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之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53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老中医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老中医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老中医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老中医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老中医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老中医之路.docx

《名老中医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老中医之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老中医之路.docx

名老中医之路

这本书是三辑合订本,新华字典厚度的那么一本精装书,很有分量,里面都是各各学科的名家,很多都是解放前的大家,年轻的资历浅略浅的也是师爷以上级别了。

现把前26位老前辈的学习经验总结一下。

1、岳美中:

先看衷中参西录,再看伤寒论、金匮要略。

2、任应秋:

先背伤寒论、金匮要略,再背黄帝内经,然后看其他书籍,善于精读、写笔记,深入思考,背诵记忆等,然后就是持之以恒了。

3、姜春华:

除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还学习了千金方,这个药多,不好学,这是治疗五脏病的,还学了外台秘要,这是治疗杂病的,学医案主要学习的是孙东宿的《医案》以及陈菊生的《诊余举隅》,推荐张景岳的书,徐洄溪的《医学源流论》,其他金元名家都不太推崇,仅仅泛缆。

4、金寿山:

这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医生。

先背黄帝内经,但基本没有用过,行医时读的是《本草备要》,《汤头歌诀》以及《医宗金鉴》,基本背下来了,但治病时灵时不灵。

但开窍是看了《铁樵医学函授学校讲义》。

然后翻烂了《伤寒贯珠集》及《金匮要略心典》,但开药还是时灵时不灵,后来是偷看名家方子,汗啊。

总结起来是口勤,多背诵,搞忘了多背几遍,手勤,多翻文献资料,遇到不会治的病啥的,多翻翻文献,就算不能照抄原方,也能从中受启发。

然后是笔勤,就是多摘抄,多记录。

然后是博学,就是多读其他书籍,比如四书五经,看过叶天士的医案《叶案存真》,但作者觉得没有收获,后受程门雪指点,才知道叶天士是一牛逼人物啊。

博学之后要会思考,这玩意儿不太好学啊。

还看过《温热论》,要苦学才能顿悟。

最后说没有好好研究内经,引以为憾。

5、郭士魁:

这是一个牛人,硬生生把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搞出来,并通过了西医那一套乱七八糟的所谓科学检验,然后投入生产,这,只能说佩服了。

在文章末尾有弄出来的几位药的药方,但是没有药量。

6、李聪甫:

先去药店当学徒,半年学会了制药。

半年后开始学习书本,看一遍加圈点,看二遍加批语,读三遍记笔记,读四遍默诵,先背药性赋,并对照药物亲自尝试,然后读药性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方集解,濒湖脉学,诊宗三味,金匮心典,素灵类撰,来苏集,伤寒明理论,士材三书,医宗必读,医门法律。

然后跟老师学习。

总结起来:

一是找一本好的经典书籍熟读,精读,这样奠基,作者选择的是伤寒来苏集。

二是要思考,要问人。

三学切脉只有慢慢积累了,而治病的每一个病例都应该认真记录下来,特别是理、法、方、药,这样才方便以后查找学习。

四是打好了基础,如果对某一门感兴趣就不要放过,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这样就能最终术业有专攻了,比如士材三书,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对实际从医很有帮助价值。

四是博学,多看,推荐看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主席的矛盾论,汗,这东西我当年好像也认真研究过。

五、勤于实践,作者开始看病时带着书去看的,第一例重症是中风,不是伤寒论上的中风,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中风,半身不遂,眼歪口斜,先请了一个有名医生,用的是小续命汤并加减一些药物,还用了半夏,南星,服了很多剂药,一个月之后病人两颊泛赤,咽痛舌绛,滴水不入,大便秘结,周身瘫痪,麻木不仁(这个居然也用了,汗),痰明不已,神智昏迷。

作者看了,判断是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心火暴甚,肝阳上亢,再翻书验证参阅了以后,确信法当滋肾水以养肝木,制肝阳以平心火,方用地黄饮子加减其他药,减了辛热的附子桂枝或者是肉桂,加入了秦艽(qiu),双钩,百合,当归,胡麻仁,这就是所谓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把药灌了,也不知道几服药,然后大便通了,人野醒了,然后用“五汁饮”,天天喝,然后三易其方,然后两个多月恢复了健康活动,真牛逼。

后来作者又去武昌看过一个病人,病人症状是身热不退,神智昏糊,头摇谵语,也不安睡,便闭尿赤,口干少饮,脉沉弦,舌质干,苔淡黄,口甜,开始的医生用的都是寒凉药,什么犀羚每一个药方都用,但是病越来越严重了。

作者诊断为湿困脾机,改用温胆加味,一剂安睡,再剂热清,大便如酱,人事清醒。

我怎么感觉这个病好像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试试呢?

