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716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docx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

《国家与社会革命:

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该书的总体框架

本书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世界历史上所发生的社会革命转型的参照性框架,并且运用了比较历史的方法,力图对1787—1800年的法国革命、1917—1921年的俄国革命和1911—1949年的中国革命的原因及结果做出解释。

第一章通过对已经被广泛认可的“革命”理论的假设与研究方法进行批判性反思,概括性地提出了一些分析原则,其目的在于,为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上实际发生的革命事件的特点和疑点确定新方向。

但是,第一章的提纲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论证。

本书的其余部分将力图使其在具体运用中变得有血有肉。

本书第一部分,通过对旧制度下的波旁王朝、沙皇俄国和帝制中国的国家政权、阶级结构和国际环境的分析,追溯了这三国革命性危机与冲突的根源。

分析的重点是,旧制度下的国家政权如何陷入危机以及革命动乱中的农民起义。

本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革命本身——从最初的爆发到相对稳定并有着特殊结构的新制度的巩固:

法国的拿破仑体制、苏联的斯大林体制以及独特的中国共产主义体制。

这一部分将特别关注革命领导集团的国家建设与革命后社会中新政权的结构与活动。

<序言>

第一章解释社会革命:

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

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入一种能够替代所有(或者大多数)现存解释途径的新模式,并论证这一新模式的分析原则与方法。

与当前盛行的理论所用的解释模式相反的是,我将要论证用结构性视角来分析社会革命,并且应该特别关注国际背景,应该关注国内与国际因素对旧制度下的政权组织崩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新的、革命性政权组织的的建立情况。

此外,我还要论证,比较历史分析是用来建立既有历史根基,又能超越个案局限的普遍性革命理论的最佳方式。

P6

一既有的革命理论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将革命视为生产方式所导致的阶级分裂的产物,革命通过阶级冲突而将一种生产方式改造为另一种生产方式。

P9

作者欣赏的成分:

马克思主义所重点关注的阶级关系,常常是千姿百态的社会和政治冲突的潜在根源。

而且,在成功的革命转型中,阶级冲突和阶级关系的变迁实际上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

尤其是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冲突,明显地存在于一些国家的革命进程中。

因此,在追溯革命产生的根源时阶级分析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视角。

<译者序>

作者认为存在缺陷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了阶级关系和阶级冲突的重要性,一些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家在进行研究时却过分强调了阶级冲突的重要性。

在作者看来,阶级关系和阶级冲突虽然重要,但毕竟只是一种革命所得以发生的潜在根源。

从潜在根源到革命发生的实际过程中,还有一系列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忽视这些因素的实际作用,就很难描绘革命产生的真实画面。

<译者序>

2.美国社会科学中革命研究的三种途径

(1)聚合—心理学理论:

试图从人们卷入政治或参加对抗性运动的心理动机的角度来解释革命。

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是格尔的《人们为什么造反》;

(2)系统—价值共识理论:

这一理论视革命为一种社会系统严重失衡所引起的意识形态运动的暴力反应。

代表性的理论著作是卡尔梅斯.詹森的《革命性变迁》;

(3)政治—冲突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解释集体暴力和革命之时,必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政府内部的冲突,以及各种有组织的集团之间为获取权力而展开的竞争。

代表性理论著作是蒂利的《从动员到革命》。

作者认为这三种途径存在的缺陷:

A.现存的分析途径在分析革命的发生方式时,都是以意志论为基础的;

B.现存的革命理论都主要或完全关注的是国内的冲突和现代化的进程。

C.当前流行的革命理论,要么将分析对象解析为崩溃的国家与社会,要么则将政治和国家行动还原为社会经济力量和利益的代表。

在作者看来,如果将这三种理论进一步归纳就会发现,这三类理论都可以归结为是一种现代化理论的一个研究分支。

这是因为,这三种理论都将革命看成是在社会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暂时的、政治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失衡现象。

