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301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docx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

 

 

————————————————————————————————作者:

————————————————————————————————日期: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汉语言文学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

何艳丽魏晓飞

摘 要:

“F+VP”疑问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

发展到现代,这种句式呈地域化分布的现象更为明显。

对“F+VP”句式分布于云南的特点的研究,得知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

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

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关键词:

“F+VP”疑问句式分布渊源云南方言

“F+VP”式疑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

(“F”表示疑问副词;“VP”表示谓语动词)根据调查及搜集整理所得的资料,“F+VP”式问句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主要通行于以下地域:

吴语区——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熟、昆山、南通、靖江、江阴、金坛、丹阳、张家港、武进、吴江;上海;安徽省的铜陵、泾县;江西省的上饶、玉山。

客家方言区——江西的万安、南康、兴国、大余、上犹、安远、崇义;广东的新丰。

下江官话区——安徽省的合肥、蚌埠、灵璧、泗县、五河、嘉山、凤阳、全椒、芜湖、贵池、安庆、东流、六安、霍丘、临泉、涡阳、颍上、阜阳、无为、巢县;江苏省的淮安、盐城、南京、东台、海安、如东、如皋、溧水、邗江、高邮、江都(西部)、仪征、睢宁、扬州、四甲;河南省的信阳、固始。

北方方言区——山东胶东半岛的荣成、文登、威海、乳山、牟平、海阳、烟台(芝罘老派)、福山、平度、潍坊、蓬莱、龙口、长岛。

西南官话区——云南省的昆明、通海、个旧、蒙自、会泽、曲靖、沾益、大理、玉溪、思茅、梁河、鹤庆、腾冲、丽江、昭通、弥勒;四川省的攀枝花。

“F+VP”问句在我国的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对于区域之间渊源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A区主要分布于东经115°~120°与北纬30°~35°之间的区域,向北辐射及山东部分地区(主要是胶东半岛的部分地区),向南辐射及江西的东北部。

B区则集中于云南省与云南毗邻的少数地区,比如与云南北部接壤的四川攀枝花地区。

集中于云南省内的“F+VP”式问句大有探讨价值。

这涉及到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云南本无汉族,自古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司马迁称此地为“西南夷”地区。

云南原始土著也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汉人是后来逐渐迁徙而来的。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中绝大多数语言没有这类问句,这说明,云南汉语方言里占绝对优势的“F+VP”问句不可能是汉语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

再看云南与周边地区的情况,我们知道,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话区,西南官话除了分布于云南之外,还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以及湖北、湖南西北角、广西西北部。

在这些地区,只有云南方言的疑问句式主要采用“F+VP”式,且以此句式为表达疑问的强句式。

就连与云南毗邻的四川、贵州等地都几乎没有这一句式。

这说明,从外迁徙入云南的汉人带来的“F+VP”句式是顺向扩散的,移入云南后,几乎未与临近省份发生逆向扩散与融合的现象。

那么,云南的“F+VP”式问句究竟来源于何处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了解云南移民情况及移民所属地情况至为关键。

《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一百一十六载:

“秦时常频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汉书·西南夷传》卷九十五记载相类。

可见,“常频通五尺道”是外来民族进入西南的重大历史事件。

我们认为,此即汉族正式进入云南之始。

之后,在各个朝代,均有汉人进入云南,规模或大或小,原因也不一。

大体说来,元代以前,进入云南的汉族与当地民族迅速融合,处于长时期的“夷化”过程中。

特别是隋唐时期,云南在南诏、大理地方民族政权的统治下,云南汉族的“夷化”加深,突出地表现为“白族化”倾向;直到蒙古军灭大理国,元朝把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下,云南汉族的“夷化”过程才被基本中断。

从语言的角度说,元代以前,在云南社会中汉族语言几乎湮灭于少数民族语言之中;汉族大量移入云南而较好地保留其民族属性,是从明朝开始的,自此之后,云南民族的分布格局被改变了,云南的汉族语言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并壮大的道路。

