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132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docx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答案1

高铁接触网检修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20个,20分)

1高速铁路接触网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维修方针。

2接触网设备管理单位应建立接触网的“监测、检查、检测、试验和诊断分析”制度。

3为保证定期检查和对接触网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在高速铁路运行图中须预留接触网“垂直”天窗,每次时间不小于“240”分钟。

4弓网集流过程包括了“复杂振动、复杂碰撞、滑动摩擦”等多种运动机理及其复合作用。

5表征高铁接触网动态特性的参数有“波动传播速度、反射系数、增强系数、多普勒系数”。

6受电弓两个运行方向的平均抬升力应该相等且只随速度变化略有“增加”;平均抬升力应能防止“燃弧”,同时应使“接触线抬升、磨损”保持最小。

7受电弓的静态接触力应该满足“静态取流”要求。

8随着速度的增加,“动态部件”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受电弓滑板沿着接触线不间断地接触,接触力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即“动态范围”。

9速度大于200km/h的接触网,弓网接触力应“大于0”,不超过“350N”。

10弓网动态相互作用仿真的目的是要确定受电弓作用在接触线上的移动接触力与时间相关的特性,以及和接触线抬升的相互关系。

11接触线和滑板的磨耗、接触点的最大允许电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线和滑板的材料。

12弓网静态接触电阻与滑板及接触线材料的电阻率有关,与材料硬度及接触力有关。

13受电弓是安装在电气列车上的一种从一根或几根接触线上集取电流的专用设备,由弓头、框架、底架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几何形状可以改变。

14受电弓的工作范围是指其上部工作位置与下部工作位置之差。

15控制区段内的燃弧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比称为燃弧率。

16弓网关系可分解为“几何、电气、动态、材料”四大关系进行描述。

17弓网系统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就是将弓网的“几何关系、动态特性、材料特性”等弓网相互作用技术要求具体应用到弓网系统构建的过程。

18基本运行风速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最大许可跨距”的确定。

19临界跨距的作用是用于判定“简单”悬挂的状态方程的起始条件。

20当量跨距这一理论概念只能应用于“接触悬挂”的张力温度曲线的绘制。

23对于总长度为1950mm的中国受电弓,其有效工作长度为1450mm,最佳工作长度为1030mm;由距受电弓中心600~1050mm的平面和368mm加上受电弓动态抬升量的垂面构成的空间区域为弓网“始触”区。

24与一般电力输电线路相比,接触网是一种特殊的供电线路,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环境、备用、机电、学科和务服对象”等五个方面。

25对于300~350km/h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其导线标称高度为“5300”mm,允许偏差±30mm;两相邻定位点的高差不能超过“+20mm”和“-10”mm;两相邻吊弦处的高差不超过10mm。

26交叉吊弦接触线端的吊弦线夹螺栓及导流环应朝向“远离另一支”导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能超过“15”°。

27中心锚结的布置原则是“两半锚段的张力差”相等。

28在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应与相邻吊弦处的高度“相同”,允许抬高“0~10mm”。

29安全电压是指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中国规定“36V”以下为安全电压。

30跨步电压是指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点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

当跨步电压达到“40V”以上时,将有触电危险。

3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2任何带电体在未确认无电以前,应一律认为“有电”,因此,“不要随便”接触电气设备。

33接触网系统运行管理安全规程体系可分为“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规程、企业实施细则和办法”三个层次。

34在未设好“行车防护”之前不得开始作业,在人员、机具未撤离至“安全地点”前不准撤除行车防护。

35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标称电压为“25kV”,长期最高电压为“27.5kV”,短时(5min)最高电压为“29kV”。

36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主要采用“AT供电”和“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的供电方式。

37在AT供电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附加导线有“AF、PW和CPW”。

其中,“CPW”线与轨道信号系统相关,且在变电所附近和“AT所”地点其截面积应加大。

38理论上,AT供电通过一个“有源回路”向牵引回流提供路径,在自耦变压器的负载区域外应无电流流经钢轨。

实际上,由于AT所的距离较大(10~15km),当列车位于两个AT所之间运行时,仍将有大约10%的牵引回流流经钢轨和大地。

因此,“牵引回流”依然存在于所有的AT区段中。

39贯通地线在综合接地系统中起着至关重有的作用,其截面积的选择应能满足最大牵引回流和接触网短路瞬间(100ms以下)大电流的热稳定要求。

40将处于架空接触网影响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外壳、金属体、桥梁和隧道内的钢筋、变电所接地网、支柱基础以及电力电务系统的接地系统等均连接到沿轨道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上,形成综合接地系统,

