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842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8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docx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

地老虎的分类与鉴别

白边地老虎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河北、北京、河南等省、市、自治区。

在内蒙古的锡盟、河北省的坝上地区、吉林延边、黑龙江省的嫩江、哈尔滨、宝淸等局部地区发生较重。

警纹地老虎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弭、西藏、青海等省区,以河西疋廊和新疆的天山南北麓发生量最大,常与黄地老虎混合发生,在东北和四川南部凉山地区等也有零星发生。

八字地老虎国内各地都有发生和分布,以东北和西南发生较多。

其为害状见图2-1、图2-2、图2-3。

图2-1小地老虎为害玉米造成的玉米为害状

(引自马齐祥等《玉米病虫草害防治彩色图说》)

图2-2地老虎为害状

图2-3地老虎为害蔬菜适成出间缺苗断垄

 

形态识别

1.小地老虎

图2-4小地老虎成虫(于洪春摄)

 

图2-5小地老虎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2.黄地老虎

图2-6黃地老虎成虫

 

图2-7黄地老虎幼虫及为害状

3.大地老虎

成虫:

体长20〜22mm,翅展52〜62mm,暗褐色。

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双栉齿状,分枝较长,向端部渐短小,几达末端。

前翅褐色,前缘自基部至2/3处黑褐色;肾状纹、环状纹、楔状纹明显,周缘各用以黑褐色边,肾纹外方有1黑色条斑;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为双条曲线,但有时不明显:

外缘具1列黑点,内侧至亚缘线间为暗褐色。

后翅淡褐色,外缘具很宽的黑褐色边。

图2-8大地老虎

1.成虫2.幼虫3.幼虫头部正而4.幼虫第4腹苗背板5.幼虫臀板背面6.蛹

(1.2、4、5、6仿浙江农业大学,3仿魏鸿钧等)

图2-9大地老虎成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卵:

半球形,长1.8mm,高1.5mm,初淡黄后渐变黄褐色,孵化前灰褐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1〜61mm,黄褐色,体表皱纹多,颗粒不明显。

头部褐色,中央具黑褐色纵纹1对,后唇基等边三角形,底边大于斜边。

各腹if体背前后2个毛片大小相似。

气门长卵形黑色。

臀板除末端2根刚毛附近为黄褐色外,几乎全为深褐色,且全布满龟裂状皱纹。

蛹:

长23〜29mm,初浅黄色,后变黄褐色。

腹部第3〜5节明显较中胸及第1〜2节

为粗。

腹部第4〜7节前缘有圆形刻点,背而中央的刻点较大,腹端具臀棘1对。

图2-10大地老虎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4.白边地老虎

成虫:

体长16〜19mm,翅展37〜45mm.雌蛾触角丝状:

雄蛾触角微柿齿状。

前翅狭长,灰褐色至红褐色,颜色、斑纹变化大,但可分两种基本色型。

一种白边型:

前缘具明显灰白色至黄白色宽边;中室后缘有白色狭边;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明显:

剑纹黑色,环纹及肾纹灰白色,明显;中室在环状纹的两侧全为黑色:

亚缘线淡色:

缘线呈黑褐色。

另一种暗化型:

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边、淡斑和黑斑。

后翅均褐色,缘毛灰白色。

卵:

直径约0.7mm,半球形。

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灰褐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5〜40mm,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

头黄褐色,有明显的八字形斑纹。

胸、腹部气门线以上区域淡黑色:

气门线以下浅褐色或浅灰色。

臀板黄褐色,前缘及两侧深褐色,小黑点集中于臀板基部,排成2个弧形。

蛹:

体长18〜20mm,黄褐色,腹部第3〜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末端有1对臀棘。

 

 

 

图2-11白边地老虎

1•成虫2•成虫前翅(白边型)

3・幼虫头部正而4.幼虫第4腹卩背面5.幼虫臀板背而

6.蛹

(1.3〜5仿杨集昆,2、6仿魏鸿钧等)

