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620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x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龙洞堡小碧安置小区项目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工程名称

B区8#楼工程

交底部位

钢筋制作、绑扎

施工单位

重庆合川凉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交底日期

2013年11月11日

交底提要

基础、主体钢筋制作、绑扎

交底内容:

桩基础,主体为现浇框剪结构,按六度抗震设防,抗震等级照说明。

本工程施工图按照国标图集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的要求来表示,施工时须严格按照其相关要求进行,未注明的构造要求应按照国标图集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施工时应配合使用。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2)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4)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杠、小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钢卷尺、专用水平及垂直运输工具等。

材料准备

1)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施工图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

3)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4)垫块:

用水泥砂浆制成,20mm~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

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马镫等。

5)HPB300钢筋采用E43XX型,HRB335、HRB400钢筋采用E50XX型钢筋与型钢焊接随钢筋订焊条。

作业条件

1)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

2)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

3)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

4)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

5)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6)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7)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8)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9)模板安装完并办理预检,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10)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材料和质量要点

1)材料的关键要求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

2)技术关键要求

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3)质量关键要求

施工中应注意下列质量问题,妥善解决,达到质量要求;

 1、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2、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

4)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各类操作人员应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健康状况,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手套、工具带等)并正确使用。

3、项目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后持证上岗。

5)环境关键要求

1、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队伍素质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列出工程

威胁点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2、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进行细化和补充,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讲清。

3、施工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操作环境。

4、其他安全事项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工艺

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筋笼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结合已进场钢筋长度,综合配料,并认真填写钢筋配料表。

2、进场钢筋、焊条、焊剂必须检查验收“三证”且三证必须合一(如钢牌号、炉批号和出厂质量证明与钢材上的标志必须相吻合)。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用砖或石墩垫起,离地20㎝,并做好标识。

及时送检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3、现场使用的钢筋表要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

加工前应进行检查,发现有油污的钢筋,采用洗衣粉清洗干净,钢筋表面有陈锈的盘条,通过调直过程除锈,较粗的钢筋采用除锈机除锈,有老锈的钢筋经除锈后,重新复检,按复检强度级别钢筋使用。

4、钢筋配下料:

钢筋下料前要严格按照各种型号的桩钢筋和配料表下料,配下好的钢筋笼主筋,箍筋和加劲箍应按品种、规格、长度等编号,做好详细的标识编号,以免混用和错用、弯曲。

5、钢筋笼绑扎:

钢筋笼加劲箍置于主筋内侧,其间距为2m,用电焊点牢,在主筋外侧绑扎螺旋箍筋,其间距为:

距桩顶≥5d部分为Ф10@100㎜。

其余部分为Ф8@200㎜。

螺旋箍筋在桩顶开始和桩底结束的位置应绑扎水平长度不小于一圈半的箍筋。

加劲箍和箍筋的点焊必须密实牢固,漏焊点数不得超过4%。

6、钢筋笼的加劲箍和螺旋箍筋制作:

可采用机械弯曲成形,同型号桩的螺旋箍筋可用该桩加劲箍的弯曲模具进行制作。

螺旋箍筋圈数可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为15~20m钢筋调直长度。

7、钢筋笼长度超过10m时,应分段驳接,钢筋笼主筋搭接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的区段范围内,且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笼主筋总数的一半。

8、钢筋连接宜采用搭接电弧焊:

搭接焊接处两钢筋应预弯一定角度,使两钢筋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搭接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焊缝宽度不小于0.7倍钢筋直径,焊缝高度不小于0.3倍钢筋直径,且焊缝平顺饱满,不得有裂纹,夹渣和气孔、漏焊和咬边等缺陷,焊接接头严禁煺火。

9、钢筋笼制作、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如在钢筋笼加劲箍部位的主筋上焊接吊点,在钢筋笼内吊点以下2m开始增设固定钢筋剪刀撑并与加劲箍焊接,当d>2m时,加劲箍内焊三角撑。

10、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值,即5㎝。

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或塑料垫块,绑扎在钢筋笼外侧主筋上,沿四周每2.5m间距布设。

