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81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docx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

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

余章松

2013-2-721:

50:

24  来源:

《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进入现代社会,国际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影响也日渐凸现。

1941至1945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可以说,苏德战争是在两大战场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军事战场,另一个是经济战场。

苏德双方军事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苏德战争进程的影响巨大。

一、军事经济的重要性及其界定

  战争离不开经济的支持,自古如此。

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指出:

“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依赖于经济前提。

”[1]列宁在一战后曾精辟地指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2],“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3],“谁的后备多,谁的兵源多,谁的群众基础雄厚而能更长久地支持下去,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4]。

  一战中单个士兵日耗物资6公斤,二战时就激增至20公斤。

一战中,个人消费值与武器装备值在军事消费总值中大约各占50%;二战时军事消费总值中武器装备费用已升至75%,个人消费占25%。

一战中,军费开支占交战国预算的40-45%,二战时则升至60-65%以上[5]。

  “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进入正式探讨前我们先界定什么是军事经济。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军事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分,平时用以保障军事需要的战争准备,战时用以保障战争的实施。

它主要包括:

(1)用于军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2)制造武器设备及其它军需品的军事(国防)工业;(3)为军队和军事工业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机器设备和有关消费品的工业和农业;(4)直接或间接为军事服务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财贸、科研、医疗卫生等部分。

归纳起来,军事经济核心是军事工业,其支柱是重工业。

二、战时苏德双方工业生产能力的对比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不仅在军事方面损失惨重,经济方面的损失也同样巨大。

战争初期苏军的严重失利给苏联军工生产的组织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首先,苏联损失了重要工业区。

5个月时间内苏联损失了63%煤、58%钢的生产能力及41%的铁路线(见表1)[6]。

表1 苏联经济战争动员(百分比)[7]

 

1940年

1942年

国民收入

15

55

工业品

26

68

农业

9

24

运输

16

61

  战争爆发后,苏联的人力资源动员很快达到极限。

开战10天之内,苏联就征召530万人入伍。

战时苏军兵员损失极为惊人。

据纳粹德国统计,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军共俘虏苏军575·4万人,其中322万人死于战俘营[8]。

战争期间苏联战死的军人达1360万人(含死于战俘营),同时苏军人数一直保持在1000万左右。

苏联大部分壮年男子在前线战斗,后方的劳动力资源出现巨大缺口。

填补苏联劳动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妇女、少年及从前线退伍回来的残废军人。

苏联早在战前一年就进行了劳动力动员:

改行56小时工作周,并禁止擅离工作岗位,也不准迟到早退,违者判罪。

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即发布命令,将每天工作时间延长1至3小时,并取消休假。

这就在不增员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业生产能力近1/3。

1942年初,又将战前规定的最低劳动日大幅度提高,并规定了12岁至16岁少年最低劳动日为每年50天。

这样,就将平均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劳动日,由1940年的254天提高到1942年的352天[9]。

  苏联女性就业者占就业总人数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

轻工业1942年底81%的工人为女职工。

1942年联共(布)中央一份决议指出:

“我们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千百万苏联妇女工作。

”[10]职工中18岁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战争第三年少年在工业各部门的职工比重中达到40-60%。

  与苏联形成强烈对照,战时纳粹德国的经济战争动员步履蹒跚,缺乏力度。

虽然德国早在1939年9月即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其经济动员程度仍然较低。

以钢铁为例:

1942年4月前只有37.5%的粗钢用于军工生产,低于一战时的46.5%[11]。

事实上,德国迟至1943年1月才宣布进行总体战。

不仅时间上比苏联晚,动员程度也比苏联低得多。

这在人力资源动员水平方面反映得尤其明显。

首先,德国工业部门工人每周工作时间战时没有增长,甚至有下降趋势:

1941年9月为49.5小时,1944年3月降至48.3小时。

其次,德国战前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战时先后征召了1000多万男子上前线,巨大的劳动力缺口无疑应由妇女来填补,然而战时德国妇女就业率之低令人吃惊。

随着战局的发展,德国前方兵员不足、后方劳力缺乏的问题日趋严重,至1943年已经开始征召原先一直受到保护的军工企业的熟练工人入伍,严重影响了军工生产。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妇女就业率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1943年1月13日,戈培尔在柏林体育馆发表演讲,拉开了总体战宣传的序幕。

