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797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项修炼 读后感.docx

二十项修炼读后感

教师的德性

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德性。

善良中蕴含着宽容与大度,善良中蕴涵着理解与尊重,善良中包含着仁爱友善,善良中包涵着慈悲为怀。

善良是教师对待学生最基本的规范。

教师爱是一种教育品格,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德性。

我始终觉得,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

一个有良好教师德性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位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的人。

  在中小学做研究的时候,有时难免听到老师们私下里对学校里某某老师或某某领导的议论,如:

“你看他(她)那德性”,“他(她)呀,德性太差”。

其实,这种评论过于宽泛,所指不明。

作为教师的他(她),“那德性”究竟是指教育场景中“德性”,还是非教育场景中的呢?

因为教师的德性与普遍意义上人的德性所指不同。

  一般来说,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德性”是一个伦理学的范畴。

而教师德性,往往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教师德性”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

教师德性是与教育情景相关的教育行为准则。

教师德性总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同事的态度与方式直接相关,教师德性的好与坏总是反映在他(她)对待上述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

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在进行中学生学校生活状况访谈时从初中生那里获得的真实故事。

某重点初中一位初二的数学老师经常挖苦学生。

一日,她因学生单元测验不及格(其实,原本2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试卷,强行要求学生在1个小时内完成,结果不及格的学生占了一大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逐个挖苦不及格者。

她对单元测验成绩最差的学生说:

“你怎么这么笨?

我家的狗都比你强!

”在这次测验中,一位班干部(女生)也没有及格,同样遭到恶毒的讥讽:

“你还是班干部?

我看你是抹布!

”从此,这位清秀漂亮的小女生被顽皮的男同学们取了个绰号,叫“抹布”!

这位教师的“德性太差”!

差在哪儿?

差在对待学生缺乏最起码的善良与宽容,相反简直是恶毒与侮辱。

  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德性。

善良中蕴含着宽容与大度,善良中蕴涵着理解与尊重,善良中包含着仁爱友善,善良中包涵着慈悲为怀。

善良是教师对待学生最基本的规范。

教师德性中的善,表现在教师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

一个不善良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教师德性中的爱,表现为教师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当然,教师的德性还需要公正与责任的加盟,需要自尊与自爱的参与,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灵。

教师良好德性的养成,需要教师对行为的自我反思,对品性的自我修炼,对角色的自我觉醒。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受人尊敬的,那是因为良好的教师德性,如果丧失了最基本的教师德性,那么,教师这个职业肯定会成为遭世人唾弃的职业!

  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知识激增,学习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

凭教师德性!

我总想问:

教师啊,你拿什么去吸引学生?

答案或许是:

教师的德性。

 

●教育不仅是教主要科目的知识,也应有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师当然要“保护学生安全”。

●人不能只遵从本能行事,教育是使教育对象社会化。

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的个体与个体的汇聚,师生是一种照料的责任。

学校不只是知识的殿堂,还应是品德的高地。

当一个人接受了教师的职责,他就接受了超越普通公民的德性去寻求高尚的责任。

●教师要“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努力,其中高尚的师德就是重要的一维。

 德性,教育精神家园的灵魂

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而教师德性,就是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它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也是与教育情景相关的教育行为准则。

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知识激增,学习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

凭教师德性!

我总想问:

教师啊,你拿什么去吸引学生?

答案或许是:

教师的德性。

教师德性总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同事的态度与方式直接相关,教师德性的好与坏总是反映在他对待上述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

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

 

一个教师具有教师德性,意味着他对生命、对人生等有着独特的感悟。

这种感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能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其周边的人、事、物,形成对这些人、事、物的独特认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这种创造来自于对“德性”的无拘无束的拓展,以及个人对世界及人生的自由选择。

这种教师德性对于学生会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

教师把这种选择的自由和创造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从而培养出有见地、能创造的新一代。

一个有教师德性的教师能够担负起教师角色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实现教师角色的特殊目的,体现教师德性的利他性。

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来源于教师德性的内在规定,在执行内在道德法则的过程中外显出来。

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这是一种来教师自身内部德性的迫切需要,而不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

这种内在需要能调动教师最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教师在学生的期待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伟大师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莫大的、独具匠心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三、教师德性的建构

教师对生命、人生及其周边人、事、物的独特感悟与认识,教师所具有的独特创造性主要来自于教师德性提升过程中的教师自由选择。

这种自由选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回旋空间。

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做一位杰出的教师,也可以选择做一位平庸的教师。

怎样才能养成卓绝的教师德性?

从哪些方面来建构教师德性?

