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37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强化测评七 12.docx

专题强化测评七1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强化测评(七)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45分钟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彻。

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

,叹曰:

“汝颍固多奇士!

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

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弱冠,袭父爵武城侯。

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

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

大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

上疏让曰:

“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

”固辞不受,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

曰:

“诸人咸以君方乐广。

”对曰:

“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

“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

因醉厉声曰:

“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

”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宽裕友爱。

弟嵩尝醉谓

曰:

“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

”以燃烛投之。

神色无忤,徐曰: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王导甚重之。

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

“卿欲希嵇、阮邪?

曰:

“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

曰:

“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

”曰:

“君少未更事。

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

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

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

”既而王师败绩,

奉诏诣敦,敦曰:

“卿负我!

曰:

“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

”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

帝召

,谓之曰:

“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

曰:

“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

”或劝其避敦,

曰:

“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骂贼不绝,祈速杀敦。

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

遂遇害,时年五十四。

(摘编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①

yǐ,多用于人名。

②乐广:

晋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顷雅道陵迟陵迟:

衰落

B.复坐门生斫伤人坐:

因……犯罪

C.诸人咸以君方乐广方:

比拟

D.何乃横得重名横:

强行

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周

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

A.

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

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

B.

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C.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

D.

尝于导坐傲然啸咏

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

在当时以雅望获海内盛名。

文中贲嵩和庾亮的话都表现了这一点。

其中,贲嵩认为周

能够使国家风气清正。

B.文中周

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反映了周

虽身处官场但敢于直言的性格。

C.周

奉诏去见王敦时,王敦认为周

辜负了自己,这主要是因为王敦举兵犯上时,周

曾亲自率军与他对抗。

D.王敦构逆,周

审时度势,深知自己身处险境。

被捕后,在经过太庙时,痛骂奸逆,触怒叛军,招来杀身之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

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2·天水一中诊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

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

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以功授开府。

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

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

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

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

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

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

“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

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

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

其妻子在金乡。

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

“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

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

仲文执之,遂取金乡。

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

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

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

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

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

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

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卒:

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薄:

轻视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3分)()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

“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②③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

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

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

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记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吉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杨业,并州太原人。

父信,为汉麟州刺史。

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弱冠事刘崇①,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

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刘继元降,以保生聚。

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师还,授郑州刺史。

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

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

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

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等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

业谓美等曰: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

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

”护军王侁沮其议曰:

“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

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

”护军刘文裕亦赞成之。

业曰:

“不可,此必败之势也。

”侁曰:

“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业曰:

“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

“此行必不利。

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

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

”因指陈家谷口曰: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不然,无遗类矣。

”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②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

望见无人,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

业不食,三日死。

(选自《宋史·杨业传》,有删节)

【注】①刘崇:

刘继元,为北汉的开国皇帝。

②托逻台:

在山西朔州宁武山处。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购求:

重金以求

B.帝以业老于边事老:

老练,有经验

C.护军王侁沮其议曰沮:

沮丧

D.今见敌逗挠不战逗挠:

曲行避敌以观望

10.下列各组中全都能表现杨业骁勇善战的一项是(3分)()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屡立战功,所向克捷

③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⑥业不食,三日死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杨业年幼时就洒脱豪爽、见义勇为。

杨业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在刘崇手下做了保卫指挥使,后升迁至节度使一职,被人誉为“杨无敌”。

B.宋太宗征讨并围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为危险的孤城,此时杨业为了保全城中的生灵,劝服他的主子刘继元投降。

C.朝廷命令迁徙四个州府的百姓到内地,杨业向潘美提出的避开强敌、秘密撤出四个州府之民的策略,被护军王侁讥讽为畏惧、懦弱、退缩之举。

D.杨业虽是无敌将军,但在陈家谷口因无援军而被契丹军队所擒,而且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战斗中死去。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具体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把握。

从四个实词所在的语境可以推断,A、B、C三项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

D项,“横”在语境中的意思应该是“意外地”。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具体考查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的能力。

A项,第一句表现周

的谦恭,第二句表现周

的刚正。

B项,两句都表现周

的谦逊。

C项,第一句表现周

的宽厚仁爱,第二句表现周

的忠君爱国。

D项第一句表现周

不拘小节,第二句表现周

耿直忠君爱国。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点考查对文言文内容概括分析正误的判断。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读懂文章大意,然后根据传主周

