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565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docx

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工程

恩施大峡谷景区地缝出口卫生间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说明

 

湖北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项目地点

1.1.1项目名称

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工程

恩施大峡谷景区地缝出口卫生间污水处理工程

1.1.2建设单位

恩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1.1.3项目地点

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春酒店附近及地缝出口卫生间附近

1.2设计依据、设计内容

1.2.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峡谷春酒店竣工图

(2)甲方提供的地缝出口卫生间竣工图

(3)甲方提供的《恩施大峡谷旅游综合服务枢纽二期——恩施大峡谷沐抚女儿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甲方提供的《关于恩施大峡谷旅游综合服务枢纽二期—恩施大峡谷沐抚女儿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意见的批复》恩环建评【2012】82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6)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

(7)有关设计规范及规定

1.2.2设计内容

对本工程污水处理构筑物、污泥处理构筑物、必要的生产建筑物进行工艺、土建、电气、仪表自控、通风、经济及总图等专业的工程设计。

1.3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

(2)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3)污水处理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污水处理厂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臭味、噪声、废弃物等。

(4)污水处理厂所选用设备,采用质量好、价格适中、效率高的设备。

重要的污水处理设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产品。

(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局上按功能分区,保证厂区环境质量,并与生活区建筑风格相协调。

(6)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便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措施。

1.4设计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8)《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97:

97)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1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1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16)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5工程概况

1.5.1地理位置

恩施大峡谷,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境内,被专家赞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本工程位于景区峡谷春酒店附近及景区地缝出口卫生间附近。

1.5.2自然气候

恩施市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山河交错,高低悬殊,导致光、热、水的再分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

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

  全市年平均气温16℃左右,无霜期282天,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相对湿度82%。

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日降雨量极值达227.5毫米,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现伏旱。

全市低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多风小,无霜期长;高山夏季温和,冬季较冷,春迟秋早,潮湿多雨;高山无霜期短,冷凉湿润,特别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带,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多雾寒冷。

高低冷暖悬殊,差异明显,每年春季,在一些地方可见"山下桃花山上雪"的自然景观。

1.5.3峡谷春酒店概况

峡谷春酒店位于恩施大峡谷景区,为5层建筑,其中1层为餐厅、厨房及客房;2层为餐厅、宴会厅、办公室及客房;3层为办公室、大堂及客房;4层为客房;5层为办公室及会议室。

酒店共有客房44间(83个床位);办公室共9间(20个座位);餐厅含包房、宴会厅及大厅,一次最大可同时容纳就餐人数174人。

该酒店已投入正常运行,现状酒店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

1.5.4地缝出口出卫生间概况

该卫生间为1层建筑,建筑面积约54m2,位于景区地缝出口处,其中男卫生间共设有蹲便器5个、小便器4个、拖把池1个;女卫生间设有蹲便器7个;公共区设有拖把池1个、洗手盆2个。

该卫生间已建成投入使用,服务景区游客,现状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第二章污水处理站规模、水质及站址

2.1工程规模

2.2.1污水量计算

污水量的确定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投资以及运行费用。

要使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合理,投资最省,所采用的污水量必须可靠。

因此,污水量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关键性基础数据之一,污水量预测是污水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峡谷春酒店污水量计算

酒店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酒店给水量计算见表2-1。

表2-1酒店给水量计算表

序号

用水类别

床位(床)

人数(人)

最高日用水定额

最高日用水量(m3/d)

平均日用水量(m3/d)

1

酒店客房用水

83

——

300L/床·d

24.9

日变化系数取K=1.2

2

办公人员用水

——

20

100L/人·d

2.0

3

餐饮顾客用水

——

174

60L/人·次

10.4

4

未预见用水

按1~3的10%计

3.7

总计

41

34.17

由表2-1可知,峡谷春酒店平均日污水量为34.17*0.85=29.04m3/d。

2、地缝出口出卫生间污水量计算

卫生间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5%计,卫生间给水量计算见表2-2。

表2-2卫生间给水量计算表

序号

用水类别

数量(个)

用水时间(h)

最高日用水定额

最高日用水量(m3/d)

平均日用水量(m3/d)

1

蹲便器用水

12

12

80L/h·蹲位

11.52

日变化系数取K=1.2

2

小便器用水

4

12

70L/h·蹲位

3.36

3

洗手盆用水

2

12

20L/h·个

0.48

4

地面清洗用水

54m2

12

6L/m2/d

0.32

5

未预见用水

按1~4的10%计

1.57

总计

17.25

14.38

由表2-2可知,地缝出口处卫生间平均日污水量为14.38*0.95=13.67m3/d。

2.2.2工程规模

通过峡谷春酒店及地缝出口处卫生间污水量计算结果,确定本工程污水处理站规模如下:

1、峡谷春酒店污水处理站规模:

30m3/d

2、地缝出口处卫生间污水处理站规模为:

15m3/d

2.3设计进、出水水质

2.3.1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甲方提供的环境评估报告表及批复,本工程污水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污水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2-3:

表2-3污水站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

项目指标

CODcr

BOD5

SS

NH3-N

设计进水水质指标(mg/L)

400

150

250

30

设计出水水质指标(mg/L)

100

20

70

15

2.3.2污染物去除率

根据设计进、出水水质,污染物去除率见表2-4。

表2-4污染物去除率一览表

项目指标

CODcr

BOD5

SS

NH3-N

设计进水水质指标(mg/L)

400

150

250

30

设计出水水质指标(mg/L)

100

20

70

15

去除率

75%

86.7%

72%

50%

2.4污水处理站站址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峡谷春酒店与地缝出口处卫生间污水只能分别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分别就近设置于酒店和卫生间附近。

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3.1污水特点

本工程污水属生活污水,水质浓度低且稳定,可生化性较好,属低浓度有机污水。

3.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常规生活水处理工艺可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一般适用于水量较小(一般在5000m3/d以下)、水质较为稳定、浓度不是很高的低浓度污水水质,同时由于生物膜培养较快(一般夏天为7-10天,冬天为15-20天),系统调试好后运行稳定,可操作性较强。

活性污泥法一般用于水量较大,水质有一定的波动,中等浓度或高浓度水质,同时由于活性污泥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0天左右),系统运行中操作管理较繁,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本工程污水量、进水水质及结合以往工程实例,本工程推荐使用生物膜法处理工艺,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为主体的生化处理方法。

生化池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

生活污水通过现状化粪池后进入调节池,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

调节池内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A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

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经过A级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O级生化池。

A级池出水自流进入O级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

O级池出水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A级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

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

在A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2.0mg/l以上,气水比12:

1;O级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进入A级池,回流比为100%-200%;一部分流入竖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出水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由气提装置提升至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内浓缩后的污泥采用粪车外运作农肥处理。

3.3污水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