7、刘渡舟:

跟老师学习,花了六年时间,理论基础学了《黄帝内经》,《本草三家著》,《注解伤寒论》,《金匮心典》,学了三年,第四年开始背诵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

《医宗金鉴》和《新修本草》以及《和剂局方》是并驾齐驱的。

要学有所成,就要争分夺秒的刻苦学习,遇到过不去的地方要以钉子的精神去克服。

本着这个精神,刘老阅读了金元四大家和清代伤寒注家及温病学家及其他有代表性的著作,这费的时间不少啊。

然后说了怎样学习伤寒论,都有些什么参考书可以参考,好多参考书啊。

8、彭履祥:

他舅父也是他师父要他用十年时间背诵一大堆经典,作者用了五年时间熟读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并涉猎了《灵素节要》,《图注难经》,《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浅注》,《长沙方论》,《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论》,《濒湖脉学》,《医门法律》,《医方集解》,《金匮翼》,《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张氏医通》,《医宗金鉴》,《时方妙用》,《时方歌括》。

真多啊。

然后开始边学习边临证三年,看各家医案医话,总算有所成。

中间说了很多应该怎么学医的经验之谈,说到其先师曾经用桂枝汤治疗过睁眼瞎,眼睛啥事也没有,就是看不见六年了,服了六剂桂枝汤就可以看报纸大字了,后来加黄氏再服十余剂就好了,其唯一症状就是微微恶寒。

对初学者提的建议是先读1963、1964年的第二版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先读基础,再读临床,然后再读临床再反读基础,这样收益会很大,同时参读历代名著的有关部分。

然后选读参考医著,内经要通读,然后要熟读重要专论,参读著作有《医经原旨》,《内经诠释》,《类经》,《难经》;熟读伤寒论,参读著作有《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浅注》,《长沙方论》;熟读金匮要略,参读著作有《金匮心典》,《金匮本义》,《金匮二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脉学中的《四诊抉微》,《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脉诀规正》,《濒湖脉学》,《四言脉诀》,《四圣心源》,《黄氏脉学》应该尽量熟读。

温病学以《温热经纬》和《温病条辨》为主要必读书,包括条文和自注。

9、何任:

自己怎么学的仅说了个大概,基本说的都是当领导,领导大家伙干的啥。

10、周凤梧:

自学为主,集中问题,晚间请其表兄作答,四年间学习了《内经知要》,张马合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浅注》,《濒湖脉学》,《辨舌指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伤寒论类方》,背诵了《药性总赋》,《汤头歌》。

学脉学近代基本照着《濒湖脉学》,辨舌则是《辨舌指南》,而药物则是《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以及《中药学》,药物要在临床中不断应用才行,想一劳永逸的背诵记住够呛。

仅仅学了伤寒论还不够,还要学时方。

中间有一些医案例子,看不太懂,看来水平还差好多好多啊。

然后开始临床,并不断学习,其学习有三,一是看别人的方子,二是学习膏丹丸散的制作方法,三是看临床书籍,比如《笔花医镜》,《医学心悟》,《医宗金鉴》中的杂病,妇科,幼科心法要诀,删补名医方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方妙用》,《医方集解》,《济阴纲目》,《医林改错》等。

身心疲惫之时,作画,很少进剧场,就是说现在看电视?

11、李克绍:

作者二十岁才开始学医,之所以选中医,是因为当时他买的第一本书:

《诊断学》,由浙江汤尔和翻译,日本人夏平用彩著的。

汤尔和反对中医特别厉害,在序言中说:

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

徒以结果与人争。

翻译过来就是,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候比西医好,但这只是治疗结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来道理,只用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论,那是不能说服人的。

通篇都是经验之谈,总结得好。

确实如老先生所言,中医治好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西医治不好,但是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治不好。

李老前辈是伤寒大家《伤寒解惑》《伤寒串讲》那是学习《伤寒论》必读的。

12、方药中:

小时候就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汤头歌诀》,《药性赋》,《针灸百症赋》等,后来拜师了。

