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051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docx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

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

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

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

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

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

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

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

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又如求1983年干支:

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

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

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

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对应的数字是

4567890123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对应的数字是

45678910110123

举例说明:

1998年算法,最后的一位数8就是天干。

然后用1998除12得的余数就是地支。

1998/12=166余6,

那么1998年就是戊寅年。

附:

天干(tian1,gan1) 

jia3 

甲  

yi3 

乙  

bing3 

丙  

ding1 

丁  

wu4 

戊  

ji3 

己  

geng1 

庚  

xin1 

辛  

ren2 

壬  

gui3 

癸 

用法 

与地支组合计数用 

地支(di4,zhi1) 

zi3 

子 

chou3 

丑 

yin2 

寅 

mao3 

卯 

chen2 

辰 

si4 

巳 

wu3 

午 

wei4 

未 

shen1 

申 

you3 

酉 

xu1 

戌 

hai4 

亥 

用法 

与天干组合计数 

表示生肖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表示时辰 

子23:

00~1:

00 

丑1:

00~3:

00 

寅3:

00~5:

00 

卯5:

00~7:

00 

辰7:

00~9:

00 

巳9:

00~11:

00 

午11:

00~13:

00 

未13:

00~15:

00 

申15:

00~17:

00 

酉17:

00~19:

00 

戌19:

00~21:

00 

亥21:

00~23:

00 

干支的阴阳五行  

金金木木水水火火土土 

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 

辛庚乙甲癸壬丁丙己戊 

酉申卯寅亥子巳午丑辰 

                未戌   

五行  

  金木水火土(鑫森淼焱垚)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木,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对照近代现代史年表】(简) 

      

顺治(甲申)1644-1662 康熙1662-1723

雍正1723-1736     乾隆1736-1796

嘉庆1796-1821     道光1821-1851

咸丰1851-1862     同治1862-1875

光绪1875-1909     宣统1909-1911

甲申1644[顺治1644-1662]

乙酉1645  

丙戌1646

丁亥1647

戊子1648 

己丑1649

庚寅1650 

辛卯1651 

壬辰1652

癸巳1653

甲午1654 

乙未1655 

丙申1656

丁酉1657 

戊戌1658

己亥1659 

庚子1660 

辛丑1661 

壬寅1662 [康熙1662-1723]

癸卯1663

甲辰1664 

乙巳1665  

丙午1666

丁未1667

戊申1668

己酉1669

庚戌1670

辛亥1671 

壬子1672

癸丑1673

甲寅1674

乙卯1675 

丙辰1676 

丁巳1677 

戊午1678 

己未1679

庚申1680 

辛酉1681 

壬戌1682 

癸亥1683

甲子1684 

乙丑1685

丙寅1686

丁卯1687

戊辰1688 

己巳1689  

庚午1690

辛未1691

壬申1692

癸酉1693

甲戌1694

乙亥1695 

丙子1696

丁丑1697

戊寅1698

己卯1699

庚辰1700

辛巳1701 

壬午1702

癸未1703

甲申1704

乙酉1705  

丙戌1706

丁亥1707

戊子1708 

己丑1709

庚寅1710 

辛卯1711 

壬辰1712

癸巳1713

甲午1714 

乙未1715 

丙申1716

丁酉1717 

戊戌1718

己亥1719 

庚子1720 

辛丑1721 

壬寅1722 

癸卯1723[雍正1723-1736]

甲辰1724 

乙巳1725  

丙午1726

丁未1727

戊申1728

己酉1729

庚戌1730

辛亥1731 

壬子1732

癸丑1733

甲寅1734

乙卯1735 

丙辰1736 [乾隆1736-1796]

丁巳1737 

戊午1738 

己未1739

庚申1740 

辛酉1741 

壬戌1742 

癸亥1743

甲子1744 

乙丑1745

丙寅1746

丁卯1747

戊辰1748 

己巳1749  

庚午1750

辛未1751

壬申1752

癸酉1753

甲戌1754

乙亥1755 

丙子1756

丁丑1757

戊寅1758

己卯1759

庚辰1760

辛巳1761 

壬午1762

癸未1763

甲申1764

乙酉1765  

丙戌1766

丁亥1767

戊子1768 

己丑1769

庚寅1770 

辛卯1771 

壬辰1772

癸巳1773

甲午1774 

乙未1775 

丙申1776

丁酉1777 

戊戌1778

己亥1779 

庚子1780 

辛丑1781 

壬寅1782 

癸卯1783

甲辰1784 

乙巳1785  

丙午1786

丁未1787

戊申1788

己酉1789

庚戌1790

辛亥1791 

壬子1792

癸丑1793

甲寅1794

乙卯1795 

丙辰1796 [嘉庆1796-1821]