明代云南的移民人数,还有待研究,但可以明确的是,云南的汉族移民,以明代移民为主干。

至于移民的来源情况,以江南籍和江西籍居多。

据无名氏之《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十四世事略》对洪武期间沐氏父子迁入云南的外省人口的记载: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沐英入朝,“英还镇,携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云武、姚安、大理、鹤庆、永昌、腾冲各郡县。

……又奏请移湖广、江南居民八十万实滇,并请发库帑三百万两。

帝均允之。

”该文还说沐英守滇期间总共“移民至四百余万”,其子沐春也曾“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入滇。

关于移民的籍贯问题,在天启《滇志》所记载的流官籍贯表有所印证。

至于清代,云南虽然没有再出现过像明初那样大规模的汉人集中地入迁云南的活动,但是,因生计原因迁入云南的汉族人也为数不少。

就移民籍贯来看,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难以归类。

不过,这并不影响本文的讨论。

明代的大量汉族移民是云南移民的主干,这些移民主要来源于今天的江淮地区,固而通行于云南汉语方言中的“F+VP”句式势必就与明代时期的大量江淮移民有莫大的关系。

总的来说,明代滇东地区的以江南、江西籍移民为主体,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经济发达的地区,具体地讲明代滇东地区以江南、江西籍为主体,清代滇东地区的移民以江西、湖广、四川籍为主体。

在云南地区土著居民基本上被迁移进来的汉人同化之时,其语言也与移民所带汉语融合,且为后者同化,作为底层遗留在先民的语言中了。

这种融合现象的发生,奠定了现代云南居民及其语言的最深层的基础。

云南方言中的“F+VP”问句也由此开始成熟并延续至今通过对云南方言“格”句式的研究,进一步涉及了方言的移民史和方言的形成分布的关系。

为汉语语言学乃至整个语言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成就崭新的理论。

从“F+VP”句式的发展脉络,可推测:

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或者说它们的底层形式是相同的。

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产生年代明显比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早。

上部分对云南移民史的考察情况可以作为方言形成的有力佐证。

此外,本文还试图从以下两方面寻找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区的“F+VP”句式的渊源:

1.从语音出发的补充

单就“F”来看,虽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F”的具体形式有很多,但云南方言里的“F”常用作“格”,读音为[k?

53](略带喉塞音)。

在云南方言里“格”字本身是存在的,组词为“格子”“格式”读音为[k?

31],且云南方言中单韵母为[?

]是极少见的,以沾益方言为例,“册”[?

?

31]、“德”[t?

31]、“鹅”[o31]、“哥”[ko44]、“革”[k?

31]、“可”[?

o53]、“克”[?

?

31]、“乐”[lo31]、“么”[mo44]、“呢”[n?

44]、“热”[r?

31]、“特”[?

?

213]、“责”[?

?

31]、“者”[t?

?

53]、“撤”[t?

?

?

31]、“蛇”[?

?

31],可见沾益方言里多见的是[?

]/[o]韵。

再看江淮官话区的合肥话,同样存在的“F+VP”问句中的疑问副词“F”有两种读音[?

?

?

]或[k?

?

],字面上写作“克”或“格”。

云南方言与江淮官话区的“F”具有发音部位同是舌面后的声母和相同的韵母[?

];从整个“F+VP”句式来看,尽管可能由于各地方音影响导致“F”的形式有别,但A、B两区拥有的问句“F+VP”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

在形式上接近是非问句,功能上接近正反问句;“F”主要出现在动词、助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主要作用是显示“疑问焦点”(当然,相似不等于相同,各地的“F+VP”句式因各方面原因,也会有自身的特殊性)。

联系移民史的因素,认为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源于吴语、江淮区等地移民所带来的“F+VP”问句便可以理解了。

2.从底层词汇方面找到的一些有利例证

我们说B区的“F+VP”来源于吴语区,除了从移民史的原因论证之外,还能从词汇方面找到一些例证。

反映吴语方言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能发现至今仍用于云南方言中的词:

(1)王冕笑道:

“却是起动头翁”,丰享县主老爷说王冕一介农夫,不敢求见,这尊贴也不。

(第一回)

“上复”是明清时期,官场中下对上的常用语。

《金瓶梅》一书中也大量出现。

今天居然在云南民间也普遍使用,甚至用在大人对孩子身上。

如说:

“上复你冒闹了,给可以!

