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09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1.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A.糖原B.淀粉C.脂肪D.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4、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

【详解】A、糖原分布在肝脏或肌肉细胞内,并不是分布在人和动物皮下,A错误;

B、人和动物皮下不含淀粉,B错误;

C、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C正确;

D、蛋白质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B.5种C.4种D.8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均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组成。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G、C四种。

【详解】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中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RNA中的含氮碱基有A、U、G、C四种,DNA和RNA中的含氮碱基中有三种(A、G、C)是相同的,因此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4+4-3=5种。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的知识,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引起人类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4000人死亡,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

下列关于这类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EBV虽然能引起传染病,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B.EBV虽然能在人群中传染,但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

C.EBV寄生在人体内,对其他生物没有危害

D.EBV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繁殖

【答案】A

【解析】

【详解】A、埃博拉病毒(EBV)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能增殖,具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属于生物,B错误;

C、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对人和其他生物都有危害,C错误;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不能培养繁殖,D错误。

故选A。

4.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A.CO2B.H2OC.丙酮酸D.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

【详解】由分析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因此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水。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过程的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5.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它自己的生命

C.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细胞

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

C、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没有创立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C错误;

D、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腺苷B.②表示脱氧核糖

C.③易发生断裂和再生D.④是高能磷酸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又称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分析题图:

①为腺嘌呤,②为核糖,①②共同构成腺苷,③为普通磷酸键,④为高能磷酸键。

【详解】A、①表示腺嘌呤,A错误;

B、②表示核糖,B错误;

C、③是普通磷酸键,不易发生断裂和再生,④是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和再生,C错误;

D、④是高能磷酸键,断裂时释放的能量较多,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分析图示各部分组成、明确腺嘌呤和腺苷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下列哪项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DNA的合成

C.进行消化酶的合成D.进行呼吸酶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所有活细胞都会进行ATP的合成,不能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A错误;

B、进行分裂的所有细胞都会合成DNA,不能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B错误;

C、只有消化腺细胞能合成消化酶,若某细胞能合成消化酶,说明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C正确;

D、所有活细胞都会进行呼吸酶的合成,不能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A.细胞的水分增多B.细胞内色素逐渐减少

C.细胞代谢速率减慢D.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上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沉积;

4、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5、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详解】A、细胞的水分减少,A错误;

B、细胞内色素逐渐沉积变多,B错误;

C、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代谢速率减慢,C正确;

D、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衰老细胞的特征,要求识记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各选项。

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胡萝卜的木质部细胞具有全能性

B.老年人的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

D.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关于细胞分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详解】A、木质部是死细胞,只保留细胞壁等,没有全能性,A错误;

B、老年人的体内也发生细胞分化,如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B错误;

C、分化的特点之一是不可逆性,C错误;

D、克隆羊多利是将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10.人体口腔中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一段时间后,发生的作用或变化是

A.催化淀粉分解B.催化麦芽糖分解

C.催化蛋白质分解D.被胃蛋白酶催化分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催化作用可发生在细胞内或细胞外。

3、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而胃液的PH为0.9~1.8,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后,由于pH太低导致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并且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会被胃蛋白酶催化分解,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唾液淀粉酶的实例,考查酶的本质和特性,要求识记相关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11.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⑥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

B.②结构只能存在于高等动物细胞

C.④为单层膜结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D.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图中的各种细胞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为内质网,②为中心体,③为细胞膜,④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⑥为高尔基体。

【详解】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囊泡间接联系,A错误;

B、②为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B错误;

C、④为核糖体,无膜结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C错误;

D、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通过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不大,识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下面是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A至少含有4种化学元素

B.组成人体的B约有20种

C.C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肽键,不同肽链中的肽键结构不一样

D.蛋白质功能多样性与其结构多样性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C、H、O、N等元素,B是氨基酸,C是肽键。

【详解】A、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A正确;

B、B是氨基酸,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种,B正确;

C、C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肽键(-CO-NH-),所有肽链中的肽键结构都相同,C错误;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把握相关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3.图是线粒体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含有能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的酶

B.②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③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了膜的表面积

D.[H]和氧结合形成水的化学反应在③上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由示意图可以看出,此细胞器是线粒体,其中①是线粒体基质,②是外膜,③是内膜。

【详解】A、①是线粒体基质,能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

B、②是线粒体外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上,具有流动性,B正确;

C、③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加了膜面积,C正确;

D、[H]和氧结合形成水的化学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③线粒体内膜上进行,D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粒体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基础题目,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

14.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DNA、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其作用有:

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因此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A项正确;

B、N、P等无机盐是组成DNA、RNA的必需成分,而纤维素含C、H、O元素,不需要无机盐参与组成,B项错误;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内的渗透压,从而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C项正确;

D、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细胞代谢旺盛时,该比例增大,反之减小,D项正确。

故选B。

15.根据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A①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B.①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

C.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①表示细胞中含DNA的结构,②~④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核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包括②、③、④,它们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详解】A、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A正确;

B、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B正确;

C、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C正确;

D、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定①包括②~④,再根据相关知识点判断各项。

16.分析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中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条、DNA分子8个

B.图B曲线ab段正在发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

C.图A显示,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图A处于图B曲线的de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A:

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正移向细胞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分析图B:

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ab段为DNA复制,cd段为着丝点分裂。

【详解】A、图A中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单体0条,A错误;

B、图B曲线ab段每条染色体上DNA由1个变为2个,正在发生染色体复制,B正确;

C、图A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图A细胞中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图B曲线的de段,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下列关于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或离子都可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都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需要载体蛋白

D.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要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如水、氧气等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但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需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

B、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B错误;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

D、主动运输可逆浓度跨膜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8.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的NaOH溶液浓度不同

D.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需要加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只有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脂肪颗粒颜色,A正确;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2ml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不需要加热,B正确;

C、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的NaOH溶液浓度都是0.1g/mL,C错误;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实验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9.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

B.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癌变前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

C.黄曲霉素可增加细胞癌变的概率,其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D.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扩散转移。

2、细胞癌变的原因:

(1)外因:

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2)内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A正确;

B、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癌变后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错误;

C、黄曲霉素是化学致癌因子,可诱导细胞发生癌变,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癌细胞代谢快,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以产生大量ATP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的波长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主要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详解】A、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在蓝紫光区吸收的光能可以产生大量ATP,A错误;

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

C、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释放O2,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

D、在640~660nm波长光下叶绿素的吸收光谱较高,故此时释放的O2主要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6H12O6,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产物是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详解】A、产物CO2中的氧来源于葡萄糖和水,A错误;

B、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故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均等于生成的CO2,B错误;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NADH,C错误;

D、用18O标记C6H12O6,18O会进入产物二氧化碳中,水中的氧来自于氧气,故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D正确。

故选D。

22.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