的具体言行分析判断。

B项,对文章内容把握有误,周

并没有“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而是只有一次反驳了皇帝把自己比况尧舜。

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要抓住每句话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一是关键实词虚词,二是特殊句式。

(1)句中关键词“陵折”应译为“压倒”,使折服,“宗附”应译为“尊崇依附”。

(2)句中的“为……所”这一被动句要翻译正确,关键词“纠”应译为“检举”,“亮”应译为“谅解”,“黜”应译为“罢黜免官”。

答案:

(1)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

,周

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

(译出大意给2分;“陵折”“校”“宗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后来周

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译出大意给2分;“纠”“亮”“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附【译文】

,字伯仁,年少时已极有名气,神采飞扬,清秀聪明。

司徒掾贲嵩操守清俊高雅,见到周

,叹息说:

“汝颍之地本来就多奇异的人士!

自从国家正道衰落,今天又见到了周伯仁,他将会重振国家雄风,使国家得到清正之名。

”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

,周

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

成年后承袭父亲武城侯爵位。

中兴建国时(东晋建立时),迁为吏部尚书。

不久,因为喝醉酒,又因为自己的门生砍伤了人,被连坐免官。

大兴元年(318),周

改拜太子少傅,像以前一样任吏部尚书。

上书推辞说:

“我曾因为被考察失职罢官,没有通晓一部经书的学问,智慧也不能称职地为官,止步都很难办到,又不能安分守己,竟然被任命显要的官职,名声地位过高了。

”周

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

晋元帝下诏不答应他的请求。

庾亮曾对周

说:

“大家都拿你跟乐广相比呢。

”周

回答说:

“这不是以丑比美吗?

我怎么能跟乐广相提并论呢?

”一次晋元帝大宴群臣,正是酒酣之际,元帝高兴地说:

“今日名臣共聚一堂,纵使是尧舜之时也不过如此吧?

”周

乘着醉意高声答道:

“如今的世道怎么能跟尧舜盛世相比呢!

”元帝大怒,下诏书交付给廷尉(将周

下狱),将要处死周

若干天后元帝愤怒平息,才将周

放出。

后来周

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天性宽厚仁爱。

他的弟弟周嵩曾经有一次因为喝醉了酒对他说:

“你的才气比不上我,为什么竟然意外地获得了崇高的声望?

”拿蜡烛掷打他。

不动声色,然后慢慢地说:

“周嵩你实施火攻,这本来是使出了一个下策呀。

”当时的宰辅王导非常器重周

曾经坐在王导的座位上高傲地长啸吟诵,王导说:

“你想要效法嵇康、阮籍吗?

”周

说:

“我哪敢舍弃近处的你,而效法远处的嵇康、阮籍呢。

等到王敦叛乱,温峤对周

说:

“大将军这次用兵好像是有原因的,应该不会滥杀无辜?

”周

说:

“我们的君主年少没有经历过什么事。

君主不是尧舜,怎能没有过失呢,作为臣子怎么能发动兵力威胁君主呢?

共同推举拥戴君主,还没有几年,一旦王敦举兵,天下怎能不大乱呢?

他傲慢暴戾,不把君主放在眼里,他的野心不会满足的!

”不久朝廷的军队被打败,周

奉诏去拜见王敦,王敦向周

说:

“你有负于我!

”周

说:

“你举兵叛逆,我亲率六军而不能抵抗,令朝廷军队溃败,因而有负于你。

”王敦忌惮他的言辞刚正,不能回答。

皇帝召见周

,对他说:

“近日的大事是,两宫(皇帝和太子)安然无恙,各人平平安安,大将军真如众人所望吗?

”周

回答说:

“两宫自觉遵从英明的诏示,对于我们来说无法知道。

”有人劝他躲避着王敦,周

回答说:

“我辈作为大臣,面对朝廷的丧乱衰败,怎么能苟且偷生,投奔外邦呢?