图2-12白边地老虎成虫

(引自吕佩珂《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谱》)

 

图2-13白边地老虎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5.警纹地老虎

成虫:

体长约16〜18mm,翅展33-38mm。

雌虫触角丝状,雄虫双栉状,分枝甚短。

前翅灰色至灰褐色,有的前翅前缘、前翅外缘略显紫红色:

横线多不明显,内横线暗褐色,波浪形:

楔状纹黑色而粗大,易于识别,肾形纹和环形纹均显著,边缘为黑褐色或灰褐色,后翅色浅,白色,微带褐色,前缘浅褐色。

图2-14警纹地老虎

1•幼虫头部2•前翅3•第4腹节背而4•臀板5•表皮外观6•蛹(仿魏鸿钧等)

图2-15警纹地老虎成虫

卵:

半球形,直径0.75mmo卵壳表而有纵脊纹12〜14条,纵脊纹之间有横脊纹。

初产时乳白色,以后卵的顶部和中间逐渐出现红褐色的环圈,至孵化时为黑色。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35〜42mm,体淡黄褐色。

头部黄褐色,有1对呈“八”字形的黑褐色条纹,纹的上部比下部色深。

后曆基为1等边三角形,颅中沟长度约等于后唇基高的1/3。

体表生大小不等颗粒,略具皱纹:

背线、亚背线褐色,气门线不显著。

前胸盾、臀板黄褐色,臀板上有明显的皱纹,在基部及中央两根刚毛附近颜色较深。

腹足趾钩7〜16个,臀足趾钩18〜19个。

气门黑色椭圆形。

蛹:

长14〜18mm,红褐色。

气门突岀,第5腹节前缘红褐色区具很多大小不一的圆

点坑,点坑后方不闭合。

腹端具2根臀棘,臀棘背方有小刺1对,两侧并有小瘤1对。

图2-16警纹地老虎幼虫

6.八字地老虎

成虫体长11〜13mm,翅展29〜36mm。

头、胸灰褐色,足黑色有白环。

前翅灰褐色略带紫色:

基线双线黑色,外缘翅褶处黑褐色;内横线双线黑色,微波形;环纹具淡褐色黑边:

肾纹褐色,外缘黑色;前方有2黑点:

中室黑色,前缘起有1淡褐色三角形斑,顶角直达中室后缘中部:

外横线双线锯齿形外弯,各脉有小黑点;亚缘线灰色,前端有1黑斑:

端区各脉间有中黑点。

后翅淡黄色,外缘淡灰褐色。

 

X

图2-17八字地老虎

1•成虫2•幼虫头部3•幼虫第4腹巧背而4•幼虫臀板5•蛹

(1)正而

(2)背而

(1仿西北农业大学,2〜5仿魏鸿钧等)

图2-18/k字地老虎成虫(于洪春摄)

卵:

髙约0.8mm,宽约0.1mm,半球形。

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再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表而具纵棱与横道。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3〜37mm,头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黑褐色斑纹。

颅侧区具暗褐色不规则网纹。

后唇基等边三角形,颅中沟的长度约等于后馬基的高。

体黄色至褐色,背、侧面满布褐色不规则花纹,体表较光滑,无颗粒。

背线灰色,亚背线由不连续的黑褐色斑组成,从背面看呈倒八字形,愈后端愈显。

从侧而看,亚背线上的斑纹和气门上线的黑斑纹则组成正八字形。

臀板中央部分及两角边缘颜色常较深。

图2-19八字地老虎幼虫

蛹:

体长约19mm,黄褐色。

腹部第4〜7盯背、腹面前缘具5〜7排圆形和半圆形凹

纹,中间密些,两侧稀少。

腹端生1对红色粗曲刺。

背而及两侧生2对淡黄色细钩刺。

图2-20八字地老虎蛹

生活史与习性

表2-1小地老虎在我国各地的发生代数和成虫发生期

地区

发生

世代

成虫发生期(旬/月)