41高速列车自动过分相主要有:

“地面开关切换方式”和“车载设备自动断电”两种方案。

其中“地面开关切换方式”方案对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最小。

42防风拉线环的U形螺栓穿向“补偿下锚”方向(以中心锚结为界),防风拉线长环在“定位管”端。

43牵引网为典型的非对称性电气网络,接触网所产生的电磁场会对处于其影响范围内的金属体及生物体产生相应的“电磁干扰”。

44越区供电属于“非正常”供电,仅作为避免中断运输的临时性措施。

实施越区供电时,只允许“客车或重要货车”通行。

45为确保支持及定位零部件的短路稳定性,防止非正常电流烧损定位钩、定位环及其它零件,在支持与定位装置的几个主要机械连接部位上应设“固定电连接”。

46在五跨锚段关节处,转换柱ZJS3和ZJS4的非工作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150”mm,非工作支承力索高出工作支承力索“500”mm;

47拉出值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受电弓弓头的形状和几何尺寸”、线路条件、跨距大小、“定位器受力及坡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受电弓安装位置与车辆心盘间的误差、车辆悬挂形式与弹簧刚度等多个因素。

48电连接线由多股软绞线制作,其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线夹的与线索接触面均应涂“电力复合脂”。

49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00”mm时采用C形电连接方式;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大于“1000”mm时采用S形电连接方式;

50工作支电连接线夹安装处的接触线高度应不低于相邻吊弦点的导高,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3”mm。

51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位置,一般情况下误差不应超过“100”mm。

安装平面平行于轨道连线,最大误差不超过“100”mm。

52高铁接触网设计气象参数是指依据“接触网技术要求”和线路所在区域的多年实际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确定的、用于确定接触网技术参数的气象数据。

53考虑到环境辐射热和“牵引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对导线物理性能的影响,计算最高温度一般取为大气最高气温的1.5倍。

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按最高工作温度80℃设计,按100℃校验。

54接触网的设计覆冰厚度是以“承力索”均匀覆上比重为“900”㎏/m3的坚冰来表示的。

55接触网单位负载是指单位长度的“接触悬挂”的自重及其“附加”负载,这些负载包括自重、覆冰重、风负载等。

56衡量导线具有最大张力但没有超过许用张力这一临界状态的标准是“临界跨距”;衡量导线具有最大弛度但没有超过允许值这一临界状态的标准是“临界温度”。

57在链形悬挂结构确定的条件下,接触线弛度受“承力索弛度变化量”的影响,结构系数表明了这种影响程度,结构系数越大影响越明显。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调整“结构系数”(调整第一吊弦位置或调整跨距大小)来调节承力索对接触线弛度的影响。

58支柱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支柱的负载分布状况,并进行相应的理论计算,找出这些负载对“支柱基础面”可能形成的最大弯矩,为设计、选用或者校验支柱容量提供理论依据。

59支柱容量是指支柱所能承受的、支柱不被破坏的最大弯矩,它取决于支柱本身的“物理结构和材质”特性,与支柱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无关。

二判断题(20个,20分)

1 拉出值的作用是使滑板与接触线的磨耗均匀,增加悬挂稳定性。

( √ )

2 安设中心锚结是为了减少张力差,改善悬挂弹性,缩小事故范围。

 (√)

3 车载设备过电分相需在地面安设四个地面感应器,其中1#(4#)地面感应器与2#(3#)之间的距离是根据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和系统动作时间确定的。

( √ )

4 接触线坡度是指两定位点间接触线的高差。

(╳)

5波动速度是接触网的一个特征参数,高速接触网必须要有很高的接触网波动速度 ( √ )

6 接触压力的标准偏差是一个统计概念, ( √ )

7受电弓归算质量是将受电弓的全部质量按动能相等原理归算到受电弓工作高度的质量。

( ╳ )