11、钢筋笼吊装时,应慢起慢落,不得碰撞物体与孔壁,以免钢筋笼发生扭曲等变形,吊装就位后,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变形,如变形,应对变形的钢筋笼进行校正修复,清除钢筋笼上的泥浆后,按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位置。

12、桩头外露钢筋笼主筋应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切断。

13、钢筋笼安装质量验收标准:

(1)、钢筋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均按设计要求且正确无误;

(2)、钢筋笼长度正确,允许偏差±5㎝;

(3)、钢筋笼直径正确,允许偏差±1㎝;

(4)、钢筋笼箍筋间距正确,允许偏差±2㎝;

(5)、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

水下浇筑砼桩:

±2㎝,

非水下浇筑砼桩:

±1㎝

工艺流程(地基与基础)

基层清理→基础主次梁、柱、墙及集水坑等构造放线→报项目部复检→监理复线→墨斗弹出钢筋位置线→搭设支撑架→顶部长跨方向基础主、次梁纵向钢筋→划线绑扎箍筋及基础内柱子箍筋→置于顶部短跨方向基础主、次梁纵向钢筋→穿底部长跨方向基础主、次梁纵向钢筋→穿置于下部底部短跨方向基础主、次梁纵向钢筋→箍筋下部绑扎→拆除支撑架放基础梁校正基础梁位置并放置垫块→板下部钢筋→柱、墙及集水坑等构件插筋→板上部钢筋、马镫、拉筋绑扎→各班组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复检(合格后)申报隐检→进入下一道工序

操作工艺

基础主次梁钢筋绑扎:

地梁绑扎:

1)先在长跨方向地梁两侧搭设钢管脚手架,下部带有支托,在地梁顶部上150mm处水平安装横向钢管用于支撑上部钢筋,每隔3~4m搭设将其全部连成一体。

2)上部钢筋运至脚手架上,按间距摆放整齐,两端距立杆边100mm,上部钢筋链接区在支座边缘Ln/4处将上部钢筋连接。

3)在长跨方向钢筋上画出附加箍筋位置,后向两端画出箍筋间距,套完箍筋后将箍筋上部绑扎牢固,然后将柱子在基础梁内二道箍筋固定于基础梁箍筋上。

4)将短跨方向地梁上部钢筋放置于顶部长向钢筋上部,依次画出附加箍筋及箍筋定位线并绑扎箍筋上部,固定柱子箍筋。

5)先穿底部长跨方向下部钢筋,在将短跨方向下部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下部钢筋上依次按间距整齐摆放,在跨中lo/3处连接。

6)将构造钢筋穿入梁内,自基础主梁上部下侧钢筋向下布置,钢筋中距≤200mm布置后绑扎箍筋下部及构造钢筋。

7)拉筋间距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隔一拉一呈梅花状布置,绑扎垫块。

板钢筋绑扎:

1)将基础防水保护层清理干净,用墨斗将板双层双向钢筋、柱钢筋、墙钢筋、集水坑等构件钢筋位置线弹出。

2)将基础底板下部钢筋用塔吊运至事先划分好的区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短向在下长向在上,按照图纸要求间距开始摆放。

3)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不得采用隔一绑一梅花状绑扎必须满绑满扎。

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防止整体钢筋移位。

4)在底层钢筋的交叉点的下部垫水泥砂浆垫块间距600mm~1000mm,呈梅花状布置,板上下部钢筋的端头为9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50mm,附加钢筋随同向板筋按先后顺序同时进行。

5)待基础主次梁与墙、柱集水坑等构件插筋并固定好后,开始摆放马镫筋,直径10~14mm钢筋制作,马镫筋间距按每米一个(人防顶板要求直径16mm@1000×1000mm,梅花形布置),。

6)板顶板钢筋绑扎:

上部钢筋长跨方向在下短跨方向在上,间距150mm布置,满扎(人防照图施工)。

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柱基画出柱子钢筋间距线校正梁内箍筋固定定位箍筋按方向摆放柱子筋固定柱子钢筋三检合格浇筑混凝土放线、抄平、柱基凿毛校正钢筋按间距数量套箍筋竖向钢筋连接校直钢筋并画出间距线绑扎箍筋、垫块

