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770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docx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 尊重他人

 

知识目标

1.知道尊重他人的原因及表现。

2.学会换位思考和欣赏赞美他人。

能力目标

1.提高对尊重他人原因的认识,学会尊重他人。

2.学以致用,能主动从身边做起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认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是相互的,受到别人尊重能获得比较好的体验,而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内心的自卑感等也会增强。

3.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还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尊重他人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使我们获得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从我做起

难点

1.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学会换位思考和欣赏他人。

教师准备:

有关不尊重人的图片,提前做好幻灯片

学生准备:

预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 女王敲门】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

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

“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

“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

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

“谁?

“维多利亚。

”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

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

“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

“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故事二 纪晓岚的幽默】

纪晓岚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进庙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见他衣履还整洁,仪态也一般,便招呼一声:

“坐。

”又叫一声:

“茶。

”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来。

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把他领进内厅,忙着招呼说:

“请坐。

”又吩咐道:

“泡茶。

”意思是单独沏一杯茶来。

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学者、诗文大家、礼部尚书纪晓岚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满脸赔笑,请进禅房,连声招呼:

“请上坐。

”又大声吆喝:

“泡好茶。

”他又很快地拿出纸和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

纪晓岚提笔,一挥而就,是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方丈看了非常尴尬。

这两个故事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第四课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尊重他人”。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展示幻灯片或引导学生看教材32页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教师总结: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有很多,其中有些场景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

(1)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高低的外在表现。

(2)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受人尊重和不受人尊重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

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就如一个人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呼喊,你对它友好,它友好回应。

【故事拓展】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

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了。

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说:

“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

“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也是一个商人为止。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3页“探究与分享”故事,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

(1)从推销员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2)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激买铅笔的商人?

教师请学生回答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失败感等。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故事拓展】教师展示幻灯片:

城市盲道、公共场所残疾人通道、母婴室、公厕等。

教师安排学生自学教材34页最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这一观点。

提问: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教师总结: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孟子说: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尊重从我做起

【故事拓展】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让我明白:

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中午,一向爱取乐的我完成作业后闲着没事,就盯上了坐在我前面正在做作业的钱思傲。

我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拿出纸和笔,先在纸上画了一只奇丑无比的乌龟,下面附上一句话:

“我是一只奇丑无比的千年王八龟!

”我在纸的背后粘上双面胶,然后一手拿着一支铅笔,一手拿着那张纸假装拍拍钱思傲的背,看准方位把纸往她背上贴。

耶,那张纸不偏不倚正好贴在钱思傲的背中央!

钱思傲转过头来问:

“干什么,有事吗?

”我故作镇定地说:

“你的削笔机借我用一下好吗?

”“把笔拿来,我帮你削得了!

”她放下手中的作业三下两下就把笔削好了。

而我却悄悄地叫旁边的同学看钱思傲的背,瞬间,全班都轰动了。

邻组的黄丽娜还在低着头写作业,我就屁颠屁颠地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

“看,钱思傲背上,那是我的杰作!

”我本以为她也会哈哈大笑,没想到她见了后,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轻蔑地瞥了我一眼,说:

“吴颖恬,你觉得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难堪上很好笑吗?

”我不以为然地说:

“切,我开个玩笑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黄丽娜竟然对我大吼:

“吴颖恬,尊重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吧!

玩弄别人自己觉得很开心吗?

你太无聊了!

我脸上火辣辣的。

是呀,钱思傲这么善良,乐于助人,帮我削铅笔,而我却以这下三滥的手段“报答”她,真是不识好人心。

于是,我撕下钱思傲背上的纸,并向她赔礼道歉:

“对不起,钱思傲,我不该把纸贴在你背上,让你难堪,请你原谅!

”钱思傲摇摇头说:

“同学之间开开玩笑,没什么。

”她的宽容,她的大度更使我脸红耳赤,让我无地自容。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过渡语】是呀,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我们学会尊重。

对自己的同窗不取笑、不打闹、不揭短,以诚相待,是对同学最起码的尊重,是纯真友谊的基础;回到家时与父母长辈打声招呼是一种对长辈亲人的尊重,是对亲人辛勤养育最珍贵的抚慰;上课专心听讲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在食堂就餐后,把椅子、餐具放好是对食堂师傅的尊重……如果你不尊重别人,有什么资格指望别人来尊重你呢!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是请同学看教材34页三个情境图。

请同学思考问题:

如果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

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作出总结。

教师总结: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

【故事拓展】无论是外国人所提倡的“人权”,还是中国传统道德宣扬的“忠孝仁义”,都是要对他人尊重,尊重人的生命、人格和尊严。

2010年10月20日晚11时许,21岁的西安大学生药家鑫边开车边换光碟,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被害人张妙,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遂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六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杀人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时再次将两行人撞伤,后交管部门将肇事车辆暂扣待处理。

药家鑫漠视人的生命,当然不尊重人的生命、人格和尊严。

看教材35页的“探究与分享”,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请同学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

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

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小故事一]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

“慢些、小心!