(2)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筯牛肉面吃了,各自散讫。

(第二回)

“筯”又作“著”。

这个词非常古老。

今天称为“筷”,为什么呢?

因为行船忌讳“住”,与“筯”同音所以改称“快”,后来加竹头为“筷”。

云南方言中也称“筷”,加词尾为“筷子”,儿化为“筷儿”,都行。

但在“一筯面,一筯使用中却一直保持着古字古音。

原书中注为:

“这里是少许的意思。

”当然一筷子拈起是没有多少,但并未指出它的存古。

(3)知县准了,早堂带过,骂了几句,扯了一个淡,赶了出去。

(第四回)

“扯淡”也可写成“扯蛋”,含义较丰富,有胡扯、撒谎、说些不相干的话等意思。

它既是形容词又是动词。

上例中又作动宾词组用,“淡”前面还有数量词“一个”作定语。

云南方言中又可在“蛋”前加定语“雀”(指男性生殖器),叫作“扯雀蛋”,是骂别人胡说八道的粗俗话。

(4)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

(第五回)

“短”,原书注是“中途截阻”的意思。

云南方言中用得非常普遍。

如大喊:

“短着、短着,莫让他跑了!

”(意思是叫人拦截住逃走的人或牲口)

(5)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

(第五回)

“扰”就是“打搅”。

而专门用在“吃人家一顿酒菜”这个意义上就是方言。

云南方言与此,但不用在严肃场合。

像这样的词在吴语研究的成果中还有:

索(绳子)、新媳妇(儿媳)、褪(脱)、扛(抬)、老鸦(乌鸦)、篾席(主席)、乌青(皮下淤血)、洞(窟窿)、灶头(灶)、马甲(马褂)、奶奶(乳房)、信壳(信封)、望(看)、钟头(小时)、晓得(知道)、吃力(累)、吓(怕)、揩(擦)、掼(扔、摔)、辣燥(厉害、能干)……

这么多意义、用法相近的方言词在今天的云南方言中依然使用着,而且很多词语都是吴语方言中的土话,再次论证了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明确的亲属关系。

(由于体例限制,本文不涉及彼此的音系问题)

“F+VP”句式是由一个疑问副词“F”置于谓动词“VP”之前构成的以表疑问语气为主的句式,对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渊源的探讨有利于方言底层的深入,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脱离不开的亲属关系,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是由外来汉人移民带来的,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

这一独具特色的方言疑问句式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对“F+VP”疑问句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0~66.

[2]张敏.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类型学研究:

共时分布及其历史蕴含[D].北京:

北京大学,1990.

[3]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

50~58.

[4]刘新中,杨蔚,崔淑慧.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语言条件[J].语言研究,2003,(3):

116~121.

[5]谢国先.明代云南的汉族移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

(2):

24~30.

[6]聂蒲生.抗战时期语言学家对云南语言的调查研究[J].学术研究,2005,(9):

129~132.

[7]云南省汉语方言志编写组.云南汉语方言词汇的构成和特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

(2):

95~103.

[8]方松熹,傅国通,傅佐之.吴语在江西省境内的分布[J].方言,1984,(4):

17~18.

[9]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J].方言,2001,(4):

46~57.

[10]张茀.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三个时期[J].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1):

3~8.

(何艳丽云南曲靖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655011;魏晓飞云南曲靖曲靖市民族中学65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