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623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 中图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检测中图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

①“高高低”模式:

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过渡模式:

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三低”模式:

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2)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

增长

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年龄

结构

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

老年人

口比重

(65岁及

以上)(%)

“高高低”模式

40以上

4以下

人口出生率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过渡

模式

成年型

30~40

4~7

人口出生率降低

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三

低”

模式

30以下

7以上

练习1

 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A.甲和丁B.乙和丁C.丁和甲D.甲和丙

(2)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 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可以判断甲属于“高高低”模式,乙属于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丙属于过渡模式的高增长阶段,丁属于“三低”模式。

目前发展中国家多是过渡模式的增长下降阶段,发达国家多是现代型。

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进入了农业或工业文明阶段,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降低了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的空间差异

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今后变

化趋势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3.分析人口空间差异的一般思路

―→

―→

―→

练习2

 读“2002年和2011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

(1)~

(2)题。

(1)由图可知,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自然环境 ②生产力水平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2)面对人口年龄结构图表现出的问题,有人主张我国应放宽生育控制,理由是此举可以(  )

①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②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③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 ④降低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

(1)题,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2002年到2011年青少年人口比重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

这主要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的生育观念转变和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2)题,人口年龄结构图表现出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高龄化。

放宽生育控制可以使青少年人口增加,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

一定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总量是逐年增加的,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还与老龄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关,不会因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而降低。

三、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

2.人口迁移的影响评价

人口迁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某些不利的方面,应对其进行辩证分析。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出现了几个新特点,即劳务输出成为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流;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科技移民不断增多。

以下为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人口迁

移形式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

科技移民

迁移

人口

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高素质人才

迁移

原因

发达国家、石油富国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就业机会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迁移

方向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贫穷国家→富裕的石油输出国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产生

影响

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不利于国家和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4.我国“民工流”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练习3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3依次表示迁出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

读图完成

(1)~(3)题。

(1)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重庆、湖北B.四川、湖南、安徽

C.重庆、湖南、江苏D.重庆、湖南、江西

(2)影响图示区域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B.农业现代化水平

C.交通条件D.耕地日益减少

(3)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地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少,其原因是(  )

A.农村人口比例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业人口

B.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大多已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

C.农村人口比例较低,大多已通过省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人口

D.农村人口比例很高,大多已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人口转化

答案 

(1)B 

(2)A (3)C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湖南、安徽是农村人口迁出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2)题,目前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与耕地减少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但这部分劳动力也可能就地转化。

如果本省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不了,就会大量向外省流动。

第(3)题,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均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农村人口比重低,大部分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

四、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即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实质

一个警戒值

一个合理值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3.环境承载力的特性

4.人口合理容量制定的原因和内容

练习4

 根据下表,回答

(1)~

(2)题。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可容纳2300万人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数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数

1961万人

(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2)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  )

A.水资源B.矿产资源C.消费水平D.科技条件

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题,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可容纳的人口反映的是人口合理容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反映的是环境承载力。

(2)题,上海降水比北京丰富,且濒临长江,故与上海相比,水资源是制约北京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五、常见人口统计图的特点及判读

类型

特点

例图

判读方法

通用方法

具体判读方法

坐标类图

柱状图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用柱状的长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

一般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

①读图名

②读坐标(或图例)

 ↓

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

④分析数据

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短柱对应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短柱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曲线图(或折线图)

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分配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量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的转折点

三角形统计图

有三个坐标轴,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

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就是三个方向的坐标轴。

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

判读时可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具体如下:

三角坐标图数据沿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3条)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结构类图

扇形图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

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判断其性质。

判读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

饼状图

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

除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量

人口金字塔图

增长型

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

人口金字塔图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①关注塔型:

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②关注某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的某因素的变化;

③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稳定型

收缩型

练习5

 阅读我国流动人口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人口流

动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

安徽11.3%

湖南11.0%

江西8.6%

河南7.4%

湖北6.3%

其余38.6%

广东36.7%

浙江9.0%

上海7.6%

江苏6.4%

北京6.6%

福建5.1%

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材料二 根据2009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入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流动人口城乡构成以乡村人口为主(或人口流动以乡村流入城市为主);人口流动地区构成以流入东南沿海城市为主(或人口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优越的生活环境。

(3)有利影响: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文化、技术、信息等的交流;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

加大就业、教育、资源、环境、住房、交通的压力;增加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的管理难度。

解析 

(1)结合材料一,从省区来看,流出人口多为中西部省区,流入多为东部地区;从城乡结构来看,流出人口以乡村人口为主;流入人口以城市为主。

结合材料二,该人口流动地区的青壮年人口的比重明显异于其他年龄段,反映该地区主要以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为主。

(2)经济因素是引起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故主要从城市的拉力因素分析。

(3)人口大量流入对迁入地区所带来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