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883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3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docx

重庆市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

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

重庆市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

2014年度实施方案

(报批稿)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重庆市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

2014年度实施方案

(报批稿)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第一章长寿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形势

1.1长寿湖基本现状

1.1.1长寿湖概况

长寿湖(北纬29°50′~30°04′,东经107°15′~107°27′)又称狮子滩水库,兴建成于1954年,大坝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图1.1),主要来水为龙溪河,是龙溪河流域下游控制性水库,湖水流经长寿城区汇入长江。

长寿湖由中部湖区、东部湖区和北部湖区构成,流域汇水范围涉及长寿区、梁平县和垫江县的45个乡(镇),流域人口达171万,是长寿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图1.1长寿湖地理位置图

1.1.2长寿湖流域水文水系

长寿湖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大型人工湖,其水深平均10m,最大50m,蓄水10亿m3,水域面积65km2,有岛屿203个。

图1.2长寿湖入湖河流分布图

长寿湖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20km2,占龙溪河流域面积92%。

水库正常蓄水位347.00m,死水位328.50m,主汛期(5月—8月中旬)防洪限制水位346.3m,汛末(8月下旬―10月)防洪限制水位346.8m。

校核洪水位348.90m(p=0.05%),设计洪水位347.30m(p=1%)。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47.5m3/s,折合年径流量14.99亿m3,径流深496.4mm,年平均径流模数0.42。

长寿湖入湖河流有9条,包括进入东部湖区的赵家坝河、小河、板桥河、雷祖河,进入中部湖区的余家沟,进入北部湖区的龙溪河、响塘村河、余洞坪河、咸丰村河,其中龙溪河为最主要的入湖河流(图1.2)。

龙溪河为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河流全长229.8km,流域面积3280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4m3/s,发源于重庆市梁平县明达镇龙马村文家沟,流经梁平县、垫江县、长寿区三个县(区)后在长寿区凤城街道走马村6组注入长江。

梁平县境内干流长60.2km,流域面积79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1m3/s,年径流总量4.44亿m3,河宽12~90m,平均比降0.89%。

垫江县境内干流长96.8km,流域面积1499.63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5.07m3/s,年径流总量8.08亿m3,河宽60~150m,平均比降0.74%。

长寿区境内干流长72.8km,流域面积668.4km2,多年平均流量51.3m3/s(狮子滩水文站),年径流总量16.18亿m3,河宽80~150m,平均比降3.67%。

1.1.3长寿湖生物多样性

长寿湖流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

长寿湖流域森林植被以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其次为落叶阔叶林、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共四个植被类型七个群系,共有森林植物182科249属为619种以上,有珍稀保护植物12种,如水杉、银杏、杜仲、鹅掌秋等;林区内有较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据查有6目15科28属97种,其中脊椎动物51种,列入国家保护的动物7种,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等。

长寿湖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数量达到1.5万余只,其中水禽中优势种有绿头鸭、班嘴鸭和绿翅鸭等3种,普通种有赤麻鸭、骨顶鸭、鸬鹚等4种,少见种有5种,罕见种有11种,如鸳鸯、小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寿湖水库形成以后鱼类主要以鲢鱼、鳙、草鱼、翘嘴红鮊、三角鲂、鳤、鲤、鲫等为主,近年来人工放养鱼类主要有鲢、鳙、鲫、草鱼四类鱼。

1.1.4长寿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目前,长寿湖流域范围内的长寿区、梁平县和垫江县人口总户数约为101.79万户,总人口为279.74万人,常住人口216.35万人,城镇人口96.67万人,城镇化率为44.68%。

2012年相比2011年城镇人口增加3.92万人,城镇化率增加1.98个百分点。

长寿湖流域内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不断增加。

2012年,长寿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36.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00.02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05.46亿元,增长17.7%。

垫江县地区生产总值168.83亿元,同比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23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34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26,增长9.1%。

梁平县地区生产总值156.65亿元,比上年增加17.1亿元,同比增长15.4%。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3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46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87亿元,增长11.7%。

1.1.5长寿湖流域污染物排放状况

根据统计,2013年长寿湖流域45个乡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为103885.5t、总氮(TN)为14842.2t、总磷(TP)为1820.4t。

从污染类型分析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最大的为居民生活污水、农田面源、居民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分别占48.8%、25.7%、10.8%和9.6%;总磷排放量最大的是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居民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分别占44.8%、31.8%、13.2%和9.7%;总氮排放量最大的是居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分别占58.0%、23.3%和12.9%。

从流域各行政区域分析看,在工业、生活、农业、养殖行业中,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均为长寿湖流域上游梁平和垫江两县排放量最大,流域内只有旅游污染全部来自长寿区(表1.1)。

表1.12013年长寿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情况(t)

污染源

长寿湖流域

其中:

长寿区

其中:

垫江县、梁平县

COD

TN

TP

COD

TN

TP

COD

TN

TP

工业

4653

204

-

198

1

-

4455

203

-

居民生活污水

50740

8606

815

8018

1377

128

42722

7229

686

居民生活垃圾

11241

587

240

1320

95

42

9921

492

198

农田面源

26717

3465

176

4503

552

21

22214

2913

155

畜禽养殖

9991

1920

580

3013

578

172

6978

1342

408

水产养殖

338

27

6

128

9

2

210

18

4

旅游

206

35

4

206

35

4

-

-

-

总计

103886

14842

1820

17386

2646

369

86500

12197

1451

1.1.6长寿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长寿湖是长寿区主要的饮用水源,长寿区环保部门对长寿湖水质状况开展了长期的例行监测和专项监测工作。

2004-2013年,对六剑滩、长寿湖共2个断面进行了例行监测。

饮用水源保护监测点狮子滩大坝,每周监测一次,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石油类、电导率、化学需氧量、总氮、铜、锌、总磷、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硫化物、硒、氟化物、叶绿素a、透明度等27项指标。

2009-2013年,对湖区水质进行了7次专项监测,监测断面为高峰、三合、御龙口、万寿、罗山、竹子滩、大坝、石塔坡,并在专项监测中对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底泥情况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多样性评价及水质生物学评价,为全面掌握长寿湖水环境状况奠定基础。

(1)水环境质量状况

1991年以前,长寿湖湖泊水体较好,基本维持在Ⅱ类~Ⅲ类;1992年起逐步推行网箱网栏养鱼,导致长寿湖水体水质急剧恶化。

2001-2004全面拆除网箱网栏,并落实新业主的水质保护责任制后,湖水水质全面出现好转,2005年恢复为Ⅳ类。

随着长寿湖流域内垫江县与梁平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长寿湖水质出现反弹,2006年湖泊总体水质为V类,超标因子为总氮。

长寿湖全面拆网实行了一体化系列化养殖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与人员、财力的保障,不排除长寿湖仍有肥水养殖的可能,2007年和2008年总体水质为劣V类,超标因子为总氮。

2009年,长寿湖水环境状况引起了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的极大关注,建立了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长寿湖流域的环境监管力度;通过采取生态补偿机制来控制上游污染,遏制了水体的进一步恶化,并使长寿湖总体水质改善到V类,超标因子为总氮。

2010年,长寿区彻底取消了长寿湖的养殖承包合同,采取增殖放流模式,维持长寿湖水生态系统,实现总体水质改善到IV类,超标因子为总氮。

2011年以来,长寿区开始逐步实施《重庆市长寿湖流域污染防治与生境改善规划》,完成了长寿湖周边的长寿湖镇、邻封镇、云集镇25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逐步关闭了上游及周边污染严重的企业,长寿湖总体水质恢复到III类。

(2)水生态质量状况

20世纪50年代末,湖水中浮游植物平均密度达2700000cell/L,,浮游动物7000ind./L~16000ind./L,底栖动物常见有扁螺蚬、蚌、摇蚊、蜉蝣目、蜻蜓等。

2001年,长寿湖浮游植物的监测发现,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均以硅、绿藻为主,其中硅藻约占浮游生物总数的60%,绿藻约占浮游生物总数的30%,同时各监测点中出现铜绿微囊藻、螺旋鱼腥藻等富营养化指示种,说明2001年时湖区即有明显的富营养化风险。

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长寿湖有浮游植物97种,隶属于7门、11纲、18目、29科、57属,以绿藻门的种类最多,其次是硅藻,其他藻类较少;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值为2.22×107cell/L,其中蓝藻门平均细胞密度为1.07×107cell/L,所占比例最大,隐藻门第二,平均细胞密度为4.61×106cell/L,其他藻类密度较低。

浮游动物61种,轮虫的种类数最多,原生动物次之,枝角类、桡足类较少;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297.18ind./L。

大型底栖动物29种,隶属于3门,6纲,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53ind./m2。

水生昆虫最多,达13种;腹足类次之,为5种;水栖寡毛类4种,蛭类3种,瓣鳃类、甲壳类最少。

1.2已有保护措施及成效

1.2.1编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

自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民政府、长寿区人民政府和长寿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就长寿湖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划。

2005年批复了《重庆市龙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渝府〔2005〕133号);同年开始实施《重庆市长寿湖镇环境规划(2005-2020)》,按照规划要求,投入大量资金,改善长寿湖40平方公里水域周边村镇的生态环境,其中几年至今年,已完成24个村镇,有效地降低了入湖污染负荷。

经过不懈的努力,于2011年2月,长寿湖镇荣获重庆市市级环境优美镇称号,2012年荣获国家级生态镇称号;2013年,邻封镇荣获重庆市市级生态镇称号。

2010年,长寿区人民政府批准2011年1月开始实施《重庆长寿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境改善规划》(长寿府发〔2010〕205号文),该规划纳入了《长寿区十二五环境规划》。

特别是2012年以来,编制实施了《重庆市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2012-2016年)》、《重庆市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度实施方案》、《重庆市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2013年度实施方案》,系统、全面地指导长寿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