越冬代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广西

南宁

7

1〜

中/3

中/4

/5〜

±/6

/6〜

中/7

/8〜

下/8

/9〜

T/9

订1〜

下/II

福建

福州

6

/I〜

中/2

•I1

上/4

/5〜

上/6

/6〜

上/7

/7〜

下/10

/II〜

上/12

重庆

5

/3〜

上/5

/4〜

上/5

/5〜

下/6

/7〜

上/8

/8〜

上/10

江西

南昌

5

/3〜

中/5

上/6

/7〜

T/7

/7〜

上/8

/9〜

11

江苏

南京

5

/3〜

中/5

/5〜

中/6

/7〜

下/8

/8〜

±/9

中、下/10

河南

郑州

4

/3〜

下/4

/5〜

h/7

/7〜

中/8

/9〜

上10

陕西

汉中

1

/3〜

中/4

/5〜

中/7

/7〜

下/8

/8〜

F/10

北京

通县

1

/3〜

上/5

/5〜

中/6

/7〜

中/8

/8〜

中/9

甘肃

兰州

4

/3〜

中/5

/5〜

中/6

/7〜

中/8

/8〜

中/9

宁夏

银川

4

/3〜

中/5

/6〜

中/7

/8〜

中/9

10〜

11

山西

大同

3

/4〜

中/6

/7〜

上/8

/8〜

上/9

内蒙古呼和浩特

3

/3〜

中/5

•1*

/6〜

中/8

/8〜

F/10

黑龙

江嫩江

2

/5〜

中/6

/6〜

下/7

新疆

墨玉

8〜

9

10〜

11

 

表2-2部分地区黄地老虎的发生代数和成虫发生期

地区

发生世代

成虫发生期(旬/月)

越冬代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黑龙江龙江

2

上/5〜中/6

下/7〜中/8

新疆莎车

3

上/4〜初/6

中/6〜上/8

中/8〜上/9

陕西关中

3

上/5〜中/6

中/7〜中/8

中/8〜中/9

甘肃兰州

3

I116

I-.6卜7

下/8〜上/9

山东济南

4

中/4〜上/6

|、76〜上/'8

中/8〜中/9

下/9〜中/II

河南郑州

4

中/3〜上/5

|、75〜卜76

上/7〜上/8

下/9〜中/II

江苏南通

4

上/4〜下/5

中/7

中/9

下/10〜下/II

北京

4

下/4~上/6

下/6~上/8

中下/8〜下/9

中/10〜上/II

黄地老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是10・03°C,卵历期在20〜26t条件下为5d,室外条件

下4〜13d;非越冬代幼虫期为25〜36d,越冬幼虫期约150d;蛹期10〜30do

黄地老虎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具有趋光性,但对糖、醋、酒液无明显趋性。

成虫喜在大葱花总上取食,进行补充营养。

单雌平均产卵400〜500粒,多者超过千粒。

卵常产在上而枯草根际处,或产在寥、灰菜、小蓟、苍耳、小旋花等杂草及芝麻、商麻、棉花、花生、豆类等幼苗的叶背,卵一般散产。

幼虫共6龄,自残习性不明显。

初孵幼虫可耐饥72〜96h。

为害髙粱、玉米时,幼龄幼虫将嫩叶咬成小孔,龄期稍大的幼虫,多在苗茎基部地表处咬断或蛀1小孔,造成枯心苗。

以第1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幼苗严重,在华北5、6月份为害最重,在黑龙江省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最重。

幼虫越冬前多迁移到田境、沟渠向阳坡的杂草中,在上下2〜15cm的土层中筑土室越冬。

大地老虎在全国各地均是1年发生1代,以幼龄幼虫在表土或田境杂草丛中越冬,并以老熟幼虫在上壤中滞育越夏。

在长江流域3月初越冬幼虫岀上为害,5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盛期,6月份气温髙于20.5°C时,幼虫陆续老熟,在上下3〜5cm处筑上室滞育越夏,滞育期长达100余天。

