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913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一、酸和碱选择题

1.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该溶液的pH大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

D.该溶液显碱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详解】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正确;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正确;

C、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某种盐,比如碳酸钠,故错误;

D、该溶液呈碱性,故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指示剂以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Fe(NO3)2和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中纵坐标表示Cu(NO3)2的质量

②a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③c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

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

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

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Cu,向一定质量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所以析出铁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根据反应图像,ab段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可推出此段锌只于Cu(NO3)2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NO3)2、Cu(NO3)2、Fe(NO3)2;bc段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少,可知此段锌与Fe(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Fe,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NO3)2、Fe(NO3)2;所以b点时溶液中有Zn(NO3)2、Fe(NO3)2;c点含有的金属是Cu、Fe;d点溶液质量不在改变,说明Zn过量,此时含有的金属是Zn、Cu、Fe;加入盐酸后,会与Zn、Fe反应生成氢气,此时溶液中只有Zn(NO3)2,溶液为无色;由以上可知,纵坐标表示Fe(NO3)2的质量减少,综上所述,只有②③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

3.各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pH范围.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

作物

水稻

茶树

薄荷

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0

4.8~5.5

 

取某地土壤的浸出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略显红色,则该土壤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茶树

B.薄荷

C.马铃薯

D.水稻

【答案】B

【解析】

由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略显红色知该地土壤显酸性,所以适宜生长在碱性环境中的作物不宜种植.

4.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B.图1中,BC段发生的反应是CO2+Na2CO3+H2O=2NaHCO3

C.图1中,pH=12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和NaHCO3

D.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2,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在升高,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图1可知,在BC段溶液的pH减少趋势变缓,发生的反应是CO2+Na2CO3+H2O=2NaHCO3,故B正确;

C.图1中AB段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pH=12时,表示氢氧化钠过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和NaOH,故C错误;

D.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故D正确。

故选C。

5.向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甲中紫色石蕊变蓝.乙中紫色行蕊变红,丙中仍为紫色,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

【答案】B

【解析】

甲能使石蕊变蓝,说明甲的pH大于7,乙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乙的pH小于7,丙中仍为紫色说明丙的pH等于7,故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是乙、丙、甲,故选B。

6.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

放在烧杯内再称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B.CO2C.Fe2O3D.Na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B、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

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D、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故选B。

9.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2KOH+CuSO4=Cu(OH)2↓+K2SO4

 

A.①有蓝色沉淀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详解】

A、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则①有蓝色沉淀,故A正确;

B、②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故B正确;

C、两个反应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两种化合物,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0.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用熟石灰的是(  )

A.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B.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

C.干燥气体D.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详解】

A、熟石灰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故A正确;

B、熟石灰在建筑工业上用于制三合土,故B正确;

C、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气体,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则可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11.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杨梅pH=2.5B.苹果pH=4.1C.菠萝pH=5.1D.柿子pH=8.5

【答案】A

【解析】

常温下pH小于7的为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杨梅的酸性最强。

故选A。

12.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B.Z>Y>XC.X>Y、Z>YD.Y>X、Y>Z

【答案】A

【解析】

【详解】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X>H>Y;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Y>Ag>Z;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X>Y>Z。

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3.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盐酸B.

酚酞

C.

石蕊D.

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选项A不正确;

B、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红,无法区别,选项B不正确;

C、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蓝,无法区别,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两个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别,选项D正确。

故选D。

14.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变质且质量变大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⑤D.只有③⑤

【答案】D

【解析】

放置时间较长时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②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③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④质量基本无变化,⑤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

故选D

1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①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雨一定是酸雨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呈酸性的雨不一定是酸雨,例如当雨水的pH大于5.6时不属于酸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而Cu(OH)2不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16.在实验室中为了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

①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②分别滴加酚酞溶液③闻气味④品尝⑤分别加入一小段镁带⑥分别加入大理石。

其中可行的是:

A.都可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醋酸的不同性质分析解答。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显蓝色,遇到醋酸显红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②酚酞在氢氧化钠中会变成红色,在醋酸中不变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③醋酸具有酸味,氢氧化钠无味,可以通过嗅闻的办法鉴别;

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品尝,不能鉴别;

⑤镁会与醋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⑥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故选C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使之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7.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应涂抹碱性的物质以减轻疼痛,选项中只有DpH≈10>7,显碱性

考点:

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中和反应的应用

18.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B.牙膏(pH≈9)C.肥皂(pH≈10)D.米醋(pH≈3)

【答案】D

【解析】

【详解】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

选D。

19.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能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能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C、在稀释浓硫酸的时候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的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氢气,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  )

A.澄清石灰水B.酚酞试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Ca(OH)2,能发生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能说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正确;

B、溶液中的NaOH无论是否完全与CO2反应,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是碱性的,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错误;

C、盐酸能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可观察到气泡生成,选项正确;

D、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可观察到白色沉淀,选项正确,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