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87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docx

生物工程河南师范大学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5238)

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特别是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各有关工程建设部门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学科优势,特制定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并着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掌握生命科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的工程、工艺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简介

主要涵盖:

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制药、生物活性物质分离与功能检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五、课程设置

1、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

2、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本领域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学术交流活动等)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三)专业技术类课程(按照主要方向分模块设置)

(四)选修及其他课程

3、攻读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4、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

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

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附件1:

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

备注

公共课

09_002011

英语

36

2

2

4

09_002012

政治理论

36

2

2

学科基础课

09_040004

现代生物学大实验

72

2

4

6

09_040401

基因工程原理及应用

36

2

2

15_043004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6

2

2

专业主干课

方向1

09_040605

酶工程

36

2

2

6

11_045001

生物反应器工程

36

2

2

11_045003

发酵工程专论

36

2

2

专业主干课

方向2

09_040106

植物组织培养

36

2

2

6

15_045004

现代植物育种学

36

2

2

15_045018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

36

2

2

专业主干课

方向3

15_045006

药物设计与筛选

36

2

2

6

15_045009

生物工程制药

36

2

2

15_045010

药物代谢动力学

36

2

2

选修课

09_040105

现代农业

36

2

2

10

09_040114

SPSS统计分析

36

2

2

09_040306

环境微生物工程

36

2

2

09_040310

工业微生物学

36

2

2

09_040314

发酵工艺学

36

2

2

09_041102

多元统计分析

36

2

2

15_043001

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

36

2

2

11_045002

动物与植物细胞工程

36

2

2

11_045005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

36

2

2

11_045007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活性分析

36

2

2

11_045008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

36

2

2

15_045011

药物制剂工程

36

2

2

15_045012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36

2

2

15_045013

新药研发与专利保护

36

2

2

15_045014

农产品储藏与加工技术

36

2

2

15_045016

中药制剂分析

36

2

2

必修环节

论文开题

论文中期报告

*

实践教学09_049002

6

*

6学分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40004课程名称:

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

总课时:

72学分:

4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

邱宗波等

教学要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中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

了解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从事该领域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十分重要的前提和手段。

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常见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教学内容:

系统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基本研究技术和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电泳法、离心法等基本的实验方法;将单个实验项目相互联系组合成较系统和较深入的系列实验,如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紫外法测定DNA的含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实验较系统地介绍有关生物材料的提取和纯化、如何鉴定制备的产物纯度和含量以及如何对特异性片段进行鉴定等的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王林嵩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课程编号:

040401课程名称:

基因工程原理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

常重杰

教学要求:

基因工程是70年代出现的一门科学,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引人注目的前沿科学之一,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代表。

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常规育种中种属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为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调节开辟了新途径,为实现人们彻底认识生命的本质,揭示生命现象的奥秘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它将为解决世界面临的能源、粮食、人口、资源以及污染等严重问题开辟新途径,关系到医药、轻工、食品、农牧业、能源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形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了解该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生物学教学、生物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绪论、基因工程基本技术原理、PCR技术、质粒载体、λ噬菌体载体、其它克隆载体、基因克隆的酶学基础、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选)。

预修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1、常重杰,杜启艳编著.《基因工程技术原理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吴乃虎.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1998

3、贺淹才.简明基因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1999

4、瞿礼嘉,顾红雅,胡苹,陈章良.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课程编号:

043004课程名称: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总课时数: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I

授课教师:

姜丽娜,张黛静,李春喜,邵云,马建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结合所从事的研究,能够进行合理的实验(调查)方案设计,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能结合专业知识对所得资料进行合理科学的解释。

教学内容:

包括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及统计分析术语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对比试验设计与分析、区组试验设计与分析、拉丁方设计与分析、裂区试验设计与分析、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均匀设计与分析等内容。

预修课程:

《生物统计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春喜等著,《生物统计学》(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李春喜等主编,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3年

(3)黄亚群主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学习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3)李春喜译,生命科学中的数学与统计学(中译版),科学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