8 中国电气化铁路是三相交流供电制式( ╳)。

9 在带中性段的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结构中,中性段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机车或电动车组的编组形式、升弓数量以及受电弓之间的电气连接等因素 (√  )。

10 在接触网运营支柱上均要标注“红线”,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限制线路抬高和观测支柱的沉降情况,它是轨面高程与支柱基础沉降关系的标志线 ( √ )。

11导电斑点类似于接触斑点 ( ╳ )。

12利用燃弧完全可以评价弓网接触质量 ( ╳ )。

13接触网静态验收的依据是设计文件 ( √ )。

14弓网系统动态验收的依据是标准规范 ( ╳ )。

15接触力和抬升是弓网系统动态验收的核心指标 (√  )。

16接触网的静态验收包括徒步验收和作业车验收 ( ╳ )。

17弓网系统的振动规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描述 (╳  )。

18定位点处接触线距轨道平面的垂直距离为接触线高度 ( √ )。

19电火花就是电弧 ( ╳ )。

20受电弓是接触网方案与参数选取的重要依据 (  √ )。

21承力索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设。

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

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

 (  √)

22高速正线接触线工作支高度不应发生变化,设计坡度为零(锚段关节除外)。

 (√  )

23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允许偏差为±30mm。

 ( √ )

24隧道内、外,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至轨面连线的高度为5300㎜,结构高度为1600㎜。

 ( √ )

25相邻悬挂点的高度差最大允许值为20mm。

假如两个悬挂点之间的误差值为20mm,下一个悬挂点必须在同样的高度或者与驶入接触线的方向一致,不允许走向相反的方向。

 ( √ )

26跨中不设预留弛度。

吊弦与吊线之间的导高差最大允许值为10mm。

 (√  )

27接触线允许最大磨损为标称截面的20%。

一个锚段长度内如果有一个点达到这一临界值时,应更换接触导线。

根据经验CTMH150型接触线最大磨损20%时,剩余厚度为10.95mm。

 ( √ )

28.一个锚段内接触线和承力索不允许有接头,承力索不应有散股、断股现象。

 ( √ )

29承力索支撑线夹安装处的承力索上应涂抹润滑脂,加铜铝过渡套,放入支撑线夹,受力方向应为承力索支撑线夹的中心螺栓,即铜铝过渡套开口背向螺栓45度朝下压合,用力矩扳手紧固所有螺栓。

 (√  )

30正定位承力索加铜铝过渡套后放入靠近支柱侧的槽内,反定位承力索加铜铝过渡套后放入远离支柱侧的槽内,另一槽内放入180mm带铜铝过渡套的本线辅助绳。

 (√  )

32整体吊弦压接管压接一次成型,压接后凸面对向载流环,载流环线鼻子连接线预留300mm长度,线鼻子应压接二道。

 ( √ )

33检修过程中,如需更换吊弦,应在预配车间先压好吊弦一端,另一端到现场压接。

更换吊弦时,应在原位置上安装,以免产生弹性不均匀点。

 ( √ )

34安装JMH-95承力索吊弦线夹时,必须在线夹和螺栓之间装上塞钉,塞钉与载流圈在同一侧。

 ( √ )

35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从悬挂点平分,允许偏差为±30mm。

 ( √ )

36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20mm,允许偏差为±5mm。

 ( √ )

37硬横梁吊柱安装位置用接触网多功能激光测量仪和钢卷尺测量确定,允许偏差为±20mm。

同一组硬横跨两支柱中心连线与横梁纵向中心线应重合。

 ( √ )

38腕臂随温度变化顺线路的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双腕臂偏移方向是相反的,检调时注意不得调整错误。

 ( √ )

39五跨关节中间跨为过渡跨,过渡跨两接触线屋脊处导线高度应高出正常高度40mm,允许偏差为±10mm。

 ( √ )

40绝缘锚段、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分别为:

500mm和600mm,允许偏差:

±20mm。

 (√  )

41绝缘锚段、非绝缘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分别为:

500mm和150mm,允许偏差:

±20mm。

 ( √ )

42五跨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为±30mm。

 ( √ )

43悬挂点承力索与接触线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允许偏差为20mm。

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为±20mm,结构高度允许误差为±150mm(如有误差,两支的误差方向应相同)。

