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253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docx

物流的起源定义特征过程重要性误区

一、物流的起源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提出了“PhysicalDistribution”(直译为实物分拨或实物分销),可缩写为PD。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战争物资供应,“后勤”(Logistics)理论被应用于战争活动中。

“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

二战以后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勤一词在企业管理中广泛使用,使得物流的含义扩大,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

中国早期的物流概念来自日本,且“物流”一词直接取自日语,而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从英文的“PhysicalDistribution”翻译过来的。

对于PD和Logistics两个概念,PD侧重于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活动本身,而Logistics侧重于对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故Logistics外延更广。

在我国,有的物流权威学者主张,将前者称为传统物流,将后者称为现代物流。

我国对物流下的定义是: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该定义与Logistics相对应。

2 物流在我国的历史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1949年到1978年,可称为“蒙昧时期”,对物流几乎没有认识。

此时,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完全没有自主权,管理上条块分割,企业与物流相关的采购、运输、储存、包装等各环节,几乎完全由计划手段加以控制,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几近于无。

2 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增加,多种经济成分开始进入市场。

政府逐步放开了对企业生产、物资、价格的管理,工业企业可自主决定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商贸企业开展了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

1981年,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在物资部专业刊物《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首次较为完整地将物流概念引入中国。

此后,国内学者和组织对“物流”的研究不断扩大与深入。

然而,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地位,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状态依然存在。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仍然没有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和市场的真正主体;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创新对我国物流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因此,国内出现了对物流研究的空前关注,有关物流和物流管理的文章、书籍、网站、讨论会纷沓而至,“物流”成为中国20世纪末在各种场合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4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企业与各级政府对物流的认识。

企业从过去的注重生产和销售转变为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方利润源泉”开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美的、青啤、宝钢、红塔集团、国美电器、海信企业都已建立或正在筹建自己的物流体系。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从不同角度关注着国内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但这种认识的转变所涉及企业的数量和地区的范围有待进一步的扩展。

2物流基础设施。

在最近几年里我国陆续建成一些高速公路,尤其是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一些联结中心城市的干道在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已经建成。

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从1980年到1998年提高了231%。

在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但只要进行简单的国际间对比,就可以发现它仍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

3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国内的配送中心虽然近年来有了一些发展,但80%的配送中心存在一些问题:

经营方向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流程不合理、现代化程度低。

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需求仍在增长,而目前国内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素质企业的数量极为有限,且自身存在着规模、资金、网络等方面的局限。

4物流研究

我国的物流研究一向以宏观分析为主,对微观的企业物流管理进行研究只是近几年的事情。

但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业界各企业间以及与学界间的联合成为中国物流发展浪潮中的一处亮点,而重视物流设施和技术,轻视管理研究的局面依然存在。

二、物流的定义

物流(logistics)就狭意而言,即指商业流程中的仓储及运输。

我国对物流的定义为: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贮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传统物流主要侧重于运输、保管、包装、装卸等活动,而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传统的物资流通资源,实现物流的快速、准确、低成本的物流活动为现代物流。

可以看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物流更强调现代化的管理和整个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现代物流以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为基础,对物流系统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子系统间进行管理控制。

现代物流管理观念要做好现代物流的管理,就要认清现代物流管理的观念,区分其与传统物流管理的异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科学地对现代物流进行管理,才能促进物流管理的发展。

现代物流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全球化观念。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物流的全球化,产品的销售区域已变成世界范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物流管理也要实现全球化。

2.物流管理信息化。

无可置疑,信息在现代物流管理担任着重要角色。

通过实时把握物流信息,我们可以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

3.物流管理的社会化。

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是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会给资金周转带来不利的环节,如果企业同时从事制造和物流,将会使得社会的物流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

将产品的生产制造与物流服务行业联结起来,是物流管理社会化的体现。

4.物流管理的一体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顾客选择商品的结果,都会受到企业物流管理的影响,它是生产商服务顾客的重要能力。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值得让顾客信服的物流管理,才能使得产品的销售流通顺利进行。

物流管理的一体化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一体化,它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体化。

5.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

物流管理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进行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决定我们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

社会向多元化、信息化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订货的不确定性增强,批次增多,批量减小,这些都增加了货物的流通,物流管理的工作量和繁琐度。

