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与过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972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与过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沉降与过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沉降与过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沉降与过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沉降与过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与过滤.docx

《沉降与过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与过滤.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与过滤.docx

沉降与过滤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

本章重点:

重力沉降及恒压过滤

第一节概述

3-1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混合物:

均相混合物(物系):

物系内部各处物料性质均匀,无相界面。

例:

混合气体、溶液。

非均相混合物(物系):

物系内部有隔开的相界面存在,而在相界面两侧的物料性质截然不同的物系。

例:

含尘气体、悬浮液、乳浊液、泡沫液。

许多化工生产过程中,要求分离非均相物系。

含尘和含雾的气体,属于气态非均相物系。

悬浮液、乳浊液及泡沫液等属于液态非均相物系。

非均相物系◆分散相(分散物质):

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

气体中尘粒、悬浮液中的颗粒、乳浊液中的液滴。

◆连续相(分散介质):

包围着分散相,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

含尘气体中的气体、悬浮液中的液体。

均相混合物:

吸收、蒸馏。

非均相混合物:

分散相、连续相物理性质不同(ρ不同)→机械方法:

沉降、过滤。

非均相物系分离的目的:

(1)回收分散物质

(2)净制分散介质

本章将简要地介绍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及过滤等分离法的操作原理及设备。

第二节重力沉降

沉降(settling):

在某种力(重力、离心力)作用下,利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操作。

重力沉降:

由地球引力(重力)作用而发生的沉降过程。

3-2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自由沉降:

单个颗粒在流体中沉降,或者颗粒群在流体中充分地分散颗粒之间互不接触互不碰撞的条件下的沉降。

将表面光滑、刚性的球形颗粒置于静止的流体中。

颗粒:

ρP、dP、m流体:

ρ、μ、ρP>ρ

颗粒与流体的的相对运动速度(相对于流体的降落速度):

u

颗粒在流体中作重力沉降或离心沉降时,要受到流体的阻力作用,通常称为曳力(dragforce)或阻力。

Fd

分析颗粒受力情况:

ζ:

阻力系数,无量纲,实验测定。

ζ:

量纲分析因次分析:

ζ=f(Re),

对于球形颗粒实验结果:

10-4<Re≤2层流区ζ=24/Re→斯托克斯区

2<Re≤500过渡区→艾伦区

500<Re≤2×105湍流区ζ=0.44→牛顿区

3-3沉降速度

一、沉降速度(ut)的计算

∑F右边前两项与u无关,mg、F浮→const,第三项随u增大而增大,Fd∝u2/2。

u=0,a=amax;随着颗粒向下沉降,u↑,Fd↑,a↓。

当u增加到一定数值ut时,du/dr=0。

于是颗粒开始作匀速沉降运动。

可见,颗粒的沉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起初为加速阶段,而后为匀速阶段。

对于小颗粒,在匀速阶段中,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称为沉降速度或终端速度ui----加速阶段忽略不计。

-------a=0,匀速运动→ut

ut:

沉降速度(终端速度)当F=0时:

ζ代入:

层流区(10-4<Re≤2)ut=gdP2(ρP-ρ)/18μ

过渡区(1<Re≤500)

湍流区(500<Re≤105)

已知球形颗粒直径,要计算沉降速度时,由于ut为待求量,所以Re值是未知量。

这就需要用试差法进行计算。

例如,当颗粒直径较小时,可先假设沉降属于层流区,则用斯托克斯式求出ui。

然后用所求出的ui计算Re值,检验Re值是否小于1。

如果计算的Re值不在所假设的流型区域,则应另选用其它区域的计算式求ui。

符合于所用计算式的流型范围为止。

例3-1一直径为1.00mm、密度为2500kg/m3的玻璃球在20℃的水中沉降,试求其沉降速度。

解由于颗粒直径较大,先假设流型层于过渡区,

校核流型,Re=dPutρ/μ=10-3×0.157×103/10-3=157

故属于过渡区,与假设相符。

当已知沉降速度,求颗粒直径时,也需要试差计算。

二、影响沉降速度的其它因素

1.颗粒形状:

