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952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docx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

调研报告前言怎么写(共)

之外越来越多地披露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但是,目前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要求还很不完善,披露格式、内容没有统一规范,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是文字描述,企业间的社会责任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给印象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试图控制其它人对自己所形成某种形象的过程(rosenfeld、guacamole、riordan,1995)。

把它延伸到会计研究领域,就是上市公司为了使广大信息接受者形成特定印象,对其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包

装”和操纵,试图控制信息使用者并影响其判断和决策。

①那么,公司是如何把社会责任报告用做构建企业形象的工具的呢?

第一,精心打造语言特色。

社会责任的披露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在实践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语言形式、封面、图片、颜色、段落、字体、图表、纸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公司在作出这些细致的决定时,要考虑为创建和维护一定的公司形象服务。

任何一个可能美化公司及管理层形象的细节都有可能被使用,以便影响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公司的印象。

第二,披露内容的选择。

社会责任的披露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统一规范,报告方可以灵活选择披露的内容。

公司为了形象构建的需要,理所当然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形象塑造的信息进行披露,而隐藏起不利的信息。

在翻阅了近三年几乎全部的独立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后,没有发现一条不利的消息“明目张胆”地出现。

公司不论好坏,都会尽力美化自己,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披露的实质性内容,他们也会用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支撑门面。

第三,操纵可读性。

对于财务报告的披露,准则有可理解性的要求。

对于社会责任报告,其可读性就由着管理者随心所欲。

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管理层希望所有利益相关人更好地了解这种状况时,就在报告中运用通俗明了的语言,采用图表,适当辅以照片增强可信性和可读性;而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差、管理层试图夸大或者掩盖公司的问题时,就会在报告中故意运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通过加大阅读难度来影响读者的理解。

有的社会责任报告一百多页,让人看得生厌,耐着性子读完却没发现多少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以很多图片、照片装点门面,表面上看来比较充实,实际上并没有承担多少社会责任,避实就虚,玩文字游戏。

有的就简单三四页,通篇是社会责任的口号,照抄照搬相关规定,只字不提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譬如在披露环境保护时,引用大堆环境方面的术语;使用语言也是仔细推敲,“淘汰不达标安全环保设备多少套”,而不披露“有多少

不达标安全环保设备仍在使用”;使用“实现节能多少吨煤”的字眼,含糊不清,节约是与谁相比?

是否产量减少造成的节约?

抑或是使用了石油替代煤炭?

不得而知。

二、印象管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有8个方面的要求:

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性等。

财务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具有很多相似性,可以部分适用这些信息质量的评判标准。

第一,社会责任信息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条件下,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

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社会责任的印象管理行为可以给公司塑造负责任的形象,博得利益相关者的好感和青睐,在融资、贷款、竞争项目、提升股价等各方面获得正的效应。

公司的形象和市场地位与管理者的命运密切相关。

因此,对社会责任进行印象管理的收益是比较大的。

然而,由于目前法律法规对语言信息规范的空白,对社会责任的第三方鉴证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进行强制要求,导致印象管理的行为成本很低。

获得的收益大而付出的成本小,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

因此,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也不容乐观。

第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印象管理使得公司价值夸大,从而信息的可靠性不再可靠。

由于证券市场信息的非完全性,公司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将导致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出现价值低估。

为了减轻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相对价值高、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将倾向于增加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更多地对外部投资者自愿披露投资项目和公司财务信息等),同时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将使用一定的印象管理行为,过分美化公司形象、夸大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以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使其等于甚至超过公司的真实价值。

所以,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第三,印象管理有助于放大或者隐匿公司真实的社会责任信息,信息的相关性难以保证。

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将非常愿意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而且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们不仅会主动显示在他们的实际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还会利用印象管理将这种信息尽可能的放大,以突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为牟取经济利益埋下伏笔;当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较差的时候,公司管理层会企图通过印象管理阻碍信息的正常传递、尽量隐藏不利的信息,影