纳粹想从此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争,以扭转战局,弥补战争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消耗。

总体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劳动力资源动员。

1943年2月劳动力动员的对象是:

男性16至65岁,且从1943年1月1日起每周工作不足48小时;女性17至45岁并且家里无14岁以下孩子需要照看而根本未就业者或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

截至1943年6月底,应动员男性50多万,女性300万,然而劳动力动员成效不大。

在男性已无甚潜力可挖的情况下,至1943年6月30日女性动员对象只有41.3%参加工作,而其中仅工作半天的妇女就超过一半[12]。

到1943年底,德国妇女就业人数只增加了40万人。

纳粹只有用扩大外籍工人及战俘参加强制劳动的人数来填补劳动力缺口。

  1944年5月31日,德国就业人数与有劳动能力的人数之比为63%,其中男性为84%,女性为45%,农业之外的妇女就业率只有35%[13]。

1943年德国妇女就业率为46.1%;而同期英国妇女就业率则达到60.5%;苏联妇女就业率则达到了极限程度。

这就是说,战时德国人力资源动员程度远低于英国,更不用说与苏联相比了。

一战时在德国一家军火工厂大门口拍摄的照片表明,上班工人主要是妇女,而同一家军火厂在二战时拍摄的照片表明上班的工人主要是男人[14]。

苏联战时一幅照片给人印象深刻:

一群妇女在地里耕作,扶犁的是妇女,而拉犁的不是马匹就是几位妇女[15]。

苏联妇女肩负重担的时候,大部分德国妇女在家照看孩子。

1942年,德国战时经济所短缺的劳动力人数远远超过100万人,德国不仅没有做到显著增加妇女就业人数以填补缺口,反而“为了显著减轻德国家庭主妇,尤其是多子女母亲的负担并不致危害她们的健康”,从乌克兰调50多万妇女作保姆[16]。

而苏联早在战前的1938年就将孕妇产假由112天降至70天,战时大量增加托儿所、幼儿园使妇女参加工作[17]。

战前1939年6月英国家庭女佣人数为120万,德国同期家庭女佣人数为158.2万。

1943年6月,英国女佣降至40万人,为战前的1/3,而德国女佣仍高达144.2万人,与战前没有什么区别[18]。

战时德国妇女就业率一直保持很低的水平,这是因为纳粹仍然宣传妇女的位置是家庭,从劳作中解放妇女。

另外,给国防军家属妇女补贴较高以讨好民众,以弥补男子上前线的工资损失,这样,妇女就无需上班挣钱养家[19]。

还有,主管劳动力分配的劳工专员绍克尔一直反对增加女职工,“强调在工厂劳动有使德国妇女面临伤风败俗的危险,不只是使她们的精神与感情生活,而且连她们的生育能力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绍克尔的意见得到戈林和希特勒的支持,主持军备改组的施佩尔遭到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打击[20]。

“为了把战时经济部门工作的职工转入军备工业,我们(施佩尔)作了一年半的努力,但仍毫无结果。

”[21]

三、战时苏德双方民用消费的对比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人民就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抗击强敌。

到处是饥寒交迫的景象,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

战时苏联人民食品供应发生极大困难,因为战争爆发后苏联粮食产量灾难性地缩减了,1942、1943年不到战前水平的1/3,由1940年的9550万吨降到1942、1943年的3000万吨[22]。

这一方面是由于丧失大片领土,导致播种面积下降约40%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拖拉机、马匹等农用牵引力大多被前线征调,男劳力应征入伍,农用动力、化肥、劳力的不足导致单产急剧下降引起的,1942年、1943年仅为战前水平的一半。

粮食产量剧减必然导致食品的严重匮乏。

1941年7月即开始实行配给制(标准见表2)。

表2 战时苏联食品分配标准(单位:

克)[23]

 