测定非球形粒的沉降速度,用沉降速度公式计算出粒径。

这样求出来的非球形颗粒的直径,称为当量球径。

即用球形颗粒直径来表示沉降速度与其相同的非球形颗粒的直径。

2.壁面效应:

当颗粒靠近器壁沉降时,由于器壁的影响,其沉降速度较自由沉降速度小,这种影响称为壁效应。

(容器很大,100倍以上可忽略)

3.干扰沉降:

当非均相物系中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相互距离较近时,颗粒沉降会受到其它颗粒的影响,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干扰沉降速度比自由沉降小。

(颗粒浓度<0.2%,可近似为自由沉降)

3-4降尘室(重力沉降设备)

利用重力沉降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尘粒的设备。

预分离器,粒径大于50μm。

重力沉降分离器,依流体流动方式可分为水平流动型与上升流动型。

本节介绍最典型的水平流动型降尘室的操作原理。

降尘室的示意图,如图3-2所示。

含尘气体进入降尘室后,因流道截面积扩大而流速u降低。

只要气体从降尘室进口流到出口所需要的停留时间等于或大于尘粒从降尘室的项部沉降到底部所需的沉降时间,则尘粒就可以分离出来。

降尘室:

长→L,宽→W,高→H,

Vs:

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处理的含尘气体量。

m3/s

图3-3降尘室所示,假设颗粒运动的水平分速度与气体的流速相同,则颗粒在降尘室中的

水平流速:

u=Vs/WH

停留时间:

θ=L/u

沉降时间:

θt=H/ut

颗粒分离条件:

θ≥θt→L/u≥H/ut→

→Vs≤WLut

临界粒径:

若在各种不同粒径的尘粒中,刚好满足θ=θt的条件,此粒径称为降尘室能100%除去的最小粒径,或称为临界粒径dpc

Vs≤WLut→Vs∝WL(沉降面积)及ut,而与H无关。

当降尘室用水平隔板分为N层,则每层高度为H/N。

Vs∝不变,u不变,θ=L/u不变

而θt‘=h/ut=H/Nut=1/Nθt沉降时间↓,可沉降出更细的颗粒。

θ≥1/Nθt→时,Vs≤NWLut→求临界粒径(dPC):

假设沉降处于斯托克斯区(Re≤2)时,θ=θt

验证Re≤2

例3-2用高2m、宽2.5m、长5m的重力降尘室分离空气中的粉尘。

在操作条件下空气的密度为0.779kg/m3,黏度为2.53×10-5Pa.s,流量为5.0×104m3/h。

粉尘的密度为2000kg/m3。

试求粉尘的粒径粒径。

假设沉降处于过渡区:

故属于过渡区,与假设相符。

例3-2用总高4m、宽1.7m、长4.55m的重力降尘室分离空气中的粉尘。

中间等高安排39块隔板,每小时通过降尘室的含尘气体为2000m3,在气体的密度为1.6kg/m3(均标况),气体温度为400℃,此时粘度为3×10-5Pa·s,粉尘的密度为3700kg/m3。

试求①此降尘室能分离的最小尘粒的直径②除去6μm颗粒的百分率。

已知:

H,w,n,V0,ρO,t,μ,ρP求:

dpc

解:

∴假设成立,dPC=8.11μm。

②d=6μm由上可知沉降属于层流区

停留时间:

θ=L/u=4.55×1.7×4/1.369=22.60s

3-5离心沉降

离心沉降:

依靠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的沉降过程。

图3-4所示的以一定角速度旋转的圆筒,筒内装有密度为ρ、粘度为μ的液体。

液体中悬浮有密度为ρp、直径为dp、质量为m的球形颗粒。

假设筒内液体与圆筒有相同的转数。

当站在旋转轴上观测颗粒的运动,忽略颗粒的重力沉降,则可看到有离心力

沿旋转半径向外作用于颗粒。

式中r为颗粒到旋转轴中心的距离。

由此式可知,为了增大Fc可以提高也可以增大r。

提高比增大r更有效。

同时,从转筒的机械强度考虑,r不宜太大。

3-6离心分离因数

同一颗粒所受的离心力与重力之比,为

称为离心分离因数是表示离心力大小的指标。

3-7离心沉降速度

颗粒在离心力场中沉降时,在径向沉降方向上所受的作用力有

离心力

浮力(向中心)