其老师以研究《伤寒》、《金匮》而兼及各家。

要先背这两本,然后上述内经,下及各家,并要背诵穴位及经脉走向图。

作者后来学了西医,认为中西医应该互补。

13、赵金铎:

先学《内经》,但是看不懂,后来改弦更张,学习《古今医鉴》,《陈修圆七十二种》,《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濒湖脉学》等,后来在业师指导下再学了四大经典。

学了三年十七岁就开始看病,有些好,有些不行。

中间叙述了大段地下党工作情况。

学内经的时候,主要参考书是类经,先通读一遍大概了解,然后逐字逐句的读,并参考各注家注解。

中间介绍了一些病例病案。

14、王伯岳:

先去药店学药,这时候接触到不少名医的处方,很受启发,在药店四年,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温习《本草纲目》,《汤头歌诀》,《药性赋》。

四年后想跟着他父亲学习做儿科医生,但是他父亲本着“易子而教”的原则,帮他请了老师,还有这个原则,长见识了。

其老师从教《伤寒论》开始,然后用自己编写的十卷温病进行讲授。

从学医开始就写笔记,记日记。

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上午给他父亲抄方子,下午听课,抄方好处很多。

除了自己主攻方向儿科专注外,还要多看历家学说,作者于1932年取得中医师资格,开业行诊。

一般的急症、外伤、骨折都找中医来医治。

15、万友生:

小时候学古文,孔孟之道,后来考入中医专门学校,学了三年,但是没能临床。

后来跟着陆渊雷函授学习,后来主要是自学,并自己用毛笔手抄过《诸病证治提要》,《伤寒论六经分证》,《药选》,《药物分类提要》,当然也认真学习了。

解放后系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西医,更受启发。

开始行医经方时方并用,只要应用得当都能药到病除。

后来教授伤寒论,才主用量大药少的经方而少用量小药多的时方,最多用用量少而精的时方,比如李东恒的方子,有时候能到二十味药,但是配伍得当,是很好的。

后来出的《松庐医案》经方时方并重,只是药量都比较大,因为后期治的都是各种疑难杂症,药量少了都不起作用。

《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可以合二为一,作者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出版了《热病学讲义》,不过这个东西,真的要合么?

作者在补脾与补肾方面比较赞同补脾,并举了两个胃中多年灼热的例子(见228页,pdf的238页),作者自己曾经患胃特别痛的病,一个多月米粒未进,看中西医都没用,后来自己喝了香砂六君子汤喝了好久才好。

80年代国家曾经提出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思想,不过现在好像已经全部是中西医结合了。

16、魏长春:

其父在其7岁时病死,看了好多中西医都没有用,作者从小立志要学医。

上了十年私塾,然后当了三年药工,并自学中医,后来拜师正式开始学习,只学了两年,就回家开业了。

熟读经典,然后再学习诸家,经典主要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经,然后再看金元四大家及叶、薛、吴、王四家。

更主要的是要多实践。

17、陈耀堂:

其父亲好读书不会生产,因此家道中落,恩,看来没钱还是不要读书了?

其父亲在三十二岁患伤寒亡于庸医之手,作者当时十五岁。

十五岁时只好当教书先生了。

后来去上海跟随老师学习,开始跟随老师抄方,然后作者自学,不到两年,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证治汇补,医学心悟,药性赋,汤头歌诀就能背诵入流,也是一个牛逼人啊。

前后共学习六年,就算出师了。

出师时虽然是自学的,不过其老师牛逼,自学的也给搞了个毕业证。

然后自己开业,慢慢的疗效好了,名声大了,并且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

然后沾沾自喜,开始琴棋书画,结果几个伤寒病人应该治好的结果给治死了,才幡然醒悟,开始博览群书,主要是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案为主。

然后跟各种医生学习,试到很多病药对,如果药量不够也没什么效果。

解放后学了西医,很有收获,比如黄疸,有些黄疸能治好,有些治不好,后来学过西医之后猜测估计治不好的是癌症。

18、彭静山:

作者跟随老师开始学医的,先学四小经典,即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再加上四百味药性歌括,本草备要,然后再学内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及中西汇通选读,两年就读了这些医书。

然后当时正好有医学考试,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六个同学参加考试,六个同学都高中了,但是接着发了文,说这六个同学虽然考试考得好,可是年纪太轻,没有行医经验,不发给行医执照,以免误人误己,后来又发现自己老师只会教医经,不会治病,汗啊。