我们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一定要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把服务做到位。

三、现代物流的特征

1.科学化。

在发达国家拥有专门的物流科学机构和从事物流科学的专业人员,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物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体系。

2.系统化。

物流系统化是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结果。

现代物流不再孤立地追求各项功能的效益最大化,而是提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物流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为单位,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

3.准时化。

准时化是一种生产方式,即通过准时供应,减少生产环节以外的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与其相适应的是现代物流管理。

物流是准时化生产能否实现的关键。

4.专业化。

社会分工导致了专业化,导致了物流专业的形成。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企业中,物流管理作业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存在并承担专门的职能;二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5.网络化。

社会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使企业的公司网络和业务网络的形成成为可能,促进了物流的网络化。

四、现代物流管理流程

物流管理包含多个流程环节,它们既是一个个的分开的系统,又存在着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只有做好了单个物流管理环节,才能保证整个物流系统的顺利进行。

1.物流系统规划。

企业的物流活动组成复杂,而且“效益背反”原则常常发生在各个活动功能要素之间,例如,运输与存储的背反特性。

认真分析这些活动的逻辑关系,将它们构成能发挥综合功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减少物流成本,企业物流运行的目标实现的关键。

开展一个物流管理项目的运作前,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极为必要的。

2.建立工作分解结构。

无论物流系统的规模有多么的庞大,它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和系统之间,都存在着总的运行结果、总的目标和总的费用、资源利用方面、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等各种各样的联系。

我们做好物流工作的分解,是物流管理流程制定极为关键的一步。

3.物流任务的安排。

对物流任务进行安排的主要技术有:

里程碑图、简单的条状图、甘特图、项目图和平衡线,我们可以利用一种或者是几种技术相结合对物流任务进行进度安排。

4.成本估算和控制。

从现代企业经营的模式和环境角度来看,现代物流管理并不是增值服务过程,它并不直接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经营目的,就不得不借助于或者是依赖与物流的运作。

对于那些在全球经营的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

物流成本的管理可以正确揭示物流成本的大小,通过经济核算发现物流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此外,利用物流成本指标可以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物流成本的管理包括物流成本的计算和物流成本的控制。

其中,物流成本的计算主要有按支付形态和物流过程进行物流费用的计算、按物流功能与过程分类进行费用统计和从物流功能分类和费用支付形态方面计算三种方式。

物流成本的控制包括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控制方法两个方向。

5.与其他项目的活动的主要接口。

物流具有高度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它与其他项目活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接口,依靠许多其他的组织。

一个好的物流规划不仅仅只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规划,还必须与其他的计划活动配合得当。

尤其要关心系统的工程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实验与评价主计划、生产/制造计划和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麦当劳物流流程:

五、现代物流之重要性

  现代物流就是通过仓储、运输、配送等全面综合管理,令整个物流过程缩短时间及减低成本,故现代物流在商业营运流程的地位更为重要,主要原因:

(一)商业流程缩短

  制造业者为掌握销售通路与利润,逐渐向下游整合,成立体系内销售部门的现象日益普遍,以致中游的批发者或中间商生存空间日渐压缩,甚至被制造业者或零售业者所取代,形成商业流程缩短的现象。

(二)连锁店兴起

  为增强竞争能力,形成扩大销售规模以降低销售成本,企业化的连锁经营不仅可扩大营业规模,亦可以加强对市场的渗透及销售渠道的掌握。

(三)市场采薄利多销策略

 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竞争往往导致获利率降低,故加强各项成本控制巳成为企业求取生存发展之道。

虽然在生产流程的成本减低方面巳日见困难,但在物流方面减少支出,仍有相当空间。

  据中银港澳管理处经研部一份研究香港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所作分析,电子贸易,即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包括企业对企业以及企业对客户的交易,网上交易只是交易的步骤之一,交易能否顺利完成和是否具竞争力,关键在于是否把货物迅速地运送给用户。

而现代物流业过去几年的急速发展,就是受电子贸易蓬勃发展所推动。

该报告又指出:

传统企业经营往往要自营与物流有关的业务,从事采购、存货、送货等工作,结果是难以专注于核心业务,而且因为积压存货而增加经营成本。

因此,现代企业经营都会利用外判的形式,把非主业,即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藉此减少采购人员编制,减低库存,省却仓储费用及节省设立有关工序所需投资,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增加消费和扩大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现代物流对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必须加快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中国企业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必须加快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组织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概念引入我国虽有数年,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已经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工商企业把现代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物流资源,改造与提升物流系统;众多的运输、仓储、货代、联运等企业向物流领域拓展延伸,一批新型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企业不断成长。

可以预计,现代物流业必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六、现代物流管理的误区

由于人们对物流概念理解的深浅不一,对物流还会有一些误区,使大家对其进行不必要的投入和浪费。

误区之一:

发展物流就是添置现代化设施和高技术设备IT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等确实可以带来高效率和树立良好的形象,但应用于这里的投入和运行成本也不可低估。

过于热衷现代化、大型化、高规格的物流中心、立体仓库是不对的。

由于国内整体物流技术的发展和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的限制,有些高科技含量的技术不一定适合我国物流发展的现实。

客户不需要过多高出其行业现状的附加服务,因为那些只能意味物流

误区之二:

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技术的堆砌就是物流物流,像货物运输一样,都是以服务为特征的无形产品。

任何一种成功产品都要经历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周期。

运输服务,经过了几百年的历程,为人类创造了人类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巨大价值,现在已经逐渐衰老。

传统的运输企业和货运代理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低价竞争,过去积累下的财富开始缩水。

就在这时,物流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就孕而生。

但是,物流不是传统的货运方式的组合堆砌,我们不需要“大而全、小而全”的“麻雀企业”。

她应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于社会分工细化的规律。

物流企业应该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制度,整合有限的资源,瞄准新的利润空间,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误区之三:

物流是很赚钱的企业物流,结合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流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区别与生产活动,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只能是完善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

众多企业在媒体的炒作下蜂拥而上,很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的盲目开始、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总而言之,给物流认真“把脉”,了解她的生存规律,熟悉掌握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有限资源有的放矢,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简化在同一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重复劳动,使整个社会的物流规模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真正给物流企业、生产企业乃至社会带来真正的价值。

06物流全球论坛王之泰指中国物流呈4种发展误区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11月6日在广州出席“2006物流全球论坛”时指出,近几年来中国物流业发展迅猛,年均总量与速度成双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四种明显的发展导向误区,而这些误区正导致一系列不良影响后果。

  王之泰称,由于至今仍没有形成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的管理体制,目前占国民经济权重五分之一的中国物流领域,缺乏重视特别是缺乏物流发展方面的调控体系,长期以来都陷入发展导向的“困惑”,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组织热衷于参加各种会议,请政府领导、专家、权威作报告都是寻找指导的明证。

  他认为,由于政府管理的缺位,目前内地在物流发展方面已出现四种明显的导向偏颇:

一是物流发展阶段的导向,误导物流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成熟期”,从而按照“成熟期”的办法来做物流工作和经营物流企业。

二是对物流企业评价的导向,把资产多少放在重要地位,误导物流企业走重资产之路。

三是对“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认识的导向,错误地解释现代物流,把现代物流重要的组成部分排斥在现代物流之外。

四是对物流企业模式的导向,误导物流企业走“大而全”、“小而全”之路,否定按社会专业化分工构筑物流企业的正确选择。

  王之泰称,如今这些导向偏颇已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影响了物流结构体系的构筑、给物流企业的发展和运作带来困惑、封杀了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空间、使“大而全”、“小而全”在物流领域找到了附体等。

他特别指出,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指的发展现代物流,就不包括运输、仓储这些所谓的“传统物流”。

这种导向是对现代物流的错误导向,带来的后果是将运输、仓储排斥在物流之外,影响和封杀了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

  168家国内外展商参展

  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吸引168家国内外展商参展,中远物流、中远集运、中外运、EMS、中邮物流、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广州港、南方航空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等168家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广州、天津、福州等城市展团、香港付货人委员会、华南美国商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在物流节上亮相。

预计将吸引二万专业观众和买家与会。

物流节期间,将特别推出“2006物流全球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第五届中国货运业大奖颁奖典礼”、“泛珠三角物流合作洽谈会”、“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2006中国物流万里行”等十多项活动。

  图:

广州举行的“2006物流全球论坛”现场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连锁零售业在近几年中取得较大的发展,其中物流管理的发展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发展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观念落后,对物流的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引进物流管理的时间短,许多企业对物流环节的认识程度不够,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仅限于概念层次的了解,国内商业企业普遍缺乏对物流在经营战略与战术层次上的综合运作能力。

目前,在这方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是重前轻后,其二是盲目跟进。

所谓重前轻后,是指在许多零售连锁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前台门店扩展和后台物流系统构筑之间的问题,从而出现了两者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物流系统在连锁零售企业经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许多企业往往重视不够,投入管理力度不足,而只是一味进行前台门店的扩展,出现了一些连锁零售企业在前台店铺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总利润却在不断下降的奇怪现象。

所谓盲目跟进,是指我国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而全”的经营思想的影响,不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纷纷盲目地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了巨大的成本负担。

同时,由于零售企业对储运业务了解不多,因而对物流系统的利用效率低下,在加上市场波动性的影响,造成了车辆装载率低、仓库空仓率高等情况,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二)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

物流效率低在零售企业的突出表现是缺货率高。

罗兰•贝格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03年9月对国内连锁零售3个城市5家连锁零售企业的12家大卖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终端缺货率在10%左右,远远高于国际7%左右的水平。

对零售企业来说,商品缺货状况将引发消费者的各种反应,最终导致企业的销售损失。

在美国,连锁零售企业如果商品缺货,60.5%的消费者会购买同一类替代品,21.6%的顾客不再购买,14.8%的顾客会到另一家店购买时再实施消费行为,顾客的转店率是17.9%;而在我国,当出现商品缺货时,48%的人会购买同一品种的替代品,15%的消费者不再购买,31%的顾客会选择到另一家店购买该商品,顾客的转店率是37%。

这意味着我国的超市将因缺货而比美国的超市损失更多的顾客。

同时,我国零售业的统一配送率不高,不少零售业的仓库和车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车辆空载率普遍较高,商品的在库周转期一般都在15-30天。

而且,我国零售企业的配送规模普遍较小,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绝大多数配送中心也未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其中约60%的人员和设施处于闲置状态。

据有关机构对内地16家比较成功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表明:

没有一个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各分店经营的所有商品实现了100%的统一配送,最好的达到80%-90%,如北京的华润;少数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在50%左右,大多数在60%-70%之间,如北京的好邻居(60%左右),西客隆(70%左右)。

不可否认统一配送率低也有其他原因,如对于鲜活易腐商品、冷冻商品,分店不愿意统一配送,多采用生产者直接送货上门的办法;而且,在国外连锁店的统一配送率也难以达到100%,但统一配送率低肯定将影响配送中心优势的发挥。

(三)物流设施落后,其现代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都是在原来的仓库或租用仓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的,甚至一些企业仍然保留了原来仓库的存储功能。

总体而言,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基本上还没有以不带有存储功能的通过型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在很多配送中心内还没有开展起来,只有个别有实力的企业建立了生鲜食品的加工生产线,多数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仍然以带有商品存储功能的流通型中心为主。

在国外,大多数连锁零售企业的现代化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配有自动分拣机、自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及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装卸搬运用吊车、电车和传送带来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式仓库,并采用自动化管理。

相比之下,我国的物流中心目前尚处于落后的状态,运输、通讯等都很落后,技术、设备都比较陈旧。

在仓储方面,有近70%的是普通平房仓库,具有冷藏、保鲜、空调的仓库较少,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很少,影响了配送效率。

(四)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落后,增加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也是导致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作业效率低下,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零售企业已逐步开始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从整体来看,客户关系管理、连锁门店间的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数据的准确与数据模型、系统的稳定性等,依旧是零售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目前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中,由于信息技术落后,很多物流信息如订货、存货、补货、销货、货物的陈列配置、财务处理等仍然由人工操作;由于缺乏对顾客购买行为进行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得管理者的决策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致使很多企业货架空间分配不当,畅销品缺少陈列而滞销品充斥空间。

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商店中,约有30%的商品在相当长时间内无人问津。

据业内人士介绍,仅POS系统的应用,至少可使经营成本降低1.5%,营业额提高8%。

另外,由于企业间不能及时交换数据,致使发货方和订货方无法及时掌握订货状况、货物在库在途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间的沟通成本。

(五)专业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效率低下

受诸多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商业企业人才的素质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优秀的商业管理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