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64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docx

届一轮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

2021届一轮高考物理:

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

一轮:

恒定电流

一、选择题

1、手机已是我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待机状态下的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  )

A.4.2V,14.66mAB.4.2V,700mA

C.3.7V,14.66mAD.3.7V,700mA

2、我国已经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100W及以上的白炽灯,以后将逐步淘汰白炽灯.假设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U-I曲线如图所示.图象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

3、有一根长1.22m的导线,横截面积为0.10mm2。

在它两端加0.6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正好是0.10A。

则这根导线是由________制成的(下表是常温下几种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Ω·m)(  )

锰铜合金

镍铜合金

1.7×10-8

4.4×10-7

5.0×10-7

2.9×10-8

A.铜丝B.锰铜合金

C.镍铜合金D.铝丝

4、(双选)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Ⅲ与直线Ⅰ、Ⅱ相交点的坐标分别为P(5.2,3.5)、Q(6,5).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1与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3∶2

B.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1

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

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7∶10

5、(2019·德州期末)

图甲为某电源的UI图线,图乙为某小灯泡的UI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电源的内阻为0.5Ω

B.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

C.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它的电阻约为

Ω

D.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的功率约为3W

6、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

导体内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

已知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成正比,即Ff=kv(k是常量),则该导体的电阻应该等于(  )

A.

B.

C.

D.

7、(多选)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R的阻值为1.5Ω

B.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8、(双选)图为某种电子秤工作原理的示意图,被称物体的质量可按照一定的换算关系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获得.秤盘中放入物体后,连杆P将从a点向下滑动,最终停在a、b间的某一位置.关于该电子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越小,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B.物体质量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C.物体质量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

D.物体质量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8V,灯泡L标有“3V,6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5V

B.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A

C.电动机的效率是80%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W

*10、如图所示,在1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内插有两根碳棒A和B作为电极,将它们接在直流电源上,于是溶液里就有电流通过。

若在t秒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为n1,通过的负离子数为n2,设基本电荷为e,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B→A

B.溶液内由于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溶液中的电流抵消,电流等于零

C.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D.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11、(双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9V,内电阻r=4.5Ω,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Rm=5.0Ω,R2=1.5Ω,R3=R4=1000Ω,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在开关S与a接触且当电路稳定时,电源恰好有最大的输出功率,在平行板电容器中间引入一带电微粒恰能静止.那么(  )

A.在题设条件下,R1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3Ω,电源的输出功率应为4.5W

B.引入的微粒带负电,当开关接向b(未接触b)的过程中,微粒将向下运动

C.在题设条件下,当R1的阻值增大时,R2两端的电压增大

D.在题设条件下,当开关接向b后,流过R3的电流流向为d→c

二、非选择题

1、小华和小明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电压U/V

0.00

0.20

0.40

0.70

1.00

1.30

1.70

2.10

2.50

电流I/A

0.00

0.14

0.24

0.26

0.37

0.40

0.43

0.45

0.46

(1)实验室有两种滑动变阻器供选择:

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3A)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0Ω、额定电流1A)

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填写字母序号)

(2)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

甲        乙

(5)他们在UI图象上找到小灯泡工作电压为2.0V时的坐标点,计算此状态的电阻值时,小明提出用图象上该点曲线斜率表示小灯泡的阻值;小华提出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小灯泡的阻值。

你认为________(选填“小华”或“小明”)的方法正确。

2、某实验小组欲测定一只小灯泡(其额定功率为0.75W,但额定电压已经模糊不清)的额定电压值,实验过程如下:

他们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出小灯泡的电阻约为2Ω,然后根据公式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

≈1.23V.但他们认为这样求得的额定电压值不准确,于是他们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测量.他们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E.滑动变阻器R2(0~5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1)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当电压达到1.23V时,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所有测量数据见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70

I/mA

80

155

195

227

255

279

310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从中可得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这一结果大于实验前的计算结果,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他们在实验时所选择的电路应为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R1”或“R2”).

解析: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示图象可知,电压U=2.5V时,电流I=0.3A,灯泡功率P=UI=2.5×0.3W=0.75W,等于灯泡额定功率,则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由于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灯泡额定电压大于计算结果.