9月中旬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

大地老虎卵期在20°C条件下11〜24d,25°C下7-10d;幼虫期308d;在19.4°C条件下蛹期26〜35d,平均31.67d。

大地老虎的成虫趋光性不强,交配后第2天产卵。

单雌产卵648〜1486粒,平均产卵991粒。

卵一般散产于上表或生长幼嫩的杂草茎叶上。

幼虫共7龄,4龄前的幼虫不入上蛰伏,常在草丛间啮食叶片,4龄后的幼虫白天伏于表土下,夜出活动为害。

幼虫有滞育越夏习性。

大地老虎一般在绿肥茬或绿肥套种棉出比冬闲出或棉麦套种阳为害重。

白边地老虎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1年发生1代,以胚胎发育成熟的卵或滞冇的卵在表上或草丛下越冬。

在黑龙江省以胚胎发育成熟的卵在表上层中越冬,幼虫于4月中旬孵化,早春取食灰菜、苣英菜等杂草,5月下旬幼虫3龄后开始为害刚出上的甜菜、糜子、高粱、大豆、玉米、谷子等幼苗。

幼虫期57.8〜61.3d。

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潜入10cm深的湿润上壤中营土室化蛹。

蛹期20〜22d。

成虫于6月底7月初羽化,7月下旬为盛发期,成虫寿命平均寿命约30do成虫于8月初产卵,一周后胚胎发冇成熟,即在表上开始越冬,越冬卵长达9个月。

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强,但对糖、蜜液的趋性弱。

成虫产卵于表土层或上缝,多靠近植物附近,块产或单粒散产,单雌产卵一般200〜330粒。

初龄幼虫抗低温和耐饥能力强。

幼虫多数为6龄,少数为5龄或7龄。

幼虫转株为害能力强,1〜3龄幼虫可为害谷苗11.5株,4〜6龄幼虫可为害49.6株。

田间幼虫发生数呈:

与前作物及杂草有关。

在杂草多的荒地,特別是蓟菜与灰菜多的地块,发生较重;在同一地块,靠近田边杂草较多的地境附近,幼虫发生数量较多。

警纹地老虎在我国西北一带及新疆莎车和甘肃武威等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上中越冬。

在新疆莎车地区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为化蛹盛期,4月下旬终见。

越冬代成虫在4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盛发,6月上旬终见,成虫发生期长约两月。

田间第1代幼虫龄期大小参差不齐,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害期达两月之久。

第1代成虫7〜9月出现。

第2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后,即在土壤中越冬。

卵期在17〜19°C时11〜12d,20〜22°C时6d,26°C时5d,27〜28°C时4d:

幼虫期26〜39d:

蛹期在17〜18°C时25〜28d,26〜27°C时12〜24d:

成虫寿命5〜15血

成虫有趋光性。

雌蛾喜食马蔺花,产卵量最高,洋槐花次之,白菜花最低。

卵单产或堆产,卵多产于植株靠近地而的叶上或土块上。

第2代幼虫有滞冇现象,不滞育的个体均能化蛹,但有半数以上不能羽化而死亡。

该虫常和黄地老虎混合发生。

一般较小地老虎耐干燥,在干旱少雨地区发生为害较重。

八字地老虎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上中越冬。

在西藏林芝老熟幼虫在翌年2月上旬开始活动,3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进入化蛹高唸期。

越冬代蛾在5月上中旬盛发。

第一代盛卵期在5月中旬。

6月下旬进入田间幼虫为害盛期,至7月下旬与8月上旬为止。

7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

第一代成虫在8月中旬始见,9月中下旬有两个高峰,10月下终见。

第二代卵在8月下旬始见,幼虫在9月中旬到10月下旬为害,11月中旬以后陆续越冬。

卵期在11.4*C时8〜12d:

非越冬代幼虫期53d;蛹期28〜31d;成虫寿命7〜18d。

成虫具趋光性。

幼虫在春、秋两季为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