响社会公众的判断,最终达到维持公司形象的目的。

公司管理层有选择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选择的宗旨是维护公司和管理者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本文结合从巨潮资讯网站上收集到的有具体公布时间的65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中印象管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

首先对样本进行粗略分析。

65份报告中,披露的20XX年年社会责任报告1份,占1.54%;20XX年年20份,占30.77%;20XX年年44份,占67.69%。

可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在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从披露的及时性看,20XX年、20XX年年有6份报告是在6月及以后披露,占28.57%,而20XX年年披露时间几乎都在4月30日以前。

由于处于初步尝试时期,更加没有规范可言,以至于时有下半年才披露上一年度报告的情况,及时性很差。

20XX年年国资委的政策出台后,多数公司都在董事会批准年报的同时签署了社会责任报告,及时性明显提高,这正是上市公司利用印象管理的结果。

因此,从及时性来看,印象管理似乎有助于促使公司尽早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信息质量发挥着正向的引导作用。

从披露的内容看,由于《指引》和《指导意见》的引导,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都包含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职工权益保护,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保护几大方面。

但在内容性质上,没有发现坏消息,几乎都在为公司大唱赞歌,大篇幅描述制度规定等,信息内容与投资者的兴趣相关性并不高。

可见,印象管理导致了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下降。

从披露的形式看,绝大多数的报告(占83.33%)都有货币化信息,91.67%的报告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数字信息。

报告页数最长的有126页,最短的有3页,多数在10页左右。

有27份(占45%)含有照片或图表。

由此可见,印象管理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被普遍应用。

同时,阅读还发现,规模大的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越长,包含的照片、图表、数字信息越多,即运用影响管理也越多,与前文的分析一致。

三、用印象管理解释社会责任信息与公司价值相关性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在阅读社会责任报告前,已经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师预测等其他途径了解了该公司的情况,对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如果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说得过于美好,他们可能不会相信这份没有严格的第三方鉴证的报告,从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效果适得其反,给利益相关者形成虚假的印象。

如果社会责任报告空洞无物,那么公司白白地浪费人

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会计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向外提供环境会计告,它是指会计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从而充分满足他们决策的需要。

因此,环境会计的研究应该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一、信息使用者本文紧紧围绕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对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据笔者分析,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有如下几类:

投资者。

在传统会计中,投资者及其分析代理机构一向是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这种情况在环境会计中也同样存在。

首先,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自然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会对企业财务上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

其次,由于投资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道德投资的观念开始被一些投资者所接受,甚至在有些国家里产生了专门的道德投资机构。

道德投资,意

指投资者只对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投资。

那么,这些投资者将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绩效,至少会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他们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自然也就产生了需求。

金融机构。

在现代社会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要,各种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活动中都开始引入了环境问题。

在投资者出资开办企业后,银行就成为企业日常融资的最主要的对象。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出于贷款的安全性必须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

与银

行的考虑相类似,保险商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可能招致的风险。

保险商假如不对企业投保的财产上所隐含的环境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它们将有可能替企业承担巨大的环境治理开支从而招致巨大的损失。

保险商必须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来确定可以接受的投保范围和基数。

为了这种评估,保险商也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信息。

企业治理当局。

企业治理当局也是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而且他们可能对此要求的更全面、更具体、更快速,他们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以帮助解脱所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帮助实施环境治理和经济治理的各个有关环节。

消费者。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

高,他们越加关心所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对于他们是否具有生理上的和经济上的不利的影响;由于消费者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他们会关心自身的消费是否会对他人和地球环境造成危害。

当今的市场消费倾向表明,同类的产品和劳务,人们总是愿意购买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形象和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劳务,绿色消费主义的倾向正在逐渐成为时尚,人们正在越来越对绿色商品和绿色企业感爱好。

产品和劳务的经销商们受最终消费者的影响,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他们会关心供给商的产品和劳务在使用中和使用后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关心供给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履行了环境责任,关心他们所经销的商品和劳务是否具有绿色标志。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形象,这种形象只能依靠企业不断地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来满足。