阻力(向中心)

若这三个力达到平衡,则有

此时,颗粒在径向上相对于流体的速度,就是它在这个位置上的离心沉降速度

颗粒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具有相似的关系式,只是重力加速度换为离心加速度而已。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力沉降速度是一定的,而离心沉降速度随着颗粒在半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在沉降分离中,沉降速度较小的颗粒才考虑用离心沉降。

所以离心沉降设计计算的对象为小颗粒。

小颗沉降时所受的流体阻力,一般处于斯托克斯区,即阻力系数为ζ=24/Re。

代入得

ur=rω2dP2(ρP-ρ)/18μ

由此式可知,在斯托克斯区域颗粒的离心沉降速度dr/dτ与成正比。

在沉降过程中,dr/dτ随着的r增大而增大。

3-8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作用净制气体的设备,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分离效率高,并可用于高温含尘气体的分离,所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构造与操作

含尘气体从圆筒上都的长方形切线进口进入旋风分离器里。

进口的气速约为15~20m/s。

含尘气体在器内沿圆筒内壁旋转向下流动。

到了圆锥部分,由于旋转半径缩小而切向速度增大,并继续旋转向下流动。

到了圆锥的底部附近,转变为上升气流,最后由上部出口管排出。

在气体旋转流动过程中,颗粒由于离心力作用向外沉降到内壁后,沿内壁落入灰斗。

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旋风分离器有两种型式,当切向速度ui-20m/s,旋转半径为r=0.3m,则离心分离因数这表明颗粒在这种条件下的离心沉降速度为重力沉降速度的136倍。

二、临界粒径

与重力降尘室的情况相同,临界粒径是分离器能够100%除去的最小粒径。

推导临界旋风分离器的尺寸比例

粒径计算式所用的假设有:

(1)进入旋风分离器的气流的器内按入口形状(即宽度为d)沿圆筒旋转n圈,沉降距离为b,即由内旋转半径r=(0.5D-b)沉降到D/2;

(2)器内颗粒与气流的流速相同,它们的平均切向流速等于进口气速ui;(3)颗粒的沉降运动服从斯托克斯定律。

若在各种不同粒径的尘粒中,有一种粒径的尘粒所需沉降时间τi等于停留时间τ,则该粒径就是理论上能完全分离的最小粒径,即临界粒径,用dpc表示。

三、压力损失

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可用进口气体动压的某一倍数,由于分离器各部分的尺寸都是D的倍数,所以只要进口气速ui相同,不管多大的旋风分离器,其压力损失都相同。

因此,压力损失相同时,,用若干个小型分离器并列组成一个分离器组来代替一个大的分离器,可以提高分离效率。

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一般约为1~2kPa。

3-9旋液分离器

旋液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增稠或使粒径不同及密度不同的颗粒进行分级。

其操作原理,与上面介绍的旋风分离器相似。

悬浮液从圆筒上部的切向进口进入器内,旋转向下流动。

液流中的颗粒受离心力作用,沉降到器壁,并随液流下降到锥形底的出口,成为较稠的悬浮液而排出,称为底流。

澄清的液体或含有较小较轻颗粒的液体,则形成向上的内旋流,经上部中心管从顶部溢流管排出,称为溢流。

由于液体的粘度约为气体的50倍,液体的比气体的小并且悬浮液的进口速度也比含尘气体的小,同样大小和密度的颗粒,悬浮液的旋液分离器中的沉降速度远小于含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中的沉降速度。

因此,要达到同样的临界粒径要求,则旋液分离器的直径要比旋风分离器小很多。

旋液分离器的圆筒直径一般为75~300。

悬浮液进口速度一般为5~15。

压力损失约为50~200。

分离的颗粒直径约为10~40。

3-10沉降式离心机

沉降式离心机是利用离心沉降的原理分离悬浮液式乳浊液的机械。

一、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有内径为75~150、长度约为1500、转数约为150的管式转鼓。

其离心分离因数可达,也有高达的超速离心机。

其液体处理量约为。

转鼓内装有三个纵向平板,以使料液迅速达到与转鼓相同的角速度。

这处离心机可用于分离乳浊液及含细颗粒的稀悬浮液。

下面说明其操作原理。

分离乳浊液的管式离心机,转鼓由转轴带动旋转。

乳由底部进入,在转鼓内从下向上流动过程中,由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而分成内、外两液层。