火太大了。

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

“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

“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小故事二]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

“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

“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

因此,对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小故事三]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把我当成你,我把你当成我,这样就换了位,再思考一下……一对夫妇坐车去游山,半途中下车。

听说后来车上其余的乘客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结果全部丧命。

女人说:

咱们真幸运,下车下的及时。

男人说:

不,是由于咱们的下车,车子停留,耽误了他们的行程。

不然,就不会在那个时刻恰巧经过山崩的地点了……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

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

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小故事四]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

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

“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小故事五]

过去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更是苦不堪言。

他每天去田里劳动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树荫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

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

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

“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农活做完了,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

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

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

“我看到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吃。

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

我看到你们生活过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这则故事不仅表现农民的妻子聪明贤惠,还有一个换位思考的道理在里面。

换位思考,是自我学习的好方法。

也就是与人处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可防止主观片面;对人要求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态度;对自己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4.学会欣赏他人

【趣味故事拓展】有一只羊和一只骆驼是好朋友,它们一个高,一个矮。

有一天它们一起去公园里玩,说着说着就谈起高好还是矮好的问题。

骆驼说:

“当然是高好,你看,再高的树叶我也能够得着。

”说完,它一抬头就吃了一口树叶,羊伸长脖子却怎么也够不到一片树叶。

羊不服气,走到公园的一个栅栏门口,羊一拱身子就进去了,一边吃起里面的青草一边说:

“还是矮好吧,你看,这里的草多嫩啊。

”骆驼爬下身子,使劲往里钻,也没能够吃到里面的青草。

它们互相不服气,后来一起找到了老牛评理。

老牛说:

“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羊和骆驼这才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才能取长补短,做好事情。

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有时我们仍会不经意地犯上骆驼和羊的毛病,习惯于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别人的短处;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比较,而对于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却不太服气。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是朋友、同学身上缺少优点,而是我们缺少欣赏和赞美朋友、同学的勇气、胸怀和主动意识。

而一旦我们认识到了,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数学大王、英语能手、有体育健将、有科学小博士、小画家,有勤劳负责的班干部,有乐于助人的活雷锋,有懂礼貌的礼仪模范,有爱你关心你的父母师长,有许许多多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在为我们付出劳动、付出关怀。

他们的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优点。

既然我们发现了别人的优点,那么,就让我们送上真诚的赞美吧:

早晨见到马路边勤劳的清洁工阿姨,说一声“您早,谢谢您为我们付出劳动”;学校里见到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妨说“你真认真,我要向你学习”;谁在比赛中获奖了,我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告诉他“你真了不起”;谁受到老师表扬了,我们向他翘起大拇指说“祝贺你”;谁战胜了困难或是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妨给他热情的拥抱——好样的,我的朋友!

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他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好学上进的人,一个热忱友善的人,一个受人欢迎拥有许多朋友的人。

同时,他的真诚、宽厚和友善将会感染他的朋友,他将会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祝福和赞美。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尊重他人的原因和具体做法,尤其是具体做法我们要深入领悟,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尊重他人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受人尊重和不受人尊重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二、尊重从我做起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第2课时 以礼待人

 

知识目标

1.知道礼貌的重要性或意义。

2.懂得文明有礼的具体方法或要求。

能力目标

1.全面、多角度认识礼貌的意义。

2.掌握文明有礼的方法,做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文明有礼意识,做文明有礼的人。

2.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重点

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难点

1.文明有礼的意义和做法。

教师准备:

搜集文明有礼的事例。

学生准备:

复习上一课所学,预习本课内容。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文明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

“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

“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文明有礼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礼仪情意却异常浓厚。

【文明礼仪故事——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

“啊!

啊!

贤辈早在此呼!

”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待人礼为先

教师提问:

什么叫礼?

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明有礼有什么作用或意义?

【文明礼仪故事——曾子避席】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听了以上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师总结: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一个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1.对个人来讲,文明有礼的意义是:

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对社会来讲,文明有礼的意义是:

促进社会和谐。

为什么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问题:

(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

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

(2)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对国家来讲,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文明礼仪故事——周恩来】周恩来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被他的人格、智慧和风度所折服。

周恩来(1898~1976)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他杰出的外交礼仪修养为全世界所倾倒。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

“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

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

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

他手里有‘牌’时,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回忆录中这样描绘:

“他面容瘦削,颇带憔悴,但神采奕奕,双目炯炯,他的目光既坚毅又安祥,既谨慎又满怀信心。

他身穿一套剪裁精致的灰色毛料服装,显得简单朴素,却甚为优美。

他举止闲雅庄重,使人举座注目的不是魁伟的身躯(像毛泽东或戴高乐那样),而是他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就像是一根绞紧了的弹簧一样。

”相反,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的举止就有损于他自己和前苏联的国际形象。

赫鲁晓夫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经常站起来打断别人的发言,甚至当西班牙代表发言时,他竟脱下皮鞋,敲打桌子。

时人评论他的举止“像一个粗鲁不懂规矩的乡下人。

”周恩来的文明有礼与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失礼形成鲜明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总结: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过渡语】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文明有礼的人。

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呢?

1.要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故事拓展】可再次以前面提到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中——总统尼克松说:

“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

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

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

他手里有‘牌’时,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来证实。

要做到这一点,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呢?

教师请学生回答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具体来说要:

以礼相待,态度要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脏话粗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口吻,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文明有礼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教师提问: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仪表整洁、行动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文明有礼的人呢?

教师可根据前面所讲,给同学们提出具体的方法,但做文明有礼的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教师总结: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课堂小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

本节课我们在上次课“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以礼待人”这一问题。

首先了解了礼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和举止文明三个大的方面。

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求,那就是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人。

要做文明有礼的人我们应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二是要做到举止端庄、文明;三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前两点要求也是围绕礼的表现着手,第三点是具体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