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778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docx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

考试焦虑的定义及表现

现状和特点,初步提出一些帮助他们的思路。

三、调查概况

   

(一)对象:

我市某乡镇中学九年级

(1)班。

全班共计57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人。

(二)工具:

1.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最著名的考试焦虑量表——testanxietyscale(TAS)。

此考试焦虑量表的项目涉及个体对于考试的态度、个体在考试前后的种种感受及身体紧张等,测量的内容主要是考试焦虑的特质方面,而非仅仅测量某次考前的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

此量表共37道题,每道题均为1/0评分。

 TAS标准中12分以下的属于考试焦虑水平较低;12—20分属于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20分以上属于考试焦虑较高水平。

2.自制问卷调查表。

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结构、经济收入情况、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是否留守,父母的要求及教育方式等。

主客观题搭配,计10题。

(三)过程

10月中旬(期中考试前两周)在该班教室进行。

先由心理辅导老师说明测试目的和宣读指导语,学生按问卷指导语要求自行作答,用时约40分钟。

问卷现场收回。

本次调查共发放57份问卷,回收57份,其中7份无效,(“考试焦虑量表”和“自制问卷调查表”中,两表均不符合要求或一表不符合要求)有效问卷50份。

四、调查分析

(一)班级总体情况

最低分8分,最高分32分,各分数段人数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一  

 

人数

比值

8—12分

12

24%

12—15分

13

26%

15—20分

14

28%

20—32分

11

22%

总计

50

100%

该班级24%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较低,54%的学生有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22%的学生属于考试焦虑较高水平。

由“表一”可知,该班级学生考试焦虑问题比较严重。

(二)性别差异

5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共26人,最低分11分,最高分31分。

女生24人。

最低分8分,

最高分32分。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二  

 

 

8—12分

12—15分

15—20分

20—32分

总计

女生

人数

4

5

4

11

24

男生

人数

4

10

7

5

26

 由表二可得,男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存在差异。

近46%的女生属考试焦虑较高水平,而属考试焦虑较高水平的男生只有不到20﹪。

属于考试焦虑水平较低的男女生人数一样,女生占比稍高。

低端比较一致,而高端差异较大,即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远远大于男生。

(三)是否留守的差异

50份有效问卷中,留守学生共40人。

最低得分10分,最高得分32分。

属考试焦虑较高水平的人数有20人,达50﹪。

说明留守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比较严重。

五、原因探究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对自我能力的不恰当认识。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十全十美,对自己进行“吹毛求疵”的审视,要求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不允许失败”的思想占据了大脑。

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能达到预期的高度,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而有的学生受个体成长经历或是以往失败经验的影响,自我评价过低,自我否认,以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考得好,缺乏必胜的信心。

2.不能正确对待考试

一些学生把考试看得过于严重,特别是部分留守学生和部分女生,总是在考试之前就一直对并不存在的考试结果忧心忡忡。

“考砸了怎么办?

”“父母在外打工那么辛苦,我怎么对得起他们?

”在这些想法的困扰下,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失眠、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3.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多少与是否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试的焦虑水平。

如果知识储备较丰厚,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全面,平时做过多种题型练习,对有关内容进行多方面变式训练,就会充满信心地参加考试,其焦虑水平相应会低;反之,如果基础薄弱,有关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公式、概念理解不深,应用不熟练,遇到实际问题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考试成功没有信心和把握,则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

应试技能也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一个学生在考试前能做好一切准备,在考场上一般都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做题井然有序,稳扎稳打。

平时缺乏训练、没有掌握应试技能的学生,在考场上极易出现慌乱。

有的会因为用具没有带全影响情绪;有的一见不熟悉的题型就感到无从下手,内心慌乱;有的则是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往往穷追不舍,做不出就烦躁不安,往往会做的题也没有时间答了等。

4.身体状况不佳

进入九年级,面临升学考试,很多学生在压力之下,死拼、硬干,学习上夜以继日,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学到十一点甚至十二点,每天睡眠时间不到六小时,结果出现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等身体和心理疲劳症状。

5.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造成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

有研究表明,从人格类型上看,外向不稳定型以及内向不稳定型的学生是倾向于在考试焦虑测验中得高分的。

外向型学生的人格特质中既存在冲动、不安、兴奋等品质,同时又存在乐观、开朗、无忧无虑等品质,致使他们在考试焦虑测验中易走极端(高焦虑或低焦虑);内向型的学生把注意指向自身,没有任何兴趣和爱好,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但结果往往是因为考试紧张而造成成绩不佳,挫折与失败的阴影又加剧焦虑的程度。