与此同时,这三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革命的概念,将革命看成是集体性的暴力事件。

<译者序>

在作者看来,这三种理论表现出来的一个极其明显的共同缺陷是,他们在解释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时,处于提出普适性理论的追求,在各自的理论中都把革命的出现归结为某个单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归结为革命性情绪的情绪的传播、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和扩展或价值失范的大面积出现等。

这种把革命的原因归结为某种单一的一致因素的做法,就不但忽视了导致革命生发的一系列结构性条件,同时也带有很强的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色彩。

<译者序>

针对既有研究途径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的确立三个基本的分析原则:

A.为适当地理解社会革命,需要分析者采用一种非意志论的结构性视角来分析原因与过程;

B.以国际结构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系统的参照;

C.为了解释社会革命的原因和结果,必须将国家理解为行政和强制性组织——这些组织在社会经济利益和结构中享有潜在的自主性。

二、结构性视角

1.普遍性的革命进程模式

作者认为,既有的四种革命理论视角关于革命总体进程的画面从根本上是一样的。

在这一共同的总体画面中:

首先,社会系统或社会的变化产生出了怨愤、社会性方向迷失、新阶级或利益集团,以及追求集体动员的潜能。

然后,由此建立起了一种有意识的、以群众运动为基础的运动——结合了意识形态和组织的力量——有意识地进行推翻现存政府甚至有可能是整个社会秩序的活动。

最后,革命运动以冲突的形式解决与当局或支配阶级的矛盾。

而且,革命运动如果取胜,就会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并实施自己的纲领。

P15

简而言之,就是各种革命理论视角都将这种普遍性的革命进程模式视为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或者是由有意识的目标所引导的运动。

(蒂利、詹森、马克思主义者等)

作者认为,如果坚持一种有目的的革命图景,就会鼓励分析家们,无情地将民众的不满情绪或根本的敌对目标和价值当作核心问题加以考虑。

例如新马克思主义者们将阶级意识和政党组织作为革命的核心问题加以考虑时,他们变得更加不关注探讨革命的的客观的结构性条件。

蒂利等人的理论也存在着类型的情况。

2.革命发生方式的目的性图景错在哪里?

(1)这种图景强烈地暗示,社会秩序基本上或大致上依赖于需求得到满足的多数人(或下层阶级达成共识)。

换言之,如果在大众中充满了有意识的不满情绪,任何政权都难以存续。

P17如: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阶级意识和霸权;

格尔和詹森非常赞同这种观念;

蒂利将革命描述为政府和革命组织为争取大众支持而竞争时,他实际上也滑入了其中的一种窠臼,认为是大众的选择在决定革命的情势是否发展。

作者的判断:

任何关于社会秩序及其瓦解和变迁的共识性和意志论的概念,都是非常幼稚的。

(2)在研究历史上实际发生的社会革命的原因和过程时,目的论图景会产生严重的误导。

在原因方面,不管社会革命会在将来会采取何种可以想象的形式,事实是,在历史上,没有一场成功的社会革命曾经以大众动员和公开的革命运动的方式“制造”出来。

事实上,革命运动很少始于一种革命性的意图;革命意图完全在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杰里米.布莱彻)

作者的观点:

确实,在革命性危机到来之前或在危机过程中,革命性组织和意识形态有助于巩固激进的先锋队的团结,同时也非常有助于新制度的巩固。

但是这些先锋队——更不用说拥有大规模动员起来并被灌输了意识形态的大众追随者——从来没有创造过他们要加以利用的革命危机。

P17(作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意识形态和革命性组织的作用)

