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60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docx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登斯楼也  微斯人B.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3.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    ,歌颂古仁人    。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10.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分)

答:

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去国怀乡()

(2)春和景明()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11.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分)

答:

⒒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2分)

答:

⒓第二段与第三‎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2分)

答:

⒔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

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分)

答:

12.概括选文第一‎段文字的中心‎。

(2分)

答:

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2分)

答:

 

14.“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   

15.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答:

 

16.“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写‎在括号内。

(2分)

  去:

A.距离B.离开C.除掉,去掉

1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18.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

 19.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

(4分)

 2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7个字‎)(2分)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21.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先/天下之忧/而忧

23.选段②③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选段④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

24.请从选段②③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1)“以物喜”______‎__

(2)“以己悲”______‎__

25.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

答:

______‎_

26.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与“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27.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2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薄暮冥冥薄:

                长烟一空一   连月不开开

山岳潜形  潜:

把酒临风  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谪守: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朝晖夕阴晖

2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译文:

                   。

30.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2分)

31.“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

(2分)

32.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分)

 

33.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

   选文第④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3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   

答:

 

3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

答:

               ,                              

38.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3分)

答:

                                    。

 

39.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分)

40.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

41.“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4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44.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

4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46、“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分)

47、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48、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9、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5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5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

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5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53、(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

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分)

答:

 

5.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3分)

答:

5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文】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译文: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

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

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

终于博通《六经》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

(3分)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答:

                                                                              

 

55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共10分)

〖甲〗(《岳阳楼记》节选)

〖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缞绖(cuī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

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大概在陕西凤‎翔府)任职的时候,一天有空闲率‎领下属登临楼‎阁,置办酒席。

大家还没有开‎始酒宴的时候‎,看见几个人身‎穿丧服,带着葬礼的物‎品。

范公急忙命令‎下属去询问情‎况,告知是寄居他‎乡的人死在邠‎州(陕西彬县),将要去城郊埋‎葬,而死者的棺材‎寿服等下葬的‎东西都没有置‎备,范公得知后很‎忧伤,立即撤下酒席‎,给了出殡的人‎很多钱,让他们办完丧‎事。

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而或长烟一空‎()

(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2.翻译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分)

译文: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2分)

译文:

3.〖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2分)

答:

4.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2分)

答:

56.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

请问:

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

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4分)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57、(甲文)《岳阳楼记》

(乙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译文:

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

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

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

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3分)

 

岳阳楼记答案‎

1.A

2.

(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每标对一处得‎1分,共3分)

6.

(1)放晴

(2)日光(3)一起(4)这,这样(每空l分,共4分)1

1.

(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每句2分,共4分)

7.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8.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

9.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2分)

9.

(1)国都1分。

(2)日光,1分

10.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患;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1分,意思对即可。

11.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

1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1分。

意思对即可。

11、(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宽阔的毫无边‎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天气景象千变‎万化

12、

13、略

7.4分。

每小题1分。

(1)在……之前

(2)归依(3)建筑,建造(4)让

8.2分。

每小题1分。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9.4分。

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2分)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2分)

10.胜:

美好   晖:

日光  11.这就是岳旭楼‎的雄伟景象  12.写洞庭湖全景‎    (2分)   13.唐贤今人诗赋‎  

14.日光(或阳光)

15.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天涯若比邻‎)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断肠人在天‎涯)(标准同4)

16.①B②C③B④A        17.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18.壮阔、浩渺   19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   20.答案示例:

①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②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21.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2.D  23.描写;议论、抒情  24.

(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

 25.考生应先理解‎“古仁人之心”的含义,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后扣住这一‎点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2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7.C 

28.薄:

迫近   景:

日光

29.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30.悲: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1.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3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4.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36.(2分)示例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2分)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38、(3分)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39.(3分)示例: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40、(2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