学了三年就另外找老师了。

然后跟第二位老师,二十六岁,自己开了诊所,开的多半是丸散药,自己开方很少,但是不说理论。

这时候来了一个针灸医生,针灸为主,开药为辅,作者拜了这个医生为师,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调息吐纳,盘坐在床上,要自己每天不间断学习,然后练臂运掌,练掌运指;第二阶段是教经脉,选一个同学,用真人教;第三个阶段教取穴,按学费分班,说这是最重要的,不轻传,作者教了五块钱,被分在丙班,教了七十多个穴位,听说甲班的同学把三百六十个穴位都学全了。

汗。

然后去了沈阳,跟随第四位老师马二琴先生学习。

然后说了段马老的传奇故事,当时日本人侵占东北后要废除中医,有人说中医能治病,然后就强迫马老去长春,然后在同一个医院跟日本的医学博士打擂台。

结果当时来了一名化脓性腹膜炎,西医要求开刀,但是不保证能治好,患者就要求马老医治,马老给了金银花一百二十克,龙胆草十五克,然后佐以公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黄柏,一付痛减,二付痛止,三付痊愈,日本人检查后的确是治好了,就同意保留中医了。

跟马老学习了二年,除了以前读了不知道意思的那些经典之外,又学了温病条辨。

然后二十二岁开始行医。

然后在东北沦陷十四年主要是治病,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没有书学习。

解放后进了图书馆,看了很多书,写了几十本读书笔记,然后在十年浩劫,被诬陷为反动学术权威,所有东西又付之一炬了。

过去二十年以方证为主看病,后来主要研究针灸,主要研究了甲乙经,铜人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这几本书,然后复习经络,认穴,老师教过的七十个穴位很准,其他只有自己摸索了,主要是读分寸歌,然后就是练针,除了工作以外,手不离针,左右两手各持一针,练习直刺、斜刺、横刺、旁刺、反刺、倒刺、浅刺、深刺、重刺、轻刺等。

读书的时候把练针枕放在旁边,手里拿着针,边看书边捻,有时用针翻书。

除了中医理论要熟悉之外,还要熟悉三百六十个穴位,至于经外奇穴,除肯定有效的印堂、膝眼、十宣、四缝之外,其他的没有必要再找,因为经穴周围一寸五分以内还是经穴的范畴。

然后是无痛扎针法:

准确找穴,躲开毛孔,迅速刺入;准确找穴主要一是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二要找病穴,即有压痛或者以指压穴指下有坚硬,需软,条索状,小包,硬节等感觉,就是病穴,如果不是病穴,应该更换。

然后扎针的时候不要扎毛孔,扎毛孔就会痛,然后是如针要迅速。

后面还讲了眼针疗法,作者文革中耳朵被弄聋了,没办法问诊,后来就学望诊,主要根据华佗、王肯堂所说的望眼镜判断病的方法。

然后就针灸眼睛周围,很多病都能立竿见影。

然后写了本书,说是纳入了出版计划,也不知道后来出版了没有。

19、陈苏生:

跟师学习,三年主要学习了《内经知要》,《汤头歌诀》,《药性赋》和《幼科痘诊金镜录》,学了三年回家开业行医了,但是没办法维持生计。

然后来上海当抄写员,闲暇学习问热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并给工友治一些小病。

然后又跟朋友老师学习,后来他姨丈得伤寒,他回去医治,没有治好,然后找名医来医治,结果名医说了一大套理论,然后是越来越差,但是名医说会差到什么状况才会转好,结果把人给搞死了,后来又是他大表哥,二表哥,一样的都死了,中间还找了西医。

汗啊。

后来又拜师,拜祝未菊为师,这是第三次拜师了。

20、董廷瑶:

十六岁开始学医,并请了老秀才教古文,其父亲亲自教授医经,各家学说以及宋明以来的儿科著作,学了三年。

中间还被绑架过一次。

后来半天看病,晚上还学习,上溯内经,下逮近贤,旁及宋元诸家。

多看,慢慢临床越来越厉害了。

然后说到治小儿病,因为小孩儿五脏六腑都很脆弱,因此治病很难,其阴阳虚实相互转化也特别快。

说了一般的桂枝汤,柴胡桂枝汤都可以用,又说了1958年的麻疹流行病,开始效果不好,死亡率到10%,后来用了王清仁氏解读活血汤,把死亡率降为零,最后平均下来死亡率为3%,为全上海市最低。

