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备课理想教研的有效途径人教版新课精.docx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备课理想教研的有效途径人教版新课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备课理想教研的有效途径人教版新课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备课理想教研的有效途径人教版新课精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备课——理想教研的有效途径人教版新课标
老师,被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有人说,一间教室就像是一个在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
我们太忙了,从来不出去,而我们的同事又羞于进来。
这种教师间的孤立是不幸的。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如果有5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10个各随已愿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
1、教学任务重,备课成为低效劳动
数学老师大多教两个班数学,有的还兼任班主任,从备课——上课——批改——订正作业——补差,样样都是化时间、化精力的事,而竞赛指导更让数学教师“取也不是,不取也不甘”,辅导吧,意味着再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任务,放弃吧,对“尖子生”来说太可惜,对教师自身发展提高也太可惜。
数学老师呼唤“三头六臂”。
数学教师最大的怨言——备课。
繁重的工作负担使得许多教师将“抄”作为备课的主要手段——抄自己往年的,抄别人现成的,抄教案集精品选的,甚至抄书:
抄到准备题处写上“复习铺垫”,抄到例题外写上“新课教学”,抄到试一试练一练处现实性上“巩固练习”,抄到结论、概念写上“小结”,书抄完了,课也备完了,真正属于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屈指可数,并且备课抄一套,上课上一套,犹如“脚踏西瓜皮,上到哪儿算到哪儿”。
这样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单兵作战,教材“捆死”了教师
数学教师备课“单兵作战”现象非常普遍。
在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的情况下,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却非常淡薄。
许多教师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备课行为,不能熟练地驾驭整个知识体系,也不能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整合教材,跳不出“以本教本”、“照本宣科”的思维框架。
教书教书,一本书“捆死”了教师,“腻烦”了学生。
从备课模式看,不少教师沿用的是叙述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这样的程序式设计只能体现教师“教”的一方面,而全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年青教师成长缓慢,很重要的症结就在于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不够。
3、消极应付,能力提升缓慢
学校对教师备课质量的监控和监督机制跟不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学校对备课常规的落实,常常采用事后督查的方法,不能介入全过程,其效果就不甚理想。
学校对教师进行备课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时,一般只能检查教师的数量及书写情况,教案设计的质量好坏很难用细化的量表检测。
这就造成了教师的应付心态检查,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师教案设计能力低下,课堂教学水平不快。
4、观念落后,教案资源匮乏
学校现代化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以及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等多种原因,使得学校作为一个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却无法拥有相对丰富的教案资源——除图书馆仅有的一点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少量电教器材处,能够给予教师备课参考的教案资源少得可怜。
合作备课,我们这样做
常规性合作备课:
开篇所说的是常规性合作备课,我们常规性合作备课有三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
我们规定每周五下午为数学教研活动时间,规定在每个教研组长办公室为数学教研活动地点,要求每位年级组成员准时参加。
方式一:
“个人初备—合作研讨—修正个案—课堂跟踪—课后交流”。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周暨家长开放周活动,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各组推荐一位教师,代表各备课组参加展示活动。
首先由教师自行设计好教案,然后以说课的形式提交备课组讨论,大家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设计更加充实和完善。
然后进行试教,组内成员进行跟踪听课,课后大家再修改,再试教,直到大家认为满意为止。
这样的磨课的方式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到非常大作用。
方式二:
“中心发言—补充完善—形成预案—二次修案—教后反思”。
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每周集体备课的主备教师,每个人独立钻研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学生等,提出问题或设想;每周规定时间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体交流;主备教师根据备课组的意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当“看客”,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体现个性化;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实践,取得课堂信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方式三:
“集体备课—形成预案—轮流展示—逐步完善—交流反思”。
先由年级组内统一好教学内容,集体讨论教学要点及初步的教学设想后进行备课,轮流进行教学展示,而老师在听课后进行评课,二次修改教案,在此基础上另一位备课组成员再进行上课、评课。
这种方式是我们各备课组每月按计划进行的组内观摩课活动。
大家在互相观摩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内容中合作备课中,泮老师说统计最好让学生体验生活,而且自主统计。
怎样设置情境呢?
稍微沉默后,教研组的老师就积极发言起来,有的说,让学生统计来往的车辆,车流比较快,种类比较多,学生就可以学习分组协作做某一件事。
有的说不如让学生自己统计同学们上学途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体验搜集数据的过程和乐趣……而最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这样的记录:
(分组围坐
“同学们,六一节我们要班上开一个联欢会,为了开好这个联欢会,我们准备做些什么呢?
”老师问道。
课堂上立刻举起了小树林般的手臂,孩子们的回答有的叫你高兴,有的让你吃惊,有的使你忍俊不禁……而更多的孩子说:
“开好联欢会要准备许多好节目,还要买一些好吃的水果。
”
“联欢会上需要买哪几种好吃的水果店,每一种水果又该买多少才够大家吃呢?