粮食一等

(克/天)二等

糖及点心一等

(克/月)二等

工人

800

600

800

600

职员

500

400

600

600

被赡养者

400

400

400

400

12岁以下儿童

400

400

600

400

  1942年中,苏联有3/5的城市居民是按儿童标准供应面包的,即每天只有400克。

1943年状况又有所恶化,虽然粮食产量、国家收购量没有增加(见表2),但由于解放了一部分国土而供应对象却增加了。

食品供应严重不足,导致自由市场上食品价格狂涨。

1943年7月面包、土豆、疏菜的市场价格比1941年7月上涨了20倍。

1942年苏联中部地区1公斤黑麦粉价格不低于150卢布,超过了大多数人一周工资。

集体农庄农民的处境更加悲惨,一天分配不到200克粮食、100克土豆(1口人)。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不仅在食品供应方面遇到极大困难,住房、穿衣情况也一样糟糕。

一些煤炭业工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仅有1.3平方米。

穿的方面1943年可供出售的商品同1940年相比:

布匹为14%、衣服为10%、编织品为10%、鞋子为7%[24]。

如此短缺,使得衣服、鞋子这些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在战时的苏联成了罕见的奢侈品。

194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这主要是军事工业高速增长的结果,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了36%,同期消费工业却下降了46‰[25]。

战时很多消费品停止了生产,如手表、收音机等,而保存下来的非常有限的消费工业,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庞大军队的生活需要。

战时苏联军队数量保持在900万至1100万左右,最多时达到1250万人。

民用消费被压缩至极限,大部分人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1942年苏联商品零售总值只有1940年的1/3,而1943年还不及1940年的1/3。

  与苏联情况形成对照,战时纳粹德国居民消费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1939年至1944年,德国的粮食供应一直过得去。

这是因为纳粹吸取一战时德国食品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后方不稳的教训,对战时食品供应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战前努力扩大农业生产,提高食品自给率,到1938年粮食已自给有余。

其次,战前德国还成倍增加了食品储备。

1937年粮食储备为308万吨,1939年激增至913万吨,油脂储备同期也增长了2倍多,由13万吨升至47万吨,土豆储备高达1546万吨[26]。

还有,通过掠夺占领区的食物,压低占领区的消费来维持德国较高的消费水平。

另外,由于气候适宜,战时德国粮食生产水平比较稳定,与战前大致持平,甜菜及饲料的生产还有所增加[27]。

战时德国的食品配额与和平时期相差不大,肉类、脂肪配额更是远远高于苏联同期水平(见表3)。

表3 1942年4月德国食品每周配额(单位:

克)[28]

类别

面包

肉类

脂肪

普通消费者

2000

300

206

长班及夜班工人

2600

450

226

重体力工人

3400

600

306

特重体力工人

4400

850

575

  表3规定的配额为1942年4月16日实行的新标准,新标准每一项都比1939年开战以来实施的变化不大的原有配额降低了,而1943年及1944年配额标准又上升了。

这就是说,战时德国大部分时段食品配给标准都高于表3所列。

同期莫斯科大部分普通市民食品配给标准是,面包每天300克、鱼肉每月600克、脂肪每月200克、糖类每月200克[29]。

可以看出,同期德国人均肉类消费为苏联1倍、脂肪3倍多、糖高达11倍。

  战时德国不仅食品消费较高,其它个人消费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德国战时商业零售额表明,战争头三年德国家庭消费水平并没有下降。

不仅如此,由于占领区扩大至法国、比利时等国,巴黎香水、时装等奢侈品的消费还有较大增长,与1942年亦大致持平,1943年才有所下降。

1939年德国零售商业总额为378亿马克,1943年为330亿马克,其间物价仅上涨10%,即1943年民用消费只下降了大约20%[30](见表4)。

表4 德国工资及生活消费指数(1936年=100)[31]

年月

小时工资

周工资

生活消费

1933.3

119.3

126.5

110.5

1943.9

118.9

123.2

110.7

1944.3

118.9

124

112.5

  德国战时劳动力动员程度远低于苏联,同时其民用消费水平又远高于苏联,甚至高于战前1936年水平。

1942年春主持军备改组的施佩尔力主缩减消费品工业生产,以扩大军工生产。

但3个月后,希特勒就对“调整生产以利于军备生产”的决定后悔了。

他于1942年6月28至29日签发的文件中指出:

“供应居民的产品的生产必须恢复。

”施佩尔想实行总体战的战时经济,又因希特勒的犹豫不决而告吹。

直到1943年10月,德国经济结构中仍有一部分保留着和平时期的结构,从事消费品生产的工人仍高达600万[32]。

“德国从来没有彻底进行过总体战,宣布实行总体战以后也没有这样做”[33]。

四、战时苏德双方军工生产的对比

  1941—1942年冬苏军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5个月打败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的破产。

