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docx
《西南大学 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 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人文地理学:
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为此。
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1、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
但人文地理学不是研究所有的人文现象,而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2、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把以上三点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
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
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2、区域性:
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不同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特性,重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3、综合性:
横断学科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
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整体特征去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文地理学自身优势也在于综合性,它在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埃拉托色尼:
首创“地理学”名词,他把地球当作人类家乡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洪堡: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注重野外考察,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
李特尔: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并致力于探究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并创立了范围原则。
●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1、德国的近代地理学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学术思想大多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德国。
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
认为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种族的发展,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分布、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在所著的《政治地理学》中,把国家比作生命有机体,认为向邻国扩张领土是生存的基本法则。
赫特纳,德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代表人物,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奠基人。
赫特纳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特性,注重空间分布的研究。
其代表作是《地理学:
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施吕特尔,德国地理学家,景观学派创始人,他提出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中心目的,注重从历史角度分析景观,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
杜能,德国经济学家,区位理论学派,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和创始人。
他系统分析了农业分布,认为在土地肥沃程度相等条件下,由于农场距离都市远近不同,因而农业经营方式也不同,农业收益就有差别,从而论证级差地租。
还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增加投资,不仅能增加资本收入,也可提高工资。
他以此提出农业区位伦,对后世影响深远。
韦伯,德国经济学家,区位理论学派,是工业区位的创始人。
1090年出版了《工业区位伦:
区位德纯理论》,创立了工业区位伦。
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
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克里斯泰勒,区位理论学派,城市区位理论创始人。
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
廖什,德国经济学家,区位理论学派,市场区位理论创始人。
1940年在其《经济空间秩序中》中,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究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
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探究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他认为工业区位应该选择在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市场区域,他把利润最大化原则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在一起,认为一个经济个体的区位选择不仅受其他相关经济个体的影响,而且也受消费者、供给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在空间区位达到均衡时,最佳空间范围是正六边形。
2、法国的近代地理学
维达尔-白兰士,法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
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认为在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居住地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的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他建立了一个与当时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完全不同方的“可能论”的理论学派。
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19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3、英国的近代地理学
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与边缘政治家,是英国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是政治地理的代表作,阐述“大陆腹地说”的概念,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的近代地理学
森普尔:
著有《地理环境的影响》,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亨丁顿:
在《气候与文明》中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有决定性影响,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
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形成文化景观学派。
认为人类按照文化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是其变为文化景观。
例外索尔的另一贡献是农业起源学说,认为植物最初的驯化中心是在东南亚,这里多样的生态环境、气候常年湿热,有利于植物生长。
环境条件能提供人们驯化的机会。
哈特向,美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代表人物。
强调区域差异的研究,代表作有《地理学的性质》等。
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地理学最关心的是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现代地理学发源于美国
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主要了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晙、任美锷、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的基本观点和著作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
由于全盘学习苏联,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对人文地理学全盘否定。
因而此阶段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
1980-1990:
人文地理复兴阶段。
1979年开始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此后通过李旭旦等人的推动,逐步实现了人文地理学科的普及。
1990年以来:
人文地理学全面发展、提高。
一些分支学科如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研究有了更多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更具国际性。
●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征
1、分支学科发展迅速
2、从以往侧重于文化区、文化体系的研究,转向文化发展过程、文化行为背后地理背景及动态过程。
3、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
4、对文化现象中某一问题做专题研究,深化人文地理研究领域。
第四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的认知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主要表现在人文地理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的作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客观要求人文地理学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人文地理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区: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区分类
形式文化区: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特征:
这种文化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北方方言)
功能文化区:
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
非自然状态下形成,存在功能中心、其边缘明显、有执行功能的机构。
(政治功能区)
乡土文化区:
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思,这种自我意思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特征:
居民中长期形成并在头脑中存在的一种区域意识,缺乏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没有功能中心、没有明确的边界。
(四川盆地意识)
文化形式区和功能形式区的异同:
主要不同体现在:
功能文化区在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以及中心的功能作用。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这个中心实现其功能作用,使该区内部因这种功能活动而互相联系起来。
而且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集合中心。
其边界并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范围所划定的确切界线。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扩展扩散:
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而且不同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不同。
分为: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适应性扩散)
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迁移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
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而扩散。
特点:
扩散速度快、易于保持原文化特征,但是与原文化区不连续。
(饮食文化)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文化生态关系:
在一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地,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
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
文化生态学即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
地理环境决定论影响下所认为的文化生态关系,即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
因而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
因此环境对文化是因果直链型关系。
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
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两者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活动。
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
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
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2、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对文化施加影响。