1)在基础主次梁绑扎完毕,筏板钢筋顶部未绑扎,开始柱、墙、集水坑等构造插筋。

2)清理柱基轴线位置的灰尘,撒少量水以便可以看清墨线,并划分出柱子竖向钢筋间距,按间距摆放整齐并校正固定在基础主次梁内的箍筋,在基础主次梁顶部钢筋上放置柱子定位箍筋。

3)柱插筋按间距摆放整齐并绑扎牢固。

4)每一段区域柱插筋绑扎完后,各班组应先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复检,复检合格后有项目部报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浇筑混凝土前应穿PVC管在墙、柱等竖向钢筋从楼面、屋面等刚性地面上50cm加以保护,根据浇筑面积组织人员看护钢筋以防偏移、歪斜。

6)待混凝土凝固后立即放线再一次校正钢筋位置,按料单(料单必须经过项目总工审核合格后使用)将每根柱子所需箍筋数量运至柱旁以方便大批人员上场,不造成窝工、背工现象。

7)按料单将柱子所需箍筋数量全数套置刚性地面非连接区内。

8)柱子竖向钢筋的连接。

9)箍筋绑扎:

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

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并绑扎牢固。

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10)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宜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再扳动钢筋。

11)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30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向钢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剪力墙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校正基础伸出钢筋→竖向钢筋连接→校直竖向钢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并逐个绑扎横向钢筋→拉钩绑扎及二次加工→绑扎垫块及水泥、钢筋支撑   

2.先清除基层杂物,找出剪力墙控制线。

3.用钢筋扳手逐个校直基础伸出的墙竖向钢筋。

4.根据本工程设计及实际情况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将墙身竖向钢筋与基础伸出的钢筋焊接。

5.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基础梁至顶板高3.9m,因高度较大竖向钢筋焊接后难免歪斜,校直竖向钢筋。

6.在竖向钢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向钢筋分档标志,绑扎竖向钢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7.按本工程结构施工图中示意图所示外墙主筋在外,横筋在里,内墙主筋在里横筋在外。

8.拉钩绑扎后用钢筋扳手将直角勾弯折成135°角。

9.绑扎垫块和水泥、钢筋撑棍。

10.剪力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设计要求及600mm(人防要求不大于5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11.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12.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梁钢筋绑扎:

1、当采用模内绑扎时,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

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当采取在模外绑扎时,一般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然后再入模内。

其方法次序是:

将主梁需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搁两根横杆→将次梁的长钢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划线→套箍筋并按线摆开→抽换横杆,将下部纵向钢筋落入箍筋内→再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稍抬起抽出横杆→抽出横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

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支座,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位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

 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9、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应为135º,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5d。

10、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1、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12、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13、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

14、梁筋的搭接:

本工程设计要求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优先采用直螺纹连接,≥14~20mm时,可采用焊接及绑扎接头(本工程要求14mm以上焊接),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纵向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双向间距线→绑板下部双向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双层双向的绑扎上部双向受力钢筋)→摆放垫块绑扎马镫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设计要求长向钢筋置于短向钢筋之上,划分间距,先绑扎下部双向受力主筋,绑扎上部双向受力钢筋(单层钢筋绑扎上部负弯矩钢筋)。

4.绑扎马镫摆放垫块每米一个呈梅花状布置。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5.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6.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的钢筋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7.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连接位置相同。

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在模板上用粉笔划分下部纵向钢筋及分布钢筋间距→按间距摆放下部纵向钢筋→绑扎下部纵向钢筋→绑扎分布钢筋→绑扎平台上部及下部钢筋→摆放梯板上部纵向钢筋→绑扎梯板上部纵向钢筋→绑扎梯板上部分布钢筋