外层为重液层,内层为轻液层。

到达顶部后,轻液与重液分别从各自的溢流口排出。

分离悬浮液的管式离心机,流量为悬浮液从底部进入。

悬浮液是由密度为的与密度为的少量颗粒形成的。

假设转鼓内的液体以转鼓的旋转角速度随着转鼓旋转。

液体由下向上流动过程中,颗粒由液面处沉降到转鼓内表面处。

凡沉降所需时间小于式等于在转鼓内停留时间的颗粒,均能沉降除去。

管式离心机,用于分离悬浮液时,应把重液排出口堵死,以便颗粒沉降在转鼓内壁。

运转一段时间,停车卸渣,并清洗机器。

二、碟式离心机

碟式离心机的转鼓内装有许多碟片,碟片数一般为片,两个碟片的间隙为,其分离因数约为700。

这种离心机可以分离乳浊液中轻、重两液相,例如油类脱水、牛乳脱脂等;也可以澄清含少量细小颗粒固体的悬浮液。

分离乳浊液的碟式离心机,碟片上开有小孔。

乳浊液通过小孔流到碟片的间隙。

在离心力作用下,重液沿着第个碟片的斜面沉降,并向转鼓内壁移动,由重液出口连续排出。

而轻液沿着每个碟片的斜面向上移动,汇集后由轻液出口排出。

澄清悬浮液用的碟式离心沉降机,碟片上不开孔。

只有一个清液排出口。

沉积在转鼓内壁上的沉渣,间歇排出。

只适用于固体颗粒含量很少的悬浮液。

当固体颗粒含量较多时,可采用具有喷嘴排渣的碟式离心沉降机,例如淀粉的分离。

三、螺旋式离心机

螺旋式离心机直径为的圆锥形转鼓绕水平轴旋转,其离心分离因数可达600。

转鼓内有可旋转的螺旋输送器,其转数比转鼓的转数稍低。

悬浮液通过螺旋输送器的空心轴进入机内中部。

沉积在转鼓壁面渣,被螺旋输送器沿斜面向上推到排出口而排出。

澄清液从转鼓另一端溢流出去。

这种离心机可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含量较多的悬浮液,其生产能力较大。

也可以在高温、高压下操作,例如催化剂回收。

第四节过滤

过滤目的:

从悬浮液中分离出固体颗粒。

过滤:

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

 过滤术语:

过滤操作所处理的悬浮液称为滤浆,所用的多孔物质称为过滤介质(当过滤介质是织物时,也称为滤布),通过介质孔道的液体称为滤液,被截留的物质称为滤饼或滤渣。

3-11悬浮液的过滤

一、两种过滤方式

工业上的过滤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深层过滤和滤饼过滤。

 深层过滤:

当悬浮液中所含颗粒很小,而且含量很少(液体中颗粒的体积小于0.1%)时,可用较厚的粒状床层做成的过滤介质(自来水净化用的砂层)进行过滤。

由于悬浮液中的颗粒尺寸比过滤介质孔道直径小,当颗粒随液体进入床层内细长而弯曲的孔道时,靠静电及分子力的作用而附着在孔道壁上,过滤介质床层上面没有滤饼形成。

因此,也称为深层过滤。

由于它用于从稀悬浮液中得到澄清液体,所以又称为澄清过滤,例如自来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

滤饼过滤:

悬浮液过滤时,液体通过过滤介质而颗粒沉积在过滤介质表面而形成滤饼。

颗粒比过滤介质的孔径大时会形成滤饼。

不过小颗粒由于“架桥现象”开始时滤液较浑浊,随着“架桥现象”逐渐形成滤饼层,此时滤饼层成为有效的过滤介质,滤液变得澄清。

适用于颗粒含量较高等悬浮液。

化工生产一般都是这种情况。

故本章只讨论滤饼过滤。

二、过滤介质

   过滤过程中所选用的过滤介质应依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但对其基本的要求是具有适宜的孔径、过滤阻力小,同时因过滤介质是滤饼的支承物,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