”不久周

被收捕,经过太庙时,大声骂王敦是贼臣,应当快点杀死王敦(以免晋室被王敦推翻)。

话未说完,周

就被收押的人用戟刺伤他的口,伤口流血至脚后跟,但仍然面色不变,举止自若,旁观的人见此都伤感流涕。

于是被杀,享年五十四岁。

5.【解析】选D。

薄:

迫近。

6.【解析】选D。

①写于仲文拒绝诱招;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

7.【解析】选B。

“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中的“十七八”是分数“十之七八”。

8.参考答案:

(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悉”“伪北”“颇”各1分,句意2分)

(2)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溃”“乘”“为”各1分,句意2分)

附【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沉迷读书而不知疲倦。

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

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

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

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

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

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

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

仅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

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

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

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

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

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

“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

”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

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

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

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

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

“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

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

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

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

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

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

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

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

朝廷为于仲文刻石记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史臣说:

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

9.【解析】选C。

沮:

诋毁。

10.【解析】选B。

①特长及爱好;④无法说服众人后的无奈,本不想冒进;⑥绝食而死,殉国表现。

11.【解析】选C。

“秘密撤出”针对的是云、朔二州。

12.参考答案:

(1)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暗中上奏诽谤书信指责杨业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追问(责问),封上奏折来交给杨业。

(把握句意,注意关键点的翻译。

关键点:

“主将戍边者”定语后置、“潜”“谤书”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潘美不能够制止住,于是沿着交河向西南行进二十里地。

不久听说杨业兵败,就率兵退走。

(把握句意,注意关键点的翻译。

关键点:

“乃”“缘”“却走”各1分,句意通顺2分)

附【译文】

杨业,并州太原人。

父亲杨信,是后汉麟州刺史。

杨业年幼时洒脱豪爽、见义勇为,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得到的是别人的几倍。

二十岁时在刘崇手下做事,担任保卫指挥使,因勇猛而闻名。

几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一职,多次建立战功,攻打之处总是克敌制胜,国人称之为“杨无敌”。

宋太宗征讨太原之时,曾重金以求杨业。

不久太原成为孤城很是危险,杨业劝说后汉皇帝刘继元投降,以便保全百姓与家人团聚。

刘继元投降后,太宗派遣中使召见杨业,皇帝大喜,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军队凯旋,授予杨业郑州刺史一职。

皇帝因杨业在边关事务上很有经验,又升迁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适逢契丹军队入侵雁门,杨业率领麾下数千骑兵从西边山脉中断处而出,由小道奔至雁门北出口,向南从背后攻击敌军,契丹军队大败。

杨业因功升迁为云州观察使,仍旧兼管郑州、代州。

自此后,契丹远远看见杨业的旗帜就撤退而去。

戍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暗中上奏诽谤书信指责杨业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追问(责问),封上奏折来交给杨业。

雍熙三年,大队人马向北出征,由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两路行营都部署,任命杨业为副将。

各路军马接连攻下云、应、寰、朔四州,军队驻扎在桑乾河畔,遇上曹彬的军队打了败仗,各路军马撤军,潘美等回到代州。

没过多久,皇帝下令迁徙四州百姓到内地,命令潘美等率领所辖军队护送。

当时契丹国母萧太后与大臣耶律汉宁等率领十余万人马,又攻陷寰州。

杨业对潘美说:

“如今辽兵益发强大,不可与他们作战。

先派人偷偷告诉云、朔两州守将,等大军离开代州的时候,命令云州的百姓先出城。

我们军队驻扎在应州,契丹军队一定会来抵抗,那就命令朔州百姓出城,直接进入石碣谷。

”护军王侁诋毁杨业道:

“率领数万精兵却这般畏惧懦弱。

只需赶往雁门北川中,擂鼓前行迎敌。

”护军刘文裕也赞成王侁。

杨业说:

“不可以这样做,这是必会失败的形势。

”王侁说:

“君侯你平日里称为‘无敌’,如今遇见敌兵躲避观望不作战,难道是有别的想法么?

”杨业说:

“我杨业不是躲避死亡,只是这时有不利于(我们)的,只会让士卒送死受伤,却无法建立功劳。

如今你们责备我不去迎敌作战,那我应当走在你们的前头。

”将要出行的时候,流着泪对潘美说:

“这次出战一定不利。

不是纵容敌兵不进攻,只是等着有利的时机,想要建立小小的功劳来报答国家的恩遇。

如今大家指责我不迎敌作战,我应当先战死在敌人军中。

”于是指着陈家谷口说:

“各位在此处排好步兵强弩手,形成左右两翼救援。

不然的话,此战不会有活下来的。

”潘美当即与王侁率领麾下军队在谷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