1.现在模板上按设计要求,用粉笔划分出梯板下部纵向钢筋及分布筋间距,按间距摆放下部纵向钢筋。

2.绑扎梯板下部纵向钢筋,按间距摆放分布钢筋并绑扎牢固。

3.在模板上画出平台下部双向钢筋间距(按设计要求),摆放平台下部钢筋并绑扎。

4.绑扎梯板上部负弯矩筋或上部纵向钢筋,依次绑扎平台上部钢筋。

5.摆放垫块及绑扎马镫,最后校正钢筋位置及直径。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一般规定

1.框架柱外侧纵向受力钢筋按弯折1/6的坡度从框架柱外侧纵向钢筋内侧通过。

2.在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长度范围内配置钢筋网片,两端伸入正常保护层内保护层不小于la。

1)现浇单、双向板板底长向钢筋置于短向钢筋上。

板上部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悬臂板要严格控制附近位置,以免拆模断裂,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需弯折后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2)配有双层钢筋的一般楼板,均应设支撑钢筋。

单向板底筋和单、双向板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除地下室及图纸注明外,屋面及外漏结构、楼板均采用:

100mm厚板Φ6@180;120mm厚板Φ6@150(待设计确定)。

3)当梁边与柱边平齐时,平齐边梁的主筋应弯入柱内侧;当梁底与板底平时,板底钢筋应走梁底钢筋上面见上图:

4)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5)楼板配筋图中板上部负筋的表示方法:

负筋下的数字表示负筋端部至梁(墙)边的长度。

6)图中注明的管道井处,相邻楼板钢筋应连续通过不截断,待管道安装完成后,井内楼板应根据公用设计需要在浇灌混凝土封堵。

7)洞口左右加强筋与剪力墙边缘构件或柱重合时、洞口上下加强筋与剪力墙连梁重合时,相应加强筋取消。

混凝土保护层

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基础及地下室侧壁、梁、板等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及女儿墙、雨篷、飘架等露天环境为二a类;其他室内正常环境为一类。

2)纵向受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图纸注明外均按下述执行:

1.基础梁及地下室:

下部钢筋有垫层40mm,无垫层70mm.上部钢筋25mm;

地下室外墙:

外侧40mm、内侧25mm;水池:

临水面50mm,非临水面25mm;楼梯板15mm;女儿墙、雨篷等外露构件20mm。

2.框架:

梁25mm,板、墙15mm,柱30mm;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边缘算起)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板、墙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4.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保护层厚度40mm。

3)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注:

1.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不小于下表规定。

2.梁、柱中箍筋、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3.板、墙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为下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钢筋连接

1)1.根据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本工程钢筋连接:

竖向钢筋连接为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当直径小于22时,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当其直径大于等于22时,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人防工程采用≥20mm)。

≥14mm以上采用焊接连接。

机械连接接头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等级满足Ⅱ级或以上要求。

2.当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钢筋长度按国标03G101-1图集规定。

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1.3ll搭接长度)内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

对于框架梁纵筋接头位置:

梁上部钢筋在跨中,梁下部钢筋在支座。

3.当受力钢筋直径≥22mm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接头等级满足Ⅱ级或以上要求。

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35d,d为直径)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钢筋锚固

按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规定:

1)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按国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图集中规定见P53页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2)除了现浇板下部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10d,且应伸过支座中心线外,其他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

钢筋间距

1、梁纵向钢筋间距

1).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排时,两排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排的中距增加一倍。

各排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mm和d。

2).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a不宜大于200mm。

当设计注明梁侧面纵向钢筋为抗扭钢筋时,侧面纵向钢筋应均匀布置。

2、柱纵向钢筋间距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小于50mm,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中心距不应大于300mm;抗震且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其中心距不宜大于200mm。

3、剪力墙分布钢筋间距照图示及图集施工。

4、现浇板式楼梯钢筋间距

1)现浇的板式楼梯在斜面上应布置垂直受力钢筋方向的分布钢筋,其间距也不应按垂直地面计算。

2)现浇单向板斜方向的受力钢筋按垂直斜面计算钢筋的间距;当斜方向为分布钢筋时,也应按垂直斜面方向布置钢筋间距s。

3)现浇双向板斜方向的受力钢筋,应按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