(2)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R=

Ω≈8.33Ω,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0.6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应选择图C所示电路图;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流的最大测量值为310mA,电流表应选择A2,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

答案:

(1)U-I图线:

2.5 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

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2)C A2 R1

 

2021届一轮高考物理:

恒定电流基础练习及答案

一轮:

恒定电流

一、选择题

1、手机已是我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待机状态下的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  )

A.4.2V,14.66mAB.4.2V,700

mA

C.3.7V,14.66mAD.3.7V,700mA

【答案】C。

2、我国已经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100W及以上的白炽灯,以后将逐步淘汰白炽灯.假设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U-I曲线如图所示.图象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

解析:

选CD.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选项A错误;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

,选项B错误,D正确;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选项C正确.

3、有一根长1.22m的导线,横截面积为0.10mm2。

在它两端加0.6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正好是0.10A。

则这根导线是由________制成的(下表是常温下几种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Ω·m)(  )

锰铜合金

镍铜合金

1.7×10-8

4.4×10-7

5.0×10-7

2.9×10-8

A.铜丝B.锰铜合金

C.镍铜合金D.铝丝

C [由R=

及R=ρ

得ρ=

Ω·m=4.9×10-7Ω·m。

所以导线是由镍铜合金制成的。

]

4、(双选)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Ⅲ与直线Ⅰ、Ⅱ相交点的坐标分别为P(5.2,3.5)、Q(6,5).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1与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3∶2

B.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1

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

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7∶10

解析:

选AB.根据题图可知,E1=E2=10V,r1=

Ω,r2=

Ω,所以r1∶r2=3∶2,E1∶E2=1∶1,选项A、B正确;曲线Ⅲ与其他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分别表示该小灯泡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根据坐标值可求出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18.2W和P2=30W,小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

Ω,R2=

Ω,所以选项C、D错误.

5、(2019·德州期末)

图甲为某电源的UI图线,图乙为某小灯泡的UI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电源的内阻为0.5Ω

B.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

C.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它的电阻约为

Ω

D.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的功率约为3W

D [根据电源的UI图线在纵轴的截距表示电动势,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可知,E=1.5V,r=

Ω,选项A错误;根据小灯泡UI图线上某点的纵、横坐标的比值表示电阻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由P=I2R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选项B错误;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0.5V时,对应小灯泡中电流为I=6A,根据小灯泡UI图线上某点的纵、横坐标的比值表示电阻可知,小灯泡电阻R=

Ω,选项C错误;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在题图乙中画出图甲对应的图线,如图所示,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电路的工作状态,根据小灯泡UI图线上某点的纵、横坐标的乘积表示消耗的电功率可知,小灯泡的功率约为3W,选项D正确。

]

6、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

导体内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

已知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成正比,即Ff=kv(k是常量),则该导体的电阻应该等于(  )

A.

B.

C.

D.

B [电子定向移动,由平衡条件得,kv=e

,则U=

,导体中的电流I=neSv,电阻R=

,选项B正确。

]

7、(多选)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R的阻值为1.5Ω

B.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AD [电阻R的UI图线Ⅱ的斜率等于电阻R的阻值,R=1.5Ω,选项A正确;由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Ⅰ知电动势E=3.0V,图线Ⅰ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内阻,r=1.5Ω,选项B错误;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和电阻R的UI图线交点纵、横坐标的乘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1.5×1.0W=1.5W,选项C错误;由EI=P出+P内,解得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为P内=EI-P出=3.0×1.0W-1.5W=1.5W,选项D正确。

]

8、(双选)图为某种电子秤工作原理的示意图,被称物体的质量可按照一定的换算关系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获得.秤盘中放入物体后,连杆P将从a点向下滑动,最终停在a、b间的某一位置.关于该电子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越小,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B.物体质量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C.物体质量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

D.物体质量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

解析:

选BD.物体质量越小,则P点的位置越接近a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越大,则电路中电流越小,电流表的示数越小,选项A错误,D正确;同理,物体质量越大,则P点的位置越接近b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越小,则电路中电流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大,选项B正确,C错误.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8V,灯泡L标有“3V,6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5V

B.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A

C.电动机的效率是80%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W

解析:

选AB.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说明灯泡电压为3V,电流为2A,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8V-3V=5V,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I=2A,选项A、B正确;电动机内阻消耗功率I2RM=4W,电动机输入功率为5×2W=10W,输出功率为6W,效率为η=60%,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W+6W=16W,选项C、D错误.