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滤布);棉麻或合成纤维的丝织物或金属丝织成的金属网。

三、助滤剂

目的:

防止过滤介质孔道堵塞,或降低可压缩滤饼的过滤阻力。

助滤剂:

一种坚硬的粉状或纤维状的固体,能形成疏松结构。

加助滤剂和方法有预涂法和预混法。

要求:

作助滤剂的物质应能较好地悬浮于料液中,且颗粒大小合适,助滤剂中还不应含有可溶于滤液的物质,以免污染滤液。

常用于作助滤剂的物质有硅藻土、珍珠岩粉、碳粉和石棉粉等。

注意:

当滤饼是产品时不能使用助滤。

四、固体量、滤液量与滤渣量的关系

滤液密度:

ρ;湿滤饼密度:

ρC;干滤饼密度(固体):

 ρP

    以1Kg悬浮液为基准:

设C:

湿滤饼Kg/固体Kg,即(Kg湿渣/Kg干渣)

X:

固体Kg/悬浮液Kg,即(Kg干渣/Kg悬浮液)

得:

可求出ω:

Kg干渣/m3滤液

其中:

CX:

Kg湿渣/Kg悬浮液

1-CX:

Kg滤液/Kg悬浮液

1-CX/ρ:

m3滤液/Kg悬浮液

例3-4已知湿滤渣、干滤渣及滤液的密度分别为ρc=1400kg/m3,ρp=2600kg/m3,ρ=1000kg/m3。

试求湿滤渣与其中所含干渣的质量比。

若1kg悬浮液中含固体颗粒0.04kg,试求与1m3滤液所对应的干渣质量为多少?

解:

(1)由

所以C=2.15kg(湿渣)/kg(干渣)

(2)

已知X=0.4kg(湿渣)/kg(悬浮液)

 

3-12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

 过滤速度: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滤液体积,可表示为

,m/s。

 过滤速率:

单位时间通过的滤液体积,可表示为dV/dτ,m3/s

过滤过程中,滤液通过滤布和滤饼的流速较低,其流动一般处于层流状态,过滤基本方程式主要研究dV/dτ与哪些因素有关,即V~τ的关系。

过滤速率=过滤推动力/过滤阻力

    为克服流体在过滤过程中通过过滤介质和滤饼层的阻力,必须施加外力,可  以是重力、离心力或压力差,称为过滤推动力。

由于流体所受的重力较小,所以一般重力过滤用于过滤阻力较小的场合。

化工生产上常用压差作推动力,压差有可调性。

本节着重讨论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滤过程。

推动力:

ΔP=ΔPC+ΔPmΔPC:

饼层压差;ΔPm:

过滤介质压差

阻力:

饼层RC和过滤介质Rm

层流:

在圆形直管中(饼层):

    μ:

滤液黏度;l:

滤饼中毛细孔道的平均长度;d:

直径

滤饼阻力RC∝μωV/A;RC=rμωV/A;r;比例系数,称为滤饼的比阻。

过滤介质Rm可以看作获得当量滤液量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

Rm=rμωVe/A

过滤速度:

过滤速率:

 该式称为过滤基本方程,它表示过滤操作中某一瞬时的过滤速率与物系性质(μ),压力差(ΔP),该时间以前的滤液量(V)及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量(Ve)之间的关系。

若用此式求出过滤时间与滤液量之间的关系式,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积分。

需要注意的是,当量滤液量

不是真正的滤液量,其值与过滤介质的性质,滤饼及滤浆的性质有关,可由实验确定。

3-13恒压过滤

工业生产上有两种典型的过滤操作方式,恒压和恒速。

实际应用时可采取先恒速后恒压过滤的操作方式。

恒压过滤:

若过滤操作是在恒定压差下进行的,则称为恒压过滤。

恒压过滤是最常见的过滤方式。

    一、滤液体积于过滤时间的关系

悬浮液一定,当△p不变时,积分下式:

       令

    令:

    则上式的积分结果为:

………①

    若介质阻力可忽略不计,则上式可简化为:

………②

    以上各式中的K称为过滤常数。

    Ve和τe间的关系为:

………③

将式①及式③相加得:

