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8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docx

山东宁阳四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宁阳四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历史阶段测试题

考试范围:

必修三第一至四单元;考试时间:

90分钟;命题人:

万宝奎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

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2.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和而不同”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升温。

下列说法中,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最具借鉴意义的是(  )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天人感应”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存天理,灭人欲

3.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

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

A.“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

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D.“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

4.阅读下表内容。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

5.南京大学副教授黄诚在《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兴盛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讲座中指出:

“董仲舒的儒家很杂,包括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先秦各家思想、巫盅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

”据此,黄诚强调(  )

A.董仲舒儒学思想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

B.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儒学处于独尊地位

D.“天人感应”学说杂糅了多种学派理论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

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

这一思想应为(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8.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

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  )

A.以哲学探究为己任B.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C.贯穿唯物、唯心之争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10.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根据所学,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1.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

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

12.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

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非子

13.钱穆说:

“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

14.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为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明他(  )

A.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B.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C.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15.下图为两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科考制度的影响D.思想控制的强化

16.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

下图书法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

17.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

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

此画的风格应为(  )

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

18.“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

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19.明清时期,年画、剪纸等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

A.理学兴盛B.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小说的空前盛行

20.(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

“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

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21.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22.据晋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而在宋元时期文人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被大力美化或神化,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的诸葛亮成为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更成为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的神奇军师。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学风格的发展B.主流思想的演变

C.统治政策的需要D.民族矛盾的尖锐

23.鲁迅说: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

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

”下列作品中符合第一个主潮的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D.《聊斋志异》

24.“________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横线处的文字是(  )

A.雕版B.造纸C.指南针D.火药

25.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也使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领先西方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

26.李约瑟说: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这道出了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广的因素是(  )

A.儒家缺乏研究学习的精神B.儒家注重仁爱的道德观念

C.儒家重学轻思的传统观念D.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

27.普罗塔哥拉说:

“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这突出体现了(  )

A.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B.人要探索自然奥秘,否定基督教的影响

C.否定神对于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D.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不再信奉传统的神

28.在介绍古希腊某位哲学家的时候,永春同学创作了一首小诗,诗中说“他如清澈的湖水,他是明净的化身,他视知识为美德,他引导人们关照心灵,他是先知,更是无畏的殉道者……”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但丁D.康德

29.“人从此认识了自己的自主性,他们为自己有分辨万物的能力而感到骄傲,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地球上推动和谐生活的主人翁。

”材料中的“从此”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殖民扩张

C.牛顿力学体系D.达尔文进化论

30.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

A.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31.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倡导廉洁教会他的“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直接冲击了教会的神圣地位。

马丁·路德的创举(  )

A.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

B.标志着路德完全抛弃了基督教信仰

C.挑战了教皇权威,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D.标志着理性主义的巅峰

32.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

“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

”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D.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3.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

“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这说明启蒙思想(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34.早在1961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是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白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B.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3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

”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

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36.美国阿肯色州在1981年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的时间教神创论”。

据一期《科学》杂志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人类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美国人大概各占40%——否定进化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以上现象说明了(  )

A.神创论在美国仍居于统治地位   B.进化论已完全战胜神学创世论

C.科学的普及任重道远    D.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已无分歧

37.“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自然界俨然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