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64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x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讲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考点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解读: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

1.背景:

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堵塞和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2.恢复:

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且部门残缺不全,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2.特点(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概况:

(1)农业: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手工业: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知识深化】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国家性质。

过渡时期我国既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

说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从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说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从其政权的一些特点和五种经济成分存在而言。

2.“一化三改造”与三大改造的区别。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造”。

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变为公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经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政权得到巩固。

(2)1949年至1952年我国财政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1953年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4.拓展提示:

 

二、全面建设时期的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

(一)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内容:

(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判定了当前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评价: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中共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表现:

1958年总路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大跃进”运动

(1958年)

(1)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2)工业上,制定出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

(3)农业上,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

(4)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

(1)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2)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二)失误影响:

1.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2.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1.背景:

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2.方针(措施):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结果: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年)

(一)原因: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二)表现: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三)调整:

1.周恩来:

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邓小平:

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形势重新陷入混乱。

【知识深化】1956~1976年正确的探索、失误的探索及启示

 

【考点突破】关于二十年(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原因及教训。

1.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

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易出现盲目服从;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很快转变观念。

(2)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需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3)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想尽可能纯洁革命队伍。

(4)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使我党领导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

2.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学科拓展

一、建国初的工业化建设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

……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

……同时,当时国际环境也极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定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要失败。

……党和人民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解读】上述材料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为主题,概述了建国初落后的工业基础状况和发展工业的必要性。

材料一表明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五”计划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材料二表明在1949年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总任务是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关于政府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解读】建国初期对我国社会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同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材料一表明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任务作出了正确判断和决策,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材料二表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已经开始偏离八大的正确决策,认为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任务,这一观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也是以后我国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错误的原因之一。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第二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点要求: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点解读: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考点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一)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二)标志: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三)内容:

1.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经济路线:

(1)确定了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四)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知识深化】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2.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改革:

1.背景:

长期以来,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

2.措施:

(1)改革经济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试点: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推广:

中央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使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③④

(2)改革管理体制:

1983年,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意义:

(1)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3)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二)城市改革:

1.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措施:

(1)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

(2)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所有制形式: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4)分配制度: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二)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意义: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创办经济特区

(一)创办:

1.这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

2.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二)特点:

1.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三)意义: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2.深圳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4.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知识深化】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1)理论上:

首先,对外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次,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具有必然性,也为其创造了可能性。

再次,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强大的时代潮流。

(2)实践上:

发展对外经济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2.广东、福建两省首先开放的有利条件。

(1)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地处沿海地

区,交通便利,有利于海外交流;近代开放较早,思想比较解放,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基础较好;这一地区有着善于对外交流的传统等。

(2)有利于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的窗口,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一)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开放: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目的:

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3.政策:

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辟: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结果: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2.意义: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1.建立: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目的: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

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4.意义:

(1)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2)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知识深化】经济特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区别?

(1)在管理体制上,前者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后者则是在所在市的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和具体管辖下的一块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的开放区域。

(2)在经济结构上,前者是以工业为主;后者主要依托所在城市,必要时,也可在区内设立外贸、金融、商业、仓储、运输、生活设施,但这主要是为本区域生产、经营、生活提供服务。

(3)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上,前者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的,均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后者,只有生产科技型企业才能享受这一待遇。

(4)在减免关税上,前者在管理线内进口的生活消费品和市场物资多数是免征或减征关税;后者则一律照章征收关税。

此外,后者在人口构成上,以国内人员、原有城市市域范围内的人口为主体,境外人员很少。

(5)在地理特征上,后者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城市一般的“建成区”,从1988年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哈尔滨、大连、秦皇岛、烟台、威海、上海闵行、福州、福清、东山、惠州、重庆等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27个,中部10个,西部12个)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一)浦东的开发

1.时间:

1990年。

2.目的:

(1)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2)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条件:

(1)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2)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4.意义:

(1)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2)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3)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二)开放格局的形成:

1.表现:

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考点突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注意:

(1)“点”是指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

(5)“多层次”是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

(6)“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逐步开放政治、思想文化领域。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修Ⅱ·经济史)

§学科拓展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

主要成果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各种版本的教材均作为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阶段,从1985年开始,主要成果是变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产品市场。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三阶段,从1992年开始,农村改革步入成熟阶段,国家采取多种政策,如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责任制,延长农民的土地承包时间,提高粮棉收购价格等,使农村经济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

我国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是按一种渐进的、先试验后推广的方式进行的,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试验探索阶段(1978~1984年):

其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最早在四川选择了六家企业进行试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试点逐步向中心城市推广,国务院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八家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扩权试点。

从1981年开始,国家批准把扩权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全面推广,使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全面推行阶段(1984~1992年):

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后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制定一系列文件和政策,使国有企业拥有了一系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增强了企业活力。

深化突破阶段(1992年以后):

中心环节是实行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十四大”确定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及意义

(一)过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逐步摆脱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的观念。

这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