3.倡导运用结构性的视角研究革命

事实上,在历史上的革命中,有着不同处境并存在着各种动机的群体,是在错综复杂地展开的多元冲突中成为参与者的。

这些冲突又受到了现存的社会经济和国际条件的强有力的塑造和限制。

冲突的展开方式,取决于每次革命形势最初的出现方式。

冲突的逻辑并不由任何单个的阶级和集团所控制,而不管这些阶级和集团是否在革命进程中居于中心地位。

革命冲突所造成的结果总是既不能充分预测到,也不是卷入其中的任何一个群众所期望的,当然也不会完全符合他们的利益。

作者认为,为了解释社会革命,必须找到问题点,首先要弄清旧制度下革命形势的出现(而非“制造”)的原因。

然后,必须要能够确定受制于客观条件、以一种复杂的关系相互纠缠在一起的、而且处于各种情势之下的种种群体行动——正是这些行动的相互纠缠塑造着革命进程并产生出新制度。

如果要理解这种复杂性,只有通过同时集中关注下列要素才能如愿:

制度性的决定情势、群体之间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世界历史上形成的国际结构中的各个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P19

*关系:

既定国家内处于不同境遇的群体关系,也包括跨国性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旧制度下的国家政权与支配阶级之间的关系;

旧制度下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在竞争性的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阶级与国家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

三、国际与世界历史背景

结构性视角集中关注各种关系,其中就包括跨国性关系。

跨国性关系不但会促成所有社会革命危机的出现,而且必然会有助于塑造革命的过程和后果。

P20

1.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对所有现代社会革命而言,其原因与成就都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形成的不均衡状况有着紧密的关系。

不幸的是,现存的革命理论并没有明确地采用这一视角。

固然,他们都暗示,革命与“现代化”有关——但是,这种观点却使它们几乎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民族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趋势和冲突上,而且是个别地、孤立地进行考察。

P20

现代化被看成是一国内部的动态过程。

经济发展被看成是会引发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相互补充作用的变化的初始条件。

将现代化与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思路:

现代化会通过改变社会民众或群体的情绪、价值承诺或集体动员的潜力而造成革命。

(改变民众的方式可以是:

经济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积累起来的财富的不平等的分配;原有价值共识基础的瓦解;在旧的生产方式中孕育着新的生产方式等。

亨廷顿说现代性导致稳定,现代化导致不稳定。

与这里的情况有些相似。

2.作者的主张——强调跨国性关系的重要性

从一开始,国际关系就与先前存在的阶级和政治结构交织在一起,在各国共同促进和塑造着各国变迁过程中的差异性和类似性。

(1)我们并不必然要接受这样的观点,即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由一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市场动力所决定的。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跨国性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总是会强烈地(而且是由差别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P21

(2)另外一种跨国性结构——竞争国家之间的国家体系——也塑造着现代历史的动力和不均衡进程。

例子:

欧洲的世界经济很独特,它是在一种竞争性的国家之中发展出来的。

欧洲国家体系的竞争性特征刺激了整个欧洲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欧洲“文明”在全球的扩张。

正是从欧洲开始,现代化总是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完全是在历史形成的、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跨国结构背景中进行的。

3.两种不同类型的跨国性关系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性国家体系的结构,各个国家在这一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A.不平等或竞争性跨国关系有助于塑造任何既定国家的国家政权和阶级结构,并由此而影响到革命得以发生(或不发生)的现存“国内”背景;

B.跨国关系会影响实际革命紧急时刻的事件进程;

C.只有在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居于不利地位的国家中,才会发生现代社会革命。

尤其是,军事落后或政治依附的现实,决定性地影响着社会革命的发生和进程。

尽管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总是作为背景而存在,但是,国际性国家体系的这种发展——尤其是战争中的失败、入侵的威胁和反殖民控制的斗争——实际上直接推动着所有革命性危机的爆发。

由于这类发展有助于损毁现存的政治权威和国家控制,因此也就打开了基本冲突和结构转型的通路。

P24

D.社会革命的后果也总是不但会受到国际政治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突然出现的新政权所面临的世界经济限制与机会的制约。

(2)“世界时间”的变化和传播,既会影响到革命得以发生的整个世界背景,也会影响到革命领袖能够从国外借用的特定模式与选择。

P23

A.后发革命的行动者可能会受到早发革命进展情况的影响;