这是探讨教师德性的关键性问题。

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善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

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

教师从“善”

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

通过“外得于人”的

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

教师一旦有了“善心”

,就会从头

至尾地善待学生,

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

“灰尘”

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

教导学生。

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没有“善心”

,教师的德性就

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

失去了内核,

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

教师德性的建构也

无从谈起。

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

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

爱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动力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

生的一种心理倾向。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

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

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

教师在“善心”的基点上建立起教师德性的基质,然而,教师德性完善的程度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爱的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爱”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道德的内省,不断催生出教师德性新质的诞生,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德性的品性。

“爱心”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爱心”

的驱使下,

教师不需要来自外在的要求和压力就会

自觉地、

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从而使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

挥,教师的德性也就会在其内驱力的推动下持续不断地得以提升。

 

3.责任心——建构教师德性的指向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

“内得于己”

两种完善途径。

教师德性在

“善心”

的基础上,

通过

“爱心”

的驱动,

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

“外得于人”

 

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

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

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

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

责任心是教师

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

人”

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

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他与学

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

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

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

“善心”

“爱心”

“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

“善心”的基础上,

“爱心”的推动下,

“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

提升和完善。

做一名有德性的教师

德性,一般是指做人要有道德品质,要有做人的品格。

个人认为道德是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具备的素质。

母校沈阳师范大学的校训便是博学厚德,尚美健行。

之所以要博学又要厚德,就是提醒最终走向教师岗位的我们,教师的道德尤为重要。

正是秉承着母校的这一校训,我走过了教师生涯的第一学年。

一个学年下来,我更加坚信的告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思想品德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且必须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做一名有德性的人民教师。

2011年9月份,我满怀对教育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教师职业的一腔热忱来到抚顺市第五十中学,但对于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困难不断的考验着我,要做一名什么样的老师呢?

这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通过跟老教师、学生的沟通,我认为应该做一名真心对学生好,公平对待学生的有德性的教师。

总结起来就是:

爱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础;责任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关键。

参加工作后,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七个班级。

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着这些陌生且稚嫩的面孔,我的爱心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一想到他们的未来将由我们共同创造,虽说过程中会有诸多困难,但我坚信我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所任教的思想品德课,每个班级每周只有两课时。

虽然与各个班级的学生接触的机会与时间相对较少,但是我却尽可能的抓住每一次上课的机会,每一次与孩子们接触的机会,尽自己所能去爱他们,包括在每次沟通交流中尊重、体谅他们的感受,尽量地解决他们的内心矛盾,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讲授《享受学习》一课时,有一部分教学内容说的是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不过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已经被繁重的作业、太多的练习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可以说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字:

苦,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要怎样才能改变学生这种原有的、错误的想法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不仅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乐趣,重建学习与信心的好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观念,逐步引导,通过问孩子们,暂时的累是为了什么呢?

现在的苦是为了什么呢?

坐在这里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提问的过程中,我还故意加强语气。

在我的层层“逼问”下,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在认真地思考了,或许许多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读了这么多年书还真的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还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蓝本,告诉他们老师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老师曾经也有和大家一样幼稚的想法,孩子们好像是在听一个故事,但在无形中,他们的心灵其实已经被感染了。

还有一次,在七年十三班,那节课正好赶上家长开放日,有一些家长来听课。

这是我参加工作半年以来,个人认为最成功的一次课。

在讲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情趣时,有一个孩子在发言时,由于过于紧张而没有组织好语言,就在他不知所措时,我走了过去,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并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他立刻就放松了,然后表达的非常流畅,赢得了家长的掌声。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我想他收获了不少,而我收获得更多。

在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通过这样一件一件的小事儿,我知道,时刻去表达我们的爱、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感受有多么重要。

可能,仅仅是我们的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轻微的抚摸,一声轻轻的问候,都会在孩子纯洁、天真的内心深处激起涟漪,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所在。

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它的题目是“有爱就有责任”,它讲述的是孩子对父母应该有爱,有责任。

我觉得这同样适用于我们人民教师。

对于我的学生,那些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们,我是有爱的,但同样也少不了对他们的责任。

我想我于他们的责任无非是教好书,即在我的教导下,孩子们可以取得一个好成绩,但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我就告诉我的学生们,学习过思想品德课,即使你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只要你能记住哪怕一点并且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你去践行了那就足够了。

直到有一天,我去班级送课上小考时的卷子,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我觉得我的教育有用,我的努力值得,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是幸福的。

一名学生对另一名学生说,“以后你别总是瞧不起那些学习稍差一些的同学,思品老师不是说过吗,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听到这,我告诉自己要备好每一节课,不仅仅为了孩子们,更为了肩上那沉重的“责任”二字。

通过这些事,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只要付出了爱心和责任心,我们就会收到回报;也是因为这些事,使得我自己离一名有德性的人民教师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德性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教育是否被学生接受,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事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一句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认为,一名有德性的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使命,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责,从而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教学满足感。

我的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学年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深知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且任重道远,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师之悟