(二)外周原因

1.家庭因素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会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我们调查的班级虽然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班级,但他们的家长没有一个是在家务农的。

除少数在镇区单位上班或做生意外,绝大多数家长长期在外打工。

他们生活工作在大城市,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思考和眼界的开阔,使得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但往往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他们有的对考分过分关注,与子女的电话交流似乎永远只有这样一个话题;有的采用“物质诱惑式”教育:

考分与金钱物质挂钩;有的缺乏教育的耐心,孩子成绩好时眉开眼笑、表扬有加;成绩差时冷眼看待、训斥、责骂……这些均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形成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惊恐不安,紧张焦虑。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体现在老师和同学两个方面。

一方面,过于频繁的考试,每次考试后排名张榜的方式,与成绩挂钩的座位,一些教师讲授时(尤其是试卷分析)不恰当的褒贬态度,极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我不如人”的强烈的自卑感。

另一方面,争胜压力。

处于同一班级中的学生,由于竞争的存在,彼此在朝向预定目标前进过程中,产生了争先恐后的对抗心理。

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领先的同学,唯恐别人比他多做一道题而超过他,为此,他们拼命地做题、演算、背单词……竞争的压力,使好多学生感到班级气氛紧张、压抑,甚至是“敌意”。

久而久之,这种气氛弥散到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心理产生焦虑。

3.社会因素

社会对考试作用的过分夸大;邻里间的相互攀比;时下社会就业对青年的要求过高,相当部分的企事业单位过份追求学历高的毕业生;农村生活的艰辛等,导致学生对考试的作用和意义产生误解,加大了学生对考试的期望值,使学生容易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

六、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对策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制定合适的考试目标

要让学生懂得根据本人的智力情况和学习基础来预定期望值,制定合理的考试目标。

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够得着,既不盲目拔高,也不妄自菲薄。

合理的考试期望会平衡自我心理状态,减轻学习和考试压力,使自己在收获的喜悦与成就感伴随下健康成长。

2.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考试焦虑的产生许多时候源于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

他们过分夸大考试的重要性,把考试成绩看成学习生活的全部。

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让他们明白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

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3.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把心沉下来,脚踏实地。

平时功夫用到了,有扎实的功底作后盾,再难的考试也会泰然处之。

充分的学习准备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关键,知识学习全面得法,胸有成竹,心里就会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学习准备不充分,就会心虚、怯场。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千万不要自我封闭,要大方地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及时地消除疑惑,这是一种明朗的阳光心态。

要踊跃参与课上课下的讨论,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

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放松心情,增加心理的愉悦感;可以使人精力充沛,缓解紧张学习引起的思维迟滞,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使学习生活充满欢乐,也一生健康幸福的基础。

5.家长要以“三颗心”对待孩子

父母的心境,永远是孩子心灵的指南针,也是孩子这艘航船的舵。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家长应该有“三颗心”。

一颗是平常心。

对于那些留守孩子来说,孤独感、安全缺失、焦虑情绪时时折磨着他们还不成熟的心灵。

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爱的表达方式,与子女没有真正亲切自然的交流,只是一味地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将使亲情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的幸福感越来越低。

我们呼吁家长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

一颗是平静心。

家长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成绩,坚决摒弃动不动就训斥、挖苦等“恨铁不成钢”的做法。

即使孩子的成绩不能提升时,也能稳如泰山,平静地告诉孩子:

一个人要赢得起,也要输的起,只要努力了,你就无愧了。

一颗是平稳心。

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终身成长的高度,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上,变只求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到以平稳心态通过学习求生存、求发展,让孩子在精神上感受到阳光、温暖和激励。

6.学校和教师要采取措施,给学生减轻压力

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态度上,以积极的期待心理鼓励学生;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创造和谐适度的学习气氛;在学习训练方面,做到各科协同配合,合理分配作业时间,提倡精讲精练,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消化知识,减轻学习负担。

试卷讲评时,要尽量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力求避免用刺激性较大的言语针对后进学生;要取消考试成绩张榜等错误做法;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技能,力求使考生在考前觉得自己有所准备,从而树立起对考试成功的信心。

7.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焦虑情绪比较普遍。

反映在学习上,会产生如学习动机过强或缺乏、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对、学习焦虑水平过高、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习疲劳等问题。

我们对此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如强调内部动机的激发;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心理辅导等。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学校的温暖,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不良的心境,压抑、紧张的情绪反应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泄,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自我肯定模式,增强学习考试的信心,形成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坚强人格。

〔参考文献〕

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