生产力越低,这种作用越明显,而随着科学发展,两者关系变得复杂。
一方面人类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慢慢成为具有人类痕迹的自然环境。
具体为: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类文明发源地多源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河谷地带。
因为人类只有在满足最低物质需求后,才有剩余劳动力去创造文化。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
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与否影响文化的发展。
如在没有金属的地方,人类不可能越出石器文化的界限。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如在生产发展早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使农耕区形成不同的作物类别;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
比如中国文明产于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形成求稳心态,西欧航海发达,人们多具有冒险意识。
4、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啊,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人类不是被动、消极适应环境,而是有目的地去改变环境。
●文化整合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过程
① 首先发生文化冲突,冲突的背后是比较与竞争,因此冲突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 文化发生冲突以后,一种文化想要与另一种文化竞争,它必须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另一种文化及当时的社会条件。
③ 文化在历经冲突与适应后就达到整合的趋向,文化整合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促进社会的进步。
●文化景观
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人地关系论
环境决定论:
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个理论过分强调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
可能论:
也称或然论,环境只提供可能,如何利用则决定于人的选择能力,强调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适被动的,相同的环境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适应论:
也称调整论,以“适应”代替“或然”,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这种适应应该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生态论:
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认识和适应。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
环境感知论:
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即是环境感知,它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
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环境的感觉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
文化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
文化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相反,认为人决定和塑造了自然
和谐论:
人地关系应当“和谐”,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
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人文地理和谐论主要内容:
1 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指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战略目标。
2 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 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
4 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
汤因比对多种文明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第一个原则“挑战与应战”,他以古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了文明的成长:
挑战--应战--创造文明,即环境向人们提出挑战,这些人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某种文明。
(2)逆境美德
在应战中,逆境是美德。
他认为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他把环境挑战的逆境分为:
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这些刺激反而促使人们在应战中取得成功。
(3)中庸之道
挑战越大,逆境越强,应战不一定越大,因为人类所能承受的挑战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挑战的效果走向负面。
2、马克思.韦伯的宗教思想
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新教之间的关系,由命定论分析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命定论坚信若被上帝获救,唯一方法是尽力于自己的职业,通过这种信念的支持,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
说明了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思想发生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来了解历史,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理与历史都涉及人,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时空。
指出只有在时空中才能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由斯宾塞和托马斯提出,这个图示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模式。
其中有四个要素:
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技术。
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体。
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
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通过遵守一系列规则、法律、习惯,它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组织的有机网络,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发挥功能。
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依赖技术的发展获得生存的基础,并且利用技术改善生存与发展环境。
在四个要素中,人口、社会组织、技术在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这其中的人地关系既反映出人的主动性,有反映了受自然环境的约束性。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人文地理研究的一般程序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
其典型模式是: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1 确定研究课题
按课题研究目的分:
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
根据课题来源:
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
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2 制定研究计划:
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包括:
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申报研究课题计划包括:
立论依据与研究内容、经费预算的说明、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3 收集、整理资料
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4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调查研究主要方式:
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
第一手资料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得到;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
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间接资料的认识,弥补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5 分析研究
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
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过程。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6 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第二节人文地理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不足之处在于逻辑性较差,很难发展理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通过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实证。
强调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
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不足之处在于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强烈的普遍性原理、相对性。
因此,实证主义目前只是在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上表现出明显效果。
人本主义方法论:
针对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一些西方人文学者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
集中研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关系,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别事物或社会事实来解释事实。
强调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对现代人文地理的影响:
a、从结构的整体性认识事物b、超越地理因素探寻深层结构以解释地理现象。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遥感:
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性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第四章人口、人种与民族
第一节人口与发展
人口出生率:
某地区一年内的出生人数同该地区平均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死亡率:
某地区一年内的死亡人数同该地区平均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自然变动:
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是指出生率和死亡率相互作用下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变化过程。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简单了解)
1、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
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北非,亚欧南部);狩猎和采集者通过迁移实现广泛分布
2、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
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出生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并不断波动;人口分布集中于农业发达区;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
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工业化进程,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它们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出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经济良性发展使结婚年龄降低,从而使人们更易于多生育;城市地区曾一度持有和乡村地区同样的观念,即孩子作为劳动力非常重要。
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①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下降;③经济因素;④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乡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及得以削弱。
尤其是对家庭的态度,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控制生育的方便可行性等方面的根本变化。
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科技发展,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速较快,欧美等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