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557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事实论据.docx

议论文事实论据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

一、立志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拼搏

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1、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2、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

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天才来自于勤奋。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

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四、毅力

1、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2、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3、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5、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五、逆境

1、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2、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

“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

”贝利回答:

“不会。

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

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六、成败1、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2、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

(《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积累

1、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他的成功在于积累。

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

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八、自信

1、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

“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2、小泽征尔敢于说“不”: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

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

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3、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篇二: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其实就是考察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试问:

你记忆的仓库里积累了多少东西呢?

一、爱国

(一)事实论据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

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

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

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

?

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

救国!

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

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

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

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

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

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

?

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徒生跟老友断交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

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

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

一位朋友说:

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

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

安徒生愤怒地说着。

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

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

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

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

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

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

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

国去。

(二)理论论据

1、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5、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

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6、爱国如命,见义勇为。

蔡锷《致柏文蔚电》

7、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

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8、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

秋瑾《吊吴烈士樾》

9、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

秋瑾

10、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冯玉祥

11、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

陶行知《不投降歌》

12、临患不忘国。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唐.李白《独漉篇》

14、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16、匈奴不灭,无以家为!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17、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

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19、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史.卢产伦传》

20、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夜泊水村》

2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22、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

唐.韦应物《寄畅当》

2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24、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

《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2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

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2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诗》

2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28、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9、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30、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

南朝.江晖《雨雪曲》

3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32、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

33、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

[英]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

34、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爱。

[英]拜论《福斯卡里父子》

35、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牙利人》

36、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

[美]史密斯《美国》

37、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

[英]萧伯纳《v.c.奥弗菜厄蒂》

3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

鲁迅《论辩的魂灵》

39、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爱厂如家》

40、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

[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41、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

[英]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

4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俄]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

4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

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

[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亚利人》

44、国之步存,身将焉托?

蔡锷《讨袁通电》

45、报国寸心坚似铁。

宋.陆游《大雪歌》

二、立志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5、陈胜的鸿鹄之志(见《陈涉世家》)

6、鲁迅弃医学文:

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

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细菌学。

教学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

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

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

鲁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

最紧要的,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

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

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7、为了中华之崛起:

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

读书是为什么?

有的回答:

“为家父而读书。

”有的回答:

“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回答: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

“周恩来,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

”“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

8、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中国谚语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0、立志无恒,终身无成。

中国谚语11、青年人第一要有志气。

谢觉哉

12、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后汉书》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拼搏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

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

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

”——鲁迅

反例:

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磨难)

1.司马迁、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事例。

2.终生坎坷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

幼年就缺乏母爱。

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

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

阁楼咫尺见方。

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

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

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

债务高达10万法郎。

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

他对朋友说:

“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

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

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

”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

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

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

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

“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

经常不为人理解。

3.多灾多难的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

被称为不朽之作。

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

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

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

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际花迫的生活。

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曾益其所不能。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7、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8、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

“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

”贝利回答:

“不会。

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

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六、成败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

(《失败是个未知数》)

7、越王勾贱先败后胜(卧薪尝胆)、吴王夫差先胜后败。

七、时间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2、时间就是生命。

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

——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6、其它如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故事:

映雪、偷光、陈毅吃墨汁等。

八、积累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其成功在于积累。

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

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

(廉颇与蔺相如)

5、寓言:

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

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自尊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

3、贫者不受嗟来之食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5、谢甫琴科是俄国著名诗人。

有次沙皇召见他,其他人都弯腰鞠躬,唯有他凛然站立不动。

沙皇大怒,责问他。

他毫不畏惧地回答:

“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深弯腰,那么你怎能看清我呢?

*自尊要有一个尺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或批评时,不要为了“自尊”、“面子”而坚持错误。

十一、自信

1、李四光不信洋人信自己:

李四光,卓越越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内地没有第四纪冰川。

李四光想:

外国地质学家并没有做过认真调查,凭什么说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他不信洋人,1921年,李四光亲自到河北太行山东麓进行地质考察,1933到1934年又到长江中下游的庐山、九华山、天目山、黄山进行考察,然后写出论文,论证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

1939年,他又在世界地质学会发表《中国震旦纪冰川》一文,用大量实证肯定中国冰川遗迹的存在,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都是一大贡献。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

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就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

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

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

他说:

我就不信,油,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

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

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