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3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3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3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八单元3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本讲主要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西文明在碰撞中走向共存和交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个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其突出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理一理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②资本主义发展、政治运动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及近代中国政府的政策影响。
(2)表现
①服饰: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西服、旗袍等与传统服饰并行。
②饮食:
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
③居住:
外国人设立使、领馆区,西式建筑样式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风俗习惯
时期
变迁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⑤农村社会生活:
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①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②表现: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③特点:
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以来
①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②表现
领域
变化
服饰
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居住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风俗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1)铁路
①19世纪70年代:
英国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
③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
④新中国成立后:
相继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九五”末期,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公路
①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②新中国成立后:
建起汽车制造厂,全国建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①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③新中国成立后:
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发展。
④20世纪90年代以后:
轮船运输业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4)航空
①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在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开始出现无线电台和无线电报局。
(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中国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此后,电话发展非常缓慢。
(3)新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到2003年末,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4)作用: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申报》。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人自办报刊,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在介绍学术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
(5)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
③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
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3.互联网
(1)历程: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
信息传播速度块,表现力和感染力强,高度互动。
(3)影响: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想一想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完全取代了中式服饰吗?
提示:
否。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概述中国近现代社会服饰变迁的特点。
提示: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向西方学习。
(2)由过去的封建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趋进的过程。
(3)变化中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1)政治: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经济: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3)文化:
毛泽东思想发展、“双百”方针提出。
总之,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也由此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但物资匮乏,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低。
(4)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水平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5.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吗?
提示:
否。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
(1)政治上:
有利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开展。
(3)思想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束缚,革除弊端。
(4)社会风气上:
在逐渐近代化的同时,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
7.如何认识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革?
提示:
(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受两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而发生变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2)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
8.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清政府吗?
提示:
否。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商人擅自修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9.有人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那么互联网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呢?
提示:
(1)互联网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②消极影响:
不良的网站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它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并且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
(2)采取的应对态度
①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②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社会、教师、家长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2)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4)中国近代交通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而发生变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发展步履维艰。
(5)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6)近代报刊和电影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探究一 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史料一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史料二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问题:
依据史料,说明史料一从哪些角度说明了剪辫易服的必要性。
史料二反映了民国初期的什么社会现象?
实质反映了什么?
[史料导读]
(1)从史料一关键信息“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可以看出,辫子、传统服饰限制了人们的行动,不利于操作机器,也不合时宜,表明留学生主张剪辫易服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2)史料二信息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形成一种主张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思想潮流;实质表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
[探究一答案]
必要性:
从生产、生活、与世界接轨等方面说明剪辫易服的必要性。
现象:
民国初年出现了“崇洋”的现象。
实质:
辛亥革命影响在社会习俗方面的表现。
[史论总结]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
1.原因
(1)根本原因:
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冲击。
(2)政治上:
政府、重大政治文化运动和政策的推动。
(3)思想上: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民主思潮的传播。
(4)经济上: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5)主观上:
先进人物,有识之士推动。
2.特点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探究二 近代交通与大众传媒的发展
史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筑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
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史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践。
——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问题: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近代中国修建铁路的认识。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报刊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史料导读]
(1)据史料一“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信息可知,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由“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可知,铁路建设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以深刻的影响。
(2)由史料二中“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践”信息可知,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成为宣传改良的思想武器。
[探究二答案]
(1)认识:
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了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2)关系:
近代报刊不仅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和启迪民众的社会功能,它与社会政治斗争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它助推了维新变法等政治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等政治运动借助报刊展开宣传,又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史论总结]
1.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
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人们的观念等影响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
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阵地。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
项目
近代
现代
衣
穿西装、“断发易服”、中山装、百姓穿“洋衣”、“洋袜”增多
着装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西式糖、烟、酒、饮料为百姓所接受
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注重吃好,政府还实施“菜篮子工程”
住
西式住宅增加,民国的高官显贵建造洋房
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政府还实施“安居工程”
行
轮船业
(1)鸦片战争后,列强垄断
(2)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
发展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后,因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轮船业的比重下降
铁路
(1)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
(2)辛亥革命时形成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1)铁路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2)机车制造有新突破
汽车
(1)20世纪初出现汽车
(2)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
建立密集的公路交通网
飞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针对训练]
(2018·江西六校联考)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
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该守则( C )
A.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看,上海在近代时候已经出现公共交通礼貌意识,这样的守则体现出社会对公共意识的培养,所以本题选择C项。
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公共意识的变化,不是交通的发展;A项材料没有体现使用人群,无法得出该结论;D项无法从材料中确定,因为这种现象只是用于上海的租界。
)
1.(2018·浙江高考·15)“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
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间拜年的首选。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D )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春节拜年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如家庭电话、电子贺年邮件及手机短信和手机微信拜年等多种形式,这改变了传统的“两盒点心跑一天”的拜年形式,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是通信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项D符合题意。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所述为春节拜年形式的变化与多样化,没有体现出“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所述为春节拜年形式的变化与多样化,与“城市化进程”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B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中西习俗融合。
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所以不能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扩大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
3.(2017·浙江高考·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
“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
”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
这一现象反映了( D )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故B项错误;婚姻中西合璧、土洋结合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表明旧的婚姻习俗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故D项正确。
4.(2017·江苏高考·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D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妇女解放与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
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不是《万国公报》,故A项错误;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与史实不符,因为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扼杀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知识界的宣传呼吁没有使得清政府革除陋习,只能说推动了陋习的革除,革除陋习是在民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表明知识界逐渐重视妇女问题,故D项正确。
【备考方略】
1.从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影响和特点。
2.利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演进的史实和特点。
)
1.(2018·四川资阳一模)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很多。
1931年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
当地政府这一举措( D )
A.废除了农村落后的婚姻陋习
B.否定了宗法血缘的传统观念
C.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
D.促使当地社会习俗有所改变
[解析] A项表述中“废除了”错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宗法血缘的观念始终存在,外在形式的否定并非对传统观念的否定,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聘金只是买卖婚姻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其社会基础是当时的儒家封建思想,故C项错误;聘金属于当地社会习俗,政府禁收聘金属于对当地社会习俗的改变,故D项正确。
2.(2018·湖北武汉调研)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