当我提笔写这份稿子的时候,我忽然间感觉到那种事无巨细、所谓方法经验的东西我真的写不出来,一是太多太杂,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没有太重的份量,掂量起来我还是放下了。

然而莫名其妙的是,有一种按捺不住的东西却在笔尖流淌。

那是多年做班主任工作沉淀下来的思想;那是由青春到不惑的深度体悟;那是随着自己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留存于内心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所以,我要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把搁浅很久的笔再一次提了起来,用它来记录一段我在教育这条路上的成长痕迹。

回头望去,这段路斑斓曲折,时而光鲜时而暗淡,但绝不失美丽与精彩。

雨果曾说过: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而我真的庆幸自己从事了这份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工作,因为平凡而谦逊恰恰如我自己,不高调,不张扬,愿意守护一份淡,一份真,问心无愧,默默无闻地做我自己。

今天我要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的教育感受。

一、用心去爱

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甚至有人会觉得它太做作、太浮夸,而我对爱的诠释与体味确是真真实实的。

1、我的爱来自对自己人格的考量

美国心理学家吉若特博士曾说:

“我是一个教师,我有极大的力量能让孩子们活的愉快或悲惨。

我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也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我可以叫人开心,也可以叫人丢脸;能救人也能伤人。

”看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振,原来伟大的教师在顷刻间也可以翻牌,露出那么可怕的一面。

所以我给自己划定一条为师底线,那就是要足够善良。

我不允许自己在吃午饭,而门口站着一个饿着肚子的孩子;我不允许不问究竟毫无厘头地批评一个未交作业的孩子;我不允许孩子本已失落时我再恶语相加;我不允许孩子因成绩不好就淡出了我的视线;我不允许孩子因麻烦频频就让我失去了应有的耐心。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这样一句话:

“只要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断注入人性化的东西,教育就不会失败”。

其实有一件事定能让我们把善良交付给每个孩子,那就是想一想:

我们自己的孩子也在做学生,他们也调皮,也出错,而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不是对我们的孩子要足够善良呢?

其实这里说的善良就是理解,是尊重;是摆脱师道尊严的平等、是发挥以德服人的智慧、是固守为师底线的信仰。

说到这里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自己的孩子在他的成长中,尤其是在关键的初中阶段遇到了那么多最最善良的老师,给他信心与助力,以至把他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在此,我要向你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2、我的爱来自对孩子的同情与理解

看看现在的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每天背着与他们的身高体重不符的书包,承载着来自家长、亲人诸多的期许和希望,而且每天还要面对太多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

更可怜的是有的孩子还会因成绩差而心生自卑或是感到莫名的失落。

细想起来,孩子的成长一路要经历多少风霜,才能磨砺得棱角分明。

所以我告诫我自己:

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纵然不能给与鸟语花香,也可以带来些微绿意。

我现在的班级有个女孩,初次见到她的时候,让我惊讶不已。

矮小的个子,呆滞的眼神,凌乱的头发,低垂的头,微驼的背,这与一个青春女孩的形象完全不符。

再看看她的入学成绩,女孩中的倒第一。

后来了解到,由于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孩子受到严重的惊吓,导致之后的自闭症状,她不与任何人交流,每天呆呆的坐在那里。

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要求班级的同学主动与她交往并尽力帮助她。

她的字很乱很乱,但一旦发现她的作业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要在班级中大肆表扬她。

我也尽量找机会与她沟通,每次都是带着笑容,牵着她的手,边整理她凌乱的头发,边开启我们的谈话。

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就越来越顺畅了。

有一天回家后,她告诉妈妈:

“王老师最喜欢我,王老师是我的保护神。

”这时妈妈也借机鼓励她“那你也应该让王老师为你骄傲啊!

”后来,她渐渐爱上了学习,成绩也一点点地在提高。

事情真的如我们所愿,在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她在班级中进步了20多名,优异的成绩让大家为之惊叹,全班同学都为她喝彩。

我也抓住了这次再推她一把的机会,在家长会上,我牵着她的手走上讲台,让她讲讲进步心得。

那是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讲话,虽然还有些胆怯,声音还在颤抖,但她已自信地抬起了头,目光也坚定了许多。

接着我当场送给她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小人物,大智慧,这是老师对你全新的评价。

小小的你总是把自己淹没,谁知无声无息中你却在努力、在改变、在蓄势待发。

小小的你其实很倔强,怎能容得了别人对你的不在意,于是默默中,你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经过磨砺,凭着韧劲,你今天终于化茧为蝶,实现了你华丽的转身,唯美的飞跃。

仰头望去,这只蝶绚烂了整个天空,大家为你雀跃欢呼。

孩子,一定要把握这次蜕变的机会,再给自己加把劲,以全新的姿态自信前行。

但前边的路还很长,跌跌撞撞在所难免,所以记住老师的话:

只要心愿攀登就没有到不了的高度。

愿你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读到这里,我分明看到了女孩脸上那灿烂的笑,还有妈妈脸上那幸福的泪。

3、我的爱来自对孩子的欣赏与仰望

没错,我们是老师,但我们是否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却成了我们的老师呢?