B.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如工业革命和列宁政党组织形式的革新——可能会介于两场具有广泛影响的类似革命之间。

四、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1.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革命理论家都倾向于将引发革命的政治危机要么看成是偶然性的导火索,要么则看成是旧制度下的社会结构中更为根本的矛盾和紧张所引出的的附带性现象。

与此类似的是,在社会革命中卷入的社会集团被看作是社会力量的代表。

在社会革命中产生出新的国家组织的结构与活动,则被当作是在革命冲突中注定会取胜的社会经济或社会文化力量的利益表达。

P25

作者认为这种推理背后总有这样一种假设:

国家是政治冲突的舞台。

政治结构和冲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至少是“最终”)社会经济力量和冲突,国家仅仅被看成是一个争夺基本社会经济利益而展开冲突的舞台。

构成“国家作为政治冲突的舞台”这一特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中的活动者为了进行社会与经济冲突而诉诸特定的手段——诸如强制或诉诸公共利益等手段。

事实上,这种关于国家的一般性思维方式,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社会理论的共同点。

在这两种社会理论的主要传统之间,关键的差异只是政治舞台上所使用的手段不同:

主要是基于共识的正当权威,还是主要基于强制的统治。

*基于共识的正当权威:

如相对剥夺理论家格尔和系统理论家詹森

在他们看来,在解释革命的爆发时,重要的是现存的政府权威是否丧失了正当性。

当不满的社会和迷茫的大众开始感觉到参与暴力是一种可接受的方案时,或者转向了革命的意识形态所支配的新价值时,革命就会爆发。

格尔和詹森都觉得,政府的权力稳定直接依赖于社会的心理倾向和大众的支持。

二者都不相信国家的强制性组织能够有效地(长久地)压制社会中多数人的不满和反对。

P26

*基于强制的统治:

马克思主义和蒂利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政治-冲突理论家的蒂利——则将国家视为基本上是一种有组织的强制力。

(这点与作者所强调的国家自主性有相同的地方,即将国家看作是一种有组织的强制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政治-冲突理论家犯了和格尔和詹森同样的错误:

他们基本上还是将国家看成是解决社会冲突的舞台,尽管他们认为这种冲突的解决是通过统治而不是自愿的共识来实现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和蒂利都将国家看成是一套有组织的强制系统,总是承担着这样的职能,即支持支配阶级或集团凌驾于被支配阶级或集团之上的优越地位。

P27

无论是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在蒂利的集体行动理论中,都没有将国家看成是一套具有自主性的结构——这一结构具有自身的逻辑和利益,而不必与社会支配阶级的利益和政体中全体成员群体利益等同融合。

如果局限于这两种理论的范围内,其结果就是不可能不提出这样的可能性:

即现存的支配阶级或团体与国家统治者之间可能会产生根本的利益冲突。

社会被刻画为团体间的支配和权力冲突。

建立在集中的强制形式手段基础之上的国家,则被看成是一种工具性和客观性的统治形式和一种冲突目标,而没有将其视为一套自为的组织。

P28

2.作者的观点

作者认为,引发社会革命的政治危机,根本不是社会紧张或阶级矛盾的暂时反映。

毋宁说,他们是居于旧制度下的国家结构中心的矛盾的直接表现。

在社会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政治-冲突集团并不仅仅代表社会利益和力量。

毋宁说,他们已经是在战斗中所形成的一个利益集团,而且是围绕着国家结构的形式在投入战斗。

总之,社会革命所特有的阶级关系的剧变和社会经济的转型,与旧制度下国家政权组织的崩溃、与新制度下国家政权组织的巩固和运作之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P30

国家应该适当地被理解为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经济冲突展开战斗的一个场所。

勿宁说,它是一套以执行权威为首,并或多或少是由执行权威加以良性协调的行政、政策和军事组织。

任何国家都要首先并主要从社会中抽取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来创设和支持强制组织和行政组织。