会战前,德国就开始减少军工生产,以为苏德战争即将结束。

会战之后,德国被迫考虑持久战的问题,努力增加军火生产。

  1942年2月施佩尔接掌经济大权,改组德国军工生产。

此后德国军工生产一路跃升,至1944年秋达到最高点。

1941年12月至1944年6月,德国军工生产增长了230%,而同期军工企业职工数仅增长了28%[34],施佩尔对军工的改组,创造了军工生产的奇迹。

  施佩尔改组军工,成功地扩大了德国军工生产的能力,对德国军事行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41年底德国的军事装备优势到1942年夏进一步加强。

苏德前线德军的坦克1941年底只比苏联多4000门,到了1942年则多13000门,同期德军战斗机由多于苏军600架增至1200架[35],此外兵员优势也得到加强。

军工生产的迅速扩大是德国在1942年夏在苏德战争中取得一些军事胜利的重要原因。

  1942年德国军事实力对苏联优势得到强化,并非是由于苏联军工生产组织的失败。

事实上,在战争爆发后苏联在经济动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苏联人民在联共(布)领导下,克服了战争初期由于军事失利造成的巨大困难,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争,在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的情况下,确保了军事工业的高速增长,并创造了奇迹。

1941年下半年苏联工业生产下降到只及上半年的一半左右,但1941年下半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军工生产仍比上半年有较大增长。

1941年上半年苏联生产步枪80.3万支、机枪4.28万挺,下半年产量翻了一番:

步枪为156万支、机枪10万挺,超过了德国1944年全年的水平(步枪136.3万支、机枪16000挺)。

1941年苏联整体工业生产水平比1940年虽然下降了,但同期军事工业却增长了40%(见表5)。

  德国控制的经济基础远较苏联雄厚,主要工业品产量比苏联多0.5至1倍。

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由于丧失大片领土,经济能力大幅度下降,经济实力对比非常有利于德国。

然而德国经济总量的优势却被较低的劳动力动员、较高的民用消费及分而治之的管理等因素所消解。

战时德国工业总体水平仍保持较快增长,军事工业增长更快,但在军事生产的竞争中仍败给军事工业基础比它弱得多的苏联。

战争初期苏联在工业整体生产水平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依靠高度动员,集中管理,使军工生产成倍增长,其速度远高于纳粹德国,尽管1942年初经施佩尔改组后的德国军工生产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

  战争期间,苏联军工生产加速发展。

1942年底即开始超过德国,其后优势不断扩大。

战争期间,苏联军事工业总共提供给前线10.28万辆坦克及自行火炮、11.28万架战斗机、48万门火炮(各种口径)、100万吨弹药、1600万吨燃油、400万吨粮食及其它大量物资。

苏联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不仅数量迅速上升,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伊尔-2战斗机等都是二战中最著名的武器,性能超过了德国同类武器。

单就航空工业而言,苏联战时就生产了25种新型飞机(含改进型)。

表5 苏德武器生产比较[36]

 

苏联

德国

苏联

德国

 

1941.6.1.-1945.6.30

1941-1944

年均

年均

步枪、自动步枪(百万支)

12.0

7.5

3.0

1.8

手枪(百万支)

6.1

1.2

1.5

0.3

轻、重机枪(千挺)

95.4

617

238

154

迫击炮(千门)

348

68

87

17

大炮(千门)

188.1

102.1

47.0

25.5

坦克、自行火炮(万辆、门)

9.5

5.4

2.4

1.3

战斗机(万架)

10.8

7.9

2.7

2.0

汽车(千辆)

205

375

51

93.7

  苏联后方军事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弥补了苏军巨大的武器损失,而且使苏军对德军火力方面由劣势转为优势,后来优势又逐步扩大。

战争初期,苏军在平均每公里战线只能配置8至10辆坦克、70门大炮、迫击炮,而到了1944年苏军每公里战线平均配置40至60辆坦克、250至300门火炮、迫击炮,配置密度提高了4倍左右,保证了苏军超出德军2倍至3倍的火力优势。

