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543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天体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哈雷彗星、织女星

②月球、星云

③航天飞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

④小行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2018年6月1日,某天文爱好者在云南西双版纳观察到火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夜空。

读图完成下题。

2.图中火流星体原本可能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彗星公转的天体

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

题组二 天体系统

3.下列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星座就是一个天体系统

B.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C.可观测宇宙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4.下图为天体系统关系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可观测宇宙B.乙—地月系

C.丙—银河系D.丁—太阳系

  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这是一次“月全食+蓝月亮+超级月亮”的组合亮相,是150年来的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5.“超级月亮”属于(  )

A.星云B.恒星

C.行星D.卫星

6.(原创)下列选项关于“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7.图中天体Q属于(  )

A.恒星B.行星

C.卫星D.彗星

8.图中天体P可能是(  )

A.地球B.金星

C.火星D.土星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易错 )

A.1级B.2级

C.3级D.4级

题组三 行星地球

10.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B.太阳系是太阳和八大行星共同组成的天体系统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其质量大

D.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1.(原创)下列对图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行星体积最大

B.e行星属于远日行星

C.a行星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D.e行星公转方向与其他四颗行星不同

  读太阳系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八大

行星

与太阳

距离(地

球为1)

质量(地

球为1)

体积(地

球为1)

平均密度

(g/cm3)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水星

0.39

0.05

0.056

5.46

87.9d

58.6d

金星

0.72

0.82

0.856

5.26

224.7d

243d

地球

1

1

1

5.52

1a

23h56min

火星

1.52

0.11

0.150

3.96

1.9a

24h37min

木星

5.20

317.94

1316

1.33

11.8a

9h50min

土星

9.84

95.18

745

0.70

29.5a

10h14min

天王星

19.18

14.16

65.2

1.24

84.0a

约16h

海王星

30.05

17.22

57.1

1.66

164.8a

约18h

12.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  )

A.质量越大B.公转周期越短

C.公转周期越长D.自转周期越短

13.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公转周期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据美国宇航局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1月11日发生天文奇观——水星凌日,水星在太阳表面看起来像一个黑点。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当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连成一线,便会产生“水星凌日”现象。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形成“水星凌日”的天体为 (  )

A.行星和恒星B.恒星和卫星

C.行星和行星D.卫星和行星

15.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

A.水星B.金星

C.月球D.太阳

  2018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下图所示)。

“超级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B.银河系

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

17.科学家们致力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深度解析)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固体表面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③B.②④

C.④⑤D.①⑤

题组四 地球的普通性

18.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  )

A.公转轨道共面B.大气成分相似

C.表面温度相近D.质量、体积相同

题组五 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

19.地球在太阳系各行星中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自转运动B.公转运动

C.高级智慧生命D.距日远近

20.地球上利于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

①稳定的光照

②适当的体积和质量

③适当的日地距离

④适当的公转速度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②④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八大行星中的普通行星——地球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同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软着陆,标志着嫦娥三号落月成功!

随着“嫦娥奔月”的成功,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将进一步加快。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有(  )

①昼夜现象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④行走如跳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七颗行星的地方是(  )

A.表面由固体物质组成

B.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

C.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

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

3.(原创,

)下列地月位置关系图中(白色为光照面),表示有可能发生月食现象的是(  )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图中所示①地)顺利发射升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天舟一号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属于天体(  )

A.在发射架上时

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

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

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

5.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相比,天舟一号选择在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

A.土地成本较低

B.晴朗天气较多

C.发射纬度较低

D.航天基础较好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但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6.(

)火星上的夜晚可以观察到(  )

A.水星在小行星带中穿梭

B.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

C.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

D.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

图Ⅰ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图Ⅱ为“玉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  )

A.T1—T2时段B.T2—T3时段

C.T3—T4时段D.T4—T1时段

8.“玉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面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生物B.风力C.流水D.温度

  读下表,完成下面两题。

类地

行星

质量(地

球为1)

体积(地

球为1)

平均

密度

(g/cm3)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d

58.6d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d

243d

地球

1

1

5.52

1a

23h56min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4h37min

9.从表中可以看出四颗行星(  )

A.质量相近B.体积相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平均密度相近

10.表格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部分行星,其绕日公转方向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题组二 八大行星中的特殊行星——地球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

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1.(

)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12.(疑难2,

)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

13.(

)下列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深度解析)

A.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B.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

C.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D.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冲日”是天体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两翼的天文现象。

2018年7月27日火星行至近十来距地球最近的位置上演“火星冲日”。

此时,观察火星的条件非常好。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现象的是(  )

A.水星 金星B.木星 天王星

C.水星 天王星D.金星 土星

15.科学家推断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火星(  )

A.距地球的距离较近B.具有自转和公转

C.地下可能存在液态水D.有昼夜交替现象产生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

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分析下表,完成下面两题。

质量

体积

大气

密度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平均

温度(℃)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N2、O2

22

23h

56min

1年

火星

0.11

0.15

0.01

CO2

-23

24h

37min

1.9年

16.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距地球最近

C.有昼夜交替

D.其是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17.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距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B.没有液态水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交替周期长

  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据此完成下题。

18.火星表面可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  )

A.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B.地球与火星的距离较近

C.火星公转周期小于地球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小

  “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大气的折射、散射作用密切相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9.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距离太近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D.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0.发生月全食时,太阳、火星、地球和月球(注:

天体大小、空间距离不按比例)四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易错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2.B

3.A

4.A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C

13.B

14.A

15.C

16.D

17.D

18.A

19.C

20.A

21.B

1.B 已经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飞机是天体,还没有发射的不属于天体;天空中飞翔的小鸟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不是独立的天体。

判断是否是天体,只要抓住三点即可:

(1)在地球大气层之外;

(2)是一种物质而不是现象;(3)有独立的运行轨道。

2.B 火流星是由于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上空的大气层时,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流星体是围绕太阳运动的,故B选项正确。

3.A 星座只是把天上距离相近、偶然构成特殊形状的几个天体及其附近区域归入同一个星座名称从而方便描述而已,各个天体之间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物理联系,所以不能说星座是天体系统,故A选项符合题意。

4.A 根据天体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出,甲为可观测宇宙,乙为银河系,丙为太阳系,丁为地月系。

5.D 月球所属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其中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

6.C 选项中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最高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而月球位于银河系中,故C选项正确。

7.A 读图可知,Q天体是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应为太阳,故选A。

8.B 图中月球绕转的天体为地球,所以天体P可能是水星或者金星。

9.B 图中包括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和太阳系,共2级。

  天体系统共分为4级,行星系、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10.C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太阳的质量最大;太阳系中的天体很多,不仅仅包括太阳和八大行星;月球属于卫星;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

11.C 读图可知,图中d为水星,f为金星,a为地球,c为火星,e为木星。

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称为远日行星;五颗行星中只有地球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是相同的。

故C选项符合题意。

12.C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太阳越远,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13.B 日地距离和地球自转周期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影响地球对周围大气的吸引力,故地球周围大气的厚度和密度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14.A “水星凌日”是水星、地球和太阳组合形成的,水星和地球属于行星,太阳属于恒星,故A选项正确。

15.C 选项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16.D 由材料可知,“超级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故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可观测宇宙。

17.D 地球具备生命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①⑤正确。

地球具备生命的条件既有外部条件又有内部条件。

(1)外部条件:

八大行星和小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内部条件:

①有适宜的温度,温度的高低是由日地距离决定的;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大气层状况是由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决定的;③有液态水。

18.A 地球与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特征,故A项正确。

19.C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具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

20.A 稳定的光照是地球植物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前提。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并逐渐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故选A。

21.B 液态水是否存在,与地球表面的温度关系最为密切,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①选项与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密切关系,故选B。

能力提升练

1.D

2.D

3.B

4.C

5.C

6.D

7.A

8.D

9.D

10.A

11.C

12.B

13.B

14.B

15.C

16.D

17.A

18.A

19.D

20.A

1.D 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没有大气运动,故电闪雷鸣现象不可能发生;朝霞、晚霞的形成与大气的散射有关,故月球上也不可能发生;由于月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只有一面朝向太阳,故月球上有昼夜现象;由于月球质量比地球小,对人的引力也小,故人类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

2.D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表面都由固体物质组成;太阳系八大行星都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

故D选项正确。

3.B 月食是地球在日、月之间,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地球遮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致使月相部分或全部缺失的一种天文现象。

B选项中,太阳位于地、月的右侧,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故有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4.C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属于天体。

5.C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6.D 水星远离小行星带,不可能穿梭于小行星带,A错误;行星之间距离遥远,在火星上只能观察到地球为较明亮的光点,不可能是圆圆的球体,B错误;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C错误;火星上大气稀薄,能见度很高,故可以观察到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正确。

7.A 从材料中可知,嫦娥四号探测器位于“月背”,而“月背”就是月球背对地球的一面。

从图中可知,T1—T2时段,“月背”正对着太阳,温度最高,所以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T1—T2时段。

本题选A。

8.D 月球上昼夜温差巨大,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易形成“月壤”。

因此影响“月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选D。

9.D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四颗行星的平均密度相近。

10.A 同向性指的是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故A选项符合题意。

11.C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B 由材料可知,“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将中止自转。

此时地球上仍有昼夜现象,但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极低,地球温度条件不再适宜。

13.B 即使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也无法避免星际物质撞击,故B项符合题意。

关于地外天体撞击地球:

地球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轻天体对地表的撞击力度,但无法避免撞击。

14.B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冲日”是天体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两翼的天文现象,地球应该位于这颗行星和太阳之间,即位于地外行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阳之间,才有可能出现这一现象,B选项符合题意。

15.C 地球具备生命的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结合选项,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其地下可能存在液态水。

16.D 从表中可以看出,火星同地球相比,质量、体积、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较为接近,是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D选项正确。

17.A 行星表面的温度高低取决于距离恒星的远近,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故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

18.A 通过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进行分析可知,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

而火星距离地球较近,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故A对。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更近,但月球却没有液态水存在,故B错。

火星公转周期大于地球,C错。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D错。

19.D 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20.A 由于月球不发光,其亮光来自反射的太阳光,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遮挡太阳光,使得太阳不能够照射月球,从而出现月食。

故出现月食的前提条件是地球必须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又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所以,火星应位于地球和月球的外侧。

结合以上分析,A选项符合题意。

日食、月食的判断:

地球和月球自身都不发光,都是靠反射太阳光来发亮,而日食和月食分别是月球和地球遮挡了到达地球和月球的太阳光形成的。

故一旦形成日食或月食,日、地、月必然在一条直线上,若地球位于中间,则会遮挡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若月球位于中间,则会遮挡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