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424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docx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会计解析

第五部分 会 计——第二十三章 会计基本概念

第五部分 会 计

  第二十三章 会计基本概念

  第二十四章 会计核算

  第二十五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十三章 会计基本概念

  【知识点一】会计概述★★★

  【知识点二】会计的基本前提★★

  【知识点三】会计基础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

  【知识点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知识点一】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管理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

  2.会计的特征

  0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02具有一整套区别于其他工作的专门的技术方法

  03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04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注意】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账户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地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2.监督职能

  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二者关系】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基础。

  (三)会计的对象

  1.会计的对象就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资金的运动过程

  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会计上,通常将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对外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买固定资产、销售商品、上缴税收等

  经济事项——对内

  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等

  2.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五)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各种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例题·多选题】(2018年)根据我国会计法,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有(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资本的增加

  C.成本的计算

  D.债权的发生

  E.人员的录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应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主要有: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知识点二】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的基本前提又叫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1.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

  

(2)明确会计主体可以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凡是法人单位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单位。

  

  2.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2)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中的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的。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这一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适时总结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的前提条件之一。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注意】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

  

(2)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例题·单选题】(2018年)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人单位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人单位

  C.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D.会计主体就是会计的对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凡是法人单位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单位,故选项B错误。

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故选项C错误。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故选项D错误。

  【知识点三】会计基础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

  

(一)会计基础

  由于会计分期的设立,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

  1.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计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即便已收付,也不算作当期的

  2.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金制,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费用,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费用处理。

  【例如】权责发生制

  10月的销售款

  10月收到、9月收到或11月收到

  10月份的销售款,如果是在10月份收到,那么在10月份确认收入。

  10月份的销售款,不管是在9月份收到还是在11月份收到,都是在10月份确认收入。

  【例如】收付实现制

  10月的销售款

  10月收到、9月收到或11月收到

  10月份的销售款,如果是在10月份收到,那么在10月份确认收入。

  10月份的销售款,如果是在9月份收到,那么在9月份确认收入。

  10月份的销售款,如果在11月份收到,那么在11月份确认收入。

  【总结】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

  1.合理确定会计记账基础

  一个单位在确定会计记账基础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处行业的特点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按照重要性原则加以确定。

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应按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和计量。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按逻辑因果关系进行配比:

如主营业务成本。

  

(2)按时间配比:

如期间费用。

  3.历史成本原则

  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例如】企业2010年1月1日购买一栋办公楼,共耗资金500万元。

那么记账时,该大楼按其实际发生的支出500万元入账。

假设,2020年1月1日该大楼的市价已达1500万元,此时,仍不对其原来入账的价值进行调整,而在账面上仍为原来取得该楼的实际成本(也即历史成本)。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定义

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要求

支出的效益仅惠及本会计年度的,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反映

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的,列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目的

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损益

  【例如】交纳照明电费2万元,这个电费是当期耗用的,要作为当期的费用,它影响当期的收益,所以是收益性支出。

  如果是购买了一台价值2万元的设备,可以使用5年,那就不能作为费用一次性扣除。

而是要计入固定资产,在以后的受益期间采用合理的方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分期计入成本费用。

这台设备的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

  【例题·单选题】(2018年)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这体现的会计确认计量基本原则是(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知识点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

  又称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3.清晰性

  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

  

(1)纵向比较: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比较:

不同企业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5.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法律上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就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

  6.重要性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用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或合并反映。

  7.谨慎性

  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8.及时性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记忆口诀】始终谨记(实重谨及):

三可一相

  【例题·单选题】(2017年)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这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清晰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可靠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

一方面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另一方面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第五部分 会 计——第二十四章 会计核算

  本章知识点

  【知识点一】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知识点二】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知识点三】会计凭证

  【知识点四】会计账簿

  【知识点五】财产清查

  

  【知识点一】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会计核算对象的层次划分

  

  

  

(一)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的确认

  

(1)资产

  ①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②资产的分类——按流动性来分

流动资产

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

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负债

  ①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思考】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在未来可能形成负债的采购合同,当前能不能作为负债?

不能

  ②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来分

流动负债

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

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①定义:

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00=100+200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②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4)收入

  ①定义: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②分类:

按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5)费用

  ①定义: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②分类:

按照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不同,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具体包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6)利润

定义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分类

利润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2.会计要素的计量

  

(1)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现值

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2)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能够可靠计量。

  

(二)会计科目

  会计核算对象的层次划分

  

  1.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

  2.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类科目:

按资产的流动性又可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负债类科目:

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又可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又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成本类科目:

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又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动成本的科目。

损益类科目:

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又可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总结】会计要素分类VS会计科目分类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3.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会计要素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有(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E.费用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也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及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动态会计要素。

  【知识点二】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和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都属于所有者,形成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借入资金形成债权人的权益,也就是企业的负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会计恒等式

经济业务对恒等式的影响

资产=权益

①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③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④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①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⑤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⑥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⑦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⑧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⑨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2.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和费用配比,其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实现利润,反之为亏损。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二)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法

概念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

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会计方法之一。

特点

(1)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

(2)记录完整;

(3)便于查账。

分类

根据记账符号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我国)、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原材料。

  

  【例如】采购商品2000元已入库,用银行存款支付1500元,余款未付。

  

  2.借贷记账法

  

(1)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3)借贷记账法的会计账户结构。

  

  ①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②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③资产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内部勾稽关系为: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例如】某企业的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8000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0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0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正确答案』8000+2000-4000=6000(元)

  成本类账户结构、费用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

损益类会计账户余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当发生经济交易或事项时,企业必须按照相同的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会计科目的贷方,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必须相等。

  (5)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①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是指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科目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相互对应关系。

存在这种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账户)称为对应科目(账户)。

  ②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基本步骤

  第一,分析涉及要素

  第二,确定登记账户

  第三,分析增减变化

  第四,确定记账方向

  第五,确定登记金额

  第六,写出完整分录

  资产所有者权益

  银行存款实收资本

  增加增加

  借方贷方

  500000500000

  借:

银行存款 500000

    贷:

实收资本  500000

  ●会计分录内容(三要素)

  登记方向登记账户登记金额

  借:

银行存款 500000

    贷:

实收资本  500000

  ●会计分录书写规则

  ☆先写借后写贷、金额默认为人民币“元”

  ☆借写在上面,贷写在下面,当有多个借或多个贷时,只需在借(贷)方第一个会计科目前写明借(贷),将其余的方向相同的会计科目对齐

要素

每个分录都应具备对应账户名称、记账方向、金额三个要素

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前者为一借一贷;后者为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

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