战争末期,每次重大战役进攻前,苏联炮火就消灭了德军20-30%的战斗力。

1944年秋,施佩尔在一份报告中称,100辆坦克,每辆坦克配备5名土兵,就能击溃一万名没有重武器的敌军的进攻。

苏联后方军事经济的优势迅速转化为前方苏军的军事力量优势(见表6)。

表6 苏德军事力量比较(苏军/德军)[37]

年 月 

军队数量(万人)

大炮与迫击炮(万门)

坦克与自行火炮(千辆)

战斗机(千架)

1941.6

268/550

3.7/4.7

1.5/4.3

1.5/5.0

1941.12

339/392

2-2/2.7

1.8/4.3

2.2/2.8

1942.5

510/620

4.5/5.7

3.9/3.2

2.2/3.4

1942.11

660/620

7.8/5.2

7.4/5.0

4.5/3.5

1943.7

660/530

10.5/5.4

10.2/5.9

10.2/3

1944.1

630/490

8.4/5.5

5.4/7.1

10.2/3

1944.7

660/430

9.8/5.9

7.1/7.8

12.9/3.2

1945.1

640/370

10.0/5.6

11.8/8

12.7/4.1

  注:

军队数量为苏德前线双方作战部队人数,本表部分数据末位为四舍五入的结果。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立即将经济转入战时轨道,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苏联在军事经济基础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凭借战争动员程度的绝对优势,在军工生产的竞赛中取得了优势,首先在经济战场上击败了纳粹德国,为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苏联以比纳粹德国(含其控制区及进口)少3倍的钢、少近5倍的煤,却生产出了比德国多近2倍的武器和弹药,创造了战时经济的奇迹。

  而纳粹德国由于法西斯制度的虚弱本质、战争的非正义性,始终不敢过多地压低民用消费,劳动力动员水平也极低,从而使其在苏德战争中军事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被抵消,并转化为军事经济的劣势,最终加速了其失败。

施佩尔在1945年1月27日最后一份工作报告中说:

“如果我们同样地集中一切力量并无情地排除一切障碍,那么军备生产在1940年和1941年就达到1944年的水平。

”如此,则苏德战争进程将会有很大的不同,苏联的困难也就会大得多。

以疯狂著称的纳粹为什么在压缩民用消费、扩大军工生产方面一直特别小心谨慎呢?

希特勒及其同党都经历过一战,对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记忆刻骨铭心。

希特勒说过,经历过十一月革命,无论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分[38]。

战争的非正义性使得纳粹不敢高度动员,担心人民群众起来从内部瓦解纳粹政权,这就是纳粹德国在苏德战争的军事经济战场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反之,苏联的胜利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爱国主义的胜利。

  [本文作者余章松,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北京 100871]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2页。

  [2]《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页。

  [3]《列宁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81年版,第586页。

  [4]《列宁军事文选》,第216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0页。

  [6]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苏联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争1933-1945年》(CCCPвборьбепротивфашистскойагрессии1933-1945.г.),莫斯科1983年版,第241页。

  [7]《苏联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争1933-1945年》,第259页。

  [8]何勒、讷克约施:

《乌托邦政权》(MikhailHellerandAleksanderNekrich,Utopiainpower:

TheHistoryoftheSovietunionFrom1917toPresent),西蒙与舒斯特公司1992年版,第390页。

  [9]诺务:

《苏联经济史》(AlecNove,AnEconomicHistoryofUSSR),企鹅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10]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6卷,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258页。

  [11][德]阿尔贝特·施佩尔:

《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599页。

  [12]布莱叶、德莱西斯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WolfgangBleyerandKarlDrechsler,DeutshlandimZweitenWeltkrieg)第3卷,柏林1981年版,第214、216页。

  [13]舒曼、布莱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WolfgangSchumannandWolfgangBleyer,DeutshlandimZweitenWeltkrieg)第5卷,柏林1984年版,第371页。

  [14]阿尔贝特·施佩尔:

《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第224页。

  [15]美于罗兰、杰克逊:

《俄国百年历史图片》(AnnabelMerulloandandSarahJackson,TheRussianCentury:

APhotograhicHistoryofRussia′100Years),纽约1994年版,第199页。

  [16]阿尔贝特·施佩尔:

《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第223、225页。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