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0816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docx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doc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

作者:

张恩德刘炳昇

(原载: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年第10期)

摘 要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要点,但目前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评价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在回顾传统学习评价的基础上,对探究式学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关键词 探究;评价;笔试

1问题的起源

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探究式学习主张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由于探究式学习在教育观念上主张开放学习,崇尚教学民主,追求师生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及内化,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目标务实、多元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学形式生动、多样富有情趣。

因此40多年来,该学习方式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与青睐。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和物理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一项课程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

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评价,人们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并习惯于沿袭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来评价探究式学习。

为了促进探究式学习的顺利开展,本文在探索新的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方式上作了如下尝试。

2传统学习评价的局限性

(1)评价手段单一:

传统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手段是考试,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的独立变量决定学生的升留级、升学就业以及作为教师奖惩的唯一依据。

其它评价手段仅作为考试的辅助形式。

教师为了追求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向学生大量灌输,变学生实验为演示实验,剥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权利;学生为了追求学习的即时效果,注重对事实、原理法则、定义、公式、甚至例题的记忆,不愿意在“探究活动上费时费力,从而失去了探究学习的机会。

(2)评价内容狭窄:

传统的学习评价仅局限于对学生的理智的评价,特别是知识的记忆方面,而忽略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兴趣、态度、情感及实践能力等方面。

这种狭隘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只注重智能的发展,而不注意个人品德的培养,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的探究过程及方法手段;教师教学不把探究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兴趣、态度等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而是作为发展学生智能的辅助手段。

(3)评价功能不全:

传统的学习评价过分强调总结性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忽视了评价促使学习发展的功能。

探究式学习方式主要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发展能力,它注重学习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

(4)评价主体的错位:

传统的学习评价,学生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探究式学习方式主张学生学习自主、主动,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3探究式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1)评价手段多样化:

不再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以学生成绩为评价的唯一独立变量。

坚持笔试同时,采用建立成长档案,交流和汇报及实践技能考查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探究学习作出评价。

不仅评价结果,而且评价过程;不仅评价知识、技能,而且评价能力、方法及情感态度。

(2)拓宽评价的内容范围:

探究式学习评价重视知识的运用与理解、实验技能的评价,如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收集气体、配制溶液等基本实验技术,查阅信息资料的技术等,更重视探究学习过程的评价,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表达与交流等。

不仅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情意的评价。

(3)评价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探究式学习评价本着纲要精神,发挥评价的甄别功能同时,更要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反馈与发展功能,注意总结性评价,同时更注重形成性评价,注意集体评价同时更注重个别评价,密切关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每一细节,及时提供反馈以便于调节探究学习活动。

(4)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客体,而且是学习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而且还包括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

这种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从不同侧面给学生提供反馈,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这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增强,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探究式学习评价的方法与手段

(1)建立成长档案

①建立档案的目的:

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那么评价也应该是连续的形成性评价而不只是终结性评价。

建立成长档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与评价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自主地通过自己参与对自己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和对同学学习活动的评价,进行回顾并作出总结,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档案的内容:

原则上一切有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发展的材料都可以作为档案的内容。

如教师、家长、同学或学生自己对本人某一阶段的探究学习的评价记录或学生某一阶段探究学习的成果展示或者探究学习过程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记载,或者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的认知情感体验的记载。

由于档案的内容没有硬性规定,种类繁多,因此学生或教师有必要将其进行整理归类。

③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一般来说,学生作为探究学习的主体,对成长档案行使管理权与使用权,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对成长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进行指导,并就档案存放的地点、使用的时间与学生磋商,定期组织安排档案的交流、汇报与评比,并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档案建立、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以避免建立成长档案评价方式流于形式。

(2)综合探究活动的交流和汇报

①交流和汇报的目的和意义:

有关“头脑风暴法”的研究表明,交流和汇报可以激发参与者创新潜能,并促进他们的方法、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迁移,同时交流和汇报过程也是一种交往互动过程,学生作为交往互动的主体,与参与者相互理解、相互激发,发展探究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只要组织得当,学生在交流和汇报中一定能学习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评价同学的探究学习的同时接受同学的评价。

②交流和汇报的内容:

交流和汇报既可以是对探究式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对探究式学习的某一阶段作出总结性评价。