西医的肺炎在中医上来说对应很多不同症状,特意提出一种西医的腺病毒性肺炎,西医用抗菌素一般不起作用,中医一般的宣肺泄热,清里解毒也不太有效果,后来创制了熊麝散(熊胆、麝香两味药研匀,用开水化服),这个药如果对症则少则一天,多则三天就退烧了。

但是这个药对胃的伤害大,因此只能服三剂;还有小儿的肠麻痹症(西医病名),也有治法;还有小儿复发肠套叠,西医常常是灌肠,中医则用王清仁氏少腹逐瘀汤加减,常常有奇效而且能根治;还有成年人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乌梅丸改为汤剂,效果较好,但一般要数十剂才收全功。

总结说起来学中医有九要:

一曰明理,二曰识病,三曰辩证,四曰求因,五曰立法,六曰选方,七曰配伍,八曰适量,九曰知变。

21、徐荣斋:

跟师学习三年,主要看的有内经知要,医经原旨,王注内经素问。

三年后回家,肺病缠身,养病两年,读类经,马张合著的素问,灵枢,渐渐入门。

其后十五年,半天看病,半天看书,读书以温习内经为主,泛缆明清方书为辅,内经主要看素问,但当时未能理解五运六气,灵枢主要讲针灸啥的,到现在也没有怎么看。

类经后三卷会通类主要作为内经词汇索引来查,很有收益。

看原文的时候主要资料是内经难字音义,素问直解;再参阅马、张、张氏三家的注解,但有时候互相矛盾,后来把丹波元简父子的素问识,素问绍识,灵枢识作为主要辅导员。

刚开始读总是要参照注释,后来慢慢的读了很多遍才好了。

其读内经方法是:

1、原文注文,边读边想边记,有时连贯读,有时分段读;2、已懂的篇文,读到成诵;3、不懂的篇文,检阅注疏及工具书,从字到句细细读;4、精短的文句,抄而且要读。

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有几点,1、守约以自固,意思就是说精研内经中的主要篇章,比如前人就这样研究出了素问元机原病式,病机临症分析这样的书;2、互勘以求证,主要是原文,各种注文互相勘正,以内经太素,难经及本义这三本书为主;3、比类而索义理,就是把每篇中相关的名词,术语,句子摘录下来放到一起,就能看出很多收获;4、汇参而见源流,就是由约返博,这时候的参考书就多起来了,综合参考书有内经太素,难经,分类参考书有脉法的伤寒论,金匮,脉经;藏像内景的参考书有中藏经以及千金药方论脏腑部分;病因病机病症则可以参考诸病源侯论,素问元机原病式;经络针灸则可以参考针灸甲乙经,脉经及十四经发挥(脉经所载十二经脉循行文句,与灵枢.经脉篇有出入,经校勘,脉经为胜);还有内经对某些病类有引而未发的,则可以参考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及内经.拾遗方论。

第三阶段看的书有内经类证,读内经记以及内经精要,内经精要是在内经类证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

22、朱良春:

拜师学艺,开始拜的老师只是教背诵经典,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觉得背诵医经很痛苦,后来拜了另一个老师,跟着老师抄方子一年,感觉很有收获。

后来进学校专门学习,后来又跟一个老师抄方子学习一年左右,学会了抓主要矛盾的辩证方法。

影响较大的还有张锡纯,其医学衷中参西录很有效,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甚至想动手写锡纯效方发挥。

学习不仅在于智慧,还在于毅力,作者数十年除了工作之外,无论盛夏寒冬都起早贪黑的阅读各种医学著作,平时还尽可能挤出时间收集资料,分类存储。

并认为掌握好辨证论治这个关键,就只有不知之症,而没有不治之症。

举例来说:

1、一位纺织女工,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肺部),就诊时主诉月经闭止,每月咯血五、六日,伴颧红掌热,口干咽燥,腰腿酸软,跌治无效,作者根据症状辩证为肝肾不足,水不涵木,气火冲激,充任失调而至血不循经,灼伤肺络,逆而倒行的症候,所以治疗上应该给与滋养肝肾,清肺凉血,而调充任,连服中药十剂,月经就正常了(还是没有说用的什么方子,哎)。

然后说也应该辨病。

蚯蚓可以治下治溃疡,引申来也可以治肠胃溃疡?