”教师又问。
“这要问问大家都愿意吃哪些水果,每个人想吃几个。
”一个孩子答道。
“对了,你答得真好,如果我们要搞清楚联欢会上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就首先要把需要每种东西的数量搞清楚,这就需要学会‘统计’”。
在学生初步产生调查统计意识、理解调查统计的作用后,教师又让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办法统计联欢会上需要买哪些水果,买多少水果。
整节课教师自始至终在和学生平等交流互动中展开教学,课堂始终充满一种热烈、活跃的气氛,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对每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充满了自信和勇敢。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滔滔不绝地为学生讲解,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倾听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个别指点,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学生积极主动,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规定,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出现了师生互教互学的感人
场面。
专题备课活动:
我们还根据教学实际,在每学期举行一些专题备课活动。
比如,2006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就举行了复习方案设计活动。
每到复习阶段,学校文印室的打印任务总是空前高涨,练习卷小山一样被运进教室。
在很多老师看来,复习,复习,就是简单机械的反复练习。
一位毕业班的数学教师就这样说:
“复习吗,就是大量的习题训练。
把总复习做上10遍、20遍,准保考试过关!
我都教了这么多年了,这是经验!
”学生的成绩是这样“重复习练”出来的吗?
我们的回答是:
“不!
”因此,围绕“如何复习”,我们做起了文章。
首先是专家讨论,理论指引——
周三上午,我们邀请了一位区优秀教师上复习示范课,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做如何进行数学复习的讲座。
全体数学老师聆听了数学教研员的讲座,并与教研员进行了关于如何复习的互动活动。
数学讲座与数学课例给了全镇教师很大启发——原来,复习课一点都不比新授课简单。
复习,应该站得更高,统领知识要点,注重内在连贯。
其次是复习方案设计比赛——
讲座结束,趁着老师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布置了关于举行全校数学教师复习方案设计评比活动的任务。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本学科要求,进行单元复习设计。
并由合作备课组对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与要求。
下周一:
我们组织人员对数学学科的全部20余个方案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评比,评出了10余个优秀方案,然后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上。
同时,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对所有方案进行讨论、学习与交流,形成本组方案。
最后是优秀方案的共享——
下面的两个星期,我们组织教师共享优秀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复习。
我们欣喜地发现,印练习卷的一下子减少了,学生的作业生动简洁了,老师和学生的脸上,多了一些笑容,少了一些疲惫。
从合作备课到反思学习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合作备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这其中包含教学的成败得失,理想设计与课堂实践之间的冲突,也包含对学生个体成长
的观照与感悟。
这样做,使老师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养成了经常自觉反思自己教学行这的习惯,从而从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多种层面,提高了自身的反思实践能力。
1、反思“成功点”。
一堂课上下来,总会有些地方上得比较顺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引起了教学共鸣。
课后及时把这些成功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
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取得成功?
它体现了哪些新理念?
具体可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思考:
①教学目标是怎样得到有效落实的?
②如何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的?
③因为采取了什么手段而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
④哪几个教学环节效率最高?
为什么?
⑤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⑥在调控课堂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2、反思“失误点”。
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力求准确完善,但教学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决定了教师难以真正全面把握好每一堂课,教学过程难免有疏漏之处。
当教学出现失误时,课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反思:
①学习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基础?
②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妥当?
③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
④教法与学法的选用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⑤学生为什么会缺乏兴趣或启而不发?
⑥实际教学是否死扣教案,缺乏灵活性……
3、反思“创意点”。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行为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突破原先教学预案的框框,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
此时及时调整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激励、启发下,产生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想法。
对这些师生之间的智慧闪光点,课后要及时地把它们捕捉下来,汇集成“创新火花集”,这些都是教学研究的鲜活材料。
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刻反思,寻找隐含在背后的理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获得规律性认识,那就是一篇极好的教学案例研究文章。
4、反思“后续点”。
教师教完一堂课,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根据这些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寻找到实际教学与备课设想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原先教学设计进一步修改完善,可以为以后再教该内容提供实践上的保障。
同时,这也为后续教学预案的设计提供了经验借鉴。
经过这样多次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后续教学的失误之处会越来越少,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会逐渐走向良性循
环。
比如二年级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本中的例题进行适当的改造,成为“问题解决”形式的题目。
题目“张老师带了50元钱,买了8个文具盒,每个6元,还剩下多少元?
”,改编为“张老师到文具店买六一节活动奖品,准备买文具盒8盒,每个6元,只带5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吗?