*10、如图所示,在1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内插有两根碳棒A和B作为电极,将它们接在直流电源上,于是溶液里就有电流通过。

若在t秒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正离子数为n1,通过的负离子数为n2,设基本电荷为e,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A→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B→A

B.溶液内由于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溶液中的电流抵消,电流等于零

C.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D.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D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由题图所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从A向B运动,负离子由B向A移动,负电荷由B向A移动相当于正电荷由A向B移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B,带电离子在溶液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不为零,故选项A、B错误;溶液中电流方向是A→B,电流I=

,故选项C错误,D正确。

]

*11、(双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9V,内电阻r=4.5Ω,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Rm=5.0Ω,R2=1.5Ω,R3=R4=1000Ω,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在开关S与a接触且当电路稳定时,电源恰好有最大的输出功率,在平行板电容器中间引入一带电微粒恰能静止.那么(  )

A.在题设条件下,R1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3Ω,电源的输出功率应为4.5W

B.引入的微粒带负电,当开关接向b(未接触b)的过程中,微粒将向下运动

C.在题设条件下,当R1的阻值增大时,R2两端的电压增大

D.在题设条件下,当开关接向b后,流过R3的电流流向为d→c

解析:

选AD.选项A中在开关S与a接触且当电路稳定时,电源恰好有最大的输出功率,可知R1+R2=r,R2=1.5Ω,则R1=3Ω.电源的输出功率Pm=

=4.5W,故选项A正确;选项B中在开关S与a接触且当电路稳定时,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央引入一带电微粒,恰能静止,微粒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而上极板带正电,可知微粒带负电.当开关接向b(未接触b)的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未变,电场强度也不变,所以微粒不动,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中电容器所在的支路相当于断路,在题设条件下,R1和R2及电源构成串联电路,R1的阻值增大时,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2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中在题设条件下,开关接a时,上极板带正电,当开关接向b后,下极板带正电,流过R3的电流流向为d→c,故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小华和小明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电压U/V

0.00

0.20

0.40

0.70

1.00

1.30

1.70

2.10

2.50

电流I/A

0.00

0.14

0.24

0.26

0.37

0.40

0.43

0.45

0.46

(1)实验室有两种滑动变阻器供选择:

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3A)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0Ω、额定电流1A)

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填写字母序号)

(2)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

甲        乙

(5)他们在UI图象上找到小灯泡工作电压为2.0V时的坐标点,计算此状态的电阻值时,小明提出用图象上该点曲线斜率表示小灯泡的阻值;小华提出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小灯泡的阻值。

你认为________(选填“小华”或“小明”)的方法正确。

[解析] 

(1)由于小灯泡的电阻大约在几欧左右,为了便于测量,滑动变阻器选择0~10Ω的。

(2)由于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从零开始测起,则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

(3)为了保护测量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最左端。

(4)描点连线。

用平滑的曲线将所描的点连起来,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曲线上,小灯泡的UI图线如图所示。

(5)根据欧姆定律知,R=

,电阻的大小为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故小华的方法正确。

[答案] 

(1)A 

(2)见解析图 (3)左 (4)见解析图 (5)小华

2、某实验小组欲测定一只小灯泡(其额定功率为0.75W,但额定电压已经模糊不清)的额定电压值,实验过程如下:

他们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出小灯泡的电阻约为2Ω,然后根据公式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

≈1.23V.但他们认为这样求得的额定电压值不准确,于是他们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测量.他们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E.滑动变阻器R2(0~5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1)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当电压达到1.23V时,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所有测量数据见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70

I/mA

80

155

195

227

255

279

310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从中可得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这一结果大于实验前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他们在实验时所选择的电路应为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R1”或“R2”).

解析: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示图象可知,电压U=2.5V时,电流I=0.3A,灯泡功率P=UI=2.5×0.3W=0.75W,等于灯泡额定功率,则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由于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灯泡额定电压大于计算结果.

(2)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R=

Ω≈8.33Ω,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0.6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应选择图C所示电路图;由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