………④

①②③④均称为恒压过滤方程式,恒压过滤方程为抛物线方程,如图3-7所示。

令q=V/A,

,分别称为单位面积上的滤液量和单位面积上的当量滤液量。

则可得更为简单的恒压过滤方程:

    应用以上各式,可进行恒压过滤的各种计算。

二、过滤常数的测定

  实验测定过滤常数一般在恒压下进行。

    将基本方程式两侧各项均除以qK,得:

上式表明,在恒压过滤时,τ/q与q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为1/K,截距为

由此可知,只要测出不同过滤时间时单位过滤面积所得的滤液量,即可由上式求得K和qe。

例3-5含有CaCO3质量分数为13.9的水悬浮液,用板框过滤机在20℃下进行过滤适用。

过滤面积为0.1m.。

实验数据列于附表中,试求过滤常数K与qe。

例3-5附表

压差/Pa

滤液量V/dm3

过滤时间

τ/s

压差/Pa

滤液量V/dm3

过滤时间

τ/s

3.43×104

2.92

7.80

146

888

10.3×104

2.45

9.80

50

660

解:

两种压力下的K与qe分别计算如下。

(1)压差为3.43×104Pa

3-14过滤设备

择要介绍以压差为推动力的过滤机。

一、板框式压滤机

板框式压滤机由许多块滤板和滤框交替排列组合而成的,滤板和滤框共同支承在两侧的架上并可在架上滑动,用一端的压紧装置将它们压紧。

滤板和滤框多做成正方形,板框压滤机的操作是间歇的。

制造方便、具有优点、缺点。

二、叶滤机

        叶滤机的主要构件是矩形或圆形的滤叶。

滤叶由金属丝网组成的框架上覆以滤布构成,将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滤叶组装成一体,安装在密闭的机壳内,即构成叶滤机,滤叶可以垂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

    叶滤机也是间歇操作设备。

    叶滤机设备紧凑,密闭操作,劳动条件较好,每次循环滤布不需装卸,劳动力较省。

缺点是结构相对较复杂,造价较高。

三、.转筒真空过滤机

    转筒真空过滤机是连续操作的设备,其每一部分面积,都顺序地经过过滤、脱水、洗涤、卸料四个区域,转筒每旋转一周即完成一个操作循环。

四、其他过滤设备

    过滤机的种类很多,除以上介绍的三种设备之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设备在生产上也有广泛应用。

另外,近些年来,生产上又陆续出现一些新型的过滤设备,它们在生产的自动化和提高过滤过程效率等方面都较以前的设备有所进步。

下面就几种不同类型设备加以简单介绍,详见有关专著。

    a.预涂层转鼓真空过滤机

    这是普通回转真空过滤机的改进型式。

用于一些粒度小、易受压变形的固体颗粒形成的悬浮液的过滤。

    预涂层转鼓真空过滤机的突出优点是滤饼层很薄,过滤速度较高,滤饼可卸得很干净。

适合于处理滤饼的压缩性很大且渗透性很差的悬浮液。

    b.带式真空过滤机

    带式真空过滤机分为重力式、真空式、压榨式三种。

c.可变容积过滤机

    可变容积过滤机的结构类似于板框压滤机,但其滤板用钢材加强的硬橡皮制成,因厚度小,使过滤空间增大。

    d.管式压滤机

    管式压滤机由一根或多根钻孔管组成,这些管由支撑板支撑排列在受压的筒体容器内,有卧式和立式两种类型。

    e.带式压榨过滤机    带式压榨过滤机一般按照机械压榨原理设计,这种过滤机一般都有两条无端环形滤带,若辊筒设计合理,则可使滤带的一部分重迭在一起,使进入两条滤带间的料浆被连续挤压脱水形成滤饼。

当重迭带分开时,滤饼剥离脱落(有时也设有刮刀)。

滤液则通过滤液槽汇集到滤液池循环,可作为清洗滤带用水。

第三章小结

1、了解均相混合物与非均相混合物的基本概念

2、了解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的概念以及适用的范围

3、掌握沉降速度的计算,特别是层流区的沉降速度的计算

4、了解降尘室内颗粒分离出来的条件

5、了解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6、了解过滤的两种方式以及过滤介质和助滤剂的作用

7、掌握恒压过滤的基本方程式并能做以简单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