它的内容既可以是学习成果的汇报,也可以是个人探究学习的体验心得的交流,还可以是问题提出或探讨及探究前景展望,甚至可以是探究式学习过程的情境的描述。

学习成果可以是个人成果也可以是小组成果,可以是实物形式,也可是文字、符号、音像等形式。

个人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及交往体验,通过体验的交流,激发学生更强烈的体验。

探究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与同学交流汇报,可以从别人的交流中得到启迪与鼓励。

探究式学习需要以一定的物质环境为依托,以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起点,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通过对情境的描述,可以对学生将来的或正在进行的探究式学习的物质环境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等都有好处,并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3)笔试

笔试是一种古老的学习评价方式,传统上由于笔试具有过于强大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屡屡遭到批评。

笔试虽然有其缺陷,但它也有诊断与指导等功能。

只要笔试的目标、内容选择组织得好,笔试对评价探究式学习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①笔试目标的确定:

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不以分等划类为主要目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学生学习的水平状况,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调节改进,从而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发展。

因此应该多采用目标参考测验。

目标可参照科学或物理课程标准,分为科学探究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目标,各目标所占的权重可依据学生的年龄、学习状况具体确定。

上述各分目标还可以再细分(可继续参照各课程标准),但应该将探究目标置于首要位置,并与其它目标相结合,突出探究特色。

②笔试内容的确定:

为了使测验的内容有效,它的取样能满足探究式学习目标、内容及技能的要求,教师应该首先确定笔试内容范围和各认知层次,技能层次的测量数量的比率和权重,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目标-内容双向细目表,然后再依据该表选择具体的笔试测题。

笔试测题的选择也富有艺术性,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要求:

a.测题应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问题,摒弃陈旧和过时的题材,吸收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

b.选择具有综合性、关联性的内容题材。

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内容题材能整合多个笔试目标,使学生的测试情境贴近于真实生活,使学生在测验时体验探究、体验生活。

c.选择最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基本技能题材。

学生探究学习是以一定的基础科学知识、基本技能作为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学生将无法开展探究。

d.题材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探究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试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且难度合适。

信度和效度是判断试题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笔试试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它能客观、真实、有效地反应学生探究学习水平,诊断问题。

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测试之后进行试题分析,试题难度不可过大。

(4)实践技能考查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学生探究学习的问题可以来自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中的假说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证实或证伪,探究式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实践技能为基础,因此加强实践技能考查,将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水平的提高。

实践技能考查的目标和内容:

实践技能考查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目标达成情况作出判断,并进一步诊断学生探究式学习问题所在,以便于对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活动水平有高有低,活动空间有校内、校外之分,活动方式有参观、访问、社会考察、手工制作、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按指导程度又可分为指导性实践活动,非指导性实践活动。

由于活动类型繁多,所以考查的目标和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考查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①应该考查基本的、探究学习必不可少的技能目标。

如学生的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技能,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

②应该系统的、整体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不是孤立地考查学生个别技能,并且技能的考查应该与知识、能力、情意的考查有机结合。

③考查最好在真实的探究学习情景中进行,不能为了考查而考查。

考查还应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运用观察、交谈、动手测试等具体方式进行全面考查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

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

作者:

刘炳昇周晓燕  

(原载: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年第11期)

上一期介绍了探究式学习评价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实施的原则(见《探究式学习的评价》)。

本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给出一些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又具可操作性的评价实施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1.经常性的课堂活动记录

课堂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是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一些“形成性”的测试,以选择性的判断题为主。

新课程要求课堂评价应贯穿于学习过程中,因此要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对重要的探究活动评价内容是:

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参与的积极性

动脑筋(提问题,出主意)

动手实验(主动,严格,实事求是)

关注合作(分工,尊重,善处分歧)

收获(进步,特长)

经常性的活动可按照探究活动的程序要求设计探究活动卡,让学生随探究活动进行记录,小组性的活动由小组记录员记录,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反思,简要小结活动的收获和问题。

例如:

某组同学的探究活动记录:

题目:

用“身边水透镜”观察的发现

日期:

2003年5月20日

内容:

①如图1,在透明的可乐瓶中装水近满,盖紧瓶盖后,倒下呈水平状态放在一行字的上方,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图1

甲同学:

从上方向下看,透过瓶中的水,可以看到字变大了;透过气泡和水看到的字变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想可以是一种类似透镜的作用。

②请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是否与你有不同的现象或是更详细的记录?

乙同学:

透过气泡看到的字不是缩小的,而是放大的,放大的程度与只透过水看到的不一样。

丙同学:

透过瓶中的水看到的字是在横向上放大,透过气泡看到的字是在横向上缩小的。

③交流后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对问题的答案有什么猜想?

乙同学:

为什么透过气泡看到的现象有的同学是放大的,有的同学是缩小的?