当然,这些基本的国家组织是在阶级分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同时也是在国家与国际经济运动的背景下建立并必须在其中运作的。

而且,强制组织和行政组织只是整个政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治体系中还可能包含有让社会利益得以在国家政策中得以表达的制度,以及将非国家行政者动员起来参与政策执行的制度。

然而,行政组织和强制组织则是上述国家权力的基础。

P30

只要这些基本的国家组织存在,它们在任何地方都具有摆脱支配阶级直接控制的潜在自主性。

它们在实际上所具有的自主性的程度,以及所产生的实际影响,都因具体的场景而异。

3.自主性的体现

在从经济和社会中提取资源方面,政权组织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支配阶级进行某种竞争。

一旦这些资源被提取出来,这些资源所投向的目标可能会偏离现存支配阶级的利益。

事实上,国家统治者如果只是致力于执行国家自身的“职能”,就可能与支配阶级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国家通常执行两项基本任务:

维持秩序(维护现有的经济和阶级结构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好方式)、与其它实际或潜在的国家展开竞争。

尽管在将被支配阶级束缚在社会之内并让其在既定的经济体系中持续工作方面,国家与支配阶级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国家自己在维持充分的物质秩序和政治和平方面的根本利益,可能会导致它——尤其在危机期间——对被支配阶级的需求做出让步。

这种让步又可能是以支配阶级的利益为代价的,但是却并不与国家本身在控制人民、抽取税收和军事录用方面的根本利益相冲突。

4.国家结构的自主性在本书中的运用

(1)对旧制度矛盾的分析和对革命性危机出现的分析,将主要集中于分析国家与外国军事竞争者、与国内的支配阶级和现存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

(2)对新制度的出现及其结构所做的分析,将主要集中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革命运动与国际环境和被支配阶级之间的关系,而且会自始至终包括农民,因为农民在革命的各种冲突中都是关键的造反参与者。

五、比较历史方法

1.关于比较历史方法

(1)这种方法压倒一切的目的是:

建立、检验和提炼有关民族国家一类的事件或结构整体的宏观单位的因果解释假设。

P37

(2)比较历史分析尤其适合用来建立对本身只有少数案例的宏观历史现象的解释。

与此不同的是,数量更为充分,且能够加以操作的现象,就适合采用实验调查的方法;数量非常庞大的现象,则适合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事实上,比较历史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变量太多且案例不充分的现象。

P37

2.比较历史分析是如何展开的?

P37-38

通常的做法是,人们会尽量在潜在的原因与要加以解释的既定现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在这里有两种可以使用的主要方法:

(1)求同法:

人们会确定对具有共同现象的几个案例进行解释,这些案例也具有相同的一系列原因,尽管他们在其它似乎有因果关联的方面各不相同。

(2)求异法:

人们可以对比一组案例,其中要加以解释的现象和假定的原因曾出现在正面案例中,但这种现象和原因都没有出现在反面案例中。

除此之外则反面案例与正面案例之间非常类似。

3.比较历史分析的困难与局限

(1)根据既定的逻辑运用这一方法必然会遇到困难。

人们常常不能恰当地找到符合某种比较逻辑的历史案例。

即使找到一些大致符合的案例,也不能熟练地控制潜在的相关变量。

因此,对于实际可能起作用的原因——也就是说,哪一个因素在实际上影响或没有影响研究对象——就不得不做一些策略性的猜测。

(2)比较历史分析必须要假定比较的基本单位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但是,这样的假定对于革命这样的宏观现象则几乎不可能充分有效。

因为这些现象发生在独特的,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世界历史背景之中,发生在一个社会之间紧密联系的国际结构之中。

(3)比较历史分析决不能替代理论。

因为只有结合不可缺少的理论性概念和假设,比较历史分析才能具体加以应用。

P40

六、为什么是法国、俄国和中国?

