这冰天雪地里的感悟,却使灵魂逾越了更为高峻的峰岭,去俯瞰更为广阔的非环境世界。

心灵在渴望和呼唤苦难,我将有迎接和承受一切的思想准备。

而当寻求到了苦难的真实内涵,寻求到了非我莫属的精神美学,将会怎样呢?

也许终于能够高踞于人类的一切苦难之上,去真正领受高原的慷慨馈赠,真正享有朗月繁星的高华,杲杲朝日的丰神,山川草野的壮丽。

到那时,帐篷也似皇宫,那领受者将如千年帝王

(本文作者马丽华,原文有改动)

19.

(1)“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从文章第三段看,藏北的苦难指的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类的苦难还有哪些?

(两题4分)

20.围绕“渴望苦难”这一中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逐层展开的?

(4分)

21.作者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那么苦难之于人生有怎样的价值?

请根据文章分点概述。

(4分)

 

22.本文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展开论述,试从下列两例中选择一例,简要阐述文句含义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4分)

①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

②幻想扶摇长空来一番“逍遥游”,以展示垂天之翼。

含义:

好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怀疑与激变

张炜

——解读毕加索

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的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

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是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的咀嚼——品咂之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感涩。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

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抹而不知疲倦。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

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

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女孩》、《老渔民》等杰出的作品——仅此一条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这人稚嫩的生命竟然对人生和世界的苦难、对世间奥秘知道得那么多那么早,这难道仅仅是“学而知之”吗?

面对这样的人物,我们使用惯常和耳熟能详的、已有的那点儿知识和经验去加以解释,够用吗?

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

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

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

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卑,欺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

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

这种悲剧正没有个终止。

毕加索的悲剧正没有个终止。

有人不止一次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这似乎是一个事实。

但所谓的“潮流”和“流派”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是的,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

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

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

追问的结果是:

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

在一个人类正被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

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

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

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最盛的生命力,最深的牵挂,最长的忧虑,还有最强的悟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旦面对着捉弄人的上帝,又能怎样呢?

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

看来—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乐——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

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抹,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凉无告。

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境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一个天才的生命在大限面前,在那个残酷的必要来临的狰狞面前,也只有报以相同的狰狞——不,是鬼脸,是苦笑,是喜上眉梢的大快意。

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来说,毕加索是消极的。

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

他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

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

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19.文章第4段结尾说“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其中的“双重悲剧”指的是什么?

(4分)

20.根据所在段落的内容,说说“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更有惊涛骇浪”一句的含义。

(4分)

 

21.毕加索一生都深陷在“矛盾与痛苦”中而无法摆脱并最终“表达了自己的屈服”,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4分)

 

22.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不可思议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请联系全文,分条概述毕加索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应对长官的永远是四句话:

“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因为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没有任何借口”,似乎显得冷漠不近人情,可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凡事都寻求借口,那么生活将全变成怎样,因为再美妙的借口对问题的解决都是没有任何用处。

请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

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2,4,6

2.D应为:

A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其乐无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临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3.A(打破方式减少)

“打击”使(传统模式)受挫折,使用不当,因为原文并没有“平价药店打败了别的药店”的意思;“打破”突破原有(模式)的限制、约束,符合上下文意思,使用准确无误。

“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