 ( √ )

44绝缘锚段关节两锚段承力索、接触线相互间的空气绝缘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两悬挂间的空气绝缘间隙一般为500mm。

 ( √ )

45在转换柱非工作支线夹处的接触线转角应小于8°。

 ( ╳ )

46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双弓运行(即不大于190m),允许误差+500mm。

地面应答器的纵向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m。

 (√  )

47定位器的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定位坡度尺检测。

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异径塞钉测量,允许偏差为±1mm。

11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7.2mm;12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5.8mm ( √ )

48限位定位器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1.5倍即225mm时限位的要求。

对无法限位定位器的,按2倍抬升量设计,应校验受电弓抬升400mm时不与任何支持装置发生机械碰撞。

 ( √ )

49定位线夹安装在定位器线夹座上,插入U型销钉,U型销钉应从里向外安装,销钉的末端向上弯曲60°。

定位线夹受力面和受力方向一致,定位器的最小径向压力不大于80N。

 ( √ )

50防风拉线固定环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为600mm,面向下锚侧安装,防风拉线与水平方向呈60°角。

 ( ╳ )

51防风拉线短环端穿入定位器专用孔里,短环回头100mm;长环端穿入防风拉线固定环中,长环回头250mm,并使防风拉线固定环位于长环中间位置。

向上推金属圈,并在末端作一个弯。

 ( √ )

52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

 (√)

53多线路腕臂底座及连接件安装高度应满足最高轨面至横梁下缘的设计高度,允许偏差±50mm。

底座安装应水平、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 √ )

54无偏移温度时腕臂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腕臂偏移应符合腕臂偏移安装曲线。

 ( √ )

55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为150mm,上腕臂绝缘子端头距套管单耳100mm,承力索座距双套筒连接器除特殊标明外一般为300mm,接触线悬挂点距吊钩定位环一般为400mm,任何带电部分不得侵入动态包络线。

 ( √ )

56桥基础底部顺桥向预留有一个120×150mm的长方形孔洞,以便电缆通过。

路基基础设有两个接地端子,一个设在线路侧基础侧面中心,距基顶100mm处,另个设在田野侧基础侧面中心,距基顶550mm处;桥上基础只有一个接地端子,设在基础顶面,与顶面平齐,距线路侧基础面边沿260mm,距基础面北侧边沿60mm,接地端子与接触网基础上钢板齐平(不得设置在钢柱法兰盘下)。

 (√  )

57吸上线电缆截面应满足回流要求,外露部分电缆护管应无损伤。

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300mm。

穿过钢轨、桥台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 √ )

58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各专业需要接地的构筑物和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施中需要接地的装置,原则上可不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

 ( √ )

59在接触网终端应装设“接触网终点”标,“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400mm处接触线的上方。

 ( √ )

60静态验收检测是对接触网单方面的测量,用于评价接触网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静态验收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应对不满足要求的地方进行调整,直至静态验收测量合格。

 ( √ )

三选择(单选、多选)题(30个,30分)

下列填空题的答案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

1“安装曲线”是指根据、和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绘制的用于指导接触网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曲线。

A

A张力、弛度、设备空间位置;B接触网、弛度、坠铊;C高度、坡度、坠铊;

2接触网状态方程是根据线索的长度变化推导出的表示B和之间的关系式,

A弛度、温度;B张力、温度;C拉出值、温度

3只有B悬挂和悬挂才有状态方程,而悬挂是没有状态方程的。

A半补偿、全补偿、未补偿;B半补偿、未补偿、全补偿;C未补偿、全补偿、半补偿;

4在软横跨的节点中,含有绝缘子的节点是:

A号节点。

A12348913;B12345913;C123481013。

5接触网具有典型的空间环境特性、C、、   、特性。

A无备用、负荷、机械、学科交叉;B、气候、电磁、机电、学科交叉;

C无备用、负荷、机电复合、学科交叉;

6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的主要附加导线供电线、保护线、正馈线和A线。

A保护用接轨线;B回流线;C双绝缘跳线;

7直链形悬挂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投影 B ,悬挂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走向相反。