为什么放大和缩小都在横向方向上?

甲同学:

可以把瓶子看成是一个充水的透镜。

丙同学:

透过水观察时,相当于透过圆柱形的透镜,这种透镜就是凸透镜。

乙同学:

透过气泡和水观察时,水透镜的上表面曲线的情况将由气泡形状决定,因此可能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

④可否用实验来证实一下你们的猜想?

实验中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改变瓶中充水的多少从而改变气泡的大小,进行观察,发现气泡很小时透过气泡观察到缩小的现象。

把水透镜水平抬高到一定高度,观察下面的字,发现只透过水看到的字左右颠倒了,而透过小气泡看到的字仍是缩小正置的。

还有一些发现……

小结:

我们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虽然有些问题我们还不能回答,但感到很有意思。

每次像这样的活动记录请学生放在成长档案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报告记录刊登在教室里,对该组的同学起到鼓励的作用,也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启发。

2.“四小”活动的组织与评价

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和小论文是训练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评价的一个依据。

应当有计划地把这些活动贯穿在学习过程中,使每组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做其中的部分课题,并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

下面列举部分课题:

①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如何测试人的听力?

设计并进行一个与听力有关的探究课题。

④学校内噪声的调查。

⑤比较材料的防噪声能力。

⑥用回声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⑦描绘并分析一天中体温的变化曲线。

⑧利用电冰箱获得低于0℃的冰,进行凝固与熔化的实验。

⑨制作蜡烛跷跷板,看谁的一分钟摆动次数多。

⑩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机械的组合,如何提高机械的效率。

⑪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控制电路……

对这些活动,可从选题、过程、展示方面进行评价:

(1)选题

①课题指导性的层次:

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给出指导学生自己提出的课题;学生自己独立提出的课题。

②课题的意义:

对学习者自己的意义;对其他学习者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

③课题的可行性:

课题大小合适;贴近学生生活;环境条件许可。

④课题的准备情况:

查阅资料,明确目标,分工,计划,物质准备。

(2)过程

①情感,按以下三层次评价:

赞同——肯定的态度和意愿;参与——有积极的行动;进取——体现热烈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体现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合作的精神等。

后者对前者有包容的关系。

②方法与能力:

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获取信息的渠道,辨别信息的可靠程度,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中的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灵活的非逻辑思维能力等。

过程中表现出的操作能力:

技术设计能力,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和技能。

过程中表现的组织与交往能力:

与他人交际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展示

①科学性,知识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情况;②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和多种方式(如照片、模型、实验演示、多媒体应用)的表达能力;③合作的意识和能力;④在思想、情感、方法能力、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收获;⑤特长。

以上小结的文字图片材料可放在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中。

3.观察力测验的编制与评价

用文字来展示一定的情景对学生进行考核,有较大的局限性,很难考核学生的观察力,而且比较呆板,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如果增加一种观察的测试题可以使考试更加生动活泼。

这种考试可以用教师演示的方法,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还可以用网络试题测试的方法。

内容举例如下:

①请同学们观看演示:

如图2,有两个大小基本相同的气球,一个里面充满空气,一个里面装有水,将它们吊在支架上,用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在两气球的下方加热,你看到什么现象?

(充气的气球立即爆炸,而充水的气球安然无恙。

)能否用你学过的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你见到的现象?

 

图2

②演示:

在透明的可乐饮料塑料瓶中装水近满,在其中放置一个下端开口的小玻璃瓶,小瓶漂浮在水上,盖紧可乐瓶盖,用手挤压塑料瓶,再松手不挤压它,你看到什么现象?

(小玻璃瓶下沉和上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③演示:

单摆振动现象。

请使用秒表测量出单摆振动的周期。

从什么位置开始计时的?

记录相关数据。

观察测试的题目可以是课堂中学生曾经见过的,也可以是没有见过的。

每个试题侧重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层次,主要考察学生:

观察的全面性,准确性;描述现象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的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等。

4.情境式笔试的编制与评价

通常的笔试试题以概念规律为中心,咬文嚼字的比较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比较多,为改变这种倾向,建议多出一些情境式的试题。

情境式笔试试题是一种提供情境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收集有关信息、回答有关问题的试题。

可以考核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案例一:

收听收音机中播放的音乐引发的思考

当我们从收音机中听到一首美妙交响乐曲的时候,我们会沉浸在享受之中,因为声音传递了我们能够感受和理解的美妙的信息。

(1)首先,这种信息是从广播电台发出的,请问,广播电台依赖了___来传递信息被电台接收到的;这种传播的方式是否一定要借助空气才能传播___,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多少___。

(2)当声音从收音机的扬声器(喇叭)发出时,喇叭的纸盆必定处于___之中。

由此而引起了空气___,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称为___,它把信息传递到我们的耳,被我们所接受。

(3)声音把乐曲的信息传递给我们,并被我们所理解,是因为声音的哪些特性决定的?

