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贴好条形码并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
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
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
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
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
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
一是原生形态。
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二是自创形态。
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
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
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
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
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
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
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
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
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
陆游咏梅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
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
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
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
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
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
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
B.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
C.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
D.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
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
C.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
D.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
B.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
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
D.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
“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
“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
”第三个男孩说:
“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
“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
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
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
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
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
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
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
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
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
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
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4.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
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
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
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
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
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
“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
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
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
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
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
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
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
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
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
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
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
啊!
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
“……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
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
“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
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
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
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
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
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
“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
少安也荚了,说:
“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
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
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
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十一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
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
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
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8.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分)
9.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
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钱勰,字穆父。
生五岁,日诵千言。
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
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
襄曰:
“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
”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
王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
勰谢曰:
“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
”定官制,勰方居丧。
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
奉使吊高丽。
勰入请使指,帝曰:
“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
”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
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
勰曰:
“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
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
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
“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
”其人谰曰:
“无有。
”勰曰:
“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
”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
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
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
召拜工部、户部侍郎。
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
轼曰:
“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翰林缺学士,章惇①三荐林希,帝以命勰。
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
帝曰:
“朕固知之,毋庸避也。
”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
“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雍②。
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
”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
“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
”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
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
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钱勰传》,有删改)
[注]①章惇:
时任宰相。
②雍:
郑雍,大臣,曾遭章惇排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B.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C.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D.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因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权利,让子孙继承先辈的官位和爵位。
B.居丧,守孝。
古代尊亲死后.在服丧期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等活动,表示哀悼。
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赋税、俸禄等职事,长官为户部尚书。
D.朕,文中是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其他人不能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勰能力突出,不慕高官。
他小时候记忆力就很强,做官后因才华出众引起皇帝重视;王安石派人去见他,许诺封官,他没有动心。
B.钱勰爱惜节操,不收礼金。
他被皇帝选中出使高丽,不接受不该收的礼物,高丽人在他回国途中追送礼金,被他严词拒绝。
C.钱勰办事干练,思维敏捷。
老吏作梗,钱勰应对自如,有人伪造别人的字迹递诉状,被钱勰识破;苏轼作诗赠予钱勰,钱勰立刻作诗回报。
D.钱勰得罪权贵,遭到报复。
钱勰曾写过贬谪权臣章惇的文词,后来又拟写安慰郑雍的诏书,遭到章惇排挤诋毁,被贬到地方任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5分)
(2)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两句,见浮云而念游子,通过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想念之情。
B.三、四两句,诗人推己及人,抒写对故人的衷情,体现两人形离神合的深情厚谊。
C.“冠盖”四句,写李白希望能高冠华盖跻身达官贵人之间,但终老却为之所累。
D.最后两句,在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同情,也包含着诗人的心事。
15.“告归”至“若负”六句,从不同角度将李白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与琵琶女于浔阳江上偶然相遇,因为“”的相似遭遇,两人产生了情感共鸣;“”句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是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的句子。
(2)、韩愈在《师说》中,用设问的方式指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子规”之声多伤别。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和《蜀道难》中的“”都属此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韦编三绝,当不负今日誓;金榜题名,必无愧少年心。
今天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在汇思礼堂隆重召开迎战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②李老师有广博的学识、深远的见地、颐指气使的气度,在学校组织的青蓝结对会上,他的演讲让在场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③进入五月份,五爱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叶子长到手掌大的桑叶,蚕宝宝可以大快朵颐了。
④民族间的肢体语言,许多动作、表情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出笑话。
⑤振旅凯旋,万众夹道,吹茄击鼓,箪食壶浆,迎接将士,这也很正常。
对于身经百战的梁朝开国元勋曹景宗来说,这种场面是经历多次的、感受至深的。
⑥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目前,我市提出“延续历史文化血脉,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号召全市人民为创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共融的城市而努力。
19、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
①每次大的灭绝事件,都能在相对短时期内造成80%~90%以上的物种灭绝。
②灾变引起的环境变化也给新物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③而少数生命力或逃逸能力强的物种能够忍受灾变造成的极端恶劣的环境,或逃离灾区至异地避难而留存下来。
④造成生物集群灭绝的原因很多,如天外星体撞击地球、火山活动、气候变冷或变暖等灾变。
⑤大灭绝期间幸存的和新生的物种在灭绝事件后开始复苏和发展,并进而开创生物演化的新篇章。
A.④①③②⑤B.③②⑤④①C.①③②④⑤D.⑤④①③②
20、下面内容是一首被打乱顺序的律诗,请你重新排序并将排好的诗句写在答题纸上。
(6分)
①独有宦游人②忽闻歌古调③云霞出海曙④偏惊物候新
⑤淑气催黄鸟⑥梅柳渡江春⑦归思欲沾襟⑧晴光转绿苹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21、下面一则请假条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尊敬的年级主任:
我是高三
(1)班的学生,想报名参加民航飞行员考试,家父家母也十分支持。
我现在要参加中国民航组织的“招飞”体检,由于路途较远,需请假五天(从11月18日~11月22日),请务必批准!
2018年11月16日
王兵强
四、写作(60分)
22、读懂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宋代的诗,有许多富含哲理性,给人生以启迪,如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请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为题,再拟一个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主题(观点)明确突出,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有一定逻辑性。
参考答案:
1、【理解筛选】(3分)
B(A“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参见原文“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
C“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分析不准确,原文有“才有可能”的表述。
D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原文第6段中“首先……其次……”的论述,可见该项分析是不完整的)
2.【论证分析】(3分)
C(根据第5段的论证思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
3.【内容分析】
B(“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错。
原文的意思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况,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
4.D (亲生命性”这一概念在材料三中,“生物恐惧症”这一概念则在材料四中。
选项A,歪曲文意,“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错误,原文说的是“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选项B,表述绝对,原文说“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选项去掉了“可能”二字。
选项C,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故答案选D。
)
5.A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