A重合、半斜链形;B重合、斜链形;C不重合、半斜链形

8、柔性架空接触网一般包括支柱与基础、支持装置、A、以及供电辅助设施五大部分。

A定位装置、接触悬挂;B定位管、腕臂;C接触线、承力索、

9、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比较,高速接触网在电气强度、机械强度、受力稳定性、悬挂弹性、A、、弓网动态特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要远远高于常速接触网。

A悬挂抬升量、导线高度及其变化率;B补偿张力、波动速度;C悬挂抬升量、设计温度;

10吊弦是接触悬挂的重要部件,它将接触线吊挂在承力索上,将接触线的C传递到承力索上,调节接触线的弛度和高度,改善接触悬挂弹性,提高接触网的受流质量。

A弛度以及风负载;B自重负载以及风负载;C自重负载以及覆冰负载;

12“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它是指受电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达到的C

A最大允许抬升量的轮廓线;

B最大允许摆动量的轮廓线。

CA和B全部;

17弓网匹配特性对受流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速接触网可以配用A

A高速受电弓;B普速受电弓;C都可以。

19中心锚结的设置位置应根据中心锚结所在锚段的两半锚段的张力差确定,其根本原则是

A使中心锚结两侧半锚段产生的张力差相等;A

B曲线上,中心锚结应靠近曲线一侧;

C直线上应使两侧锚段长度相同;

D大致相同。

20电气化铁路中的钢轨具有以下作用:

D

A牵引回流的通路;B信号电流的通路;

C轮轨导向;D具有A、B、C的全部作用;

E仅有轮对导向作用;F仅有B和C的作用。

21在工作状态下,G型腕臂支持装置中各部分挠度不大于,L型腕臂支撑装置中各部分挠度不大于,S为腕臂支持装置各部件受力支点间的。

A

A0.7%S1%S最大长度;B1%S0.7%S最大长度;C0.5%S0.5%S最大长度。

22绝缘转换柱的装配代号ZJS1中,Z表示J表示S表示1表示A。

A转换、绝缘、双绝缘、1表示非工作支靠近支柱侧安装、工作支远离支柱侧安装;

B直线、绝缘、双绝缘、1表示工作支靠近支柱侧安装、非工作支远离支柱侧安装。

23理论上,定位器应只承受接触线补偿张力的,实际上,由于定位器存在坡度,定位器在垂直方向也会存在力的分量,该力的存在除平衡定位器附近重量外,不能在此处将提起,形成倒V结构,也不可向下,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定位器坡度,对高速通过的受电弓带来安全隐患。

B

A垂直分力承力索弹性吊索B水平分力接触线接触线

24在接触网中,有技术跨距、经济跨距、当量跨距、临界跨距、最大许可跨距等跨距概念;平衡跨距和跨距的跨距是跨距。

A

A技术跨距、经济跨距最大许可跨距;

B当量跨距、经济跨距最大许可跨距;

C临界跨距、经济跨距最大许可跨距;

25为消除因安装中心锚结而增加的负载(垂直负载和风负载)对受流的影响,中心锚结所在跨距应比相邻跨距缩短A;

A10%B5mC10m

26接触网的机械特性是指接触悬挂的D以及稳定性等。

A静态弹性B固有特性C动力响应DA、B、C

27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列车脱轨辆数、中断铁路行车时间等情形,铁路事故等级分为A。

A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BA类事故、B类事故、C类事故;

30事故发生后,部门、机构、事故发生地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必要时,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机构。

A

A国务院铁路主管、铁路管理、县级;B铁路主管部门、铁路运行、区级以上。

31特别重大事故由或者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A国务院、国务院授权的、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

B国务院授权的、国务院、铁路管理、铁路主管部门;

33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A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mm。

A300350500B350300500C500300350

34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

10~110kV电线路,不小于mm;220kV电线路,不小于mm;330kV电线路,不小于mm;500kV电线路,不小于mm。

B

A4000500060007000

B3000400050006000

C2000300040005000

35接触网停电作业的“三不伤害”是:

A

A不伤害自己;B不伤害别人;C不被他人伤害;D不伤害设备;E不伤害同事。

37以下符号说明正确的是:

A

A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B非绝缘锚段关节C分相绝缘器D绝缘子

38以下符号说明错误的是:

B

A上承式或立交桥、拱桥等B站场钢支柱软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