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933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蜜蜂》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蜜蜂》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

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②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

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

b.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③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朗读感悟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b.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

c.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b.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

先说给同桌听听。

再请两三名泩说给全班同学听。

c.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陈述理由。

d.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转换角色想一想:

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

课堂练习

①指导写字。

a.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组词朗读。

b.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c.学生书写

②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①抽读生字词卡片。

②复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做试验的有关内容。

朗读感悟

①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a.教师引入:

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c.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回来了几只蜜蜂?

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

d.假如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e.指名学生多人次地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朗读三、四两个自然段。

②学习第五自然段。

a.教师再引: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第五自然段。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后,再指名朗读。

c.说说从这一段中知道,又飞回来几只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d.如果想表达“我”对这些蜜蜂的赞赏,你觉得读时要注意哪些词语?

e.让学生先自己一边读一边体会,然后读给大家听,评评再读读。

③学习第六自然段。

a.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

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b.学生多遍朗读第六自然段。

c.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

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言实践

①教师引述:

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领。

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

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讲。

②学生自由组合讲故事。

③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点。

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③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④学生书写。

积累语言

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

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蜜蜂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

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

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

无论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不要写成“密”。

“辨”和“辩”:

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语辩论就是“辩”。

“检”和“捡”:

用木尺比着检查就是“检”,动手捡起就是“捡”。

2.笔顺讲解

“试”的第四笔是横;“阻”和“陌”的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的。

3.小组合作给字组词

4.练习书写,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

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

听说)

3.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

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

或做什么呢?

4.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

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2-5自然段,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

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板书:

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

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2)“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

为什么?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准确的表达)

【设计意图:

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

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

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5.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6.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

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7.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

为什么?

8.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

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法布尔的严谨)

四、联系前文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

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

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

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五、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

《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善于思考

做试验认真严谨

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