中间介绍了好些疾病的药方,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增生性脊柱炎,并治愈过一例脊柱弯曲、头向前倾,不能直立,呈严重驼背壮及两腿疼痛,行走不方便,手指关节变形的类风湿性脊柱炎患者;还介绍了治疗慢性痢疾及结肠炎的药方。

23、凌耀星:

高中毕业后开始随父学医,启蒙读物是素问灵枢类纂月注,开始连囫囵吞枣都算不上,后来随着开业看病越来越多,就一遍一遍的看,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解放后然后自告奋勇当内经老师,终于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开始边教边学习内经。

总起来有几点,一是内经虽经校勘,仍有错误;二是同一个词,其意义估计也不同,比如阴阳等,这篇文章没有仔细看。

24、贺本绪:

十五岁开始自学,自学一年没什么效果,于是拜师。

老师让其先系统学习内经,伤寒,金匮以及本草纲目,打好基础。

学了三年,主要是学习内经,为以后博览群书打好了基础。

后跟一个游方和尚学脉法,和尚认为脉法主要以浮、沉、迟、数为主,兼顾弦、细、滑、涩,这八脉搞清楚就基本没问题了,学脉法学了三个月,因为有病人给做试验,受益匪浅,还学到了诊趺阳、太溪断生死,认为病人危急时候,趺阳、太溪二脉有一分动静就有一线生机。

然后去药店尝药,体会出气轻味薄之疏散药,应该量少,量多反而无效,其他药适中,滋补药量少无效,需要大量,但应该辅以少许调味药,不然滋腻难消,后来二十岁当山村老师是还随老农上山采药,然后说十八反不一定全对,有些药真的同服似乎也没有什么后果,但有些药本身有毒,是不是跟其他药同服都一样会中毒。

后来开始给人看病行医,开始都治小病,后来看病的人多起来,就又看了千金方,景岳全书,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边医边学,更有收获了。

每到一个地方必访求当地名医,收集了四百余个方子,结果日寇侵华,付之一炬,解放后想起来的有一百来个方子,编成了简效百方录。

年轻时跟一个道士学习了丹田运气法,一直坚持到现在,身体很健康,并能在现在感觉到丹田里好像有股气,对理解中医的性命学说很有益处。

对脾恶湿喜燥的理论很怀疑,认为脾既恶湿又恶燥,比如常见的无名热,用清热剂热不退,甘淡健脾法亦无效,而用益气滋脾少佐清润之剂则立马见效。

中间讲了几个病案,说有积食感冒的,用了大柴胡加承气汤。

结语认为内经是根本要学好,经验越多越会发现它的用处,执医以后应当多参阅历代各家医著以充实自己,多求明师指导,不要抱门户之见。

25、龚志贤:

十三岁开始跟人学医,三年学了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部分内经及难经,学习中老师看病,因此有临床机会,老师要求望闻问切四诊不能马虎,都要做到一丝不苟,四诊合参。

三年后开始治病。

学脉则是浮沉迟数为纲,再看有力无力分出其他脉象来,对初学者很有效。

后来又脱产学了6个月针灸。

中间介绍了治疗骨质增生和胃下垂的药丸一种(page375)。

要多向各类人学习,也要向病人学习,不耻下问。

介绍了一个治疗湿疹的外洗药方(page377)。

学医在青壮年时候要抓紧,一要记得,二要解得,三要用得,对内经要选读,对伤寒杂病论要全读,对温热病主要著作要熟读,神农本草经要全读,古方和时方要选读;解得就是多临床多总结,用得向四诊八纲靠拢,或用六经辩证,或用脏腑辨证或用营卫气血辩证,或用三焦辩证,如此操作不息,十年之后必有所成。

戒懒惰。

26、刘炳凡:

十四岁开始半工半自学,用了三年时间,通过康熙字典读完了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纂要,古文辞类纂,唐诗三百首,史记精华等,然后开始学中医。

拜师经历比较奇特,特录如下:

先想跟一个当地较有名的老中医学习,结果老中医说穷不学医,富不学道,不要多的拜师费,就要400大洋吧,没那么多钱,当然这个医生没有拜成,后来其母病重,请这医生看,花了十几大洋病越来越重,就另请了一个穷医生来看,几文钱的药就好了,然后就准备拜后者为师,结果这个先生说先跟三个月,点了几篇药性歌赋,让回去背,三个月后都背会了,就同意拜师,没有收拜师费,只要求在一张投师字上签字就行,该投师字大约如下:

1、对医道要诚,终生只为此业,任凭有何艰难,有何风险,不得见异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