1.所有这三场革命都发生在这样的国家之中:

其国家和阶级结构并不是在革命之前创设出来的,也没有在殖民统治下发生过根本的改变。

这与后殖民时代和新殖民背景的情况相比,排除了不少复杂之处。

2.法国、俄国和中国革命爆发之后——都经过了或多或少是延续很长的阶级和政治斗争——并在革命性国家权力的巩固中达到顶点,其过去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久,使得能够对所有这三场整体性革命转型进行研究和比较。

P42

3.无论是在旧制度方面,还是在革命的进程和结果方面,法国、俄国和中国革命都显示了重要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足够充分,能够保证将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种模式来对待,并要求为它们提出一种具有一致性的因果解释。

所有这三场革命都发生在富裕而又在政治上颇有抱负的农业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曾被殖民者征服。

它们的旧制度都是原生型官僚独裁制,而且都突然面临经济上更为发达的军事竞争对手。

在所有这三场革命中,外部力量引发的危机与结构性条件与趋势相互强化,造成了一种危机的接合点:

(1)旧制度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丧失了能力;

(2)下层阶级,尤其是农民的普遍反叛;(3)动员大众的革命领导人竭力巩固革命性国家权力。

在每一种情形中,革命的结果,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的、以及将大众结合为一体的民族国家,而且这个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作为大国的潜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与革命前的地主上层阶级相关的民族社会变迁的障碍被清除,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特权,新制度下更为强大的集权国家和大众政治参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潜力。

P42-43

第二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原因

(比较逻辑基本上强调法国、俄国和中国的相似方面。

这一点主要通过与反例的对比来加以突出。

1787年至1789年在法国、1917年的上半年和1911-1916年在中国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不但破坏了专制君主的基础,而且还瓦解了由中央协调的、施加于具有潜在反叛性的下层阶级之上的行政和军事控制。

但旧制度国家不能有效应对国际形势所带来的挑战时,革命性危机便进一步发展。

君主政权经受着经济上更发达的外来权力的新威胁或更激烈的竞争。

而且,由于专制性国家组织与地主上层阶级和农业经济的制度性关系,他们在作出反应时会受到限制或制约。

在国内阶级结构和国际紧急事件的交叉压力之下,专制者及其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和军队走向了分崩离析,从而为以下层反叛为先锋的社会革命转型开辟了道路。

P59(在这里,作者精炼地概括了革命情势发生的原因。

后文她会将这些原因,通过结合法国、俄国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更为具体的展示出来)

第二章危机中的旧制度国家

1.旧制度的结构P59-60

(为了理解引发法国、俄国和中国革命的政治危机的性质和原因,就得先了解旧制度的结构。

(1)都是由专制君主维持统一的国家,专制君主的任务主要集中于维持国内秩序并与外敌竞争。

(2)都是相当完备的帝制国家,也即高度分化,并由中央协调的行政和军事等级体系,在专制君主的庇护下履行职能。

(3)这些帝制国家都是原生型官僚制:

有些职位,尤其是高级职位实现了功能专门化;有些职位或官员职责的某些方面受制于明晰的规则和等级监督;从私人财产和私人事务中分离出来的国家职位和职责部分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制度化了。

然而这三个国家都没有充分官僚制化。

(4)都没有像现代民族国家那样,实现充分的中央集权并在社会中享有充分的权力。

旧制度的法国、俄国和中国都不能直接控制、更谈不上重组地方农业社会经济关系。

他们在职能的变化和扩展上受到限制。

2.经济结构P60

(1)法国波旁王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和中国清王朝的帝制国家矗立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之上。

在这种农业经济中,土地和农场品的(非国家)所有权分属于数量众多的农民家庭和上层地主阶级。

(2)最为重要的阶级基本上都是地主上层阶级。

(3)市场关系在革命前的三个社会中都有广泛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人阶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大量工人并不代表就有工人阶级。

工人要有统一的意识,即自我意识的时候,才可以说工人阶级诞生了),但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