丁巳1797 

戊午1798 

己未1799

庚申1800 

辛酉1801 

壬戌1802 

癸亥1803

甲子1804 

乙丑1805

丙寅1806

丁卯1807

戊辰1808 

己巳1809  

庚午1810

辛未1811

壬申1812

癸酉1813

甲戌1814

乙亥1815 

丙子1816

丁丑1817

戊寅1818

己卯1819

庚辰1820

辛巳1821 [道光1821-1851]

壬午1822

癸未1823

甲申1824

乙酉1825  

丙戌1826

丁亥1827

戊子1828 

己丑1829

庚寅1830 

辛卯1831 

壬辰1832

癸巳1833

甲午1834 

乙未1835 

丙申1836

丁酉1837 

戊戌1838

己亥1839 [道光1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庚子1840 鸦片战争开始

辛丑1841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壬寅1842 清政府与英帝签订不平等《南京条约》

癸卯1843

甲辰1844 中美不平等《望夏条约》

乙巳1845 中法不平等《黄埔条约》 

丙午1846

丁未1847

戊申1848

己酉1849

庚戌1850

辛亥1851 [咸丰1851-1862]    洪秀全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壬子1852

癸丑1853

甲寅1854

乙卯1855 (御窑厂被焚,程门等御窑厂的画师创“浅绛彩&rdquo

丙辰1856 太平军东征太平天国全盛期

丁巳1857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

戊午1858 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己未1859

庚申1860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中英、中法不平等《北京条约》

辛酉1861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壬戌1862 [同治1862-1875]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癸亥1863

甲子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乙丑1865

丙寅1866

丁卯1867

戊辰1868 (同治帝大婚专门烧制了一大批瓷器,装饰均采用黄地或

己巳1869   红地粉彩描金,纹饰有“万寿无疆”“万寿万福”等)

庚午1870

辛未1871

壬申1872

癸酉1873

甲戌1874

乙亥1875 [光绪1875-1909]

丙子1876

丁丑1877

戊寅1878

己卯1879

庚辰1880

辛巳1881

壬午1882

癸未1883

甲申1884

乙酉1885  中法不平等《中法新约》

丙戌1886

丁亥1887

戊子1888 (光绪帝大婚,烧制了一批仿康熙青花瓷器)

己丑1889

庚寅1890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辛卯1891 

壬辰1892

癸巳1893

甲午1894 中日甲午战争 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乙未1895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康有为“公车上书”

丙申1896

丁酉1897 开办邮政

戊戌1898 光绪颁诏“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爆发

己亥1899

庚子1900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1901 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等国签订不平等《辛丑条约》

壬寅1902

癸卯1903

甲辰1904

乙巳1905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统一为同盟会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丙午1906

丁未1907

戊申1908

己酉1909 [宣统1909-1911]

庚戌1910 (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成立)

辛亥1911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壬子1912 [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让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癸丑1913 

甲寅1914 (袁世凯派郭世五任陶务监督在景德镇烧制仿古瓷)

乙卯1915 袁世凯称帝,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中国民众抵制日货

丙辰1916

丁巳1917 (清末民初出现“新粉彩”,1925年后浅绛彩趋于绝迹)

戊午1918

己未1919 五四运动

庚申1920

辛酉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壬戌1922

癸亥1923

甲子1924 国民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乙丑1925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五卅惨案

丙寅1926 国民革命军北伐

丁卯1927 南昌起义

戊辰1928 朱毛陈毅井冈山会师  (珠山八友“月圆会”成立,

己巳1929 ——此前珠山八友等已有大量成功作品)

庚午1930

辛未1931 九一八事变

壬申1932 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陷

癸酉1933

甲戌1934 红军长征开始

乙亥1935

丙子1936 西安事变

丁丑1937 卢沟桥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戊寅1938 台儿庄战役

己卯1939

庚辰1940 枣庄会战 八路军百团大战

辛巳1941 皖南事变

壬午1942

癸未1943

甲申1944

乙酉1945 日本无条件投降 重庆谈判

丙戌1946

丁亥1947

戊子1948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

己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庚寅1950 抗美援朝 镇压反革命

辛卯1951 西藏和平解放

壬辰1952 土地改革完成

癸巳1953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甲午1954 私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成立瓷业生产合作社)

乙未1955 农村合作化高潮

丙申1956

丁酉1957 反右运动

戊戌1958“大跃进” 全民“大办钢铁”

己亥1959

庚子1960

辛丑1961 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

壬寅1962

癸卯1963

甲辰1964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乙巳1965

丙午1966 文化大革命开始

丁未1967

戊申1968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己酉1969

庚戌1970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辛亥1971 九一三事件(林彪坠机)

壬子1972

癸丑1973

甲寅1974

乙卯1975

丙辰1976 四五运动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革结束

丁巳1977

戊午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己未1979 开始对外开放

庚申19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