”由于改编后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题目中条件与问题并不是一一对应,具有开放性,学生思考时不能简单套用哪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迫使学生自己去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果学生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了应用50-8×6=2(元)进行比较外,不少学生还想出了别出心裁的方法:
用50÷6=8(个)„„2(元)和50÷8=6(元)„„2(元)两种假设的方法进行推断,得出50元钱够买每个6元的文具盒8个。
这些精彩教学片段都记录在二年级备课组的“教学反思”中。
我们知道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的沟通。
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对于一个类似于学习共同体的小组来说,这样的反思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合作备课,结出硕果累累1、合作备课,走出一条校本培训新路子合作备课,使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构建并运行起来。
它以合作备课为基本活动方式,以教师个体与小组全程反思、合作互动以及资源共享为基本特征,以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为终极目标。
面对新课程,面对触手可及的教育改革,我们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
一直在摸索与探寻着这样一种校本培训模式:
它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它能够直接借助学校内部力量,实现教师专业能力本质的提升。
我们的合作备课,是一种以学校教学活动为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机制。
通过合作备课,我们实现了三种对话,即教师与自己的对话,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教师与理论的对话。
通过常规备课与专题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实现了同伴互助与资源共享。
而教案库的不断更新与良性运作,又使这种教师培训呈螺旋上升趋势。
应该说,这是一套非常适合我校的校本教研机制。
我们相信它也适用于与我校类似的学校——有一定的教学规模(像我们这样每个年级有6个平行教学班的),有一定的师资力量,有一定的硬件支持的农村小学。
我们以为这是一条花费资金少,却又能集合教师资源,利用教师差异,真正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校本研修机制。
2、合作备课——减轻了师生负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合作备课过程中,我们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情况,重视个别差异。
如何挖掘非智力因素?
如何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如何安排对差生的提问、提示及课外练习?
在具体教材,具体章节,具体单元,甚至于具体的语段、公式、定理上,学生们在学习水平和思想水平上会存在哪些差异?
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使备课深度和广度较以往“单兵作战”有较大提升,在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得到的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知识易记易用,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由于备课倡导融洽的情感交流,畅所欲言的崇高境界,在活动中,不同风格,不同情趣,不同见解的同行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把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人个性,共性问题提出来相互交流,相互完善,这样的教学交流增进了教师情感共鸣,不仅融合了感情,更使我们备课组成为“合作学习”的发展性组织,大大加强了团队凝聚力。
工作,让老师们彼此团结一致;合作,让老师们更加心心相印。
3、合作备课——实现思维、科研智慧上的碰撞,生发了灵感师师互动是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及思维方式上,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都有一定差异,通过教师之间对教学内容的互动,教师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科研智慧上碰撞,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因为教研组集体的讨论,集众家之长,避一己之短,从一定层次上实现了教师经验的“优势叠加”,通过分工、协作,思维的碰撞,生发了灵感,使每个教师耗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案形成过程中的时间明显减少。
4、合作备课——树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榜样,提供了示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师师合作,让我们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学生做出了示范——当我们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时,我们也在力行我们所倡导的理念。
这样的展示,最具说服力。
我们在两年多的合作式备课活动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合作的有效经验。
比如在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等基本合作技巧。
于是,我们开始“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倾听的习惯,比如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思考等等;培养学生尝试有效的交流,比如恰当运用礼貌用语,积极倡导体态语言等等;培养学生主动沟通的习惯,比如大胆质疑,换位思考„„5、合作备课,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并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实践性知识保障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知识的不断提升。
教学设计能力,无疑是每一位教师极其重要的专业能力。
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合作备课活动中,教师们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
传统的教育使师生滞留在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之内,而创造性教育则赋予师生无限自己的空间。
当教师不是机械地重复教育内容,而是将自己的“力”加进了教材时,教育活动对他便不再是被动的,外在的,而正是教师本性力量的流露。
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意时,人是最生动、最幸福的。
“人人都爱自己出过力的东西,同时也为他所爱的东西而出力。
”合作备课,今后的路怎么走我们通过合作备课这样一种方式,尝试了师师合作,也收获了合作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成果。
它启示我们将师师合作的范围扩大到更深更广的领域,比如由合作备课扩展到合作上课、合作批改、合作竞赛与辅导;比如将本校教师间的合作扩展到校际合作;比如将同学科的合作扩展到跨学科的合作等等,比如合作备课如何避免教师的备课依赖和惰性思维。
我们将更关注专业引领,把真正懂教育的专家请进我们的合作组里来,直到我们的课堂当中来;们还将关注合作备课中“合作互动与教师个性发展”的辩证
统一问题。
“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牵手是一种合作。
一个人的精力是极有限的,他不可能事事通晓,也不可能样样亲身实践,是汲取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要关于利用他山这石去攻玉,要学会共享各种教育技术与课程门资源。
真正的合作是平等的互动关系,是新课程建设中的伙伴关系。
”合作备课,让我们再也不孤军奋战,我们理念共造,我们资源共享,我们群体共进,我们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我们一起牵手,走入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