政府治理机关。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国家作为社会大众的代表和社会治理者,对于目前尚不能明确分割给自然人和法人的自然环境之类的自然资源是拥有其所有权的。

国家通过无偿的方式或者有偿的方式将环境资源交付给企业使用,国家当然有权利要求企业管好用好环境资源,有权知道企业对于环境资源所作出的损害或者是贡献。

所以国家是环境信息的一个重要使用者,它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奖励、或者罚款。

同时,企业的环境告也是政府从宏观上治理和改善经济及生活环境的一个信息来源。

企业的员工。

员工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将直接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很关心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做了些什么以及做得如何。

职工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有助于他们评估自身得到的利益,有助于改进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改进环境治理和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在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的企业里,职工就是投资者的一部分;在采取某种形式向职工集资的企业里,职工就是债权人的一部分。

所以说,企业要提供职工所关心的环境信息。

社会公众。

一方面,对于身处企业四周的公众及其代表组织来讲,企业的环境行为将直接使他们受害或受益,他们有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强烈意愿。

另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社会公众的态度对于企业具有更深远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环境形象,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劳动力供给,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甚至可以说,社会公众的态度将决定着他们是否接受一个企业的存在。

企业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为公众做出相关和真实的环境披露。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

题首先,。

根据一项调查,它选择了我国在沪深两地上市的79家高污染企业,他们分别经营石油、化工、制药、钢铁、造纸等业务。

通过对其1999-20XX年年的会计年的分析和研究,证实企业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比率较低。

1999年有7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8.86%,20XX年年有9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11.3%,20XX年、20XX年年均有14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17.72%。

如此低的披露比率显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广泛需求。

其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

一般只围绕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认证等内容进行披露,对企业整体的环境政策及环境绩效都没有反映。

这就使得环境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无法为信息使用人提供长期决策的信息。

再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不规范。

北京大学光华治理学院王立彦教授1998年曾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1.包括在年度告中的占36%;2.内部工

作会议记录的占36%;3.单独告的占14%;4.包含在会计表附注中的占9%;5.包含在董事长告中的占5%。

披露方式的不固定性使得行业间缺乏可比性,环境会计环境信息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告中反映。

对信息使用者来讲,他们甚至无法获得所需要的环境信息,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与信息使用者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

所以,企业选择何种披露形式至关重要。

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对环境会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晚,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的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

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环境告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

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理论上缺少统一的规则、方法和专业标准。

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

如何突破理论上的障碍,避免会计计量单位的多元化与披露信息的多元化所造成的信息的不可比性和不可靠性,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缺陷。

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理论基础,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以减少该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

篇六: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怎么写.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

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

前言:

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

1、多看多记。

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

看范文:

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

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

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

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

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的经验是:

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

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正文: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结果的体现,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产物。

一次调研活动成功与否,调研报告是关键的一环。

一篇好的调研报告,是作者综合能力的反映,也是调研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一、调研报告的标准

调研报告是指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调研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它既要有详尽的、令人信服的基本情况,又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因分析,更要有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具体讲就是:

情况全面,客观准确;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符合实际,操作性强。

一篇好的调研报告,应有强烈的针对性、事实的具体性和报告的科学性,并做到有观点、有思路、有对策。

有观点,即观点新颖正确,且材料和观点相统一。

有观点无材料,有材料无观点,或观点与材料相背谬的情况是不允许的。

调研报告中所使用的材料,应服从、服务于观点,不能游离于观点而独立存在。

有思路,即在分析问题时脉络分明,逻辑严密,因果自然。

有对策,就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没有对策的调

查研究,是徒劳无益的;没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只是一纸空文。

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集中展现了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对策论。

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不但能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而且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领导重要批示是衡量调研报告优劣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尺度。

二、调研报告的格式

党政机关调研报告的格式已约定俗成,一般由标题、署名、提要、前言、正文、结尾六部分构成。

篇幅一般不超过4000字。

1.标题

调研报告的标题类似于新闻专访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

通常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