有时面对孩子毫无瑕疵的满分试卷,我们会慨叹这不是当年的自己;有时在课堂上,孩子突如其来的一问拨开了我们的教育灵感;有时在我们即将动怒时孩子调侃式的一句话让我们怒气消散;有时,看到孩子仰望自己的眼神,让我们学会了俯下身来说话。

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纯真、他们的大度,无不感染教育甚至升华着我们。

有这样一句话,它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携着孩子从阳光下走过,我是孩子尊爱的师长,孩子是我膜拜的圣人”。

有人说,人是要修炼的,作为老师,在每天的教与学中,孩子们是不是在帮助我们做全面的修炼呢?

如性情、如心态、如人格,我喜欢并享受这种修炼,因为我希望我自己性情温和,心态健康,人格透明。

写到这里,忽然感觉“爱”这个话题该收笔了,然而我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可见爱伴随着我的教育生命已无法搁浅了,当然我还会信守着它一路走下去。

二、厚德载物

假期中我看的最多的综艺节目就是《超级演说家》,我被每一个演说家的激情演说而震撼,他们的演说中有一种莫名的东西传染给我,那就是源于心底的力量。

《超演》是个舞台,我没有能力站在那里,但我庆幸的是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不大,观众也不多,但是足以让我站在这里释放能量。

《超演》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丽与魅力,但我深知真正的魅力源于演说者们那善感善念、执着进取的心。

所以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我也要带着一颗忠于教育的心把我的语言魅力发挥到极致,去唤醒、启发、激励、鼓舞我的那些虔诚的小听众,让他们每天在我的语言感召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但《超演》给我最大的震撼不只是这些,而是一个叫李承远的教师演说家,他有一个演讲的题目叫《愿德载物》。

这是一个与成长中青少年的对话,也可以说是一个教师对教育的呼唤与呐喊。

在他的演说中讲到:

“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你们不缺知识、技能、创意更不缺捷径,但我不确定你们对“厚德载物”有着真正的理解,你们觉得为什么我们会吃到地沟油、苏丹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工业物质污染水源?

为什么有老人在街头倒地却没有人扶起?

“厚德载物”就是说只有拥有德,我们才能承载所拥有的物质。

如果德不够,物质越多越无法承载,最终我们拥有的终将失去。

要做到“厚德载物”其实没那么难,因为德一直蕴含于人的天性之中,正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在你的未来,也许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不得不在德与物中做个选择,那时,你心里有个声音在悄悄地告诉你:

我只向物质方面稍微挪动一点点,不会偏差太多。

在那个时刻,你偏差的那一点,也许就是让洪水决堤也那个蚁穴。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一惊。

是呀,作为班主任在抓学生成绩的同时,那种最根本的德行教育是不是更重要呢。

就像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说的那样“中国现在面临的五大危机中,最大的危机就是公民道德危机”。

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成为那些挺身而出拯救这个危机的冲锋者呢?

所以,在这个以分为命,凭分升学的夹缝中,我们有责任把关注孩子德行教育的视角有意放大,因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三、静待花开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不同认知能力的孩子,很多孩子的表现一定不如我们所愿。

但我们一定要相信,每个孩子就像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

有的花在尽情绽放,有的在含苞待开,有的此时还只是一棵草。

而我们常常对绽放的花心存欢喜,对待开的花充满期待,而面对那些草呢?

我们或许会心生烦恼。

但我们要知道,草的生命力还很弱,它一定会随风摇摆,没有方向。

如果我们再把它丢在乱石之中,它就难逃死掉的命运。

细细想来,那些学困生多像草啊,如果我们老师能用双手去呵护,给它一个温暖的成长空间,它是不是也会很快开出花来呢?

就像一首诗中写到“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

今天我的讲话是以幸福开题的,那么在此我也要以幸福这个话题来结束:

幸福的人生活里不是没有不堪和琐事,不是没有疲惫和失望,而是不管生活有多少不尽人意,也要在心中修篱种菊,培养内在的优雅和高贵。

最后,我祝愿幸福的五十人永远幸福!

宽容学生快乐自己

——读《走进教育的本质》有感

初看《走进教育的本质》这本书,以为是纯教育理论的作品,高深莫测,无法走近。

业余闲暇,随意翻翻,却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

合上书本,细细品味,偶有心得,就迫不及待地说来与大家交流,以求共勉。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宽容学生,快乐自己》。

宽容不仅是做人之本,更是为师之道。

宽容的老师必须要有一颗慈母之心。

如果母爱能产生一个奇迹,那么师爱就能产生一片奇迹。

拥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