什么特性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什么特性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什么特性能让我们分辨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4)收听乐曲能使我们感到愉悦,而接收噪声时却使我们烦躁不安。

这可以说是一种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即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的生命活动主要靠人的___系统调节的,此外,还依赖___调节。

(5)某人酷爱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他就伴乐而歌,自得其乐。

四邻向他提出抗议,他说,这是我个人的自由,况且我的歌声情感洋溢。

音乐也会成为噪声吗?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6)噪声能够损害人的听力,经常在噪声污染严重环境下生活的人听力就会变差,经常带着耳塞(随身听)走来走去的学生,听力也会变差。

你是否有这种习惯,是否愿意改变这种习惯?

你见到这种同学,是否愿意劝告他改变这种习惯?

(7)你能否提出一种简易的估测听力的方法,在一定的人群中进行调查和访问,用事实来宣传防止噪声污染,养成良好习惯,保护每个人的听力。

你的方案是什么?

案例二:

植物“喜欢”绿色吗?

有许多植物叶子都是绿色的,人们常常夸耀绿树成荫,绿色是环保的象征等等。

是否可以说植物“偏爱”绿色,或者说植物的成长需要吸收绿光?

(1)请发表你的看法。

(2)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你的猜想?

准备如何进行实验?

(3)猜想一下你的实验结果会是怎样的?

(4)请用光的组成、光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等知识来解释你猜想的实验结果。

5.笔试与操作结合型的测试与评价

操作型考试是实验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要求学生真正动手实验,不做实验的人是很难考好的。

因此会考中规定了要进行实验操作考核,但许多地方学校每次考核规定3~4个实验,集中地让学生做一遍,然后再考其中的一个实验,从而达不到实验教学和考核的目的。

这是需要从观念上改变的。

另外,让学生考一个完整的实验需要时间较长,操作考试教师观察起来也比较困难。

可以只考实验中的一部分,或是考学生已做过实验的迁移性的小实验,不必完全重复已做的实验。

实验考核中,需要学生根据试题做必要的记录,以便教师根据记录来评价学生。

有关操作考试的问题以前老师们有不少研究,本文不再多述。

总之,笔试、观察测试、操作考试,各有其优点、缺点和特殊的功能,应当将它们优化组合,与平常性的多种评价手段结合起来,以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的。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作者李翠花

  探究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各学科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而在数学新课改中也提倡进行探究教学,因此,本人通过自身教学的体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探究教学的建议:

  一、在问题中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需要和期望。

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学生对情境的不同反应。

例如,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它是同人们的分类行为紧密相连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概念中的情境应在有关事物分类中进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或深刻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

在数学规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数学规律是如何发现的,怎样被抽象概括或证明的,它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二、通过观察进行探究学习

  事实上,数学中的定理、命题几乎都是通过观察并早在严格论证之前就被发现了,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熟悉而不能证明的命题,只有观察才知道这些性质。

因此,创造性思维活动通常都是从观察开始。

观察是通向创新的桥梁。

从观察入手,从特征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平行线》这一节课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如教室、操场等)的平行线”;画平行线(有格子或用三角板);使用幻灯片让学生观察

中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评价的研究发表时间:

2004-10-2016:

14:

44点击/评论:

776/0感悟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成都市龙泉外国语实实验学校王川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理念数学教学教学设计策略文章摘要:

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学习需要);集体制“标”、心中有“的”(目标设计);眼里有数、设计有源(学习材料和工具的提供);目中有“情”、胸中有“境”(人本思想、问题情境设计、合作学习设计);教学有法,力求有“效”(教法设计:

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

正文:

走进新课程,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问题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中、探索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课题。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的认知需要服务的;但是这种设计不是课堂教学“教案剧”的重新排演,而是教师与学生探索创新的可能方案。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转变的动态调节的方案。

于是,我们提出“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教学”。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过多的关心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和教学任务,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和个别学生的实际需要。

经历一段共同研究后,我们总结了以下设计策略。

一、集体制“标”、心中有“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开学初,初一教师认真学习了七年级的具体要求,并和老大纲做过详细的比较。

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制定了单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根据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